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555发布日期:2018-06-19 23:5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鼠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标,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灵敏度较好的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为一种电脑系统常见的周边输入装置,其特点在于,使用者手持鼠标移动的轨迹,得以对应电脑系统中作业视窗的游标,并通过点击鼠标的按键座,得以选取或执行作业视窗命令表中的命令,在文书处理、网页浏览、游戏或专业软件的操作上,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有的鼠标按键座回弹机制,利用鼠标按键座下方对应的电子开关内的弹片,当鼠标按键座下压时,赋予鼠标按键座一回弹力;当使用者放开按键座时,鼠标按键座得以靠弹片的回弹力,回复至初始位置,使鼠标按键座得以完成一次按压操作。

近期电玩产业的兴盛,竞技类游戏的崛起,使得玩家们在进行电竞游戏时,倾向追求更好的操作表现。由于鼠标在电竞游戏内扮演着诸如角色移动、攻击及选取等电竞游戏中的必要部分,而此类操作中往往需要大量且快速的点击鼠标的按键座,以达到玩家预期的操作。故鼠标按键座回弹的灵敏度,会直接反馈实际的操作结果,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手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灵敏度较好的的鼠标,以满足使用者操作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敏度较好的的鼠标,以满足使用者操作上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鼠标,包括有一壳体、一电路板、一电子开关、一按键座和一弹性件;所述电路板安装于壳体中;所述电子开关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按键座安装于壳体上,所述按键座的前端设有对应于电子开关的按键,按键可相对于壳体进行上下位移,所述按键可通过上下位移,选择性的触发电子开关;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按键座上,并弹性抵顶住壳体,所述弹性件可增加按键座在进行按压过程中,使按键回复初始位置时所需的回弹力。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下盖、上盖及后盖,所述下盖作为基座设于底部,所述上盖组装于下盖上,所述后盖组装于上盖后端;所述电路板装设于下盖和上盖之间;所述上盖的前部对应电子开关开设有开口;所述按键装设于上盖的前部,所述按键底面朝向电路板的方向向下延伸有一敲击部,所述敲击部穿过上盖的开口组装于壳体内部并位于电子开关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盖后端于后盖的内侧处设有固定槽;所述按键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若干个间隔排列的悬臂,所述每两悬臂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悬臂向后延伸具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弹性件为一开口向上的圆弧状凹片,弹性件固接于按键的后端并收容于悬臂的容置空间中,弹性件的底部顶住壳体的上盖。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后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呈U形的开口向后的悬臂,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固设有一呈横向延伸的圆柱轴,悬臂与圆柱轴间围出一容置空间;所述上盖后端于后盖的内侧处设有固定槽,所述按键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固定件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所各枢接部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所述圆柱轴枢接于枢接槽内,使得按键、悬臂、固定件得以相连形成完整的按键座;所述圆柱轴的外表面向容置空间内延伸形成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先向前并向上延伸顶住后盖,然后再向下延伸顶住上盖。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向后延伸形成一悬臂,所述悬臂为一薄板,悬臂后端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按键座还包括旋转轴及固定件,所述上盖后端于后盖的内侧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件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所各枢接部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所述旋转轴安装于悬臂后方的第一容置槽内并枢接于枢接槽内,使得按键、悬臂、旋转轴及固定件得以相连形成完整的按键座;所述弹性件为一扭力弹簧,枢接于旋转轴上,并向前延伸具有第一回弹端,所述第一回弹端位于悬臂的下方并贴于悬臂,弹性件向后延伸具有第二回弹端,所述第二回弹端位于后盖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后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呈U形的开口向后的悬臂,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固设有一呈横向延伸的圆柱轴,悬臂与圆柱轴间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按键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上盖后端于后盖的内侧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装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固定件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所各枢接部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所述圆柱轴枢接于枢接槽内;所述弹性件为一W型弹性片,具有一固定部及回弹部,所述弹性件的固定部组装于圆柱轴上,所述回弹部容纳于悬臂的容置空间中并抵顶住上盖。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鼠标通过设置于按键座上的弹性件,增加了按键座于回弹时的回弹力,减少了按键回弹时所需要的时间,操作灵敏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鼠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鼠标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鼠标的剖面图。

