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6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简易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报译字查码的一种工具。
在电报业务中,目前仍有使用标准电码本作为译字查码的工具。使用标准电码本译字查码,需不时地翻书倒页,往往还会出现不少重复现象,存在使用不方便、工作量大、效率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简易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
达到目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标准电码本,按一定规律编制的汉字表附置在形状似文件夹的夹体上,固定在夹体中缝的竖尺上刻印有相应汉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电码(左起),相应汉字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电码刻印在可沿竖尺上下移动的横尺上。移动横尺,找准电码,即可译字查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并指定其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Ⅱ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的夹体〔1〕形状似文件夹,可用硬纸板作内撑,外用塑料或人造革封套压制而成,也可直接用塑料制成,夹体中缝两侧设有折合缝〔10〕,中缝两边可置有透明塑料袋套〔9〕,供附置汉字表〔16〕用,或将汉字表直接贴于中缝两边的相应位置;汉字表是根据标准电码本上的汉字及其顺序0000~9999,按一百行、每行一百个字有规律地编制,第一行是0000~0099相应的汉字,第二行是0100~0199相应的汉字,由此类推,第一百行是9900~9999相应的汉字,在夹体〔1〕的左、右边侧可分别附有汉字部首索引和汉字简化表。竖尺〔2〕通过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连接板〔8〕,两端用粘结等方法固定在夹体中缝,根据标准电码本汉字电码的组成规律,即标准电码本每页上方标定的两个数字为该面内所有汉字的第一和第二个电码,第三和第四个电码是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电码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从“00~99”进行编排的规律。在竖尺〔2〕上由上至下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的数字格〔11〕,用“0~9”数字顺序标注,作为电码组的第一个电码(左起),在用“0~9”标注的每个数字格的左、右侧或两侧由上至下均刻印有十个尺寸相等的数字格〔12〕,用“0~9”数字顺序标注,见图3(图1中未全部画出),作为电码组的第二个电码。在左横尺〔3〕至右横尺〔4〕的横尺上从左至右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的数字格〔13〕,用“0~9”数字顺序标注,作为电码组的第三个电码,在用“0~9”数字标注的每个数字格的上、下侧或两侧从左至右均刻印有十个尺寸相等的数字格〔14〕,用“0~9”数字顺序标注,见图4,作为电码组的第四个电码;左横尺〔3〕、右横尺〔4〕内端分别与可沿竖尺〔2〕上下移动的横尺滑座〔5〕,用销针〔6〕铰连接,滑座〔5〕与横尺等宽,外端分别扦入用粘结等方法固定在夹体〔1〕两边的,在板面上刻印有与竖尺相应刻度的导向板〔7〕的导槽内,导向板〔7〕上的刻度〔15〕供横尺上下移动校准用。竖尺〔2〕,横尺〔3〕、〔4〕,滑座〔5〕,导向板〔7〕均可用有机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上、下移动滑座,找准竖尺和横尺上的电码,即可译字查码,用毕可折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还可作夹持文件之用。
实施例参见附图,夹体〔1〕长470毫米,宽330毫米,用硬纸板作内撑,外用塑料封套压制而成,厚1.5毫米,设两折合缝,折合后长为215毫米,宽330毫米。经照相缩小而成的汉字表,按一百行,每行一百字编排,第一行是“0000~0099”电码组相应的汉字,第二行是“0100~0199”电码组相应的汉字,由此类推,第一百行是“9900~9999”电码组相应的汉字。将汉字表按竖向中心裁开,分别贴于夹体两边相应位置。夹体左、右侧分别贴有汉字部首索引表和简化表。竖尺〔2〕用有机玻璃制成,长330毫米,宽26毫米,在长度方向两端各取15毫米做为与连接板〔8〕固定用,余下300毫米均分十格,用“0~9”数字由上至下标注,作为电码组的第一个电码;在用“0~9”标注的每一数字格的左、右两侧由上至下刻印有十个数字格,每格长均为3毫米,用“0~9”数字顺序准注,作为电码组第二个电码。