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多用计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532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教学用多用计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初级计算教具。
目前,常见的算盘基本上只具有单一的珠算功能,抽象的四则运算不能与直观演示相结合,不适合儿童尤其是幼儿启蒙学习数及简单的四则运算教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多用计算器,即可以直观地认识简单数的组成,又可以学习使用珠算,并且直观演示简单的四则运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教学用多用计算器,它包括边框、算珠、竖杆,算珠串装在竖杆上,每个竖杆上有10个算珠,其基本改进在于它还设有两个活动横梁和一个运算区,其中,活动横梁的一端活络联接在左侧的边框上,另一端为自由状态,运算区在计算器的右侧,由竖杆、数码块和算符块构成,竖杆连接在上下边框上,数码块和算符块串装在竖杆上。
上述教学用多用计算器,所述竖杆上的算珠分成两种颜色,相邻竖杆上的各色算殊个数之差均为1。
上述教学用多用计算器,所述数码块为方形,四个侧面上标有数字,所述算符块的四个侧面上标有运算符号。
按照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多用计算器,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便于幼儿直观地学习数的形成与分解,而且还可以学习珠算,学习并演示相应的四则运算算式。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特点,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可作为幼儿和小学教师的教学用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算盘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四则运算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竖杆2固守在边框1上,算珠4和数码块5分别串装在竖杆2上,活动横梁3的一端固定在边框1上,另一端可自由活动。图1中左侧为直观区;每串算珠分为两种颜色,相邻竖杆上的各色算珠个数之差为1。算珠个数之和均为10,即第1串算珠为9个黑色1个白色,第2串算珠为8个黑色、2个白色,依次类推至第9串算殊时为1个黑色、9个白色。这样可以很直观地显示数字“1-10”的形成与分解,如数字“10”可以分解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如把每串算珠的5个算珠移到上方,把活动的横梁横上,则形成珠算区,如图2所示,可以学习珠算。
图1中右侧为运算区,由20个数码块组成,每个数码块有4面分别标有数字或运算符号。第1、3串数码块的各面上分别标有从0至10的数字,第2、4串数码块的各面上标有“+、-、*”运算符号,第4串数码块的各面标有“=”号,第5、6串数码块的各面上标有从0-10任意两数组合的四则运算结果。如计算“3+7=?”,在直观区拨算珠3、7,在运算区则演示算式“3+7=10”,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教学用多用计算器,它包括边框[1]、算珠[4]、竖杆[2],算珠串装在竖杆上,每个竖杆上有10个算珠,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两个活动横梁[3]和一个运算区,其中,活动横梁的一端活络联接在左侧的边框上,另一端为自由状态,运算区在计算器的右侧,由竖杆[2]、数码块[6]和算符块[5]构成,竖杆连接在上下边框上,数码块和算符块串装在竖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计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上的算珠[4]分成两种颜色,相邻竖杆上的各色算珠个数之差均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计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块[6]为方形,四个侧面上标有数字,所述算符块[5]的四个侧面上标有运算符号。
专利摘要一种教学用多用计算器,它包括边框、算珠、竖杆、活动横梁和运算区,活动横梁的一端活络联接在左侧的边框上,运算区由竖杆、数码块和算符块构成,竖杆连接在上下边框上,数码块和算符块串接在竖杆上。本实用新型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便于直观学习数的合成与分解,不仅可以学习珠算,还可演示四则运算。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特点,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可作为幼儿和小学教师的教学用具。
文档编号G06C1/00GK2370452SQ9824063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树花 申请人:陈树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