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54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联盟)卡,利用对通常意义上的PCMCJA卡进行重行定义,除保留其固有存储和通信功能外,还加入了能独立于其它装置操作的输入输出装置,使PCMCIA卡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
传统意义上的接口卡,如PCMCIA卡,请参照

图1至图4所示,包含有能表达出其本体10外型的仰视图图1和侧视图图4,显示有作为与主机装置(未示出)连接用的连接端12的前视图“图2”,以及具有能外接周边设备以执行卡片通信等扩充功能的周边连接端14的后视图“图3”,当前述的PCMCIA卡作为数据的存储介质使用时,其在数据存入后并不具备读取的功能,要读出必需藉助另外的读取装置(主机装置)才能将储存在其内部的数据读出并处理。单独一张接口卡而没有有任何操作装置时,不能对接口卡内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接口卡内的数据是死的。如何让接口卡内数据在没有任何外在因素存在条件下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查询或编辑接口卡内数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让使用者在外部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即无任何读取装置时,能随时随地使用接口卡内的数据,给使用者最大的便利性。同时亦不放弃PCMCIA卡所具有的通信功能,即当桌面式PC或笔记型PC等的主机装置存在时,可通过其标准的连接端12同其交换数据,同时也可通过另一端周边连接端14执行卡片的通信等扩充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既能保留接口卡所具有的存储特性和通信特性,又增加了独立于任何其它设备的输入/输出装置,使接口卡兼具有数据处理的功能。
为达到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接口卡必须包含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与主机装置连接的接口连接端和能与外部通信的一I/O端以及一电源供应单元等。
以PCMCIA卡为例,其中除了原有的接口连接端和I/O端不变之外,采用的PCMCIA卡较佳应为TYPEIII接口的类型,由于TYPEIII的厚度为TYPEI、TYPEII的两倍,约为10.5mm,较能容纳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结构扩充、更新和改进的设计;而输出装置较佳为一液晶显示屏(LCD),以能符合小面积和体积上的输出辨识问题;输入装置的设计则采用薄膜式铵键并配合触控式的LCD面扳为佳,藉由内部程序的控制,达成有限按键、无限功能的目的;至于电源较佳则利用水银电池来供应,使电源装置不至占据太大的空间。
此外,所制作出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片,虽然是以TYPEIII的PCMCIAA卡结构为主体,但需能应用于只具有TYPEI或TYOEII接口的主机装置。方法是将PCMCIA卡按一般TYPEI或TYPEII所定义的厚度制成一基座部分,例如包含有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薄膜按键等输入装置的部分,而余下的厚度则为另一上盖部分,例如为包含有LCD等显示装置的部分,并且两部分以一铰链机构配接,使之能翻折打开,成为可折叠式的接口卡,且按键和LCD面都设计在卡片翻折打开的内侧面,使关闭卡片后按键和LCD皆不会外露而能受到保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在独立使用时便似个人掌上型电脑,能独立对卡片内的数据作处理;而需作为储存和通信接口时,又能藉由闭合或打开卡片的操作适用于具有TYPEIII或TYPEII(TYPEI)接口的主机装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至4分别示出了已知的一种PCMCIA卡的仰视图、主视图、后视图与恻视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的方块图;图6至8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的仰视图、主视图与侧视图;图9、10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在打开与合起时的侧视图;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作为独立数据处理装置的透视图;以及图12、1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作为一接口卡插到具有TYPEII(TYPEI)与具有TYPEIII的笔记型电脑的插槽的透视图。
为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将以一PCMCIA卡为例说明实施的具体手段。
请参照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中各元件连接的方块图。PCMCIA卡50包含微处理单元51、输出单元52、输入单元53、存储单元54、接口连接端55、I/O端56以及电源供应单元57,且上述各元件间以实线与虚线相连分别代表控制线和数据线。其中,微处理单元51为整个PCMCIA卡50的控制核心,用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作;存储单元54与微处理单元51相连,为数据建立存储的装置,以供微处理单元51随时存取数据;输入单元53与微处理单元51连接,以提供作为数据输入的装置,藉以实现数据及指令的输入;输出单元52与微处理单元51相连,用以显示微处理单元51处理的结果数据;电源供应单元57,用以为上述各单元提供操作时的电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不但可如已知的一样,可利用其接口连接端55实现与主机装置的连接,作为具有TYPEI、TYPEII或TYPEIII接口的笔记型PC的接口卡之用,再利用其I/O端56连接例如扩充存储器、调制解调器或转换为其它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等以扩充笔记型PC的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还可独立操作,由该微处理单元控制存储单元、输入单元、输入单元及藉由I/O端控制周边装置,视为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掌上型个人电脑。因此,从上面的描述以及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是在传统的接口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处理单元51、输入单元53和输出单元54,使之具有数据处理功能。但应当理解,微处理单元51、输入单元53和输出单元54都可以采用公知的标准件,因此在本申请中省略了对这些部件本身的详细描述。
