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1871发布日期:2021-06-18 20:3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升降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升降定位机构,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应用于扩充装置的升降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发展迅速,市面上许多电子设备为求扩充其应用范围及功能,皆配置有允许与其他装置连接的规格,并预先设计有可供其他装置对接的结构。

举例来说,笔电扩充座(dockingstation)即为一常见用于扩展笔电应用的装置,其如同中继站,可具有许多不同规格的连接端,用以与笔电进行对接而将其功能延伸,包括电源、音频、视频及网络等。例如:可利用高画质多媒体介面(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外接显示器与其他人共享画面,或以rj45接口连接路由器以分享网络,亦或可外接扬声器将声音放大。连接端是由不同的针脚阵列组成,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数据传输,连接端与连接端之间必须精准地对接才能确保两端针脚的电性连接为正常。虽然,相关业者已针对不同规格的连接端进行定义并规划其外型,使用者几乎可直觉地依连接端外型对接,然一台笔电可能同时具备多个相同规格的连接端。为了避免使用者混淆,相关业者于笔电与扩充座之间分别规划定位机构,让使用者可以更快速地进行两者的对接。

现有笔电扩充座的定位机构,为确保定位确实,通常配置有一凸出结构,以利导引使用者快速且正确地将笔电上的对接孔与其组接。然而,凸出结构的设计会影响笔电上对接孔深度的设计,不利笔电的超薄化,也无法广泛应用在各种尺寸的笔电上。

有鉴于此,如何缩减扩充座上定位机构凸出的空间,进而缩减对应的定位孔深度,遂成为相关业者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升降定位机构,包含一基座、一滑动座、一支撑件、一限制杆以及一引导杆。基座包含一定位柱、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定位柱凸出基座的一表面。第一通孔设置于定位柱,第二通孔设置于表面,且邻近第一通孔。滑动座可位移地设置于基座中。支撑件可位移地设置于滑动座。限制杆位于基座中,限制杆抵顶于支撑件并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二通孔。引导杆位于基座中,引导杆抵顶于支撑件并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一通孔。其中,当限制杆受力内缩于第二通孔时,支撑件可复位地受限制杆推动位移并脱离引导杆,且滑动座可复位地受支撑件连动位移,以使引导杆内缩于第一通孔。当引导杆内缩于第一通孔时,引导杆凸出于基座的表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定位柱凸出基座的表面的高度。

因此,本发明的升降定位机构通过引导杆可于定位柱内伸缩的结构配置,进而可减少对应机构所需的定位孔深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的爆炸图;

图3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配合对应机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配合对应机构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5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配合对应机构另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6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引导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滑动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限制杆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引导杆与定位柱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升降定位机构

200:基座

210:定位柱

211:第二引导部

212:定位柱体

220:表面

230:第一通孔

240:第二通孔

300:滑动座

310:滑动底座

320:滑动斜面

330:容置槽

340:阻挡部

400:支撑件

410:支撑件底座

420:支撑斜面

430:支撑部

500:限制杆

510:限制杆底座

520:限制杆柱体

530:限制杆斜面

540:凸出部

600:引导杆

610:引导杆底座

620:引导杆柱体

630:引导杆斜面

640:第一引导部

710:第一复位弹簧

720:第二复位弹簧

800:对应机构

810:定位孔

h1、h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定位机构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100的爆炸图。由图1与图2可知,升降定位机构100包含一基座200、一滑动座300、一支撑件400、一限制杆500以及一引导杆600。基座200包含一定位柱210、一第一通孔230及一第二通孔240。定位柱210凸出基座200的一表面220,第一通孔230设置于定位柱210,第二通孔240设置于表面220且邻近第一通孔230。滑动座300可位移地设置于基座200中。支撑件400可位移地设置于滑动座300。限制杆500位于基座200中,限制杆500抵顶于支撑件400并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二通孔240。引导杆600位于基座200中,且引导杆600抵顶于支撑件400并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一通孔230。

请配合参照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3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100配合对应机构800的剖视图,图4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100配合对应机构800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5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升降定位机构100配合对应机构800另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由图3可知,升降定位机构100配合的对应机构800包含一定位孔810,其用以对应升降定位机构100的引导杆600组接,而对应机构800可为一笔记本电脑,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当使用者欲将对应机构800与升降定位机构100组装时,由于引导杆600凸出于基座200的表面220,故使用者可快速地将定位孔810与引导杆600进行对位,使引导杆600进入定位孔810。再由图4可知,当引导杆600进入定位孔810后,对应机构800抵顶限制杆500,并可将限制杆500朝滑动座300推动而逐渐内缩于第二通孔240。由图5可知,当限制杆500受力内缩于第二通孔240时,支撑件400可复位地受限制杆500推动位移并脱离引导杆600,且滑动座300可复位地受支撑件400连动位移使引导杆600内缩于第一通孔230。当引导杆600内缩于第一通孔230时,引导杆600凸出于基座200的表面220的高度小于等于定位柱210凸出基座200的表面220的高度。因此,本发明的升降定位机构100通过引导杆600的配置可供使用者快速且正确地将对应机构800的定位孔810与其对位,再配合其可内缩于定位柱210内的伸缩结构,进而缩减对应机构800所需的定位孔810深度。

