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4336发布日期:2019-06-05 21:2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对于被承认以文献参照的形式编入的指定国,将于2016年12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256468所记载的内容作为参照而编入本说明书中,并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在触摸面板中,公知有以下这种结构,即、具有两个以上的大格子和将邻接的大格子间电连接的连接部,且组合两个以上的小格子而构成大格子,且配置具有该小格子的n倍间距的一个以上的中格子而构成连接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触摸面板中,当从上表面观察被层叠的双层的导电板时,通过对置的连接部彼此的组合而排列有多个小格子,区分不开其与周围的构成大格子的小格子,从而使触摸面板的可视性提高。

另外,在触摸面板中,公知有以下这种结构,即、具有连接有多个第一电极而得的第一导电图案的第一导电部、与沿与第一导电图案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且使多个第二电极连接而具有第二导电图案的第二导电部对置地配置,第一导电部以及/或者第二导电部具有配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虚设电极和包含于第一导电部且配置于与第二电极对应的部分的另外的虚设电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触摸面板中,当从上表面观察被层叠的双层的导电板时,通过另外的虚设电极来使与第一电极对应的部分的透光率和与第二电极对应的部分的透光率均匀,从而使触摸面板的可视性提高。

专利文献1:专利第4820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5615856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担忧由于连接部中的导通路径的减少而导致电路电阻上升而触摸面板的传感器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使另外的虚设电极与第二电极对置地配置,当指尖接触或者接近保护层时,另外的虚设电极位于指尖与第二电极之间,本来应该从第二电极到达手指的电力线进入虚设电极。因此,存在担忧在该另外的虚设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而触摸面板的传感器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欲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提高可视性的同时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体具备:绝缘部;第一导体部,其设置于上述绝缘部的一侧,包括第一电极部;以及第二导体部,其设置于上述绝缘部的另一侧,包括第二电极部,上述第一电极部具有相互交叉的多条第一细线,包括由上述第一细线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格子,上述第二电极部具有相互交叉的多条第二细线,包括由上述第二细线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格子,将上述第一电极部与上述第二电极部对置地配置,从而在透视俯视下存在有上述第一电极部与上述第二电极部局部重叠的重复区域和除上述重复区域以外的非重复区域,在透视俯视下,在上述第一电极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中,上述第一细线以及上述第二细线在上述重复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占有面积大于上述第一细线或者上述第二细线在上述非重复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占有面积,上述第一导体部包括第一虚设电极部,该第一虚设电极部位于与上述第一电极部同一平面上,并与上述第一电极部电绝缘,上述第一虚设电极部在上述非重复区域中存在于至少一个上述第一格子内。

[2]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第一导体部或者上述第二导体部包括第二虚设电极部,该第二虚设电极部位于与上述第一电极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同一平面上,并与上述第一电极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电绝缘,在透视俯视下,上述第二虚设电极部在上述非重复区域中存在于至少一个上述第二格子内。

[3]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第一虚设电极部具有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三细线,在上述重复区域内,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二细线重叠,从而形成多个第三格子,在上述非重复区域内,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三细线组合,从而形成多个第四格子,上述第四格子与上述第三格子实际上为同一形状。

[4]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第一虚设电极部包括在上述第三细线彼此的交点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断线部。

[5]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上述第一电极部中,不存在向第一格子内突出的上述第一细线,上述第一虚设电极部包括在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三细线的全部交点形成的第二断线部。

[6]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满足下述式子(1),

s1≤l/10…(1)

其中,在上述式子(1)中,s1是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三细线在上述第二断线部处的间隔,l是上述第四格子的一边的长度。

[7]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满足下述式子(2)以及式子(3),

(s2-s3)×0.5/h≤1…(2)

s3<50μm…(3)

其中,在上述式子(2)以及式子(3)中,s2是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三细线在上述第二断线部处的最大间隔,s3是上述第一细线与上述第三细线在上述第二断线部处的最小间隔,h是上述第三细线的高度。

