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字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858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字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入设备部件,特别是一种键盘字键。


图1所示,习用的笔记本型电脑的字键1包括基板10、薄膜电路板11、弹性触体12、架桥结构13及键帽14。基板10上设置有形成第一透孔102及第二透孔103的第一定位勾片100及第二定位勾片101。于基板10上依序铺设有薄膜电路板11以及弹性触体12。架桥结构13包括相交叉的第一支架130与第二支架131,第一支架130底侧设有活动勾止在第一定位勾片100内且以滑动的圆滑杆132,而顶侧则与键帽14枢接,第二支架131底侧设有固定勾止在第二定位勾片101内而能转动的圆转杆133,而顶侧则与键帽14作滑动结合。如此,当按压键帽14时,藉前述转杆133转动及滑杆132滑动即能使键帽14降低而压迫弹性触体12,进而促成薄膜电路板11上对应电气接点导电而输出讯号。
这种结构的字键中,不轮是第一支架130的圆滑杆132或是第二支架131的圆转杆133,实际上均系分别跨置在第一透孔102与第二透孔103旁侧的基板10上,或甚至是如图1所示,是跨置在铺设于基板10上方的薄膜电路板11上,以求压制薄膜电路板11,且同时第一定位勾片100与第二定位勾片101必将随之陡升其高度才足以容纳滑杆132及转杆133,故整个架桥结构13将因此被迫抬升至薄膜电路板11之上而导致键帽14相对于基板10的相对高度增加,而无法将整个键盘予以更轻薄化。此外,由于该架桥结构13实际上于一端只有凭藉圆形滑杆132底面的单一切线部位与薄膜电路板11或基板10同时作支撑与滑动,因此稳定性不足。故当按压键帽14时,整个字键1容易产生倾斜摇摆而造成键打作业上的困扰,并且结构过于松散而易在弹性触体12瞬间弹性撑张或是在使用者不当拉拔下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键盘轻薄化、键帽升降稳定、抗拉拔能力强、使用性能好的键盘字键。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路基板、弹性触体、架桥结构及键帽;电路基板上设置有具电气接点的电路层,其两侧以间距分别设置构成第一、二透孔的第一、二定位体;弹性触体设置于电路基板的电气接点处;架桥结构包括交叉枢接的第一、二支架;第一支架底、顶侧分别为受第一定位体限制的滑动部及转动部;第二支架底、顶侧分别为受第二定位体限制的转动部及滑动部;第一支架底侧的滑动部包括顶撑在电路基板上的两侧顶持块及衔接于两顶持块间的受第一定位体限制的滑杆;顶持块系自滑杆端面相对于其垂直中心线之内半侧区域内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使顶持块的外侧面与底侧面所交会定义形成的角缘能位于其垂直中心线上并据以为转动轴心而滚滑与支撑于电路基板上;使滑杆相对于两顶持块形成倒冂形而沉陷于第一透孔中;第二支架的转动部则包括向外凸伸受第二定位体限制并沉陷在第二透孔中的两转杆;键帽底面两侧以间距分别设置承转部及承滑部。
其中电路基板包括基板及铺设在基板上的薄膜电路板;第一、二定位体及第一、二透孔系设置在基板上;薄膜电路板相对应于第一、二定位体处分别设有供定位体穿出的穿孔。
电路基板为铺设有电路层的单一片状电路板。
第一支架滑杆的断面造形系成型为在一矩形的上、下侧等宽地各延伸出等径的半圆而形成的类椭圆形。
第一支架的顶持块系自该类椭圆形滑杆端面的垂直中心线与水平中心线所界定的四分之一区域而向外延伸成型而成,而使顶持块的外侧面与底侧面所交会定义形成的角缘形成直角型态,使该角缘相对于电路基板所形成的转动轴心与滑杆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顶持块的角缘系成型为圆弧形。
第一支架滑杆的断面造形系为圆形。
第二支架的转动部的转杆系藉由与其架体呈一定倾角的转折部斜伸所连接成型。
电路基板上的第一、二定位体为呈倒L形的第一、二定位勾片。
电路基板适当间距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定位勾片及两个第二定位勾片,并于两个第二定位勾片间稍偏外侧处另凸设挡片。
第二支架两转杆之间设置有能顶持于挡片内侧的挡部。
电路基板相对于挡片内侧伴随开设有允许第二支架挡部穿入的第三透孔。
