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1030发布日期:2019-12-03 23:3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有了将纸质文档电子化的需求。将纸质资料扫描为图片,再对图片进行文字识别,最终转换为易于编辑的文档格式(如word,excel等office文档),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如翻译、检索、归档等)提供基础。对于部分传统、老牌企业来说,由于它们有着多年的文档累积,需要电子化的文档是海量的。不仅如此,文档电子化需求也在逐步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辅助教学,智能阅卷等等。

对于纸质文档的电子存储形式通常以pdf格式存储,其扫描速度快、体积小,但难以进行文档内容的编辑、查询,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将pdf文件转换为word、excel等易于编辑的office文档。

将pdf、jpg等格式的文件转换为易于编辑的文档格式(通常为office文档,如word、excel等)的过程如果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自动化进行文字识别的技术,其效率虽然高,但目前还不成熟,错误率高。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转换,对于图文转换企业,一般也是交由某个员工负责。据统计,一个工作人员将一个800页的pdf文件人工进行格式转换和排版至少需要花费3到4天时间,再加上任务交接、文档审核、校正的时间,总耗时甚至可能接近一周。而企业级的文档量通常在万页级,这样数量级的文档电子化耗时是按月算的,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目前校验审核一般都是负责转换的人员自己进行审核,一方面容易出现漏检,另一方面也对审核缺乏监督机制,对图文转换过程缺乏系统性的管理。以上仅为对图文进行转换环节存在的问题。

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现有的在线转换系统在对图文转换时,无法确认客户的操作系统,转换时错误率高,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在线转换系统在对图文转换时,无法确认客户的操作系统,转换时错误率高,影响客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包括用于图文转换的系统,包括用户端和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图文转换请求,所述图文转换请求中携带有待转换格式的待转换文档、转换条件和操作系统信息;

步骤2: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操作系统信息将待转换文档归类到对应待转区域的文件文档中;

步骤3: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转换条件将所述待转换文档划分为若干个待转换子文档;

步骤4:所述接收端对每个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

步骤5:所述接收端对每个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

步骤6:当所述步骤5中所有的转换后的子文档均审核合格后,所述接收端合并步骤5中审核合格的子文档,形成新文档;

步骤7: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新文档传输给所述用户端;

步骤8:完成转换。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接收端接收图文转换请求之前,所述接收端先要对用户端进行确认,确认该用户端是被允许使用的用户端。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信息由系统的用户端自动检测。

优选的,所述操作系统信息除了自动检测的方式外,还包括手动输入的模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划分待转换子文档时,所述接收端创建虚拟的转换账户、审核账户和报错账户。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转换账户对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采用所述审核账户对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转换后的子文档符合所述转换条件时,代表审核通过。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当转换后的子文档不符合所述转换条件时,所述报错账户发出转换错误的提示信息,然后重复步骤4,步骤5,直到转换合格后进行步骤6。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在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新文档传输给所述用户端后,所述接收端发出提醒信息,提示客户端已转换完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接收端读取用户端的操作系统信息,并且根据转换条件,接收端接收待转换文档,并且通过划分多个子文档后进行转换,然后通过对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合格后进行子文档的合并,本发明对客户的操作系统信息提前确认,转换时无错误,客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线图文转换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包括用于图文转换的系统,包括用户端和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端接收图文转换请求之前,接收端先要对用户端进行确认,确认该用户端是被允许使用的用户端(一般系统均是收费,或者满足会员等条件),接收端与用户端产生信号连接,接收端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图文转换请求,图文转换请求中携带有待转换格式的待转换文档、转换条件和操作系统信息;

步骤2:接收端根据操作系统信息将待转换文档归类到对应待转区域的文件文档中;

步骤3:接收端根据转换条件将待转换文档划分为若干个待转换子文档;在划分待转换子文档时,接收端创建虚拟的转换账户、审核账户和报错账户,该三个账户其实就是三个操作模式,具体以账户来区分称谓;

步骤4:接收端对每个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具体的,转换账户对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此时转换根据转换条件来进行转换。

步骤5:接收端对每个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采用审核账户对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转换后的子文档符合转换条件时,代表审核通过。

步骤6:当步骤5中所有的转换后的子文档均审核合格后,接收端合并步骤5中审核合格的子文档,形成新文档;

步骤7:当转换后的子文档不符合转换条件时,报错账户发出转换错误的提示信息,然后重复步骤4,步骤5,直到转换合格后进行步骤6;接收端将新文档传输给用户端;

步骤8:完成转换。

操作系统信息由系统的用户端自动检测。

操作系统信息除了自动检测的方式外,还包括手动输入的模式,采用填写表格等模式,一起附加到图文转换请求中,接收端根据表格进行填写,并且填写的表格下方明确规定填写正确信息,不然承担一部分转换错误的后果责任。

步骤7中在接收端将新文档传输给用户端后,接收端发出提醒信息,提示客户端已转换完成,通过客户端提前填写客户信息,客户资料中预留绑定的手机号码接收提示信息,或者预留的邮箱地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包括用户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图文转换请求,所述图文转换请求中携带有待转换格式的待转换文档、转换条件和操作系统信息;

步骤2: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操作系统信息将待转换文档归类到对应待转区域的文件文档中;

步骤3: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转换条件将所述待转换文档划分为若干个待转换子文档;

步骤4:所述接收端对每个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

步骤5:所述接收端对每个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

步骤6:当所述步骤5中所有的转换后的子文档均审核合格后,所述接收端合并步骤5中审核合格的子文档,形成新文档;

步骤7: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新文档传输给所述用户端;

步骤8:完成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接收端接收图文转换请求之前,所述接收端先要对用户端进行确认,确认该用户端是被允许使用的用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信息由系统的用户端自动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信息除了自动检测的方式外,还包括手动输入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划分待转换子文档时,所述接收端创建虚拟的转换账户、审核账户和报错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转换账户对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所述审核账户对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转换后的子文档符合所述转换条件时,代表审核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当转换后的子文档不符合所述转换条件时,所述报错账户发出转换错误的提示信息,然后重复步骤4,步骤5,直到转换合格后进行步骤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图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在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新文档传输给所述用户端后,所述接收端发出提醒信息,提示客户端已转换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包括用于图文转换的系统,包括用户端和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接收端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图文转换请求,图文转换请求中携带有待转换格式的待转换文档、转换条件和操作系统信息;步骤2:接收端根据操作系统信息将待转换文档归类到对应待转区域的文件文档中;步骤3:接收端根据转换条件将待转换文档划分为若干个待转换子文档;步骤4:接收端对每个待转换子文档进行转换;步骤5:接收端对每个转换后的子文档进行审核;步骤6:接收端合并步骤5中审核合格的子文档,形成新文档;步骤7:接收端将新文档传输给用户端;步骤8:完成转换。本发明对客户的操作系统信息提前确认,转换时无错误,客户体验感好。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永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19.12.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