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21831发布日期:2022-06-15 13:3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情况无法进行量化,由于各考试各科目的分制不同,行政人员无法简单的通过对比excel成绩数据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建立教学科目信息;
7.s2、选择需分析的考试及科目;
8.s3、选择分析维度,并设置所述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
9.s4、计算各班级所述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
10.优选地,所述教学科目信息包括选考科目信息。
11.优选地,步骤s3和s4间还包括:对步骤s2选择的科目进行识别,若选择的科目中包含选考科目,则对选考科目其对应的考试进行成绩转换。
12.优选地,所述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转换分进行成绩转换。
13.优选地,所述分析维度包括平均分、超均率、优秀人数及待进人数。
14.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15.s41、预设置排名赋分规则;
16.s42、根据所选的分析维度的分析规则计算步骤s2所选考试各科目的各班级的分析数据;
17.s43、汇总所述分析数据,计算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排名赋分规则进行赋分排名;
18.s44、根据所述赋分排名生成教学质量排名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0.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通过多个分析维度,并设置所述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通过计算各个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得出教学质量排名表,清晰的反应教学成绩,更好的量化教师的工作成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实施例
24.配合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建立教学科目信息,教学科目信息包括选考科目信息。
26.s2、选择需分析的考试及科目;
27.s3、选择分析维度,并设置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
28.s4、计算各班级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
29.步骤s3和s4间还包括:对步骤s2选择的科目进行识别,若选择的科目中包含选考科目,则对选考科目其对应的考试进行成绩转换。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转换分进行成绩转换。
30.步骤s4具体包括:
31.s41、预设置排名赋分规则;
32.s42、根据所选的分析维度的分析规则计算步骤s2所选考试各科目的各班级的分析数据;
33.s43、汇总分析数据,计算差异值,并根据差异排名赋分规则进行赋分排名;
34.s44、根据赋分排名生成教学质量排名表。
35.分析维度包括平均分、超均率、优秀人数及待进人数。各分析维度的分析数据计算方法如下:
36.1)平均分(四个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算:
37.本次:(按班级分)科目成绩和/参与考试的人数
38.排名:按平均分排名
39.赋分:按照所填写的排名赋分进行赋值,以人数3为基准,如遇到同排名的排名取完为止。
40.2)超均率(四个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算:
41.本次:(按班级分)
42.先计算年级平均分(本场考试成绩求和/本场考试人数),
43.再计算本次考试的超均率:(班级平均分-年段平均分)/年段平均分*100%。
44.基准线:(按班级,考试分)计算所选的每一场考试的超均率
45.先计算所选考试的年级平均分(考试科目成绩求和/考试人数),
46.再计算每一次考试的班级超均率((班级平均分(由前面计算班级平均分得)-年段平均分)/年段平均分*100%),
47.最后将(所选考试的超均率求和/所选考试数)得到基准线超均率。
48.差异值:本次-基准线
49.排名:按差异值排名
50.赋分:按照所填写的排名赋分进行赋值,以人数3为基准,如遇到同排名的排名取完为止。
51.3)优秀人数(四个五入,保留整数)计算:
52.本次:(按班级分)
53.先按整个年级的成绩排名,
54.再按设置的占比取人数,遇到同分的取完为止(最好按班级分,得到每个班的优秀人数)。
55.基准线:(按班级,考试分)计算所选的每一场考试的优秀人数,
56.先给每场考试的整个年级的成绩排名,
57.再按设置的占比取人数,遇到同分的取完为止,
58.最后将(所选考试的优秀人数求和/所选考试数)得到基准线优秀人数。
59.差异值:本次-基准线
60.排名:按差异值排名
61.赋分:按照所填写的排名赋分进行赋值,以人数3为基准,如遇到同排名的排名取完为止。
62.4)待进人数(四个五入,保留整数)计算:
63.本次:(按班级分)
64.先按整个年级的成绩排名,
65.再按设置的占比取人数,遇到同分的取完为止(最好按班级分,得到每个班的待进人数)
66.基准线:(按班级,考试分)计算所选的每一场考试的待进人数,
67.先给每场考试的整个年级的成绩排名,
68.再按设置的占比取人数,遇到同分的取完为止,
69.最后将(所选考试的待进人数求和/所选考试数)得到基准线待进人数。
70.差异值:本次-基准线
71.排名:按差异值排名
72.赋分:按照所填写的排名赋分进行赋值,以人数3为基准,如遇到同排名的排名取完为止。
73.其中,计算平均分、超均率、优秀人数和待进人数四个分析维度的基准时,每场考试取的人数以本次考试的人数为基准;如果本次的考试的这个科目是使用转换分的,在对比基准线计算时也是使用转换分进行比较排名。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教学科目信息;s2、选择需分析的考试及科目;s3、选择分析维度,并设置所述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s4、计算各班级所述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科目信息包括选考科目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和s4间还包括:对步骤s2选择的科目进行识别,若选择的科目中包含选考科目,则对选考科目其对应的考试进行成绩转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转换分进行成绩转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维度包括平均分、超均率、优秀人数及待进人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s41、预设置排名赋分规则;s42、根据所选的分析维度的分析规则计算步骤s2所选考试各科目的各班级的分析数据;s43、汇总所述分析数据,计算差异值,并根据所述差异排名赋分规则进行赋分排名;s44、根据所述赋分排名生成教学质量排名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教学科目信息;S2、选择需分析的考试及科目;S3、选择分析维度,并设置所述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S4、计算各班级所述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方法,通过多个分析维度,并设置所述分析维度的对比考试和占比,通过计算各个分析维度的差异值,进行赋分排名,得出教学质量排名表,清晰的反应教学成绩,更好的量化教师的工作成果。更好的量化教师的工作成果。更好的量化教师的工作成果。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悦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