第一支架的转动部系为由两侧扣孔与前缘所相对形成的转杆;第二支架顶侧滑动部系为自两侧向外凸伸的两滑杆。
键帽承转部系为两呈冂形片状具枢接第一支架转杆的枢槽的承转片;承滑部系为两呈倒冂形具滑动容置第二支架滑杆的滑槽的两承滑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构成第一、二透孔的第一、二定位体的电路基板、弹性触体、为交叉枢接的第一、二支架的架桥结构及设置承转部及承滑部的键帽;第一支架底、顶侧为滑动部及转动部;第二支架底、顶侧为受转动部及滑动部;第一支架的滑动部包括形成倒冂形的滑杆及角缘位于滑杆垂直中心线上的顶持块;第二支架的转动部则包括向外凸伸的两转杆。当使用者按压键帽而迫使架桥结构下降时,第一支架将以顶侧转杆而第二支架则将以底侧转杆分别在键帽的承转片枢槽中以及第二透孔中转动;第一支架将以底侧顶持块而第二支架将以顶侧滑杆分别在第一定位勾片内的基板上以及键帽的承滑片滑槽中滑动以完成下降动作,迫使弹性触体压触薄膜电路上的电气接点而输入讯号。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底侧滑杆及转杆保持沉陷在第一透孔与第二透孔中的隐没状态。以另一角度而言,亦即整个架桥结构实际上并非如习知结构般架设在基板或较基板高的薄膜电路板上,而系陷入于基板中,因此为架桥结构所顶撑的键帽相对于基板的高度至少可减除与基板厚度几近相当的尺寸,且第一定位勾片与第二定位勾片的凸出高度也可能因此随之下降,从而整个字键相对于键盘盘面的高度可因此适当地降低。第一支架在滑动过程中系利用其顶持块与基板作线性接触而获得支撑,并以该角缘为转动轴心而于基板上滚滑,而该转动轴心实际上根本又系为滑杆的轴心延长线,使第一支架底侧在滑动过程中可保持更高的稳定性,使操作者在按压字键时不致产生晃动不稳现象,而足以提高键打作业的平稳性与正确性,且又能因此具有较高的拉拔抗力而能避免在弹性触体回弹而向上撑张时或是使用者施力不当时产生脱落现象,确保整个字键的稳定性,不仅可使键盘轻薄化,而且使键帽升降稳定、抗拉拔能力强、使用性能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键盘字键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字键未受按压时)。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字键受按压时)。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电路基板为片状电路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2、薄膜电路板3、弹性触体4、架桥结构5及键帽6。基板2与薄膜电路板3构成电路基板。
基板2于适当间距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倒L形且成三角形相对配置的一个第一定位勾片20及两个第二定位勾片21,并同时于其勾端下方分别对应形成一个第一透孔200及两个第二透孔210,且两个第二定位勾片21间的中央稍外侧处另凸设挡片22,挡片22内侧则伴随开设有一个第三透孔220。
薄膜电路板3系铺设在基板2上,其上具有可经压触而促成特定电路导通的电气接点,且其相对应于前述第一、二定位勾片20、21与挡片22处分别设有穿孔30、31、32。该薄膜电路板3为于双层电路薄膜间再夹设一间隔薄膜的组合,亦可为单层电路薄膜与双层电路薄膜组合。
弹性触体4可单独固设在薄膜电路板3的电气接点处,亦可预先固设在一具穿孔401、402的垫片40上再铺设于薄膜电路板3上。
架桥结构5包括交叉枢接的第一支架50与第二支架51。其中第一支架50底侧为可受前述第一定位勾片20单向限制而可前后滑动的滑动部,而顶侧则为转动部。该转动部型态可以是由两侧扣孔500与前缘所相对形成的转杆501;第二支架51底侧为可受前述第二定位勾片21限制的转动部,而顶侧则为滑动部,该滑动部型态可以是自两侧向外凸伸的两滑杆510。
键帽6底面适当间距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冂形片状而具枢槽600的两承转片60以及呈倒冂形槽状而具滑槽610的两承滑片61,使第一支架50的转杆501可为枢槽600所夹而呈枢转状态,而第二支架51的滑杆510则可容置在滑槽610中而呈滑动状态。
