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1584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铁路旅客车站客运用房和商业用房建设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通常在分析设计年度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基础上,依据车站所在城市的行政等级确定。然而在建设期站房建筑规模调整情况频发,给投资方、设计方和建设方带来诸多问题,如追加投资、修改设计、延误工期等。例如甬台温铁路初步设计批复的宁海、三门、临海、温岭等车站站房建筑规模均为1800㎡,后在地方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部分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调整为3500㎡~10000㎡。与此同时,随着《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5〕1610号)、《关于加强铁路站场地区综合开发有关规划工作的通知》(建规〔2015〕227号)等文件的出台,铁路站房正式开展系统性商业开发,然而其商业开发的规模如何确定仍是一个难题。因此,发明人发现如何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地区经济现状及发展要求,满足节约投资、优质运营、拓展经营渠道需要,合理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能预先测算建筑规模,进而方便控制铁路旅客车站站房的建造。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包括:分别计算客运建筑规模和商业建筑规模,其中,计算客运建筑规模为: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行政等级法或类比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客流预测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计算商业建筑规模为: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类比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日均旅客发送法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铁路勘察设计的不同阶段选用对应的不同方法设计或互为校核,计算确定车站站房的客运建筑规模和商业建筑规模,该方法既避免了传统行政等级法忽视地区特点、取值宽泛偏小等问题,又规范了设计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确保了成果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建筑规模计算方法,包括:分别计算客运建筑规模和商业建筑规模,其中,计算客运建筑规模为: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行政等级法或类比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客流预测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计算商业建筑规模为: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类比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日均旅客发送法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上述方法计算客运建筑规模中,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的行政等级法为:依据车站所在城市的性质、行政等级及人口规模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的客运建筑规模。上述的行政等级法具体为:(1)车站所在城市行政等级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或旅游重点城市中的任一种,若常住人口为500万人以上,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20000~50000㎡;若常住人口为200~500万人,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8000~20000㎡;若常住人口为100~200万人,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6000~10000㎡;(2)车站所在城市行政等级为地级市,若常住人口为100万人以上,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4000~8000㎡;若常住人口为50~100万人,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3000~6000㎡;若常住人口为50万人以下,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3000~4000㎡;(3)车站所在城市行政等级为县级市,若常住人口为30万人以上,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1500~3000㎡;若常住人口为30万人以下,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为1000~2000㎡;上述方法计算客运建筑规模中,在项目的预可研阶段采用的类比法为:根据国内同等规模城市铁路旅客车站建设规模,按类比方式确定目标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等于国内同等规模城市铁路旅客车站建设规模。上述方法计算客运建筑规模中,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的客流预测法为:(1)若为客运专线,车站为中小型车站,依据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按3㎡/人~4㎡/人计算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车站为大型、特大型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根据客流需求、站场规模、站房形式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形式、商业开发,依据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按4㎡/人以上计算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2)若为客货共线,车站为中小型车站,依据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按3㎡/人~4㎡/人计算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车站为大型、特大型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根据客流需求、站场规模、站房形式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形式、商业开发,依据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按4㎡/人以上计算确定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上述的客流预测法中,所述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为: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日均高峰小时发送量,该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按照设计年度最大月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乘以高峰小时系数计算确定,其中设计年度最大月日均旅客上车人数由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乘以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计算得到,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计算公式为:f高发=f发×α×phf(1)上述式(1)中,f高发为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单位为人;f发为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单位为人/日;α为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大站取值介于1.2~1.3,中小站取值介于1.3~1.5;phf为高峰小时系数,若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50000人以上,则高峰小时系数为0.085~0.11;若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50000人以下,则高峰小时系数为0.10~0.12;所述客流预测法中,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8~10min的瞬时内出现的最大人数的平均值,该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按照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乘以高峰聚集系数计算确定,其中