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041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控制板,集成电路控制板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从而对集成电路控制板的散热极其重要,现有散热方法多是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但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有限,散热效果不好,且散热风扇工作时会震动,使得电路控制板震动,电路控制板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果不好,电路控制板使用寿命缩短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它可以实现散热效果好,有效的增加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和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安装于主机壳体中,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端连接有多个散热片,所述电路控制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连接在第二隔热板上,所述第二隔热板连接在回弹橡胶上,所述回弹橡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回弹橡胶上开设有加热孔,所述主机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氨水加热桶和氨水回流桶,所述氨水加热桶和氨水回流桶通过输液管相连,所述氨水加热桶内盛有氨水,所述氨水加热桶内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氨水加热桶上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端连接有液化管,所述液化管外套有第一吹风套筒,所述第一吹风套筒上端内壁连接有第一吹风风扇,所述第一吹风套筒下端连接有热气输送管,所述热气输送管远离第一吹风套筒的一端连接有热气分流管,所述热气分流管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热气分流管的一端与加热孔进气端相连,所述加热孔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远离加热孔的一端置于主机外壳外侧,所述液化管远离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细管,所述输液细管远离液化管的一端连接有汽化管,所述汽化管外套有第二吹风套筒,所述第二吹风套筒左端内壁连接有第二吹风风扇,所述第二吹风套筒右端连接有冷气输送管,所述冷气输送管远离第二吹风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冷气分流管,所述冷气分流管上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有吹风头,所述吹风头吹风口位于散热片后侧,氨水加热桶内的氨水受热汽化,氨气进入液化管液化,液化是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使得回弹橡胶变软,大大增加了回弹橡胶的减震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电路控制板的震动,同时液化后的氨水进入汽化管,氨水汽化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第二吹风套筒内的温度,且内部的冷气吹向散热片,提高了电路控制板的散热效果,有效的增加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氨水加热桶外套有隔热套,隔热套防止氨水加热桶中的热扩散,有效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热气输送管、热气分流管、第一连接管和排气管外侧均镀有第一隔热膜,第一隔热膜进一步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之间连接有橡胶块和减震弹簧,所述橡胶块连接在第二隔热板上,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在第一隔热板上端,且橡胶块和减震弹簧相连,通过橡胶块和减震弹簧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热板下端镀有第二隔热膜,第二隔热膜有效的隔绝了回弹橡胶中的热量。

优选地,所述加热孔的数量为5-8个,且其均匀分布在回弹橡胶上,多个加热孔同时加热回弹橡胶,回弹橡胶变软效果好,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的氨水加热桶内的氨水受热汽化,氨气进入液化管液化,液化是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使得回弹橡胶变软,大大增加了回弹橡胶的减震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电路控制板的震动,同时液化后的氨水进入汽化管,氨水汽化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第二吹风套筒内的温度,且内部的冷气吹向散热片,提高了电路控制板的散热效果,有效的增加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2)隔热套防止氨水加热桶中的热扩散,有效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3)第一隔热膜进一步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4)通过橡胶块和减震弹簧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5)第二隔热膜有效的隔绝了回弹橡胶中的热量。

(6)多个加热孔同时加热回弹橡胶,回弹橡胶变软效果好,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气输送管、热气分流管和第一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气输送管、冷气分流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主机壳体、2输气管、3热气输送管、4氨水加热桶、5氨水、6电加热管、7隔热套、8输液管、9氨水回流桶、10回流管、11热气分流管、12第一连接管、13底板、14回弹橡胶、15第二隔热板、16排气管、17第一隔热板、18电路控制板、19散热片、20吹风头、21冷气输送管、22加热孔、23橡胶块、24减震弹簧、25冷气分流管、26第二连接管、27第二吹风套筒、28第二吹风风扇、29汽化管、30输液细管、31液化管、32第一吹风套筒、33第一吹风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安全稳定散热的计算机主机,包括主机壳体1和电路控制板18,电路控制板18安装于主机壳体1中,电路控制板18上端连接有多个散热片19,多个散热片19便于进行散热,电路控制板18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板17,第一隔热板17连接在第二隔热板15上,第二隔热板15连接在回弹橡胶14上,回弹橡胶14固定连接在底板13上,回弹橡胶14上开设有加热孔22,第一隔热板17和第二隔热板15有效的隔绝了回弹橡胶14中的热量,加热孔22的数量为5-8个,且其均匀分布在回弹橡胶14上,多个加热孔22同时加热回弹橡胶14,回弹橡胶14变软效果好,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第二隔热板15下端镀有第二隔热膜22,第二隔热膜22有效的隔绝了回弹橡胶14中的热量。