其中值得注意的为,前述第一支架50底侧的滑动部系包括两侧的顶持块502及衔接于该两顶持块502间的滑杆503。进一步而言,该滑杆503的断面造形较佳者系成型为在一矩形的上、下侧等宽地各延伸出等径的半圆所形成的如图6所示的类椭圆形。亦可单纯为圆形或其它任意适当形状。如图5所示,而顶持块502则系自该类椭圆形滑杆503端面的垂直中心线与水平中心线所界定的四分之一区域所向外延伸成型而成,而使顶持块502的外侧面504与底侧面505所交会定义形成的角缘506形成圆弧直角型态。就广义而言,实际上该顶持块502只要系自滑杆503端面相对于其垂直中心线的内半侧区域内作局部向外延伸成型而使其角缘506能位于其垂直中心线上任一处即可,而不论其外侧面504与底侧面505位置与夹角为何。角缘506定义的转动轴心即会与滑杆503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此,该顶持块502将藉前述定义的角缘506顶撑于基板2上,并以该角缘506为转动轴心而稳定地滚滑于基板2上。如图4、图6所示,相对地将使两顶持块502间的滑杆503能相对于两顶持块502形成倒冂形的垂陷状。而不但能为第一定位勾片20所勾合,并且尤能整个或部分沉陷于第一透孔200中。
此外,如图2、图3所示,第二支架51的转动部则包括有相对于其架体下倾一定角度的转折部511及与之相连而向外凸伸的两转杆512,该转杆512的断面造形较佳者系与前述滑杆503相同地成型为在矩形上、下侧等宽地各延伸出等径的一半圆所形成的类椭圆形,或者可为单纯的圆形或其它适当形状。如图4、图6所示,使该转杆512不但能受限于第二定位勾片21与挡片22间,并且同样尤能完全或部分沉陷在第二透孔210中。此外,该第二支架51于两转杆512之间成型有能顶持于挡片22内侧的挡部513,该挡部513中央另凸伸成型有凸片514而能自第三透孔220伸入挡片22下方以提供更佳抗拉拔的稳固性。
如此即可组合成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如图6、图7所示,当使用者按压键帽6而迫使架桥结构5下降时,第一支架50将以顶侧转杆501而第二支架51则将以底侧转杆512分别在键帽6的承转片60枢槽600中以及第二透孔210中转动;第一支架50将以底侧顶持块502而第二支架51将以顶侧滑杆510分别在第一定位勾片20内的基板3上以及键帽6的承滑片61滑槽610中滑动以完成下降动作,迫使弹性触体4压触薄膜电路3上的电气接点而输入讯号。由其中可知,不论是第一支架50或第二支架51,其底侧滑杆503或转杆512实际上均保持沉陷在第一透孔200及第二透孔210中的隐没状态。以另一角度而言,亦即整个架桥结构5实际上并非如习知结构般架设在基板2或较基板2高的薄膜电路板3上,而系陷入于基板2中,因此为架桥结构5所顶撑的键帽6相对于基板2的高度至少可减除与基板2厚度几近相当的尺寸,且第一定位勾片20与第二定位勾片21的凸出高度也可能因此随之下降,从而整个字键相对于键盘盘面的高度可因此适当地降低,故可使键盘及至机体更趋于轻薄化。
此外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支架50在滑动过程中系利用其顶持块502的角缘506保持与基板2作线性接触(若以侧视观这则为点接触)而获得支撑,并以该角缘506为转动轴心而于基板2上滚滑,而该转动轴心实际上根本又系为滑杆503的轴心延长线,同时另一方面又能利用滑杆503呈类椭圆形的形状特性能在第一透孔内200与第一勾片20间产生另一支撑点,是以其第一支架50底侧在滑动过程中可保持更高的稳定性,使操作者在按压字键时不致产生晃动不稳现象,而足以提高键打作业的平稳性与正确性,且又能因此具有较高的拉拔抗力而能避免在弹性触体4回弹而向上撑张时或是使用者施力不当时产生脱落现象,确保整个字键的稳定性。
再者,前述的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中所述的电路基板系由基板2及薄膜电路板3层叠组成。亦可如图8所示,电路基板仅为其上铺设有电路层而稍具韧性及硬度的片状电路板2’,并于其上设置有如前述基板2般的第一定位勾片20’、第二定位勾片21’、挡片22’、第一透孔200’、第二透孔210’以及第三透孔220’。据以使整个电路基板厚度得以降至更薄尺寸以利字键高度能再予以减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确实能有效解决与改善习知字键使用上的缺陷,足以真正降低其高度,并同时提高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抗拉拔力。