图4为本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鼠标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三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鼠标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第四种实施例的鼠标的按键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鼠标的剖面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鼠标 100、200、300、400

壳体 1 电路板 2

电子开关 3 按键座 4

弹性件 5 滚轮 6

下盖 11 上盖 12

滚轮槽 121 开口 122

后盖 13 固定槽 123

电子开关键 31 弹片 32

按键 41 敲击部 42

悬臂 43 容置空间 431

U型臂 432 圆柱轴 433

容置槽 434 固定件 44

枢接部 441 枢接槽 442

旋转轴 45 扭力弹簧 51

第一回弹端 511 第二回弹端 512

固定部 52 回弹部 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鼠标100包含有壳体1、电路板2、电子开关3、按键座4、弹性件5及滚轮6。

所述壳体1包括下盖11、上盖12及后盖13,所述下盖11作为基座设于底部,所述上盖12组装于下盖11上,所述后盖13组装于上盖12后端。所述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1中,并设于下盖11和上盖12之间,所述电子开关3安装于电路板2上表面的前部。所述上盖12的前部对应电子开关3开设有开口122,所述上盖12后端于后盖13的内侧处设有固定槽123,所述上盖12的前部对应电子开关3开设有两呈横向排列的开口122,所述上盖12于两开口122之间开设有一滚轮槽121。

所述按键座4安装于壳体1上,所述按键座4的前端设有对应于电子开关3的按键41,所述按键41装设于上盖12的前部,按键41可相对于壳体1进行上下位移,所述按键41可通过上下位移,选择性的触发电子开关3。具体地,所述按键座4包括左右两按键41,所述两按键41底面朝向电路板2的方向向下延伸有一敲击部42,所述两敲击部42分别穿过上盖12一对应的开口122组装于壳体1内部并位于电子开关3的上方。所述按键41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若干个间隔排列的悬臂43,所述每两悬臂43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431,所述悬臂43向后延伸具有一固定件44,所述固定件44装设于所述固定槽123内。

所述弹性件5安装于按键座4上,并弹性抵顶住壳体1,所述弹性件5可增加按键座4在进行按压过程中,使按键41回复初始位置时所需的回弹力。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为一开口向上的圆弧状凹片,弹性件5固接于按键41的后端并收容于悬臂43的容置空间431中,弹性件5的凹片底部顶住壳体1的上盖12。所述滚轮6设置于滚轮槽121中,滚轮6可相对于壳体1枢转,以输出例如卷页信号至电脑系统执行其预设功能。

请续参阅图3,所述电子开关3具有一电子开关键31及一弹片32,当使用者将按键座4的按键41向下压时,按键41下方的敲击部42先向下位移与电子开关3的电子开关键31接触,并随同按键41向下位移至按压位置,此时,电子开关键31垂直接触于弹片32上。当使用者将按键41放开时,此时按键41由于未受力的关系,弹片32产生一向上的回弹力,将电子开关键31连同按键座4的敲击部42向上推回初始位置,从而完成一次按压动作。

所述按键41相对于壳体1进行上下位移时,敲击部42连同按键41一起位移。因此,当按键41受力向下位移(即朝向电路板2的方向)至按压位置时,敲击部42触发电子开关3。若按键41未受力时,则常态保持于平常位置,此时敲击部42并未与电子开关3构成触发关系。

请参阅第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鼠标100作动原理如下:当使用者将按键41下压时,按键41会因受力而向下位移至按压位置,弹性件5的凹片底部会持续顶着壳体1的上盖12并蓄积一弹性力量。当使用者将按键41放开时,此时弹性件5所其所蓄积的弹性力量,以及电子开关3内部的弹片32所给予的回弹力配合,使按键41回弹至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鼠标200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悬臂43、固定件44及弹性件5的配合方式。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详加说明。

