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谐振腔的粒子群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501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谐振腔的粒子群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激光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谐振腔的智能化设计新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谐振腔参数影响到激光器的稳定性以及腔内不同位置处弦切面与弧矢面内的光斑大小,因此谐振腔参数的选取对激光器的运行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于简单的两镜激光腔,由于其参数较少,设计比较简单。而在科研以及工业应用实际中,随着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光谐振腔的结构变得复杂,腔镜数目较多,腔参数也随之增加。具体计算和设计谐振腔时,人们一般会参考前人的腔型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试探性改动,以期获得所需要的激光谐振腔结构。当需要改动的参数较多时,靠人工寻找一组满足人们希望的谐振腔参数变得非常困难。因此,研究适合计算机软件自动优化设计的激光谐振腔设计方法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一种智能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简称pso)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粒子群算法摆脱了对初始结构的依赖,并且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容易编程实现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在函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图解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粒子群算法引入到激光谐振腔的优化设计中,因此,把激光谐振腔的设计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起来,使激光谐振腔的设计更具智能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激光谐振腔优化设计,建立合理的谐振腔评价函数,将此评价函数作为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把谐振腔的结构参数与粒子群算法中适应度函数联系起来,提出了用粒子群算法设计激光谐振腔的新方法,并且编程实现了这种设计方法,使整形系统的设计程序化、智能化。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方法步骤:1.将待优化的谐振腔参数,包括腔镜反射面的曲率半径(m为待优化腔镜个数),相邻光学元件距离(n为待优化距离参数个数),以及腔镜折叠角度(q为待优化折叠角度个数)的组合作为粒子群算法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矢量;2.对于驻波腔,根据传输矩阵法计算谐振腔内各点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往返矩阵和,对于行波腔,根据传输矩阵法计算谐振腔内各点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单程矩阵和,然后计算谐振腔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稳定性判据因子和、激光晶体中心处的光斑半径和、输出镜处的光斑半径和;3.根据谐振腔稳定性判据和光斑大小目标值,确定谐振腔的的评价函数f:其中,和表示弦切面内晶体中心处和输出腔镜处光斑大小的目标值;和表示弧矢面内晶体中心处和输出腔镜处光斑大小的目标值;4.评价函数f与谐振腔具体结构参数之间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把评价函数f作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对其进行极小值操作,可以得到使适应度函数极小的结构参数组合,这就是要设计的谐振腔参数。所述步骤2包括下述步骤:(1)根据矩阵光学,曲率半径为r、光线折叠角度为θ的腔镜在弦切面内的反射矩阵为,在弧矢面内的反射矩阵为,从空气中进入折射率为n的激光晶体的折射矩阵为,从折射率为n的激光晶体进入空气的折射矩阵为,光线经过距离的传输矩阵为,在谐振腔的弧矢面和弦切面内,对于驻波腔,以激光晶体中心为起始点,按光线往返传输顺序依次写出各个矩阵并取其点乘,矩阵点乘结果为和,以输出腔镜为起始点,按光线往返传输顺序依次写出各个矩阵并取其点乘,矩阵点乘结果为和;(2)对于行波腔,以激光晶体中心为起始点,按光线单程传输顺序依次写出各个矩阵并取其点乘,矩阵点乘结果为和,以输出腔镜为起始点,按光线单程传输顺序依次写出各个矩阵并取其点乘,矩阵点乘结果为和;(3)计算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稳定性判据因子,分别为和;(4)计算晶体中心处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光斑半径大小,分别为和,计算输出腔镜处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的光斑半径大小,分别为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传统的人工改变腔参数不断试探的激光谐振腔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不用参考前人提供的初始参数,它依靠粒子群优化程序确定谐振腔的结构参数,非常适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高效率的智能化设计,因此推广该方法对激光谐振腔的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发明中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完全可以自动寻找到最佳组合的谐振腔结构参数组合,具有不依赖初始结构、快捷、方便、智能化等优点,在激光谐振腔设计领域尤其是全固体激光腔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五镜锁模驻波腔示意图图2:适应度函数随粒子群迭代次数的变化(实施例1)图3.