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字键,它包括电路基板、弹性触体、架桥结构及键帽;电路基板上设置有具电气接点的电路层,其两侧以间距分别设置构成第一、二透孔的第一、二定位体;弹性触体设置于电路基板的电气接点处;架桥结构包括交叉枢接的第一、二支架;第一支架底、顶侧分别为受第一定位体限制的滑动部及转动部;第二支架底、顶侧分别为受第二定位体限制的转动部及滑动部;键帽底面两侧以间距分别设置承转部及承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底侧的滑动部包括顶撑在电路基板上的两侧顶持块及衔接于两顶持块间的受第一定位体限制的滑杆;顶持块系自滑杆端面相对于其垂直中心线之内半侧区域内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使顶持块的外侧面与底侧面所交会定义形成的角缘能位于其垂直中心线上并据以为转动轴心而滚滑与支撑于电路基板上;使滑杆相对于两顶持块形成倒冂形而沉陷于第一透孔中;第二支架的转动部则包括向外凸伸受第二定位体限制并沉陷在第二透孔中的两转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基板包括基板及铺设在基板上的薄膜电路板;第一、二定位体及第一、二透孔系设置在基板上;薄膜电路板相对应于第一、二定位体处分别设有供定位体穿出的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基板为铺设有电路层的单一片状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滑杆的断面造形系成型为在一矩形的上、下侧等宽地各延伸出等径的半圆而形成的类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的顶持块系自该类椭圆形滑杆端面的垂直中心线与水平中心线所界定的四分之一区域而向外延伸成型而成,而使顶持块的外侧面与底侧面所交会定义形成的角缘形成直角型态,使该角缘相对于电路基板所形成的转动轴心与滑杆的轴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持块的角缘系成型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滑杆的断面造形系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架的转动部的转杆系藉由与其架体呈一定倾角的转折部斜伸所连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基板上的第一、二定位体为呈倒L形的第一、二定位勾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基板适当间距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定位勾片及两个第二定位勾片,并于两个第二定位勾片间稍偏外侧处另凸设挡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第二支架两转杆之间设置有能顶持于挡片内侧的挡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基板相对于挡片内侧伴随开设有允许第二支架挡部穿入的第三透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的转动部系为由两侧扣孔与前缘所相对形成的转杆;第二支架顶侧滑动部系为自两侧向外凸伸的两滑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键盘字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帽承转部系为两呈冂形片状具枢接第一支架转杆的枢槽的承转片;承滑部系为两呈倒冂形具滑动容置第二支架滑杆的滑槽的两承滑片。
专利摘要一种键盘字键。为提供一种可使键盘轻薄化、键帽升降稳定、抗拉拔能力强的字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设置构成第一、二透孔的第一、二定位体的电路基板、弹性触体、为交叉枢接的第一、二支架的架桥结构及设置承转部及承滑部的键帽;第一支架底、顶侧为滑动部及转动部;第二支架底、顶侧为受转动部及滑动部;第一支架的滑动部包括形成倒冂形的滑杆及角缘位于滑杆垂直中心线上的顶持块;第二支架的转动部则包括向外凸伸的两转杆。
文档编号G06F3/02GK2420684SQ9925539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东学 申请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