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698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其主要是在一按键基座内分设键块、顶制片及接触片等构件,藉按压键块使常开状态下的顶制片及接触片构成导通,并以键块上的斜突块形成缓冲功能,以有效防止误动作发生。
“键盘”为电脑输入信息的必备工具之一,且键盘上按键的灵敏度及精确度亦直接影响操作时的便利性与准确性,而目前已有的按键结构大致如图4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基座90与底盖91相互嵌合组成,其中底盖91上并穿设有一键块92,基座90内部两侧分别嵌设响片93及导通片94,其导通片94内侧另嵌设有一顶制片95,该顶制片95中央是一可顶制回复的弹片950,藉键块92下压时(如图5所示),同时以压制其两侧的响片93及顶制片95,并使顶制片95的弹片950与导通片94接触,以分别产生声响及按键导通功能,以上述按键开关结构,固然得提供导通输入功能,但因其结构设计仍不理想,而有待改进。
以键盘输入信息时,速度虽非绝对的要求,但随着操作者熟练度的提高,输入速率的相对提高为必然的结果,由于双手是以极快速度在键盘的各按键上变换,故手指在按键上的停留时间极短,为使按键在极短时间内被导通,对于灵敏度的要求即相对提高,但过高的灵敏度亦因无法过滤高速操作所可能造成的误触现象,故按键开关的设计即处于两难之地,而以上述的现有按键结构,实际上即有此方面的困扰,该按键主要是藉键块92直接推压弹片950,使顶制片95与导通片94接触而构成导通,但以该具有弹片950的顶制片95设计,遇键块92因误触或震动而略微下压时,其下缘即同时顶制弹片950使其与导通片94接通(如图5所示),其非通即断的导通方式,显然无法缓冲或过滤该误触动作;且现有按键的顶制弹片950与导通片94的接点较小,该较小的接点在长期接触导通后,有形成碳化并影响其导通灵敏度的缺点,从而造成使用上的极度不便,因而该按键结构显然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其主要是由底盖及基座相互嵌合组成,该基座内并列分设有键块、顶制片及接触片等构件,其中该顶制片上形成有凸部,常态下可藉键块侧端的突块顶制使与接触片脱离呈开路状,待键块按下后,顶制片的凸部脱离突块顶制,与接触片构成导通,该斜突块的斜面可提供缓冲功能,以有效防止误动作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其主要是由基座与底盖嵌合组成,其中该基座内部两侧分别嵌设产生声响的响片及可相接导通的顶制片与接触片,该顶制片与接触片下端分别形成插脚,并穿出于底盖上形成对应的穿槽,且基座上形成有槽口,其上套设有受弹簧抵顶的键块,其特征在于该顶制片是嵌设于基座一侧端,其中央形成有向内侧突起的凸部,该凸部上端形成有接触部,且接触片是嵌设于顶制片内侧,其呈冂形状的上端形成有两凸弧部,并对应于顶制片的接触部;再有,键块侧端形成一对应于该凸部并具有缓冲斜面的斜突块;常态下,该键块斜突块顶开凸部及接触部,使顶制片与接触片分离呈常开状,待键块下压,其斜突块脱离凸部,凸部回复使接触部与接触片接触导通,其间并藉该斜突块上的斜面提供缓冲导通功能,以避免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按键的键块侧端形成一斜突块,在常态下抵推顶制片的凸部,使其接触部与接触片隔离形成常开状,因而当键盘产生震动时,因键块上斜突块的隔离,故不会使顶制片与接触片发生误动作。
2.本实用新型藉斜突块的斜面提供一缓冲行程,当键块下压程度介于斜突块的顶端与底端间,该顶制片与接触片仍呈断路状,而在不影响按键灵敏度前提下,藉该缓冲行程能有效过滤按键非刻意的误触动作,并改善现有按键易受误触的缺点,以便于使用者在操作上更趋便利。