[8]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非重复区域在透视俯视下包括不重叠于上述第一电极部和上述第二电极部双方的间隙区域,上述第一导体部以及上述第二导体部中的至少一方包括第三虚设电极部,该第三虚设电极部位于与上述第一电极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同一平面上,并与上述第一电极部或者上述第二电极部电绝缘,上述第三虚设电极部存在于上述间隙区域内。

[9]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第三虚设电极部具有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五细线,包括由上述第五细线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五格子,上述第五格子与上述第三格子实际上为同一形状。

[10]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上述第一电极部包括:多个第一检测部,它们在俯视下具有大致菱形形状,且在上述第一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并列;和第一连接部,其将相邻的上述第一检测部彼此连接,上述第二电极部包括:多个第二检测部,它们在俯视下具有大致菱形形状,且在上述第二电极部的延伸方向并列;和第二连接部,其将相邻的上述第二检测部彼此连接,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上述重复区域,上述第一检测部以及上述第二检测部配置于上述非重复区域。

[11]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基板具备上述布线体和支承上述布线体的支承体。

[12]本发明所涉及的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外部导体的接触位置,上述接触式传感器具备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布线基板,上述第二导体部以介于上述外部导体与上述第一导体部之间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重复区域以及非重复区域之间的遮光率差变小,并且在连接部中电路电阻不易上升,而且,在电极部以及虚设电极部之间不易产生寄生电容。因此,能够实现可视性的提高的同时、实现传感器灵敏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该接触式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的透视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电极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的重复区域进行了放大的透视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ix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x-x射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一虚设电极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一虚设电极部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触式传感器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该接触式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此外,为了使对本实施方式的接触式传感器10的说明容易理解,在图1中,利用实线表示第一导体部60。

图1所示的接触式传感器10是投影型的电容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例如,与显示装置(未图示)等组合而作为具有检测接触位置的功能的输入装置而使用。作为显示装置,并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等。该接触式传感器10具有配置于接触式传感器10的显示区域且相互对置的检测电极和驱动电极(后述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从外部电路(未图示)向该两个电极之间周期性地施加规定电压。

在这样的接触式传感器10中,例如,若操作者的手指f(外部导体f)接近接触式传感器10,则在该外部导体f与接触式传感器10之间形成电容器(condenser:电容),从而两个电极间的电状态变化。接触式传感器10能够基于两个电极间的电变化化来检测操作者的操作位置。

接触式传感器10具备布线基板20,如图2所示,布线基板20具备支承体30和布线体40。为了确保上述显示装置的可视性,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20构成为整体上具有透明性(透光性)。

支承体30具有矩形的外形,且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构成。作为构成该支承体3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树脂(pi)、聚醚酰亚胺树脂(pei)、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环烯烃聚合物(cop)、硅树脂(si)、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生片、以及玻璃等。在该支承体30粘贴有布线体40,通过支承体30来支承布线体40。在这种情况下,支承体30优选具有能够支承布线体40的程度的刚性。

如图2所示,布线体40具备第一树脂部50、第一导体部60、第二树脂部70、第二导体部80、以及第三树脂部90。为了确保上述显示装置的可视性,该布线体40构成为整体上具有透明性(透光性)。

第一树脂部50具有矩形的外形,且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该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例举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树脂、硅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uv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等。该第一树脂部50的下表面粘贴于支承体30。

第一导体部60设置于第一树脂部50的上表面,且被第一树脂部50保持。该第一导体部6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部61和多条第一引出布线62。

各个第一电极部61沿图中x方向延伸,且多个第一电极部61在图中y方向并列。各个第一电极部61包括多个第一检测部613和多个第一连接部614。第一检测部613在俯视下具有大致菱形形状。多个第一检测部613在第一电极部61的延伸方向并列。第一连接部614将相邻的第一检测部613、613彼此电连接。

