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639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触控技术的显示面板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电脑、个人数位助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

一般而言,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即cf(colorfilter,彩色滤光片)基板、下基板即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和位于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结构,显示介质层一般包括配向层、液晶层等助于显示的结构面板。

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称的方位“上”、“下”、“外”、“内”仅用以表示相对的方位关系;对于本说明书的附图而言,具体方位是以显示面板在使用的通常情况下相对于观察者的放置的位置关系而定的,接近观看者称为“上”或“外”,而远离观看者称为“下”或“内”,本说明书的附图中其他的方向关系都是基于此来进行定义的。

如图1为现有on-celltouch结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分别示出了电子产品的显示区10、非显示区的上边框11、非显示区的右边框12、非显示区的左边框13和非显示区的下边框14。

如图2中示出了图1中显示面板100的ⅱ-ⅱ剖面20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只给出显示面板100的主要结构,触控感测层22设置在cf基板21外表面,即人眼观测的一侧,cf基板2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盘23,tft基板24内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焊盘26,第二焊盘26连接柔性电路板和/或集成电路,用以输入影像数据信号、驱动控制信号、时序信号等用于显示的各种显示信号,第一焊盘23连接柔性电路板和/或触控芯片,用以接受和处理触控信号。图2中还示出了黑色遮蔽层27,显示介质层25,图2中未描述的标号及含义可与图1中相同。

非显示区及像素的tft等需要采用黑色遮蔽层进行遮挡,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on-celltouch技术中将包括tft和焊盘部分的阵列基板作为下基板,位于上基板外侧且与触控感测层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和相应的走线集中区需要设置较宽的黑色遮蔽层进行遮挡,使得采用该种触控面板结构的电子产品的下边框部分会比较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结构阻碍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触控感测层;

所述第一基板定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为上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为下基板;

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焊盘连接触控电路,所述第二焊盘连接显示驱动电路;

所述触控感测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结构,使得显示装置边框变宽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将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的第一焊盘设置于第一基板的设置有第二焊盘的非显示区,触控感测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背对第二基板的一侧,即相当于将第一焊盘设置于上基板的设置有第二焊盘的非显示区。如此就无须像现有技术中一样为第一焊盘和相应的走线集中区设置加宽的黑色遮蔽区,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得以减小宽度,利于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提供的on-celltouch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提供的on-celltouch结构显示面板的ⅱ-ⅱ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ps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细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tps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给出了诸多技术特征的说明示意图,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结构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结构阻碍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焊盘、第二焊盘和触控感测层;所述第一基板定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为上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基板为下基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焊盘连接触控电路,所述第二焊盘连接显示驱动电路;所述触控感测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下通过示例性文字与附图描述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3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中表示的剖面与图2中表示的剖面的剖切位置相同或相似。为了便于说明,图3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基板30、第二基板37、第一焊盘33、第二焊盘34和触控感测层36,第一基板30定义显示区31和非显示区32,第一基板30和第二基板37相对设置,第一基板30相对于第二基板37为上基板,第二基板37相对于第一基板30为下基板,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非显示区32,第一焊盘33连接触控电路,第二焊盘34连接显示驱动电路,触控感测层36设置于第一基板30上背对第二基板37的一侧。图3中显示的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位于图3中第一基板30的右端部,当然也可以位于图3中第一基板30的左端部,图3只是示例性描述。

比较图2中右侧包括第一焊盘23和第二焊盘26的非显示区14,与图3中右侧包括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的非显示区3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比现有技术更易于使得显示装置形成窄边框。

承前所述,将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的第一焊盘33设置于第一基板30设置有第二焊盘34的非显示区32,由于一般情况下,第二焊盘34大于第一焊盘33,相当于利用了第二焊盘34的不透光区或背光上黑胶遮挡区同时对第一焊盘33进行遮蔽,无须为第一焊盘33和相应的走线集中区设置加宽的黑色遮蔽区,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得以减小宽度,利于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

可选的是,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非显示区32的相背两面。

例如,图3中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非显示区32的相背两面,如此方便第一基板30上分别与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连接的电极走线的排布。

可选的是,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平行于非显示区32与显示区31边界的焊盘区域,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小于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两者宽度的和。

例如,图3中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设置于第一基板30的平行于非显示区32与显示区31边界的焊盘区域,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即图3中标注35代表的宽度,该宽度小于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两者宽度的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焊盘33、第二焊盘34的宽度即为图3中显示的第一焊盘33、第二焊盘34分别与第一基板30“相贴”位置的距离。如此可进一步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得以减小宽度,利于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事实上,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小于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两者宽度的和的意思是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在绝大程度上由第二焊盘34的宽度所决定,第一焊盘33设置在设置有第二焊盘34的第一基板30的非显示区32并不会导致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的增加,而且一般情况下,在第二焊盘3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焊盘33的宽度的前提下,焊盘区域最邻近边界与最远离边界之间的宽度35一定程度上是预先根据第二焊盘34的宽度来给定的。

