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4957阅读:2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预拼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预拼装是将分段制造的超长度、大跨度的柱、梁、桁架、支撑和多层钢框架结构,特别是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大型钢结构、分块制造和供货的壳体结构等,在出厂前进行平立面整体组装是控制质量、保证构件顺利进行安装的有效措施。

构件预拼装要有较宽阔平整的场地,较大的起重设备,高于12m以上的作业空间和根据预拼装构件类型所设置的台架。预拼装台架应设置基础,台架上表面要平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台面高度应方便操作。台架梁用大型工字钢制作,设置间距需满足拼装构件侧向刚度。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拼装,连接螺栓应能顺利穿入孔内。预拼装方法分为整体预拼装、分段预拼装和分层预拼装。

预拼装需要运用与现场施工几乎相同的机械设备、足够大的场地、足够的人工和工时,成本很高,占到钢构件制造总成本的10-25%。即使有时不得不采用折中的平装方案来代替立体预拼装方案,效果不尽人意而难度和成本同样很大。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当前建筑领域工业化研究的新热点问题之一。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三维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型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钢结构实体预拼装方法中存在的难度大、费用高、工期长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省去实体预拼装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tekla中间新建立钢结构构件,并建立钢结构构件的参数化专项族库,参数化专项族库包含钢结构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标高、螺栓孔、螺纹参数化信息,通过修改参数化专项族库中的参数化信息来修改钢结构构件模型;

步骤二,在tekla软件里将钢结构构件进行分类编号,导出各个钢结构构件的cad详图,所述的cad详图包括钢结构构件的尺寸、材质、规格、细部节点、数量信息,工厂依据cad详图进行加工生产;

步骤三,对加工生产完成的钢结构构件进行三维扫描,扫描完成后导入电脑得到各个钢结构构件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导入bim软件tekla,依据点云数据建立加工构件专项族库,模型包含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标高、螺栓孔、螺纹参数化信息,通过修改信息的参数来修改钢结构构件模型;

步骤四,将设计构件族库与加工构件族库进行拟合,得出加工构件实体误差,对超出允许误差的构件进行返厂加工,直至所有的构件都满足要求;

步骤五,根据满足误差的加工构件族库在tekla中模拟进行整体预拼装,拼装完成后,建立空间坐标系,选取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螺栓孔中心点为关键点,得到关键点的坐标值;连接节点为工字形双肢柱与钢架斜接头之间、工字形实腹钢梁与钢架斜接头之间等。

步骤六,施工现场进行实体构件安装,在拼装每个构件之间节点连接位置时,拼装完成后对整体进行三维扫描,得到点云数据导入tekla后获取关键点的坐标值,并和步骤五得到的关键点坐标值对比,对超出误差范围的关键点在现场及时进行调整,完成钢结构实体安装。

选用tekla软件进行钢结构厂房预拼装,能进行精细的钢结构细部设计,准确获取关键点的三维坐标,得到钢结构的预拼装误差。

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加工构件,获取钢结构构件的点云数据,以提高依据三维点云数据建立的构件模型精度,减小测量误差对拼装误差的影响。

采用这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建立的设计构件专项族库与加工构件族库拟合,消除构件加工误差,提高生产加工精度。

2、在实体安装过程中,实时获取构件连接的关键点坐标,并和预拼装得到的关键点坐标对比,消除安装误差,提高安装精度。

3、省去实体预拼装步骤,节省成本,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结构厂房右立面图;

图2是钢结构厂房正视图。

图中:1、工字形双肢柱;2、工字形实腹钢梁;3、钢架斜接头;4、墙皮柱;5、山墙走道板桁架;6、屋面檩条;7、柱子;8、柱间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tekla软件里建立钢结构构件,并建立构件的参数化专项族库,模型包含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标高、螺栓孔、螺纹参数化信息,可以通过修改信息的参数来修改模型;

步骤二,在tekla软件里将钢结构构件分类编号,导出各个构件cad详图,所述的详图包括构件的尺寸、材质、规格、细部节点、数量信息,工厂依据图纸进行加工生产;

步骤三,对加工生产完成的构件三维扫描,扫描完成后导入电脑得到各个构件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导入bim软件tekla,依据点云数据建立加工构件专项族库,模型包含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标高、螺栓孔、螺纹参数化信息,可以通过修改信息的参数来修改模型;

步骤四,将设计构件族库与加工构件族库进行拟合,得出加工构件实体误差,对超出允许误差的构件进行返厂加工,直至所有的构件都满足要求;

步骤五,根据满足误差的加工构件族库在tekla中模拟进行整体预拼装,拼装完成后,建立空间坐标系,选取构件之间连接节点的螺栓孔(工字形双肢柱1与钢架斜接头3之间、工字形实腹钢梁2与钢架斜接头之间3等)中心点为关键点,得到关键点的坐标值;

步骤六,施工现场进行实体构件安装,在拼装每个构件之间节点连接位置时,拼装完成后对整体进行三维扫描,得到点云数据导入tekla后获取关键点的坐标值,并和步骤五得到的关键点坐标值对比,对超出误差范围的关键点现场及时调整,完成钢结构实体安装。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规范设计并建立设计构件专项族库;导出钢结构构件加工图,对加工图进行编号,加工生产;对已加工完成的所有构件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点云数据,依据点云数据建立加工构件族库;将设计构件族库与加工构件族库进行拟合,得出加工构件实体误差,对超出允许误差的构件进行返厂加工;根据满足误差的加工构件族库在TEKLA中模拟进行整体预拼装,得到关键点坐标;施工现场进行实体构件安装,实时监测关键点坐标值,对超出误差范围的关键点及时调整。本发明解决了钢结构厂房实体预拼装难度大、费用高、工期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省;韩泽斌;赵雪锋;王竞超;张维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13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