在各个第一电极部61的长边方向一端连接有第一引出布线62的一端。各个第一引出布线62的另一端延伸至布线体40的缘部。该第一引出布线62的另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此外,第一电极部61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而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第一引出布线62的数量与第一电极部61的数量相应地设定。

第一导体部60由导电性材料(导电性粒子)和接合剂树脂构成。作为导电性材料能够举出银、铜、镍、锡、铋、锌、铟、及钯等金属材料、石墨、碳黑(炉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纤维等碳系材料。此外,作为导电性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盐。作为金属盐能够举出上述金属的盐。作为接合剂树脂,能够例举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脂、以及氟树脂等。这样的第一导体部60通过涂布导电性膏并使其固化而形成。作为这样的导电性膏的具体例,能够例举将上述导电性材料以及接合剂树脂混合于水、或溶剂、以及各种添加剂而构成的导电性膏。作为包含于导电性膏的溶剂,能够例举α-松油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丁基卡必醇、1-癸醇、乙二醇叔丁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以及十四烷等。此外,也可以从构成第一导体部60的材料中省略接合剂树脂。

第二树脂部70具有矩形的外形,且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该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与构成上述第一树脂部50的树脂材料同样的材料。

第二树脂部70以覆盖第一导体部60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树脂部50上。在该第二树脂部70形成有开口部71,从该开口部71露出有第一引出布线62的另一端。

第二导体部80设置于第二树脂部70的上表面。该第二导体部80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81和多条第二引出布线82。各个第二电极部81沿图中y方向延伸,且多个第二电极部81在图中x方向并列。各个第二电极部81包括多个第二检测部813和多个第二连接部814。第二检测部813在俯视下具有大致菱形形状。多个第二检测部813在第二电极部81的延伸方向并列。第二连接部814将相邻的第二检测部813、813彼此电连接。

在各个第二电极部81的长边方向一端连接有第二引出布线82的一端。各个第二引出布线82的另一端延伸至布线体40的缘部。该第二引出布线82的另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此外,第二电极部81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而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第二引出布线82的数量与第二电极部81的数量相应地设定。

第二导体部80与第一导体部60同样地由导电性材料(导电性粒子)和接合剂树脂构成。这样的第二导体部80也与第一导体部60同样地通过涂布导电性膏并使其固化而形成。

第三树脂部90具有矩形的外形,且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该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与构成上述第一树脂部50的树脂材料同样的树脂材料。

第三树脂部90以覆盖第二导体部80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树脂部70上。在该第三树脂部90形成有开口部91,从该开口部91露出有第二引出布线82的另一端。另外,开口部91与开口部71重叠,在这种情况下,从开口部91也露出有第一引出布线62的另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外部导体f(手指f)与该第三树脂部90接触,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只要接触式传感器10具备供外部导体f接触的面即可。例如,也可以在树脂部件90之上层叠覆盖玻璃,而手指与该覆盖玻璃接触。

接着参照图3~图11对第一导体部60以及第二导体部80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的透视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电极部的俯视图,图7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与第二电极部的重复区域进行了放大的透视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ix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沿着图9的x-x射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一虚设电极部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xiii部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在图9以及图11中,由单点划线的圆围起的部位表示第二断线部634(后述)。另外,在图13中,由单点划线的矩形框围起的部位表示第四断线部834(后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布线体40中,在第二树脂部70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导体部60,在第二树脂部70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二导体部80。第二导体部80配设于比第一导体部60靠近供外部导体f接触一侧的位置。即,第一导电部60位于显示装置侧,第二导电部80位于操作者侧(供外部导体f接触的面一侧)。另外,第一电极部61与第二电极部81隔着第二树脂部70而对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布线体40中存在有在透视俯视下第一电极部61与第二电极部81局部重叠的区域(以下,也称为“重复区域4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614以及第二连接部814配置于重复区域41(即,第一连接部614以及第二连接部814在透视俯视下重叠。)。另外,第一检测部613以及第二检测部813配置于第一电极部61或者第二电极部81中的除重复区域41以外的区域(以下,也称为“非重复区域42”。)(即,第一检测部613以及第二检测部813在透视俯视下不重叠。)。

