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与农历干支速捡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46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历与农历干支速捡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历法换算工具。
我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大都采用干支来记农历日期。要使这些文献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将农历干支日期换算成公历。
目前我国社会上还没有这方面查检工具,主要依靠查《中国历史纪年表》、《中西回史日历》等年表、历表来解决。这些著作售价高、出版量少、查检的日期短,群众不易得到。
为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解决农历干支纪年纪日与公历的换算,特设计本盘以供检索。
本发明于纪年速检盘、纪日速检盘和两千年星期速算尺组成。两个速检盘系根据公历日期与农历六十甲子比的原理制成,因六十甲子循环反覆,故速检盘取同轴圆转盘形式。两千年星期速算尺系根据公历日与一星期七天的比制成,故采用计算尺形式。
由于本发明只是几个同轴圆转盘和直尺,故取材简单,制作容易,操作简便,由于查检面宽,因而北京天文馆馆长称之为“‘历法干支’运算工具方面的革新成品”。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古时也采用干支记日期,故本发明对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公历与农历干支速检盘平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发明包含一个纪年速检盘,一个纪日速检盘和一个两千年星期速算尺。
图1纪年速检盘于两个盘组成。底盘(1)上面刻印有一圈六十甲子,两圈公元前后年个位数及年千百位数。底盘上有一同轴活动圆转盘(2),上面刻印有年的十位数,并挖一小窗(3)。当转动活动盘,小窗上方的线条与小窗内底线吻合时就可读出小窗所示世纪年的全部换算。
图2纪日速检盘于四个盘组成。底盘(4)上面刻有两圈公元前后年的十个位数。在底盘上有三个同轴可转动的依次缩小的圆盘。第一个盘(5)上刻印有六十甲子和年的千百位数。当某年的千百位数对准底盘公元前或公元后“00”时即可得知该世纪内各年元旦的干支日。第二盘(6)上刻印有月序。当月序上指示标记对准底盘上某年时,就可读出该年全年的干支日。第三盘(7)刻有日序,让1日对准某月时即可知该月干支日和公历日的全部换算。换算过程是先对年知元旦日干支,其次对月知每月1日的干支,再次对日就可知该月全部换算。
图3两千年星期速算尺分固定尺(8)和活动尺(9)、(10)。固定尺上有两条长窗,窗下各刻有年的十个位数和日序。活动尺上一条刻有年的千百位(9),一条刻有月序和星期(10)。拉动刻有年的活动尺(9)将要查的年千百位数和十个位数对齐;拉动另一尺(10)让要查的月对准年活动尺上的指示标记,这时即可读出该月全部日期的星期数来。
权利要求
1.换算公历与农历干支日期的简易工具有一个纪年速检盘、一个纪日速检盘和一个两千年星期速算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可用纸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或金属板制成;三者既可分散独立,也可固定在同一块板上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
,所述的计算工具,纪年速检盘特征是有两个盘;底盘(1)可取各种形状,但上面必刻有四圈。分别排列六十甲子、年千百位数和天干相对应的年个位数;圆心有一个轴以连结活动小圆盘(2);小圆盘分六等分。上面刻印有年十位数,在“0.6”下有一小窗;活动圆盘直径和底盘里圈同。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计算工具。纪日速检盘特征有四个盘;底盘(4)可取各种形状。但上面必刻有两圈一百二十格,分别排列公元前后年的十个位数;圆心有一个轴以连结三个依次缩小的活动盘;第一个活动盘(5)上刻印六十甲子和年的千百位数;第二个活动盘(6)上刻印月序,在月序一上有指示标记;第三个活动盘(7)上刻印日序。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计算工具,两千年星期速算尺特征是呈计算尺形;固定尺(8)上有两条长窗,窗边尺面分别刻有年的十个位数和日序;两窗内侧各有两条暗槽、分别插入活动尺(9)、(10);两尺面上分别刻印有年的千百位数和月序、星期;尺面上的直行数必是七的倍数;在年千百位19项上有一指示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工具,纪年速检盘和纪日速检盘可合成一个,其特征是一边是纪年速检盘构造、一边是纪日速检盘构造;或在纪日速检盘的第一活动盘(5)补刻上纪年速检盘底盘(1)的数字排列,将第二活动盘(6)改成纪年速检盘活动盘(2)样,再补刻上年的十位数,将第三活动盘(7)挖成半月形或用透明圆板,再用轴把改进过的三个圆盘和纪日速检盘底盘(4)连结在一起。
专利摘要
“公历与农历干支速捡盘”用硬纸板硬塑料板,有机玻璃板或金属板制作。其特征是于底板、“纪年速捡盘”、“纪日速捡盘”、“两千年星期速算尺”和三个活动附盘五部分组成。是一种历法计算工具。用于查捡我国农历干支纪年、纪日与公元前后纪年纪日以及公历星期对照。它既可解决阅读历史文献中纪年纪日的困难,也可对今后公历与农历干支进行推算,本盘也适用于使用农历干支纪年纪日的国家和地区查捡。
文档编号G06G1/08GK85200871SQ85200871
公开日1986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9日
发明者徐锡祺 申请人:徐锡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