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触摸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8401发布日期:2018-11-09 19:4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触摸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摸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触摸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便捷式的触摸控制产品,而触摸屏的外边缘都需要安装触摸框,而触摸框内部一般设置电路板和连接线,所以,触摸框的防水性就尤为重要。现有的防水触摸框主要有三种方式:

1、塑框分上、下合扣方式,此方式在大尺寸触摸框应用上存在开模费用高,每种尺寸都要对应的开模。

2、塑框+塑胶接角方式,参考图5,此接角在拼接处包络住塑框(接角高出塑框,其pcba板连线通过接角中空的过线孔),其防水措施在接角内留出凹槽打防水胶,然后将塑框插装在接角中挤开防水胶,此方法其防水胶散开面积会存在不均匀性,防水存在隐患,同时接角高出部分对后期防水加工增加困难。

3、塑框+铝接角方式,参考图6,此方式是先将pcba板连线接好且将防溢胶挡片用专用工具装好在塑框中,最后再用接角用螺丝锁好在塑框上,待检测好后在注胶孔中注入防水胶,此工艺其连接线会挡到注胶孔,防溢胶挡片装配不到位会发生防水胶溢到pcba板上的红处灯上,从而影响触摸功能的实现。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920060781.8″,专利名称为″红外线触摸屏框架结构″的发明专利,就采用的类似于第三种的安装方式,但其没有灌注防水胶,而只用螺丝锁紧,防水性能不好。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720392532.3″,专利名称为″一种防水触摸边框″的发明专利,其在转角内根本没有过线通道,功能受到限制,即便其在转角内开有过线通道,也会遇到第三种安装方式中的问题。

所以,现急需一种防水触摸框,解决拼接时需先装溢胶挡片、连接线挡住注胶孔的问题,并且可先装配,待检测合格后再注胶,减少返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触摸框,解决分体塑框开模造价高,一体塑框在拼接时出现的防水不好或需先装溢胶挡片、连接线挡住注胶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防水触摸框,包括设置在触摸屏周边的四个中空边框和连接四个所述边框的四个接角,所述边框通过所述接角首尾相连,所述接角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承插部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承插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及两个承插部内开设有用于穿过连接线的过线通道;所述承插部的外壁与所述边框的内壁紧密配合,承插部的外壁上开设有环状的盛胶槽,边框上开设有与所述盛胶槽相对应的注胶孔。

进一步的,所述盛胶槽靠近所述承插部自由端一侧的侧壁与承插部自由端之间部分作为防溢胶挡片,所述防溢胶挡片的宽度小于盛胶槽的宽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承插部的宽度大于过渡部的扇形半径;所述边框的端面上设有45°的切角,两个相邻的边框的所述切角相对接。

再进一步的,同一个所述接角上的两个所述盛胶槽相互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端面除去所述切角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过渡部的扇形半径。

再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部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边框的上下两个表面平齐。

再进一步的,所述承插部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滑动槽,所述边框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条。

再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的深度与所述盛胶槽的深度相同。

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承插部上的滑动槽的数量均为四个,两两分别设置在承插部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接角为一体结构,不需要另外加溢胶挡片;承插部外壁与边框内壁紧密配合,盛胶槽开设在承插部的外壁上,从注胶孔向盛胶槽内注胶后,形成胶环,比成品的胶环防水效果好;过线通道在接角内部,盛胶槽在接角外部,使连接线不会遮挡注胶孔;将连接线穿过接角,且将接角插入边框后即完成装配,后续注胶过程不影响接角内部,所以在装配完成后即可检测是否合格,减少返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边框与接角配合一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边框与接角配合另一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角与边框的端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背景技术中描述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框;2、接角;201、承插部;202、过渡部;203、过线通道;3、盛胶槽;4、注胶孔;5、防溢胶挡片;6、切角;7、滑动槽;8、滑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防水触摸框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安装在触摸屏周边的四个中空边框1和连接四个所述边框1的四个接角2,所述边框1通过所述接角2首尾相连,形成触摸框,常规触摸框都是此种结构。本具体实施中所特有的是,所述接角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承插部20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承插部201之间的过渡部202,承插部与过渡部为注塑模具一次成型。所述过渡部202及两个承插部201内开设有用于穿过连接线的过线通道203。承插部201的外壁上开设有环状的盛胶槽3,所述承插部201的外壁与所述边框1的内壁紧密配合,保证其密封性。承插部插入边框内部后,边框1上开设的注胶孔4正好位于盛胶槽3部位,从注胶孔内注入防水胶,进入盛胶槽3内。所述盛胶槽3靠近所述承插部201自由端一侧的侧壁与承插部201自由端之间部分作为防溢胶挡片5,使本接角不用另加溢胶挡片。所述防溢胶挡片5的宽度小于盛胶槽3的宽度,使在盛胶槽内成型的防水胶形成防水环后宽度更大,防水效果更好。

所述过渡部202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承插部201的宽度大于过渡部202的扇形半径。所述边框1的端面上设有45°的切角6,两个相邻的边框1的所述切角6相对接,所述边框1的端面除去所述切角6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过渡部202的扇形半径,所述过渡部202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边框1的上下两个表面平齐,使相邻的两个边框与接角装配后没有缝隙,密封性更好(参考图1、2)。同一个所述接角2上的两个所述盛胶槽3相互连通,使同一个接角上注完防水胶后形成一个胶环。

为了增强接角与边框的配合紧密度,所述承插部201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四个滑动槽7,承插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所述滑动槽7的深度与所述盛胶槽3的深度相同。所述边框1的内壁上成型有与所述滑动槽7相配合的滑动条8,也是每侧两个。使用时,将承插部插入边框内,使边框内的滑动条分别插入对应的滑动槽内,使接角与边框配合更紧密,不易脱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触摸框,包括设置在触摸屏周边的四个中空边框和连接四个边框的四个接角,边框通过接角首尾相连,接角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承插部和连接在两个承插部之间的过渡部,过渡部及两个承插部内开设有用于穿过连接线的过线通道;承插部的外壁与边框的内壁紧密配合,承插部的外壁上开设有环状的盛胶槽,边框上开设有与盛胶槽相对应的注胶孔。本发明的接角为一体结构,不需要另外加溢胶挡片;过线通道在接角内部,盛胶槽在接角外部,使连接线不会遮挡注胶孔;将连接线穿过接角,且将接角插入边框后即完成装配,后续注胶过程不影响接角内部,所以在装配完成后即可检测是否合格,减少返工。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汇华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3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