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部61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一细线611a、611b。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将第一细线611a、611b通称为第一细线611。

如图5所示,该第一细线611从第一树脂部50的上表面突出。在对在该第一细线611的宽度方向切断而得的截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第一细线611具有随着远离第一树脂部50而宽度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在该第一细线611中,与第一树脂部50接触的部分相对于与第二树脂部70接触的部分而言相对较粗糙。具体而言,与第一树脂部50接触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是0.1μm~3μm,相对于此,与第二树脂部70接触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01μm~1.0μm。此外,这样的表面粗糙度ra是指jis法(jisb0601(2013年3月21日修改))中定义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返回图4,多条第一细线611a沿相对于第一电极部6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相对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称为“第二方向”。)以间距p排列。多条第一细线611b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一方向排列。该多条第一细线611a、611b相互正交,从而由多条第一细线611a、611b形成的菱形的第一格子612反复排列于第一电极部61整体。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细线的间距是指相邻的细线彼此的中心间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部61中,不存在向第一格子612内突出的第一细线611。另外,也不存在从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突出的第一细线611。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第一细线611的端部与其他第一细线611的端部相接从而封闭,全部第一细线611形成第一格子612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第一电极部61中,第一细线611的宽度以及间距一样。因此,在第一检测部613以及第一连接部614之间,构成它们的第一细线611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变。

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部81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二细线811a、811b。该第二细线811a、811b与第一细线611为同一形状。多条第二细线811a与第一细线611a相同地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二方向排列。多条第二细线811b与第一细线611b相同地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一方向排列。该多条第二细线811a、811b相互正交,从而由多条第二细线811a、811b形成的菱形的第二格子812反复排列于第二电极部81整体。该第二格子812与第一格子612实际上为同一形状。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将第二细线811a、811b通称为第二细线811。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极部81中,不存在向第二格子812内突出的第二细线811。另外,也不存在从第二电极部81的轮廓突出的第二细线811。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第二细线811的端部与其他第二细线811的端部相接从而封闭,全部第二细线811形成第二格子812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第二电极部81中,第二细线811的宽度以及间距一样。因此,在第二检测部813以及第二连接部814之间,构成它们的第二细线811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变。

如图7所示,各个第二细线811a配置为在透视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一细线611a在第二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另外,各个第二细线811b配置为在透视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一细线611b在第一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由此,在透视俯视下,在重复区域41内,第一细线611与第二细线811以交叉的方式重叠,从而形成与第一格子612以及第二格子812形状相似的多个菱形的第三格子44。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透视俯视下,在第一电极部61中,第一细线611以及第二细线811在重复区域41的每单位面积的占有面积大于第一细线611在非重复区域42的占有面积。同样地,在透视俯视下,在第二电极部81中,第一细线611以及第二细线811在重复区域41的每单位面积的占有面积大于第二细线811在非重复区域42的占有面积。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导体部60包括第一虚设电极部63。第一虚设电极部63位于与第一电极部61同一平面上。该第一虚设电极部63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三细线631a、631b。该第三细线631a、631b与第一细线611为同一形状。第三细线631a与第一细线611a相同地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二方向排列。第三细线631b与第一细线611b相同地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一方向排列。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将第三细线631a、631b通称为第三细线631。

第一虚设电极部63在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全部交点601(严格来说,指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延长线的交点601)包括未形成有该第三细线631的第二断线部634。通过该第二断线部634来使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电绝缘。

如图10所示,第三细线631的端面6311隔着第二断线部634而面对第一细线611。该端面6311以随着远离第一树脂部50而远离第一细线611的方式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断线部634中,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间隔在所述第一细线611以及第三细线631的下端(最靠近第一树脂部50的一侧)处最小,且在第一细线611以及第三细线631的上端(最远离第一树脂部50的一侧)处最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第二断线部634中,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最大间隔s2、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最小间隔s3、以及第三细线631的高度h的关系优选满足下述式子(4)以及式子(5)。