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由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乘以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计算得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公式为:g高聚=f发×α×pcf(2)上述式(2)中,g高聚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f发为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单位为人/日;α为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大站取值介于1.2~1.3,中小站取值介于1.3~1.5;pcf为高峰聚集系数,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0人以上,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41~0.60;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1~1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35~0.54;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1001~2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29~0.46;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2001~5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21~0.38;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5001~1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7~0.30;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10001~2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5~0.26;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20001~4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3~0.22;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001人以上,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1~0.20。上述方法的计算商业建筑规模中,在预可研阶段采用类比法为:按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含客运、商业)总建筑规模的10%~40%建设商业设施。上述方法的计算商业建筑规模中,在项目的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的日均旅客发送法为根据日均旅客发送量,确定商业建筑规模,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2000人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200㎡;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5000人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500㎡;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2万人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2000㎡;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10万人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1万㎡;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50万人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5万㎡;若日均旅客发送量为100万以上,则商业建筑规模为10万㎡;采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法为:按照设计年度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分别乘以旅客站内消费比例、人均商业面积计算确定商业建筑规模;其中,所述旅客站内消费比例取值为85%。上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法确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商业面积的对应关系具体为: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0~5000元,则人均商业面积为0.5~0.6㎡;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0~10000元,则人均商业面积为0.6~1.0㎡;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00~20000元,则人均商业面积为1.0~1.5㎡;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40000元,则人均商业面积为1.5~2.0㎡;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000~80000元,则人均商业面积为2.0~2.5㎡;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000元以上,则人均商业面积为2.5㎡以上。上述人均可支配收入法中,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8~10min的瞬时内出现的最大人数的平均值,该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按照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乘以高峰聚集系数计算确定,其中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由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乘以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计算得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公式为:g高聚=f发×α×pcf(2)上述式(2)中,g高聚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f发为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单位为人/日;α为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大站取值介于1.2~1.3,中小站取值介于1.3~1.5;pcf为高峰聚集系数,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0人以上,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41~0.60;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1~1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35~0.54;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1001~2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29~0.46;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2001~5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21~0.38;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5001~1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7~0.30;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10001~2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5~0.26;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20001~40000人,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3~0.22;若设计年度最大月发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为40001人以上,则高峰聚集系数为0.11~0.20。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有别于传统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单纯依据车站所在城市的行政等级捆绑设计的方法,而是统筹考虑站房商业开发诉求,将车站站房分为客运用房和商业用房,在铁路勘察设计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1)计算客运建筑规模:预可研阶段可采用行政等级法或类比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可有效缩短设计周期,加快工作进度;可研及以后阶段宜采用客流预测法计算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性。