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1774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广泛应用,住房公积金业务成为银行日常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每天办理公积金结算业务时,需要清点当天机构发生的所有业务和资金状况,勾对当天的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明确每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核对所有账户资金的正确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规定公积金系统必须实现三账匹配功能,而目前大部分公积金系统并不能准确的实现该功能,依赖人工干预,没有实现自动化勾对流水信息。

目前,现有公积金系统实现对账功能,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对账技术:

1、依赖人工逐笔勾兑明细或总借总贷发生额:财务人员查询公积金业务账户明细得到所有交易的业务流水,同时可以在银行网点打印出账户资金流水信息,线下手工勾对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财务人员核对会计凭证,人工选择相匹配的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建立关联关系。采用这种技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对账工作量巨大,出错率高。

2、根据流水中的几个特定要素,例如交易双方账号、发生额、交易时间等,实现系统的自动匹配。这种技术虽然释放人力,但是匹配成功率低,对银行流水、业务流水和会计流水质量要求较高,不具备普适性。

面对当前银行在处理公积金对账业务时,受银行网点营业时间限制,银行网点流水信息获取不及时;人工勾对流水易出现错误;勾对工作耗时长,占用业务人员大量时间,效率低下;不能适用各个公积金中心的个性化需求等诸多问题,亟需一种新型公积金业务对账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公积金对账依赖人工,效率低和易出错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其包括:

根据业务结算事件,得到业务账和资金账;

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

当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匹配一致后,根据所述业务账和所述资金账生成会计账,使所述业务账、所述资金账和所述会计账形成三账匹配关系。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系统,其包括:

对账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结算事件,得到业务账和资金账;

对账匹配模块,用于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

三账匹配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匹配一致后,根据所述业务账和所述资金账生成会计账,使所述业务账、所述资金账和所述会计账形成三账匹配关系。

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下述有益效果:通过二叉树对账规则,自动实现公积金系统的业务账、会计账和资金账的三账匹配,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节约时间、释放人力和减少错误概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账匹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叉决策树对账模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账生成会计账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勾对资金账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单笔业务实现业务账与资金账对账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批量业务实现业务账与资金账对账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系统的架构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系统中的对账匹配模块200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各个方面、特征以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应当理解,下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对根据本发明可能涉及到的名称或术语进行解释。

业务账:业务人员在公积金业务系统做交易时,产生的交易记录,包含详细的交易明细和信息。

资金账:某账户资金发生变动时,产生的资金记录,包含详细的交易金额、时间和交易双方信息。

财务账:会计人员在记会计账时,产生的会计凭证记录,包含凭证记账的业务信息。

三账匹配:交易完成后,公积金系统产生的业务账、资金账和财务账,能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保证每笔交易的三种账务信息都是匹配成功的。

到账通知:资金账户金额有变动的时,银行推送账户余额变动通知至公积金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业务结算事件,得到业务账和资金账;

步骤s2,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以及

步骤s3,当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匹配一致后,根据所述业务账和所述资金账生成会计账,使所述业务账、所述资金账和所述会计账形成三账匹配关系。

本发明通过二叉树对账规则,自动实现公积金系统的业务账、会计账和资金账的三账匹配,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节约时间、释放人力和减少错误概率的效果。

其中,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账匹配关系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三账匹配以业务账为中心,实现公积金系统的。一笔业务,当业务账成功,且资金账也成功时,就会产生该笔业务的会计账。如果业务账和资金账能匹配,且资金账是成功的,那么会计账和业务账、资金账就形成匹配关系。因此,三账匹配的重点在于业务账和资金账的匹配。

实施例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业务受理,审核业务资料,登记业务要素,发起资金结算事件;公积金业务系统发送结算数据到银行结算系统,交易成功后登记业务流水(含银行主机流水号),接收银行结算系统推送的资金流水(含银行主机流水号);

第二阶段:公积金业务系统日终跑批前,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进行“二叉决策树对账”,对账成功后产生“业务—资金一致流水”。对于成功的联机交易,其业务流水登记了银行主机流水号,可以和资金流水登记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一一对应,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可以自动关了匹配。对于成功的非联机交易,因为业务流水没有登记银行主机流水号,所以需要对“业务流水—资金流水”进行人工勾对。此外,对于批量交易,因为存在交易全部成功或者部分成功的情况,所以业务账和资金账存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匹配关系。

第三阶段:当业务账和资金账匹配一致后,会产生会计流水,并根据各类业务的会计分录规则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自动建立了会计账与业务账、资金账的匹配关系。每一张会计凭证都能够显示其对应的业务明细清单,确保了业务账与会计账的一致性。此外,以业务账为核心,通过“会计账-业务账-资金账”的匹配关系,确保了会计账与资金账的一致性。

通过使所述业务账、所述资金账和所述会计账自动形成三账匹配关系,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节约时间、释放人力和减少错误概率的效果。

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除了上述处理方式外,其中,步骤s2中所述二叉树对账规则包括:通过对所述资金账与所述业务账的各个交易类别建立二叉树决策树对账模型。三账匹配的重点在于业务账和资金账的匹配。业务账和资金账匹配的核心是二叉决策树对账模型。

图4是本发明中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叉决策树对账模型图,如图4所示,公积金业务分类及对账模型适用范围包括:

如上述表格分析,只有非联机的收款类交易,才是事前勾对,其他都是事后勾对。如果不能自动勾对成功(含联机交易超时、非联机交易等异常情况),则需要人工勾对。二叉决策树对账模型在公积金业务系统三账匹配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便于自动化实现、简单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实现个性化需求等优点。