(s2-s3)×0.5/h≤1…(4)

s3<50μm…(5)

如图9所示,第一虚设电极部63存在于非重复区域42的第一电极部61的第一格子61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被第二断线部634断开的各个第三细线631a、631b形成的十字形图案作为第一虚设电极部63而存在于构成第一检测部613的全部第一格子612内。另外,在位于第一检测部613与第一连接部614的边界的第一格子612内,作为第一虚设电极部63而存在有由被第二断线部634断开的各个第三细线631a、631b形成的l字形图案。

各个第三细线631a配置为在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一细线611a在第二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另外,各个第三细线631b配置为在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一细线611b在第一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由此,在俯视下,在非重复区域42内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严格来说,指第三细线631的延长线)组合,从而形成与第一格子612形状相似的多个菱形的第四格子602。该第四格子602与第三格子44(参照图7)实际上为同一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在第二断线部634处的间隔s1与第四格子602的一边的长度l的关系优选满足下述式子(6)。此外,间隔s1是指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在一个第二断线部634处的间隔的平均值。另外,长度l是指第一细线和相邻于该第一细线的第三细线的中心间距离。

s1≤l/10…(6)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二导体部80包括第二虚设电极部83。第二虚设电极部83位于与第二电极部81同一平面上。该第二虚设电极部83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四细线831a、831b。该第四细线831a、831b与第二细线811为同一形状。第四细线831a与第一细线611a相同地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二方向排列。第四细线831b与第一细线611b相同地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在第一方向排列。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将第四细线831a、831b通称为第四细线831。

第二虚设电极部83在第二细线811与第四细线831的全部交点801(严格来说,指第二细线811与第四细线831的延长线的交点801)包括未形成有该第四细线831的第四断线部834。通过该第四断线部834来使第二电极部81与第二虚设电极部83电绝缘。

第二虚设电极部83存在于非重复区域42的第二电极部81的第二格子81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被第四断线部834断开的各个第四细线831a、831b形成的十字形图案作为第二虚设电极部83而存在于构成第二检测部813的全部第二格子812内。另外,在位于第二检测部813与第二连接部814的边界的第二格子812内,作为第二虚设电极部83而存在有由被第四断线部834断开的各个第四细线831a、831b形成的l字形图案。

各个第四细线831a配置为在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二细线811a在第二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另外,各个第四细线831b配置为在俯视下相对于邻接的第二细线811b在第一方向错开间距p的一半。由此,在俯视下,在非重复区域42内第二细线811与第四细线831(严格来说,指第四细线831的延长线)组合,从而形成与第二格子812形状相似的多个菱形的第六格子802。该第六格子802与第三格子44(参照图7)实际上为同一形状。

如图3所示,在透视俯视下,非重复区域42在第一电极部61与第二电极部81之间包括与上述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两方不重叠的区域(以下,也称为间隙区域43。)。在该间隙区域43内存在有第三虚设电极部64。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虚设电极部64被包含于第一导体部60。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虚设电极部64位于与第一电极部61同一平面上。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三虚设电极部64相互分离,由此,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三虚设电极部64电绝缘。

该第三虚设电极部64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五细线641a、641b。该第五细线641a、641b与第一细线611为同一形状。第五细线641a与第一细线611相同地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以间距p的一半的间距在第二方向排列。第五细线641b与第一细线611b相同地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以间距p的一半的间距在第一方向排列。该多条第五细线641a、641b相互正交,从而由多条第五细线641a、641b形成的菱形的第五格子642反复排列于第三虚设电极部64整体。该第五格子642与第三格子44(参照图7)实际上为同一形状。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五细线641a、641b通称为第五细线641。

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40起到以下效果。图14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

