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45711发布日期:2020-08-28 18:4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二维码采用平面二维码,传统二维码一种是将其打印在纸张然后粘贴在产品表面,另一种是将其直接打印在产品表面,其容易出现脱落或磨损造成二维码缺失或损坏;此外传统二维码存在容易出现被涂改、调包的安全隐患,无法保证产品与二维码一对一的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二维码标识数据库;

s2:获取原始标识信息;

s3:将初始二维码划分为多个子单元,根据二维码标识数据库对原始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存储在子单元中,生成初始二维码;

s4:根据二维码中每个子单元的编码信息,判断每个子单元是否设置光敏变色材料;

s5:在产品加工时,根据判断结果在产品表面将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形成最终二维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存储超大容量信息、安全性更高的特点;采用光敏变色材料,具有易扫描易读取的特点;该二维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即便产品表面出现部分磨损,仍然能够准确解码出原始信息;相比于传统印刷二维码,本发明在产品加工时设置在产品表面,作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具有防涂改、不易磨损的特点;此外,本发明能够保证二维码与产品一对一的关系,防止产品被调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初始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中:a-第一区域;b-第一字符矩形框;c-第二字符矩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二维码标识数据库;

s2:获取原始标识信息;

s3:将初始二维码划分为多个子单元,根据二维码标识数据库对原始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存储在子单元中,生成初始二维码;

s4:根据二维码中每个子单元的编码信息,判断每个子单元是否设置光敏变色材料;

s5:在产品加工时,根据判断结果在产品表面将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形成最终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编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编码值与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编码值不同于第二编码值;若所述编码信息为第一编码值,则将该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否则若所述编码信息为第二编码值,则不将该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

优选的,所述子单元为矩形框。

优选的,所述光敏变色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敏变色材料的种类对应所述编码信息的编码值。

优选的,所述子单元为矩形框。

优选的,所述设置光敏变色材料的方式为喷涂光敏变色粉墨。

优选的,所述初始二维码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对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所述光敏变色材料,用于在检测读取最终二维码时定位所述最终二维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子单元;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第二区域外侧。

具体的,建立二维码标识数据库;获取区分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产品信息如原始产品编码,采用计算机将原始编码生成datamatrix二维码作为初始二维码;datamatrix二维码采用点阵大小为m*n(m和n都大于或等于8)个矩形框作为初始二维码的子单元,子单元中可存储不同字符信息,如字符“1”与“0”,对字符为“1”的子单元矩形框内进行喷涂光敏变色粉墨,对字符为“0”的子单元矩形框内不喷涂光敏变色粉墨或者喷涂另外一种光敏变色粉墨,由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单元共同排列组合成存储有“1”和“0”字符的编码信息,所有子单元的集合作为本发明二维码的编码区,该编码区外围的左上、左下与右下还设置有第三种颜色的光敏变色粉墨形成的定位矩形框,定位矩形框内喷涂有光敏变色材料,在扫描检测最终二维码图像时,能够快速定位该二维码所在范围,实现快速识别。如附图2所示初始二维码,阴影区为字符“1”所在子单元矩形框设为第一字符矩形框,空白区为字符“0”所在子单元矩形框设为第二字符矩形框。

本发明将产品信息编码为二维码并在产品上通过喷涂不同颜色的光敏变色材料实现二维码的加工。在扫描读取及验证的过程中,在紫外线下通过识别二维码子单元矩形框内不同光敏变色粉墨呈现的不同颜色,判断该子单元编码的字符数据,从而生成初始二维码,通过读取初始二维码信息,获取原始产品编码信息。

本发明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具有存储超大容量信息、安全性更高的特点;采用光敏变色材料,具有易扫描易读取的特点;该二维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即便产品表面出现部分磨损,仍然能够准确解码出原始信息;相比于传统印刷二维码,本发明在产品加工时设置在产品表面,作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具有防涂改、不易磨损的特点;此外,本发明能够保证二维码与产品一对一的关系,防止产品被调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二维码标识数据库;

s2:获取原始标识信息;

s3:将初始二维码划分为多个子单元,根据二维码标识数据库对原始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存储在子单元中,生成初始二维码;

s4:根据二维码中每个子单元的编码信息,判断每个子单元是否设置光敏变色材料;

s5:在产品加工时,根据判断结果在产品表面将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形成最终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编码值与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编码值不同于第二编码值;若所述编码信息为第一编码值,则将该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否则若所述编码信息为第二编码值,则不将该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为矩形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变色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敏变色材料的种类对应所述编码信息的编码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光敏变色材料的方式为喷涂光敏变色粉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二维码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对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所述光敏变色材料,用于在检测读取最终二维码时定位所述最终二维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子单元;所述第一区域设置于第二区域外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敏变色材料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二维码标识数据库;获取原始标识信息;编码,生成初始二维码并划分子单元;根据编码信息判断每个子单元是否设置光敏变色材料;在产品加工时在产品表面将子单元设置为光敏变色材料形成最终二维码。本发明具有存储超大容量信息、安全性更高的特点;采用光敏变色材料,具有易扫描易读取的特点;该二维码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相比于传统印刷二维码,本发明具有防涂改、不易磨损的特点;能够保证二维码与产品一对一的关系,防止产品被调包。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吴猛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鹏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