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7578发布日期:2020-04-28 20:2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屏。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红外触摸屏,由于暂不可更改的技术原因,通常导光柱边框都会高出屏幕5~8mm,并且导光柱及相关结构边框的宽度也会由于摆放红外灯板等原因,无法进一步缩小,不仅影响外观,还对红外触摸屏结构有了一定的限制。

现有技术的红外触摸屏,大多采用拼接红外灯板,需要每块红外灯板分别固定,对整体结构的平整度、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导光柱、显示屏和红外灯板;

所述导光柱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通过定位柱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

所述红外灯板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所述红外灯板上设有红外灯;

所述显示屏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光体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触摸屏还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固定形成一腔体,所述导光柱、显示屏和红外灯板安装在腔体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导光体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显示屏用螺母穿过红外灯板与所述下壳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红外灯的发射/接收方向与所述显示屏平行。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第一导光体依次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一底面、第一反射面、第一外侧面、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导光体依次包括:第二内侧面、第二底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外侧面、第二顶面;所述红外灯的红外线依次经过第二内侧面、第二反射面、第二顶面、第一内侧面、第一反射面、第一顶面后在触摸屏的触摸面形成触摸区域。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或第一顶面为平面或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第二内侧面和/或第二顶面为平面或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红外触摸屏中,所述导光柱的材料为透红外p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降低显示屏与导光柱边框的高度差,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边框结构的必要宽度,不需要拼接红外灯板,降低了红外灯板变形造成红外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触摸屏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柱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上壳1、导光柱2、显示屏3、红外灯板4和下壳5;所述上壳1与下壳5固定形成一腔体,所述导光柱2、显示屏3和红外灯板4安装在腔体内。

进一步参考图2,所述导光柱2包括第一导光体21和第二导光体22;所述第一导光体21和第二导光体22通过定位柱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体21和第二导光体2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光柱2的材料优选为透红外pc。

所述显示屏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21和第二导光体22之间。

所述红外灯板4设置于第二导光体22下方,当然也设置在显示屏3下方;所述红外灯板上设有红外灯41;所述红外灯41的发射/接收方向与所述显示屏3平行。

为更好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红外触摸屏的内部零件,其之间都通过相互限位固定。即所述上壳1与所述第一导光体21限位固定;所述显示屏3与红外灯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光体22与红外灯板4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3用螺母穿过红外灯板4与所述下壳5固定。

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第一导光体21依次包括:第一内侧面211、第一底面212、第一反射面213、第一外侧面214、第一顶面215;所述第二导光体22依次包括:第二内侧面221、第二底面222、第二反射面223、第二外侧面224、第二顶面225;所述红外灯41的红外线依次经过第二内侧面221、第二反射面223、第二顶面225、第一内侧面211、第一反射面213、第一顶面215后在触摸屏3的触摸面形成触摸区域。

具体的,所述第一内侧面211、第一顶面215、第二内侧面221、第二顶面225为折射界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3、第二反射面223为反射界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面21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面215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侧面22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225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降低显示屏与导光柱边框的高度差,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边框结构的必要宽度,不需要拼接红外灯板,降低了红外灯板变形造成红外失效的风险。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柱、显示屏和红外灯板;

所述导光柱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通过定位柱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

所述红外灯板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所述红外灯板上设有红外灯;

所述显示屏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光体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固定形成一腔体,所述导光柱、显示屏和红外灯板安装在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导光体限位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用螺母穿过红外灯板与所述下壳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的发射/接收方向与所述显示屏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体依次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一底面、第一反射面、第一外侧面、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导光体依次包括:第二内侧面、第二底面、第二反射面、第二外侧面、第二顶面;所述红外灯的红外线依次经过第二内侧面、第二反射面、第二顶面、第一内侧面、第一反射面、第一顶面后在触摸屏的触摸面形成触摸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或第一顶面为平面或弧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面和/或第二顶面为平面或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材料为透红外pc。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导光柱、显示屏和红外灯板;所述导光柱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通过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所述红外灯板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所述红外灯板上设有红外灯;所述显示屏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光体与红外灯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显示屏与导光柱边框的高度差,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边框结构的必要宽度,不需要拼接灯板,降低了灯板变形造成红外失效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王雪芳;钱雨生;李金鹏;齐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格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