在图14所示的比较例所涉及的布线体400的第一电极部610中,在第一检测部6130以及第一连接部6140之间,构成它们的第一细线6110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变。另外,在第二电极部810中,在第二检测部8130以及第二连接部8140之间,构成它们的第二细线8110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变。因此,在透视俯视下,在第一电极部610中,第一细线6110以及第二细线8110在重复区域410的每单位面积的占有面积大于第一细线6110在非重复区域420的占有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由于在重复区域410以及非重复区域420之间遮光率产生差异,因此布线体400的可视性降低的担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虚设电极部63位于与第一电极部61同一平面上,且使该第一虚设电极部63存在于非重复区域42的第一格子612内。由此,重复区域41以及非重复区域42之间的遮光率差变小,因此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检测部613以及第一连接部614之间,第一细线611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变,因此不易产生第一连接部614处的导通路径的减少。另外,第一虚设电极部63位于与第一电极部61同一平面上,从而在上述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之间不易产生寄生电容。由此,能够使布线体40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体部80也位于与第二电极部81同一平面上,且在非重复区域42中包括存在于第二格子812内的第二虚设电极部83。由此,在第二导体部80中也能够获得与在上述第一导体部60中获得的作用和效果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重复区域41内第一细线611与第二细线811重叠,从而形成多个第三格子44,且在非重复区域42内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组合,从而形成多个第四格子602,该第四格子602与第三格子44实际上为同一形状。由此,在第一电极部61中,从重复区域41遍及非重复区域42地形成外观上同一形状的第三格子44以及第四格子602反复排列的均匀的导体图案。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非重复区域42内第二细线811与第四细线831组合,从而形成多个第六格子802,该第六格子802与第三格子44实际上为同一形状。由此,在第二电极部81中,从重复区域41遍及非重复区域42地形成外观上同一形状的第三格子44以及第六格子802反复排列的均匀的导体图案。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全部第一细线611形成第一格子612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虚设电极部63包括在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的全部交点601形成的第二断线部634,上述式子(6)成立。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电绝缘,并且使第二断线部634不显眼。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并且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上述式子(4)以及式子(5)成立,从而端面6311成为陡立的形状,因此不易在第三细线631的端面6311引起电荷。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极部61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短路。另外,能够进一步使第二断线部634不显眼。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并且使布线体40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位于与第一电极部61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电极部61电绝缘的第三虚设电极部64存在于间隙区域43,从而存在有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与不存在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中的任一方的区域(即,间隙区域43)之间的遮光率差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于第三虚设电极部64的第五格子642与第三格子44实际上为同一形状,从而如图15所示,遍及布线体40的显示区域整体地形成外观上同一形状的第三格子44、第四格子602、第五格子642、以及第六格子802反复排列的均匀的导体图案。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可视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于第一导体部60以及第二导体部80的第一细线611、第二细线811、第三细线631、第四细线831、以及第五细线641为同一形状,这些细线的比较粗糙的部分配置于布线体40的相同一侧。因此,在接触式传感器10的显示区域中,导体图案的配色一致,因此接触式传感器10的可视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从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突出的第一细线611。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第一细线611的端部与其他第一细线611的端部相接从而封闭。因此,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变得明确,在俯视下,在其与第二电极部81之间明确地形成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不存在从第二电极部81的轮廓突出的第二细线811。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第二细线811的端部与其他第二细线811的端部相接从而封闭。因此,第二电极部81的轮廓变得明确,在俯视下,在其与第一电极部61之间明确地形成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接触式传感器10”相当于本发明的“接触式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布线基板20”相当于本发明的“布线基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支承体30”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布线体40”相当于本发明的“布线体”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树脂部70”相当于本发明的“绝缘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导体部6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导体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导体部8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导体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部6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电极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检测部61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检测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61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细线61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细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格子6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格子”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极部8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电极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检测部81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检测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81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连接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细线81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细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格子8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格子”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格子4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格子”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重复区域41”相当于本发明的“重复区域”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非重复区域42”相当于本发明的“非重复区域”的一个例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虚设电极部6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虚设电极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细线63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细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断线部63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断线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四格子60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四格子”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虚设电极部8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虚设电极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间隙区域43”相当于本发明的“间隙区域”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虚设电极部6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虚设电极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细线641”,本发明的“第五格子64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五格子”的一个例子。