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除了上述处理方式外,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联机时,通过所述业务账中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与所述资金账中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一一对应,使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自动关联匹配。联机获取:银行资金流水由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或银行系统主动推送过来,数据格式如下:

实施例4: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除了上述处理方式外,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非联机时,采用人工方式将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进行对账匹配。非联机获取:公积金业务系统提供银行流水导入功能,业务人员可以将银行流水编辑成excel表格做习题做导入,其中excel包含的主要要素有:交易银行帐号、交易银行、银行主机流水号、收付标识、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对手账号、交易对手户名、摘要,数据格式与联机获取的相同。导入公积金系统的银行资金流水作为三账匹配的基本要素,为后续对账打下基础。

三账匹配不可或缺的就是资金账,即银行资金流水。在公积金系统中,获取银行资金流水主要有联机和不联机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获取的银行资金流水的关键要素是一致的。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账生成会计账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当资金账结算成功时,且业务账和资金账已经匹配成功,此时产生会计账,会计账和业务账、资金账的匹配关系自然形成。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勾对资金账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对于系统已经联机收到资金流水的交易,业务人员在进行业务办理的保存提交时,弹出账户资金流水选择界面,允许柜员选择一笔或多笔资金流水记录(选择的所有资金流水总金额应该大于等于办理业务所需要的金额),实现业务账和资金账匹配的前移,操作页面如下图所示。选择一条或多条资金流水,在做业务记账时把该资金流水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也一起保存在业务流水中,这样就使“业务-资金”形成了匹配关系。

实施例5: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除了上述处理方式外,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过程中,可选择一对一匹配或一对多匹配。

公积金系统提供自动勾对业务流水和资金流水的功能,对于勾对成功的记录,生成对账一致清单。主要考虑单笔业务和批量业务两种实现方式。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单笔业务实现业务账与资金账对账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对于联机单笔交易(收款或付款),先登记业务流水(以业务明细流水号为标识),然后发起资金结算业务后,银行结算系统会实时返回交易结果(包含银行主机流水号),并更新业务流水的交易结果,这个过程在同一个事务内完成。随后,公积金业务系统以异步的方式从银行结算系统获得资金流水。以上数据具备后,就可以根据银行主机流水号作为关联条件,实现“业务-资金”的自动对账。对于非联机付款类交易,登记了业务流水(以业务明细流水号为标识)后,业务流程结束。公积金业务系统以异步的方式从银行结算系统获得资金流水。然后,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实现“业务-资金”对账。对于非联机收款类交易,请参考前文所述。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批量业务实现业务账与资金账对账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对于联机批量交易(收款或付款),先登记业务流水(以业务明细流水号为标识),然后发起资金结算业务。批量交易是异步的,银行结算系统接收到批量任务后,只返回一个批量编号。后面要根据该批量编号查询该批次的交易结果(银行主机流水号、成功金额等)。批量交易完成后,公积金业务系统以异步的方式从银行结算系统获得资金流水。以上数据具备后,就可以根据银行主机流水号或(收付标识、交易银行账号、成功金额、交易日期等)作为关联条件,实现“业务-资金”的自动勾对。对于非联机付款类交易,登记了业务流水(以业务明细流水号为标识)后,业务流程结束。公积金业务系统以异步的方式从银行结算系统获得资金流水。然后,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实现“业务-资金”对账。非联机收款类交易,如前文所述。

另外,公积金系统提供自动对账功能,对于无法实现自动对账的数据,提供“资金账-业务账”手工勾对界面。如图所示,在手工勾对界面上,提供按日期查询未勾对成功的业务流水和银行资金流水功能。左侧显示未勾对成功的业务流水,右侧显示未勾对成功的银行资金流水,业务人员可以选择一对一、一对多的勾对方式。选择完业务流水和银行资金流水后,点击“确认勾对”按钮,即实现业务账和资金账的匹配。针对所有勾对一致的记录,公积金系统提供导出一致清单功能,如图所示。对于手工勾对错误的记录,可以选择撤销勾对,重新在“资金账-业务账”手工勾对界面进行勾对操作。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公积金业务对账系统的架构图。如图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对账生成模块100,用于根据业务结算事件,得到业务账和资金账;

对账匹配模块200,用于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

三账匹配模块300,用于当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匹配一致后,根据所述业务账和所述资金账生成会计账,使所述业务账、所述资金账和所述会计账形成三账匹配关系。

本发明通过二叉树对账规则,自动实现公积金系统的业务账、会计账和资金账的三账匹配,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节约时间、释放人力和减少错误概率的效果。

如前所述,三账匹配以业务账为中心,实现公积金系统的。一笔业务,当业务账成功,且资金账也成功时,就会产生该笔业务的会计账。如果业务账和资金账能匹配,且资金账是成功的,那么会计账和业务账、资金账就形成匹配关系。因此,三账匹配的重点在于业务账和资金账的匹配。

其中,所述二叉树对账规则包括:通过对所述资金账与所述业务账的各个交易类别建立二叉树决策树对账模型。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系统中的对账匹配模块200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账匹配模块200包括:

联机单元210,用于在联机时,通过所述业务账中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与所述资金账中的银行主机流水号一一对应,使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自动关联匹配。

非联机单元220,用于在非联机时,采用人工方式将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进行对账匹配。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对账匹配模块200还包括:

选择匹配单元230,用于所述业务账与所述资金账采用二叉树对账规则进行对账匹配过程中,可选择一对一匹配或一对多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积金业务对账系统的各个实施方式与所述公积金业务对账的对应技术内容完全一致,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冗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结合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依本发明实施方式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