优化后锁模谐振腔内腔模半径分布图4:四镜光参量振荡行波腔示意图图5.适应度函数随粒子群迭代次数的变化(实施例2)图6:优化后四镜行波腔内的腔模半径分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待设计的五镜锁模驻波腔结构如图1所示。该谐振腔包含5个镜片,腔参数有:五个镜片的曲率半径,激光晶体长度,腔镜之间、腔镜与晶体之间的距离,以及腔镜之间折叠角等。则所述利用粒子群方法的谐振腔设计包含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事先确定的参数有:,原因是m1作为输出镜,如果是平面镜,则镜面处恰为激光光束的光腰,双色镜m3采用平面不会对泵浦光产生另外的发散或会聚影响,而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即m5)本身是平的,另外,三个折叠角,这是考虑到晶体夹具尺寸以及腔镜尺寸大小,方便实际光路搭建;2.合理选择待优化的参数范围。将参数这7个变量作为粒子群算法中每一粒子位置矢量的分量,则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每一粒子位置矢量的维数是7;合理选择每一参数的取值范围,如表1所示:表1五镜驻波腔7参数的搜索范围(单位均为mm)r2r4l1l21l22l3l4range[50,2000][50,2000][100,1000][100,1000][10,50][100,1000][100,1000]3.计算谐振腔内弧矢面内和弦切面内的传输矩阵。以腔镜m1作为计算起始点。以腔镜m5处的往返矩阵为例说明计算过程:上面两式中各矩阵的物理意义和具体表示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中的各矩阵物理意义及其表示矩阵物理意义具体表达式腔镜m2在弦切面的反射矩阵腔镜m2在弧矢面的反射矩阵腔镜m4在弦切面的反射矩阵腔镜m4在弧矢面的反射矩阵段的传输矩阵从空气进入激光晶体的折射矩阵从激光晶体进入空气的折射矩阵激光晶体半程传输矩阵激光晶体热焦距矩阵另外的传输矩阵与完全类似,在表2中没有重复列出。由于腔镜m1、m3、m5均为平面,其反射矩阵均为,因此在往返矩阵计算过程中略去。表示晶体热焦距,其数值根据实验测量,本实施例中取值为200mm。以腔镜m5(sesam处)处为例,计算该处弦切面内和弧矢面内的光斑大小:,5.本实施例中,适应度函数f选取如下:以优化的粒子个数30个、优化迭代次数5000次为例,实施粒子群优化设计,适应度函数值随迭代次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优化后得到的谐振腔参数如表3所示,这就是要设计的五镜驻波锁模谐振腔参数。表3优化后的五镜驻波腔7参数(单位均为mm)r2r4l1l21l22l3l4value194.8433.510317844.5656.9293.16.由表3中的数据得到的谐振腔内光斑大小分布如图3所示。其结果为:弦切面内稳定性因子为0.0067,晶体中心处光斑289μm,sesam处光斑为116μm;弧矢面内稳定性因子为-0.098,晶体中心处光斑296μm,sesam处光斑为116μm。可见,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谐振腔稳定性因子均接近0,十分稳定;在晶体处光斑大小接近且大小合适;在sesam处光斑完全相同,有利于锁模运转。实施例2:待设计的对称四镜光参量振荡行波腔结构如图4所示。该谐振腔包含4个镜片,腔参数有:四个镜片的曲率半径,光参量变换晶体为超晶格材料mgo:ppln,长度为,腔镜之间、腔镜与晶体之间的距离,以及腔镜之间折叠角等。利用粒子群方法的谐振腔设计包含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谐振腔的对称性,,,因此可以优化的独立变量为:和;2.合理选择待优化的参数范围。将参数和这5个变量作为粒子群算法中每一粒子位置矢量的分量,则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每一粒子位置矢量的维数是5;合理选择每一参数的取值范围,如表4所示:表4四镜行波腔5参数的搜索范围(单位均为mm)(°)range[50,300][50,10000][10,100][10,100][5,15]3.计算谐振腔内弧矢面内和弦切面内的传输矩阵以及晶体中心处光斑。由于计算步骤与实施例1中完全类似,唯一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为行波腔,只计算单程传输矩阵,因此具体过程此处不在展开。4.本实施例中,适应度函数f选取如下:将评价函数作为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对此函数进行极小值操作,可以得到使适应度函数极小的结构参数。以优化的粒子个数30个、优化迭代次数5000次为例,实施粒子群优化设计,适应度函数值随迭代次数的变化如图5所示。优化后得到的谐振腔参数如表5所示,这就是要设计的谐振腔参数。表5优化后得到的四镜行波腔5个参数(长度单位均为mm)value57.6197.613.371.45.0由表5中的数据得到的谐振腔内光斑大小分布如图6所示。其结果为:弦切面内稳定性因子为0.015,晶体中心处光斑75μm;弧矢面内稳定性因子为-0.012,晶体中心处光斑75.1μm。可见,在弦切面和弧矢面内,谐振腔稳定性因子均接近0,十分稳定;在晶体处光斑大小非常接近,有利于光学参量振荡的运转。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