请参阅图1、图4至图6,为了方便说明所以省略了滚轮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鼠标200中,所述按键4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呈U形的开口向后的悬臂43,所述悬臂43的自由端固设有一呈横向延伸的圆柱轴433,悬臂43与圆柱轴433间围出一容置空间431。所述按键座4还包括固定件44,所述固定件44装设于所述固定槽123内,固定件44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441,所各枢接部441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442,所述圆柱轴433枢接于枢接槽442内,使得按键41、悬臂43、固定件44得以相连形成完整的按键座4。所述圆柱轴433的外表面向容置空间431内延伸形成所述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先向前并向上延伸顶住后盖13,然后再向下延伸顶住上盖12。当使用者将按键41下压时,按键41会因受力而向下位移并带动圆柱轴433进行逆时针旋转至按压位置,此时弹性件5的顶部及底部于旋转位移的过程中分别顶住壳体1的后盖13及上盖12,产生些微变形,并蓄积一弹性力量,持续给予圆柱轴433一顺时针的扭力。当使用者将按键41放开时,此时弹性件5所给予圆柱轴433的顺时针扭力,与电子开关3内部的弹片32所给予的回弹力配合,使按键41回弹至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鼠标300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悬臂43、固定件44及弹性件5的配合方式。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详加说明。

请续参阅图1、图7至图9,为了方便说明所以省略了滚轮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鼠标300中,按键座4包括按键41、悬臂43、旋转轴45及固定件44,所述按键41向后延伸形成悬臂43,所述悬臂43为一薄板,悬臂43后端具有容置槽434,所述按键座4还包括旋转轴45及固定件44,所述固定件44装设于所述固定槽123内,所述固定件44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441,所各枢接部441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442,所述旋转轴45安装于悬臂43后方的容置槽434内并枢接于枢接槽442内,使得按键41、悬臂43、旋转轴45及固定件44得以组装形成按键座4。所述弹性件5为一扭力弹簧51,枢接于旋转轴45上,并向前延伸具有第一回弹端511,所述第一回弹端511位于悬臂43的下方并贴于悬臂43,弹性件5向后延伸具有第二回弹端512,所述第二回弹端512位于外壳1的后盖13下方。当使用者将按键41下压时,按键41会因受力而向下位移至按压位置,此时弹性件5的第一回弹端511会随着悬臂43向下作逆时针旋转移动,带动第二回弹端512向上作逆时针旋转并顶住后盖13下方,此时第二回弹端512具有一向下的反作用力。当使用者将按键41放开时,此时弹性件5的第二回弹端512所具有向下的反作用力,带动整个扭力弹簧结构作顺时针旋转,使第一回弹端511产生一向上的应力,从而给予悬臂43一向上的应力,也给予旋转轴45一顺时针扭力,并与电子开关3内部的弹片32所给予的回弹力配合,使按键座4回弹至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10至第图12,为本实用新型鼠标400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悬臂43及弹性件5的配合方式。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详加说明。

请续参阅图1、图10至第图12,为了方便说明所以省略了滚轮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鼠标400中,所述按键4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一呈U形的开口向后的悬臂43,所述悬臂43的自由端固设有一呈横向延伸的圆柱轴433,悬臂43与圆柱轴433间围设形成一容置空间431。所述按键座4还包括固定件44,所述固定件44装设于所述固定槽123内,所述固定件44的前端间隔凸设有至少一对呈横向排列的枢接部441,所各枢接部441上均开设有一枢接槽442,所述圆柱轴433枢接于枢接槽442内。所述弹性件5为一W型弹性片,具有一固定部52及回弹部53。所述弹性件5的固定部52组装于圆柱轴433上,所述回弹部53则容纳于悬臂43的容置空间431中,并抵顶住上盖12。当使用者将按键41下压时,按键41会因受力而向下位移至按压位置,此时弹性件5的固定部52会随着圆柱轴433做逆时针旋转,回弹部53底部会持续顶着壳体1的上盖12而产生些微变形,并蓄积一弹性力量,给予固定部52连同圆柱轴433一顺时针的扭力,持续给予按键41一向上的反作用力。当使用者将按键41放开时,此时弹性件5所给予向上的反作用力,与电子开关3内部的弹片32所给予的回弹力配合,使按键41回弹至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鼠标100通过设置于按键座4上的弹性件5,增加了按键座4于回弹时的回弹力,换句话说,即减少了按键41回弹时所需要的时间,使按键41得以更快的回复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鼠标100的操作灵敏度较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