a.行政等级法:通常情况下,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依据车站所在城市的性质、行政等级、人口、经济水平和在路网中的作用确定(见表1)。表1站房客运建筑规模取值表此方法按全线整体考虑,无需一站一议,简单实用,无需进行大数据分析、系统建模和复杂计算,行政审定较为方便。但确定的规模取值往往忽视地区特点,未能充分考虑地区间差异,低估地区铁路客运市场,取值较为粗犷,往往计算结果偏小,未来面临再次扩建。b.类比法:借鉴国内同等规模城市铁路旅客车站建设经验,类比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情况,进而确定目标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以九江市同等规模城市铁路旅客车站类比为例(见表2)。表2国内与九江市同等规模城市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情况(2015年数据)车站车站所在城市gdp/亿元常住人口/万人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湖州站湖州市208426419920常州北站常州市527347013000蚌埠南站蚌埠市125332920000襄阳东站襄阳市338256112000上饶站上饶市165067220000新余北站新余市94711716000宜春东站宜春市162155110000此方法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借鉴已建车站建设、运营经验,相对简单,无需系统建模和复杂计算。但需要大量走访调研,行政审定相对复杂,同时往往计算结果偏大。c.客流预测法:铁路旅客车站站房主要为铁路旅客乘降、候车提供服务,其建筑规模应当与旅客人数相适应。依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2007)、《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2012)等规范,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依据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确定,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依据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确定,中小型车站站房规模按3㎡/人~4㎡/人计算确定,大型、特大型车站站房规模宜综合考虑客流需求、站场规模、站房形式、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形式、商业开发等多种因素按4㎡/人以上计算确定。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是指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日均高峰小时发送量。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按照设计年度最大月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乘以高峰小时系数计算确定,其中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由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乘以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计算得到,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计算公式如下:f高发=f发×α×phf(1)上述式(1)中,f高发为旅客高峰小时发送量(人);f发为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人/日);α为车站旅客运量波动系数,通常大站取值介于1.2~1.3,中小站取值介于1.3~1.5;phf为高峰小时系数(取值见表3)。表3高峰小时系数取值设计年度最大月的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人/日)高峰小时系数50000及以上0.085~0.1150000以下0.10~0.1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出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的平均值。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按照设计年度最大月日均旅客上车人数乘以高峰聚集系数计算确定,计算公式如下:g高聚=f发×α×pcf(2)上述式(2)中,g高聚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pcf为高峰聚集系数(取值见表4)。表4高峰聚集系数取值此方法在分析车站所在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同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对规划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预测地区及下辖各铁路旅客车站旅客发送量,进而计算车站站房客运建筑规模。其充分考虑了车站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一站一议,符合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地区铁路客运发展规律,计算出的站房客运建筑规模更加精确。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报请行政审定相对复杂。(2)计算商业建筑规模:预可研阶段采用类比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可有效缩短设计周期,加快工作进度;可研及以后阶段采用日均旅客发送法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法计算站房商业建筑规模,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性。a.类比法:目前,国内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商业开发规模尚无统一标准,国际上铁路旅客车站站房配套商业规模占比一般为40%~80%,而国内通常在10%左右见表5。国外车站一般位于城市市区内,不仅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更兼有一定的城市商业、服务、金融、休闲等功能,不仅服务于车站旅客,更是面向城市消费者使用;而国内铁路旅客车站站房商业相对封闭,主要服务铁路旅客,极少对外开放。借鉴国内外案例,建议现阶段国内铁路在站房中规划10%~40%的商业设施,建设车站商业综合体,面向车站内外顾客提供服务。表5国内外铁路旅客车站商业开发规模车站名称日均旅客发送量/万人建筑规模/万㎡商业占比/%日本京都站3023.779.3日本大阪站2013.864.4英国滑铁卢站204.470.4法国巴黎北站565.676.7德国柏林中央站2416.445.7中国上海虹桥站10239中国北京西站131711此方法借鉴国内外一些建设、运营经验,简单实用,在缺乏经济数据时可采用,但取值较为宽泛。b.日均旅客发送法:日均旅客发送量是影响铁路旅客车站商业开发的重要因素。参考国内外铁路旅客车站商业开发规模及业态配比,预测日均旅客发送量与站房商业规模及业态的对应关系,见表6,采用插值法计算商业开发规模。表6日均旅客发送量与站房商业规模及业态的对应关系此方法考虑了人流量与消费能力二者之间的联系,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计算结果相对保守,取值偏小。c.人均可支配收入法:居民收入是影响商业规模及业态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商业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对应关系见表7。铁路站房商业开发规模按照设计年度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分别乘以旅客站内消费比例、人均商业面积计算确定,旅客站内消费比例取值85%。表7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商业面积的对应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商业面积/㎡3000~50000.5~0.65000~100000.6~1.010000~200001.0~1.520000~400001.5~2.040000~800002.0~2.580000以上2.5以上此方法考虑了旅客收入与消费能力二者之间的联系,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计算结果相对乐观,取值偏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为:(1)能避免设计人员主观因素对铁路站房设计的干扰,建立标准化设计方法,规范设计工作;(2)在铁路勘察设计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方法,能避免因主观因素造成的设计返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3)计算方法契合车站所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地区铁路客运发展规律,车站规模更加适应地区需求,更加经济实用;(4)该方法能准确计算铁路站房商业开发规模,填补国内此领域技术空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