可选的是,第一焊盘33和第二焊盘34包括一组引脚(图未示),第一焊盘33的引脚和第二焊盘34的引脚分别在第一基板30的投影重叠。

可选的是,第一焊盘33的引脚和第二焊盘34的引脚分别在第一基板30的投影重叠具体为:第一焊盘33的引脚在设置其的第一基板30的表面的正投影,在第一基板30设置第二焊盘34的表面上正对应位置形成的区域的轮廓落入第二焊盘34的引脚在设置其的第一基板30的表面的正投影形成的区域之中,如此可进一步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得以减小宽度,利于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

可选的是,第一焊盘33的引脚在设置其的第一基板30的表面的正投影具体为每个第一焊盘33的引脚的正投影,第二焊盘34的引脚在设置其的第一基板30的表面的正投影具体为每个第二焊盘34的引脚的正投影。

可选的是,触控感测层36可包括发射电极和接受电极,以及设置于两电极之间的绝缘层,发射电极和接受电极可采用同层设置或者不同层设置,发射电极和接受电极的材料可为铟锡氧化物,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是,第二基板37与第一基板30之间还形成有黑色遮蔽层或胶框38。

可选的是,第二基板37与第一基板30的部分正相对设置,在第二基板37与第一基板30之间形成有显示介质层39。

可选的是,显示介质层39可包括液晶层、配向层等。

可选的是,黑色遮蔽层或胶框38围绕显示介质层39设置,黑色遮蔽层或胶框38设置于第二基板37相对于第一基板30的一侧的边缘。

可选的是,第一基板30为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基板37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可选的是,第一基板30为coa基板(colorfilteronarray基板,即将色阻层直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的基板),第二基板37相对于第一基板30的一侧覆盖有缓冲层。

可选的是,第一基板30为coa基板,色阻层设置在第一基板30上,第二基板37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为了防止第二基板37中杂质进入显示介质层39中,在第二基板37相对于第一基板30的一面覆盖缓冲层,使得第二基板37中杂质无法进入显示介质层39中。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将阵列基板设置为下基板,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36设置于第一基板30上背对第二基板37的一侧,为了方便触控感测层36与第一焊盘33之间的电路连接,将第一基板30(薄膜晶体管基板或coa基板),即阵列基板设置为上基板。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只是示例了第一基板30和对应的第二基板37的两种情况,但并不限于此。

可选的是,触控显示面板300为采用ffs(fringefieldswitching,边缘场切换)显示模式的面板。

可选的是,触控显示面板300可为on-celltouch显示面板,即将触摸功能层嵌入到触控显示面板的上基板和偏光片之间形成的显示面板。

可选的是,触控显示面板300为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30的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

可选的是,触控显示面板300为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或半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30的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或底栅型薄膜晶体管。

可选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300可为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

例如,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ps显示面板400的局部剖面结构细分图,图4示出的ltps显示面板400为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图4中基底层402上覆盖有触控感测层401,从上基板的基底层402向显示介质层414的方向依次层叠有黑色遮蔽层403、缓冲层或平坦层404、半导体活性层405、栅极绝缘层406、栅极407、层间绝缘层408、漏极4091、源极4092、平坦层410、公共电极411、绝缘层412、像素电极413,两个焊盘设置在上基板上,从下基板的基底层402向显示介质层414的方向层叠有色阻层415,因半导体活性层405对光比较敏感,此时上基板的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407、漏极4091、源极4092)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可利用栅极407、漏极4091和源极4092阻挡下基板外侧的背光系统(图未示)发出的光对半导体活性层405的影响,为半导体活性层405提供保护。

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tps显示面板500的局部剖面结构细分图,图5与图4主要不同在于:将色阻层415设置于上基板上,形成coa基板,从下基板的基底层402向显示介质层414的方向层叠有绝缘层412。图5中上基板的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407、漏极4091、源极4092)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可利用栅极407、漏极4091和源极4092阻挡下基板外侧的背光系统(图未示)发出的光对半导体活性层405的影响,为半导体活性层405提供保护。图5中未描述的标号及含义可与图4中相同。

图4和图5中分别示例的ltps显示面板400和500为边缘场切换(ffs,fringefieldswitching)液晶显示模式。

可选的是,半导体活性层405的制成材料可为铟镓锌氧化物、非晶硅或低温多晶硅等。

可选的是,触控显示面板300的显示模式除了可为边缘场切换(ffs,fringefieldswitching)液晶显示模式外,还可为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模式或垂直排列液晶显示模式。

将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的第一焊盘33设置于第一基板30设置有第二焊盘34的非显示区32,由于一般情况下,第二焊盘34大于第一焊盘33,相当于利用了第二焊盘34的不透光区或背光上黑胶遮挡区同时对第一焊盘33进行遮蔽,无须为第一焊盘33和相应的走线集中区设置加宽的黑色遮蔽区,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得以减小宽度,利于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结构阻碍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的问题。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一焊盘电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一印刷电路板包括触控芯片,第二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二印刷电路板包括显示信号驱动系统;或者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印刷电路板,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均电连接第三印刷电路板,第三印刷电路板包括触控芯片和显示信号驱动系统。

可选的是,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系统,偏光片等结构。

可选的是,显示装置可为外嵌式显示器。

可选的是,显示装置可为智能手机、面板电脑等。

前述实施例中对相应名词、句子含义的解释均可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与使得显示装置向窄边框化发展的基本原理的整体内容,由于与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叙述,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词,例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等在此仅为表述和指代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以上所述仅为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原理及实施方式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