<<第二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一虚设电极部的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而引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做的说明。另外,在图16中,由单点划线的菱形框围起的部位表示第一断线部633(后述)。

在图16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60b中,第一虚设电极部63b包括在第三细线631彼此的交点632(严格来说,指第三细线631a的延长线与第三细线631b的延长线的交点632)形成的第一断线部633。第三细线631通过该第一断线部633而分割为一个一个从而变小,因此不易在第三细线631引起电荷。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b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另外,由于不易在第三细线631引起电荷从而能够抑制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短路。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b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此外,在第二虚设电极部83b中,也可以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b同样地包括在第四细线831彼此的交点832形成的第三断线部833。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b的传感器灵敏度提高。此外,虽第一导体部60b与第二导体部80b有稍许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在图16中图示了第一导体部60b,但对第二导体部80b在括弧内标注对应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断线部63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断线部”的一个例子。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透视俯视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而引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做的说明。另外,在图17中,为了使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虚设电极部64c的说明容易理解,仅图示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而省略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一虚设电极部63的详细的图示。同样地,在图18中,为了使对本实施方式的第四虚设电极部84的说明容易理解,仅图示第二电极部81的轮廓,而省略第二电极部81以及第二虚设电极部83的详细的图示。

图17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60c包括第三虚设电极部64c。该第三虚设电极部64c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五细线641。另外,图18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80c包括与第二电极部81电绝缘的第四虚设电极部84。第四虚设电极部84位于与第二电极部81同一平面上,且存在于间隙区域43内。该第四虚设电极部84具有多条直线状的第六细线841。

多条第五细线641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排列。多条第六细线841也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延伸,且以与间距p相同的间距排列。第五细线641以及第六细线841以在透视俯视下不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在透视俯视下,在间隙区域43内第五细线641(严格来说,指第五细线641的延长线)与第六细线841(严格来说,指第六细线841的延长线)组合,从而形成与第三格子44实际上为同一形状的多个菱形的第七格子4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存在有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与不存在第一电极部61以及第二电极部81中的任一方的区域(即,间隙区域43)之间的遮光率差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布线体40c的可视性提高。由此,遍及布线体40c的显示区域整体地形成外观上同一形状的第三格子44、第四格子602、第六格子802、以及第七格子45反复排列的均匀的导体图案,因此能够使布线体40c的可视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虚设电极部64”以及“第四虚设电极部8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虚设电极部”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细线641”以及“第六细线84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五细线”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第七格子4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五格子”的一个例子。

<<第三实施方式>>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导体部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导体部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第一导体部60d以及第二导体部80d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以下,仅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导体部60d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20所示,第一导体部60d除第一电极部61、第一虚设电极部63、以及第三虚设电极部64以外,还具备第二虚设电极部83d。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部60d具备全部虚设电极部(第一~第三虚设电极部63、83d、64),换而言之,全部虚设电极部形成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第一~第三虚设电极部63、83d、64被包含于位于比第二导体部80d靠近显示装置一侧的第一导体部60d,从而能够通过第一~第三虚设电极部63、83d、64防止来自显示装置的噪声,因此传感器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第二虚设电极83d的形状是与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虚设电极83同样的十字形状或者l字形状,与连接部614邻接的部分为l字形状,除此以外为十字形状。另一方面,第二导体部81d与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第二检测部813和第二检测部814,但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如图21所示,在由第二细线811a、811b形成的第二格子812的内侧不具有虚设电极。结果,上述第一导体部60d所具备的第二虚设电极83d在透视俯视下存在于第二格子812的内侧。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布线体的可视性提高。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第三虚设电极部63、83d、64不位于手指等外部导体f与第一、第二电极部61、81之间,因此传感器灵敏度提高。