左横尺〔3〕长162毫米,宽30毫米,从左端5毫米处向右刻印五个均等长度为30毫米的数字格,用“0~4”数字顺序标注,作为部分电码组的第三个电码,在用“0~4”标注的每个数字格的上、下两侧从左至右均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长度为3毫米的数字格,用“0~9”数字顺序标注,作为部分电码组的第四个电码,右横尺〔4〕长162毫米,宽30毫米,从右端5毫米处向左刻印五个尺寸均等,长度为30毫米的数字格,用“5~9”数字从左至右标注,作为部分电码组的第三个电码,在用“5~9”数字标注的每个数字格的上、下两侧从左至右均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长度为3毫米的数字格,用“0~9”数字顺序标注,作为部分电码组的第四个电码,滑座〔5〕宽同横尺,为30毫米,长40毫米;导向板〔7〕长300毫米两块,槽深10毫米,板面上刻印有长均为3毫米的刻度。销针〔6〕直径为1毫米,导向板与夹体粘结固定,竖尺、横尺、滑座、导向板均用1毫米厚的有机玻璃制成。连接板〔8〕用胶木制成,厚3毫米,长26毫米,宽15毫米,共两块;用粘结方法连同竖尺固定于夹体〔1〕中缝处。
查例译电码组2053的汉字。将滑座上边沿(下边沿也可)移至竖尺标有“2”的大数字格,再将其边沿移至“2”数字格中标有“0”字的小格;然后在横尺上找到标有“5”字的大格,再从“5”字大格中找到标有“3”的小格,小格“3”对应的汉字“我”即为电码组“2053”的汉字。
查汉字“想”的电码组。将横尺边沿移至左侧汉字部首“心”的所在行,在该行中找到“想”字,“想”字对应的小格数字“7”字为第四个电码,该小格在横尺大格“2”中,则第三个电码为“2”字;再看滑座边沿在竖尺上所处位置,此时滑座边沿处竖尺“1”大格中的“9”小格,则“想”字的电码组为“1927”。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有按标准电码本编制的汉字表的夹体[1],刻印有数格并用“0~9”数字标注的竖尺[2],连接板[8],刻印有数格并用“0~9”数字标注的左横尺[3]、右横尺[4],可沿竖尺[2]上、下移动,与横尺等宽的滑座[5]和用于滑尺[5]与左横尺[3]、右横尺[4]内端分别进行铰连接用的销针[6]以及板面上置有刻度固定在夹体[1]两侧的导向板[7]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体〔1〕两边可设有供扦装汉字表用的透明塑料袋〔9〕。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权利要求
2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夹体〔1〕中缝两侧设有供折合用的折合缝〔10〕。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尺〔2〕通过连接板〔8〕将两端固定于夹体〔1〕的中缝处。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尺〔2〕所刻印的数格为十个尺寸均等的数格〔11〕,并用“0~9”数字由上至下标注。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尺〔2〕上用“0~9”数字标注的每一数格的左、右侧或两侧由上至下均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的数格〔12〕,并用“0~9”数字由上至下标注。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左横尺〔3〕至右横尺〔4〕的横尺上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的数格〔13〕,用“0~9”数字从左至右标注。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横尺〔3〕、右横尺〔4〕上以“0~9”数字标注的每一数格的上、下侧或两侧从左至右均刻印有十个尺寸均等的数格〔14〕,并用“0~9”数字从左至右标注。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板〔7〕的板面上刻印有与竖尺〔2〕数格相应的、供横尺移动校准的刻度。
专利摘要
一种简易的电报译字查码装置,为解决目前仍用标准电码本而存在的翻书倒页、效率低等缺点,该装置将标准电码的汉字按一定规律附置在夹体上,夹体两侧并附汉字部首和简化表,固定在夹体中缝的竖尺刻印有相应汉字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电码,可沿竖尺上下移动的横尺刻印有相应汉字的第三和第四个电码,移动横尺,即可译字查码。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效率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尚未实现电报业务自动化的单位、机关、团体。
文档编号G06C3/00GK86205652SQ86205652
公开日1987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8日
发明者蒋鹏 申请人:蒋鹏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