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546发布日期:2018-06-19 23:5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互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近年出现了很多可模拟三维空间虚拟世界的产品。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配套使用的产品,比如VR手柄,AR手柄。为了让用户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通常AR手柄与现有的交互手柄,在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方式上基本相同。

AR手柄通常包括壳体和绑带绳,绑带绳的一端设置壳体一端上,绑带绳的另一端设有挂环。使用时,为了防止AR手柄脱手,将挂环佩戴在手上。但是,因绑带绳与壳体连接的一端比较细,容易被利物割断。一旦割断,很容易将AR手柄脱手,损坏AR手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手柄,该手柄上设置有不易损坏、可伸缩的绑带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互手柄,包括壳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上的绑带绳组件,所述绑带绳组件包括绑带绳以及缠绕所述绑带绳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绑带绳上的至少一段设在所述壳体的外侧。

优选方式为,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自动弹性复位的弹性件。

优选方式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缠绕所述绑带绳的转轴,所述转轴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为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绑带绳并排设置,所述发条弹簧的固定端固设在所述转轴上,活动端固设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机构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绑带绳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壳体内并缠绕在所述转动机构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绑带绳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壳体内并固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同侧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同侧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绑带绳组件分设在所述壳体的两侧。

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手持所述交互手柄时食指位置相适配。

优选方式为,所述交互手柄为VR手柄或AR手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包括壳体以及设在壳体上的绑带绳组件,该绑带绳组件包括绑带绳以及缠绕绑带绳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在壳体上,且绑带绳上的至少一段设在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绑带绳不使用时缠绕在转动机构上,不会被轻易的割断;使用时拉动绑带绳位于壳体外侧的一段,使其拉成形成环,可套设在指上,防止交互手柄脱手被损坏。不使用时,绑带绳仅留部分在壳体外侧,其余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缠绕在转动机构上,因此绑带绳不易被割断。另外因绑带绳无需设置在壳体的端部,使其无需考虑与壳体之间的装配,无需采用较细的绳,进一步避免了被割断的情况发生。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其上设置的绑带绳耐用,不易被割断。

由于转动机构包括缠绕绑带绳的转轴,转轴设在壳体上;弹性件为发条弹簧,发条弹簧套设在转轴上并与绑带绳并排设置,发条弹簧的固定端固设在转轴上,活动端固设在壳体上;发条弹簧提供了自动伸缩的能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由于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转动机构设在壳体的内侧;绑带绳从第一通孔伸入壳体内并缠绕在转动机构上;使绑带绳与转动机构一起设在壳体内,让产品具有完整的外形。

由于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间隔设置;绑带绳从第二通孔伸入壳体内并固设在壳体的内侧;使绑带绳组件仅留一段绑带绳在壳体的外侧,其余均设在壳体内,让产品具有完整的外形。

由于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通道,该第一导向通道与第一通孔同侧设置;该第一导向通道为绑带绳的伸缩提供了伸缩的导向。

由于壳体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通道,该第二导向通道与第二通孔同侧设置;该第二导向通道为绑带绳的伸缩提供了伸缩的导向。