此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记载的,而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而记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各要素的主旨是也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全部设计变更、等效物。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部60以及第二导体部80所包含的各个细线为直线状,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曲线、虚线、以及锯齿形线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虚设电极部63存在于构成第一检测部613的全部第一格子612内,但在非重复区域42中,只要存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格子612内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方式。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虚设电极部83存在于构成第二检测部813的全部第二格子812内,但在非重复区域42中,只要存在于至少一个第二格子812内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细线611的间距与第三细线631的间距相同,但只要第一细线611与第三细线631不接触即可,也可以使它们不同。同样地,也可以使第二细线811的间距与第四细线831的间距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部61作为电极图案而采用包含第一检测部613和第一连接部614的图案(即,钻石图案),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沿着第一电极部的延伸方向而具有大致均匀的宽度的带状的电极图案。此外,对第二电极部81使用与在第一电极部61中采用的电极图案对应的电极图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部61中,不存在向第一格子612内突出的第一细线611,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存在向第一格子612内突出的第一细线611。在这种情况下,向第一格子612内突出的第一细线611与第一虚设电极部63的第三细线631在俯视下位于同一假想直线状,从而形成第一格子612的第一细线611、向第一格子612内突出的第一细线611、以及第三细线631组合而形成第四格子60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部61中,不存在从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突出的第一细线611,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存在从第一电极部61的轮廓突出的第一细线611。

另外,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第一以及第二导体部60、80的导电性材料(导电性粒子)而使用金属材料或者碳系材料,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将金属材料以及碳系材料混合而得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以第一细线611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在该第一细线611的比较粗糙的一侧配置碳系材料,在比较平坦的一侧配置金属材料。另外,也可以与此相反地,在第一细线611的比较粗糙的一侧配置金属材料,在比较平坦的一侧配置碳系材料。

另外,例如,在以将第一树脂部50的下表面接合于安装对象(膜、表面玻璃、偏光板、以及显示器玻璃等)且将布线体40利用安装对象来支承的方式构成布线体的情况下,可以是在第一树脂部50的下表面设置剥离板,在安装时剥下该剥离板而接合于安装对象进行安装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进一步设置从第一树脂部50一侧覆盖布线体40的树脂部,经由该树脂部将布线体40接合于上述安装对象进行安装的形态。另外,也可以是将第三树脂部90一侧接合于上述安装对象进行安装的方式。在这些情况下,用于安装布线体的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布线体或者布线基板使用于接触式传感器的情况,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向布线体通电而利用电阻加热等进行发热从而将该布线体作为加热器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导电性粒子优选使用电阻值比较高的碳系材料。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布线体的导体部的一部分接地而将该布线体作为电磁屏蔽罩而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布线体作为天线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安装布线体的安装对象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体”的一个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0…接触式传感器;20…布线基板;30…支承体;40…布线体;41…重复区域;42…非重复区域;43…间隙区域;44…第三格子;45…第七格子;50…第一树脂部;60…第一导体部;601…交点;602…第四格子;61…第一电极部;611…第一细线;612…第一格子;613…第一检测部;614…第一连接部;62…第一引出布线;63…第一虚设电极部;631…第三细线;6311…端面;632…交点;633…第一断线部;634…第二断线部;64…第三虚设电极部;641…第五细线;642…第五格子;70…第二树脂部;71…开口部;80…第二导体部;801…交点;802…第六格子;81…第二电极部;811…第二细线;812…第二格子;813…第二检测部;814…第二连接部;82…第二引出布线;83…第二虚设电极部;831…第四细线;832…交点;833…第三断线部;834…第四断线部;84…第四虚设电极部;841…第六细线;90…第三树脂部;91…开口部;f…外部导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