由于在保留PCMCIA卡片原有特性和新增独立输入输出装置等功能后,整张卡片定义的体积可能不能容下全部的零件,卡片的厚度将随着零件的增多而加厚。PCMCIA卡片定义的TYPEIII类型由于厚度在10.5mm,且有相应的主体读取装置,应较适合本实用新型的要求。然而必须在有限的空间下安排所有必要的元件,因此输出输入单元的参量也要朝向能节省空间的设计,由于LCD的制作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中,在卡片如此之小的面积和体积上要有使用者能辨识的输出装置,非LCD莫属。设计者应根据可以利用的卡片空间设计LCD的大小尺寸,并根据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调整LCD上像素间距大小,使显示输出达最清晰、最适合读取的状态。
输入单元的设计,对卡片结构会有一点困难。由于卡片相当薄,且在按键下方亦会设计有电子零件和电子线,通常情况下的输入按键的设计在此会有问题,在此情况下比较适合的方式是采用薄膜式按键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受限于卡片的面积和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按键不能太大且数量亦不能大多。同时,触控式LCD面板技术由于操作上的便利性及操作不受按键数量的限制,亦会被使用。最佳的组合方式在于按键和触控式LCD板的组合,通过内部程序的控制,达到有限按键、无限功能的目的。
请参照图6至图9,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PCMCIA卡的仰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在考虑了上述的设计限制后,又由于在对LCD保护和增加电子走线和布局面积等原因上,单一厚度的PCMCIA卡片有局限性,机构上不能完成全部零件的布局,电子上走线和零件布局同样也会有问题。因此图6至图9的较佳实施例对TYPEIII类型的PCMCIA卡片进行了机械结构上的改进,按一般TYPEI或TYPEII定义的厚度形成一基底部分62,按余下的厚度为另一上盖部分64,并在基底部分62设置了前述的微处理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等,上盖部分64设置前述的输出单元。至于基底部分62的一侧还有一标准的68孔(pin)的PCMCIA接口连接端55,对应的其另一端设计一连动部66,例如为一铰链机构,使上盖部分64与基底部分62能相对连动部66翻折打开(如图9所示)与关闭(如图10所示),并且上盖部分64对应连动部66的另一侧上则设置一I/O端56。
如此,请参照图11,它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作为独立数据处理装置的PCMCIA卡的透视图,可将输入单元,例如按键72和输出单元,例如液晶显示屏74设计在PCMCIA卡50翻折打开的内侧面(未图示),在关闭卡片后就能对LCD和按键进行保护。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由于卡片打开后其基底部分62的厚度等于TYPEII(或TYPEI)的厚度,因此若PCMCIA卡为TYPEII(或TYPEI)的接口,便可将具有接口连接端55的基底部分62插入具备有TYPEII或TYPEI(根据实际设计)的笔记型PC70内(如图12所示),而上盖部分64的I/O埠56便可再连接至一周边装置(未图示)。若PCMCIA卡为TYPEIII的接口,则合起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再对应改变接口连接端与I/O端的位置,便可插入具有TYPEIII的笔记型PC70内(如图12所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一些更动与修饰,例如,本实施例中的PCMCIA卡可扩大到通用于其它具有类似性质的接口卡,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在于使传统接口卡能具备数据处理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包含微处理单元,作为控制核心;存储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相连,为数据储存装置,以供微处理单元随时存取数据;输入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相连,以提供输入手段,藉以实现数据或指令的输入;输出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单元相连,用于显示该微处理单元处理的结果;以及电源供应单元,用以为上述各单元提供操作时的电源,本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还包含一基底部分,其厚度按TYPEI或TYPEII型的PCMCIA卡的厚度,所述微处理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位于所述基底部分内,在所述基底部分的一侧设置有接口连接端;一上盖部分,其厚度被设计成与所述基底部分相加等于TYPEIII型的PCMCIA卡的厚度,所述输出单元设置于所述上盖部分上;以及一连动部,连接所述基座部分与所述上盖部分,使两者能相互连接并能翻折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包括薄膜式按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液晶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为可触控式面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部分上还设置有可与周边装置连接的I/O连接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其包含PCMCIA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部为铰链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折叠的数据处理接口卡,除具有其原有的存储和通信功能外,还能藉由其包含的微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电源供应器独立地做数据处理等工作,使得接口卡的功能不但如已有的储存或通信的接口卡外,还能成为一多功能的数据存储和读取装置。
文档编号G06F17/00GK2492886SQ98249649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1日
发明者温铭, 何代水 申请人: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