配合参照图6,其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引导杆60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2至图5及图6可知,引导杆600包含一引导杆底座610、一引导杆柱体620以及一引导杆斜面630。引导杆柱体620设置于引导杆底座610,且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一通孔230。引导杆底座610的一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230的一截面积,使引导杆600于第一通孔230伸缩的过程中,不脱离第一通孔230。引导杆斜面630位于引导杆底座610并朝向滑动座300,使引导杆600在升降定位机构100与对应机构800组装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地相对滑动座300位移而内缩于第一通孔230。

配合参照图7及图8,其中图7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滑动座300的立体示意图,图8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支撑件40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7可知,滑动座300包含一滑动底座310、一滑动斜面320以及一容置槽330。滑动斜面320设置于滑动底座310,并朝向引导杆600,且对应引导杆斜面630。容置槽330设置于滑动底座310,且供支撑件400可位移地容置。由图8可知,支撑件400包含一支撑件底座410、一支撑斜面420以及一支撑部430。支撑斜面420设置于支撑件底座410,并朝向限制杆500。支撑部430设置于支撑件底座410,并朝向引导杆600。

配合图4及图5可知,当限制杆500受支撑斜面420抵顶而凸出于第二通孔240时,引导杆600受支撑部430抵顶;当支撑件400脱离引导杆600时,引导杆斜面630沿滑动斜面320滑动使引导杆柱体620内缩于第一通孔230。

配合参照图9,其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限制杆50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9可知,限制杆500包含一限制杆底座510、一限制杆柱体520以及一限制杆斜面530。限制杆底座510的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240的截面积。限制杆柱体520设置于限制杆底座510,且可伸缩地凸设于第二通孔240。限制杆斜面530位于限制杆底座510并朝向支撑件400,且对应支撑斜面420。配合图4及图5可知,限制杆500受力朝滑动座300位移并内缩于第二通孔240时,支撑件400受限制杆500抵顶并抵顶于容置槽330的一端,使滑动座300受限制杆500连动。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升降定位机构100与对应机构800组接过程中,限制杆500受力会连动滑动座300与支撑件400朝同一方向位移,故配合图4、图5、图7及图8可知,滑动斜面320与支撑斜面420朝向同一方向,使其分别与引导杆斜面630以及限制杆斜面530对应,以顺畅地受力位移。

配合图2至图5可知,升降定位机构100可还包含一第一复位弹簧710以及一第二复位弹簧720。第一复位弹簧710连接支撑件400与滑动座300,第二复位弹簧720连接滑动座300与基座200。由于支撑件400与滑动座300在与限制杆500的连动过程中,会连动拉伸第一复位弹簧710以及第二复位弹簧720,故当使用者解除对应机构800与升降定位机构100的组接时,第一复位弹簧710以及第二复位弹簧720的回复力可带动支撑件400与滑动座300归位,进而将限制杆500与引导杆600分别推出第二通孔240以及第一通孔230,使其回到原先未受对应机构800压缩的位置,以便后续使用。

再参照图7及图9可知,限制杆500可还包含至少一凸出部540,且滑动座300可还包含至少一阻挡部340。当限制杆500凸出第二通孔240时,阻挡部340抵顶凸出部540。因此,当升降定位机构100在未使用状态时,有利于限制杆500稳固地凸出于第二通孔240,且避免第一复位弹簧710的弹力过大而导致限制杆500受支撑件400的过度推顶。

再请配合参照图10,其示出依照图1实施例的引导杆600与定位柱210的侧视图。由图10可知,引导杆600可包含一第一引导部640,其位于引导杆600凸出第一通孔230的一端,定位柱210包含一第二引导部211,其位于定位柱210的一端。第一引导部640与第二引导部211可皆为倾斜结构,有利于定位孔810的对位。

另外,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10,当对应机构800未组装于升降定位机构100时,引导杆600凸出于定位柱210,以利于使用者将对应机构800的定位孔810与引导杆600对位。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柱210可还包含定位柱体212,其自基座200的表面220朝外凸伸。引导杆600的最大宽度h1(即引导杆柱体620的宽度)小于定位柱210的最大宽度h2(即定位柱体212的宽度),而定位孔810的最大孔径大于引导杆600的最大宽度h1,因此,定位孔810可更容易地与引导杆600对位,并于完成组接时,稳固地与定位柱210卡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升降定位机构通过引导杆提供对应机构的对位,且引导杆可伸缩的结构可引导对应机构定位于定位柱,借此可减少对应机构所需的定位孔深度,进而提升对应机构的空间可利用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