3.本实用新型顶制片的接触片是以片状平面与接触片上的两凸弧部接通,而构成两点式的平均接触,并非集中于单一接点上,故可避免发生碳化及影响导通灵敏度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现有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现有按键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部分,请首先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主要是在一基座10外侧壁形成嵌块11,藉以嵌设一底盖20,该底盖20两侧亦形成有对应的嵌槽21与基座10卡合,底盖20底面一侧并形成有穿槽22、23;基座10内一侧形成有楔槽12,其上楔合一响片30,响片30上端延伸向下弯折并形成抵制部31,该基座10相对另一侧形成多个夹槽13,夹槽13分别嵌设一顶制片40及接触片50,该顶制片40与接触片50下端分别形成插脚41、51,能对应穿出底盖20上的穿槽22、23,其中接触片50上缘是呈冂形状,其顶端并形成有两个呈适当间距的凸弧部(未图示),且该顶制片40中央向内侧突起形成有一凸部42,凸部42上冲压形成有加强肋420,其上端形成接触部43,并对应于接触片50冂形上缘;基座10顶面形成有槽口,其上穿套一键块60,该键块60是呈中空状,其中央形成有隔板61,隔板61顶面形成有突柱62(请参阅图3所示),其上设弹簧63,弹簧63另一端则套设于底盖20内底面形成的突柱24上,另外键块60一侧形成有对应于顶制片40上凸部42的斜突块64;由以上各构件即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至于其动作状态请首先参阅图2所示,常态下,键块60未受揿压时,藉由弹簧63弹力的顶制,使键块60呈完全突出状,当键块60完全突出于基座10外时,其一侧端的斜突块64恰将顶制片40的凸部42顶出,并使凸部42上端的接触部43与接触片50上缘呈分离状,因而该按键即处于开路状态,待键块60受揿压下移时,其侧端的斜突块64逐渐脱离顶制片40上的凸部42,该顶制片40的凸部42并随键块60的下压程度逐渐回缩,直至键块60侧端的斜突块64完全脱离凸部42后,凸部42上端的接触部43即接触接触片50上缘而构成导通(如图3所示),由于接触片50上缘形成有两呈适当间距的凸弧部,当顶制片40的接触部43靠向接触片50时,即可均衡且确实地与其凸弧部接触(如图3所示),进而可确实构成导通。
由上述说明可知,该按键的导通条件是在键块60下压直至其斜突块64完全脱离顶制片40的凸部42,该凸部42方得以回复并使其接触部43与接触片50接触导通,而当键块60未完全下压使其斜突块64脱离顶制片40的凸部42时,该凸部42仍顶制于斜突块64的斜面上,以该斜面的厚度仍稍微顶开凸部42,使其上端的接触部43依旧与接触片50呈开路状,由于操作时所造成的误动作乃因手指非刻意的下压其他按键,故下压力量稍小,仅能使键块60稍稍下压,按该下压幅度已足以构成现有的按键导通,而以本实用新型藉键块60形成斜突块64配合顶制片40凸部42的离合导通设计,即可容许键块60上的小幅度误动作,而不致于造成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主要由基座与底盖嵌合组成,其中该基座内部两侧分别嵌设产生声响的响片及可相接导通的顶制片与接触片,该顶制片与接触片下端分别形成插脚,并穿出于底盖上形成的对应的穿槽,且基座上形成有槽口,其上套设有受弹簧抵顶的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制片嵌设于基座一侧端,其中央形成有向内侧突起的凸部,该凸部上端形成有接触部,所述接触片嵌设于顶制片内侧,其呈冂形状的上端形成有两凸弧部,并对应于顶制片的接触部;所述键块侧端形成一对应于所述顶制片的凸部并具有缓冲斜面的斜突块;常态下,该键块斜突块顶开凸部及接触部,使顶制片与接触片分离呈常开状,待键块下压,其斜突块脱离凸部,凸部回复使接触部与接触片接触导通,其间并藉该斜突块上的斜面提供缓冲导通功能,以避免误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误动作的键盘按键结构,其主要是由底盖及基座相互嵌合组成,该基座内并列分设有键块、顶制片及接触片等构件,其中键块与底盖间设有弹簧,以提供键块按压后的回复弹力,该顶制片上形成有凸部,常态下可藉键块侧端的斜突块顶制使其与接触片脱离呈开路状,待键块按下后,顶制片的凸部脱离斜突块顶制,与接触片构成导通,该斜突块的斜面能提供缓冲功能,以有效防止误动作情形发生。
文档编号G06F3/02GK2139717SQ9224556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
发明者叶文俊 申请人:叶文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