主机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氨水加热桶4和氨水回流桶9,氨水加热桶4和氨水回流桶9通过输液管8相连,氨水加热桶4内盛有氨水5,氨水加热桶4内连接有电加热管6,氨水加热桶4上端连接有输气管2,输气管2上端连接有液化管31,液化管31外套有第一吹风套筒32,第一吹风套筒32上端内壁连接有第一吹风风扇33,第一吹风套筒32下端连接有热气输送管3,热气输送管3远离第一吹风套筒32的一端连接有热气分流管11,热气分流管11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2远离热气分流管11的一端与加热孔22进气端相连,加热孔22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16,且排气管16远离加热孔22的一端置于主机外壳1外侧,液化管31远离输气管2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细管30,输液细管30远离液化管31的一端连接有汽化管29,汽化管29外套有第二吹风套筒27,第二吹风套筒27左端内壁连接有第二吹风风扇28,第二吹风套筒27右端连接有冷气输送管21,冷气输送管21远离第二吹风套筒27的一端连接有冷气分流管25,冷气分流管25上通过第二连接管26连接有吹风头20,吹风头20吹风口位于散热片19后侧,氨水加热桶4内的氨水受热汽化,氨气进入液化管31液化,液化是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使得回弹橡胶14变软,大大增加了回弹橡胶14的减震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电路控制板18的震动,同时液化后的氨水进入汽化管29,氨水汽化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第二吹风套筒27内的温度,且内部的冷气吹向散热片19,提高了电路控制板18的散热效果,有效的增加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氨水加热桶4外套有隔热套7,隔热套7防止氨水加热桶4中的热扩散,有效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输气管2、热气输送管3、热气分流管11、第一连接管12和排气管16外侧均镀有第一隔热膜,第一隔热膜进一步避免了主机内部温度升高。

第一隔热板17和第二隔热板15之间连接有橡胶块23和减震弹簧24,橡胶块23连接在第二隔热板15上,减震弹簧24连接在第一隔热板17上端,且橡胶块23和减震弹簧24相连,通过橡胶块23和减震弹簧24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工作原理:主机在中电路控制板18工作时,通过氨水加热桶4中的电加热管6加热氨水,氨水受热变成氨气,氨气通过输气管2传递到液化管31中,而液化管31远离输气管2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细管30,输液细管30较细,从而液化管31中的压力增大,从而氨气液化成氨水,并释放热量,从而第一吹风套筒32中的温度升高,第一吹风风扇32将第一吹风套筒32中的热气通过热气输送管3、热气分流管11和连接管12输送到回弹橡胶14中的加热孔22中,从而回弹橡胶14受热变软,大大增加了回弹橡胶14的减震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电路控制板18的震动,同时液化管31中液化的氨水通过输液细管30输送,当氨水流入汽化管29中时,由于汽化管29较粗,氨水受到的压力迅速下降,从而氨水汽化,并吸收热量,从而第二吹风套筒27中的温度下降,第二吹风风扇28将第二吹风套筒27中冷风通过冷风输送管21、冷风分流管25、第二连接管26和吹风头20吹向散热片19,从而对电路控制板19进行有效的吹冷风散热,散热效果好,有效的增加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