由于壳体上设置有按键,按键与绑带绳组件分设在壳体的两侧;在防止VR手柄脱手的同时,不影响产品的整体外形。

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与手持交互手柄时食指位置相适配;让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绑带绳可套在食指上,让使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交互手柄,其上设置的绑带绳容易被割断,导致交互手柄易脱手被损坏的技术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绑带绳设置壳体上,不易被割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使用过程中不易脱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交互手柄的绑带绳未拉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交互手柄的绑带拉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绑带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绑带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10-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绑带绳,20-绑带固定端,3-发条弹簧,4-转轴,5-第一导向通道,6-第二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交互手柄,包括壳体1以及设在壳体1上的绑带绳组件,该绑带绳组件包括绑带绳2以及缠绕绑带绳2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在壳体1上,且绑带绳2上的至少一段设在壳体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绑带绳2不使用时其缠绕在转动机构上,仅余一部分留在壳体1的外侧。当转动机构将绑带绳2缠紧时,在壳体1外侧的部分绑带绳2可贴在壳体1上,使其不会被轻易的割断。使用时,拉动绑带绳2位于壳体1外侧的一段,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机构转动,释放绑带绳2,使壳体1外侧的绑带绳2被拉长,进而形成绑带环,将食指穿过绑带环,此时,可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绑带环紧贴在食指上,防止了交互手柄因脱手而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因本实用新型的绑带绳2,通过转动机构与壳体1连接,使其无需考虑与壳体1之间的装配,故而不会选用较细的绑带绳2,进一步避免了绑带绳2被割断的情况发生。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其上设置的绑带绳2耐用,不易被割断,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如图1至图6所示,转动机构包括转轴4以及用于弹性复位的弹性件,转轴4设在壳体1上,可自由转动,本例的弹性件选用发条弹簧3。发条弹簧3套设在转轴4上,并与缠绕在转轴4上的绑带绳2并排设置。发条弹簧3的固定端固设在转轴4上,活动端固设在壳体1上。绑带绳2被拉动使转轴4转动时,发条弹簧3也随着转动,使其被压缩积蓄了能量。当绑带绳2上的外力失去后,发条弹簧3释放能量,使转轴4反向转动,带着绑带绳2缩回壳体1内,再次缠绕在转轴4上。另外,发条弹簧3储能后,可作用绑带绳2与食指紧密接触,使食指不易从绑带绳2形成的环中脱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绑带绳组件中仅留绑带绳2的一段在壳体1的外侧,其他部分均设在壳体1内侧。具体是:转动机构的转轴4设在壳体1的内侧,发条弹簧3也设在壳体1内侧,发条弹簧3的活动端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绑带绳2的一端也设在壳体1的内侧,另一端设在壳体1内的转轴4上。

壳体1上分别设置了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2,绑带绳2的一端从第一通孔10伸入壳体1内并缠绕在转轴4上,绑带绳2的另一端从第二通孔12伸入壳体1内并固定在壳体1上。进一步的,本例中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2间隔设置,使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2之间的距离可放置食指。

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导向通道5和第二导向通道6,第一导向通道5与第一通孔10同侧设置,第二导向通道6与第二通孔12同侧设置。此时,绑带绳2的一端从第一通孔10伸入壳体1经过第一导通道5缠绕在转轴4上,绑带绳2的另一端从第二通孔12伸入壳体1内经过第二导向通道6伸入壳体1内,固定设置为绑带固定端20。在第一导向通道5和第二导向通道6的作用下,绑带绳2伸缩时,不会发生混乱。

本例中绑带绳组件仅留一段绑带绳2,在壳体1外侧,该设置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交互手柄具有完整的外形。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绑带绳组件,可采用其他方式设在壳体1上,不限本例所列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外形,壳体1上设置有按键,按键与绑带绳组件分设在壳体1的两侧。

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2的位置与手持交互手柄时食指位置相适配;使用时,绑带绳2可方便的套在食指上,让使用更加方便。当然了,不限食指,也可与任一个手指的位置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交互手柄为VR手柄,也可为AR手柄,不限上面所列举的。下面以AR手柄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AR手柄,绑带绳2的左端固定在手柄壳体1上,如绑带固定端20;转轴4固定在手柄壳体1上、可自由转动;发条弹簧3的活动端固定在手柄壳体1上。绑带绳2中间段在手柄壳体1之外。使用时,将绑带绳2外露的中间段拉长,食指可穿过绑带绳2形成的环,将手柄与使用者的手固定;绑带绳2拉出后由于转轴4转动,发条弹簧3储能。当食指退出后,在发条弹簧3的作用下,转轴4转动将绑带绳2卷在转轴4上,完成绑带收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绑带绳2牢固耐用,不易被割断;绑带绳2使用时拉出,不使用时可自动收回。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交互手柄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