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50398阅读:5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市场营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无数现象级的app(应用程序),人民群众在线上活动愈发活跃,可以说现在大众人群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生活在线上的,通讯、社交、购物、学习等行为中的大部分行为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而从营销和互联网技术的角度来说,描绘一个用户的“用户画像”,对于营销活动有非常大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集中于线上的用户行为我们带来大量有价值的,可供分析的“行为数据”。

传统的用户画像,更多的是使用“结果数据”作为依据,比如是否有买过某商品,消费了多少金额等结果数据。这些传统的方法对于以前来说是足够的,但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仅仅依赖于“结果数据”作为依据进行用户画像的分析,明显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比如用户张三可能添加过某商品到购物车,但最终没有支付,那么仅仅依赖于“结果数据”,我们甚至无法知道张三这个用户的存在,毕竟他没有产生订单、支付订单这样的“结果数据”。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地关注“行为数据”,并根据“行为数据”来描绘用户画像。

因此有待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一种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数据建模,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为用户打上标签,得到用户画像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建模,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为用户打上不同的标签,得到用户画像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包括单元条件组,每一个单元条件组对应一个用户标签,所述单元条件组包括多个条件,每个条件之间通过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得到满足所有条件且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用户id集合,输出用户id集合,打上该单元条件组标签;其中:

所述条件包括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所述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的关系为:

条件=(用户+行为+对象)*频次;

所述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设置访问点,通过所述访问点采集用户注册信息,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用户行为的操作对象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的浏览、点击、输入、搜索、购买和评价产生的数据。

优选地,满足同一条件组的用户,标记上同一标签。

优选地,所述标签包括宅男、宝妈、kol(关键知识领袖)或商品潜在客户。

优选地,所述频次为用户行为产生的次数。

优选地,所述逻辑运算包括或、与和非。

优选地,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的结构为用户id、终端、时间、地点、操作和对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单元条件组,单元条件组包括多个条件,所述条件之间通过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得到满足所有条件且符合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用户id集合,输出用户id集合,打上标签,得到用户画像,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更加全面,描述用户形象更加详细,提高了用户画像的准确性,有效地对用户进行细分,在市场营销上占据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数据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操作界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标签设定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逻辑计算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运算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的标签输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包括单元条件组,所述单元条件组包括多个条件,所述条件包括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所述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的关系为:条件=(用户+行为+对象)*频次;所述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通过以下步骤获取: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设置访问点,埋设监测代码,采集用户注册信息,用户的行为信息以及用户行为的操作对象信息。所述用户行为信息包括用户的浏览、点击、输入、搜索、购买和评价产生的数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的结构为用户id,终端,时间、地点、操作和对象。

每一个单元条件组对应一个用户标签,满足同一单元条件组的用户,标记上同一标签,所述标签包括宅男、宝妈、kol或商品潜在客户。

如:商品a潜在客户通过单元条件组的表达为:{[(用户+搜索商品+商品a)>=3]and[(用户+查看商品+商品a)>=2]}or[(用户+生成订单+商品a)>=1]![(用户+支付订单+商品a)>=1];

即查找满足以下条件的用户:“搜索过商品a大于等于3次”并且“查看商品a大于等于2次”或者“生成过商品a的订单大于等于1次”却没有“支付过商品a订单”的用户,并将这些用户标记为“商品a潜在客户”,“商品a潜在客户”即为标签。

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单元条件组通过异步拆解成多个计算逻辑,每个计算逻辑代表一个条件,然后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并加上频次计算,输出所有满足所述条件的用户id集合。每一个计算逻辑会得到一组所述用户id的集合,待所有计算逻辑处理完毕后,再将所述用户id集合与集合之间进行与或非逻辑关系计算,最终得到满足所有所述条件的所述用户id集合,再给所述用户id集合打上标签,得到用户画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单元条件组,所述单元条件组包括多个条件,每一个条件之间通过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得到满足所有条件且符合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用户id集合,输出用户id集合,打上标签,得到用户画像,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更加全面,描述用户形象更加详细,提高了用户画像的准确性,有效地对用户进行细分,在市场营销上占据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

本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建模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包括单元条件组,每一个单元条件组对应一个用户标签,所述单元条件组包括多个条件,每一个条件之间通过逻辑运算符进行组合得到满足所有条件且符合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运算的用户ID集合,输出用户ID集合,打上该单元条件组标签;其中:所述条件包括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即条件=(用户+行为+对象)*频次;所述用户、行为、对象和频次数据通过以下步骤获取:通过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设置访问点,采集用户行为信息。本发明通过采集用户行为信息,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描述用户形象更加详细,提高了用户画像的准确性,有效地对用户进行细分,在市场营销上占据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徐靖;杨翌文;黄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互动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