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

文档序号:844593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拖航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工期短、隧道延长短、地质条件制约小、现场施工期短等优点,沉管隧道逐渐 成为水下大型隧道工程的首选施工方法。而沉管浮运是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较为复杂、极 具挑战性的一道关键工序。一般情况下,沉管自身没有航行的动力,需要一定数量的拖船协 助才能航行。
[0003] 直航(包括前进、后退)、横移(包括左横移、右横移)是沉管浮运的典型工况,本 文将它们统称为平移。在水流作用下,受沉管自身的尺度、受力特性以及拖航动力等因素的 影响,沉管平移运动中的浮运控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沉管法往往应用于航运密度较大、 航运要求较高的水域,浮运工作有航道宽度、时间窗口等限制。因此需要对水流作用下的沉 管平移控制进行研宄。
[0004] 目前已有不少技术体现在在拖轮拖带、沉管浮运这两个方面,但针对沉管浮运过 程中的拖轮控制与优化的技术还较少。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建立沉管平移控 制模型,并通过PSO算法对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拖轮拖力大小、拖力角度。
[0006]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08] S1,分别从速度、阻力、拖轮拉力、拖力合力及拖力合力矩对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 移进行数学描述;
[0009] S2,通过对拖轮合力、拖轮合力矩的分析建立沉管平移控制模型;
[0010] S3,基于PSO算法对沉管平移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得出各拖轮拖力大小、拖力角度。
[0011] 所述的SI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0012] SI. 1,对沉管平移的速度进行数学描述:令水流速度为Vtl,沉管平移速度为V1,沉 管相对于水的平移速度为V,VpVpV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分别为θρ θρ θ,v在X轴、 y轴方向的分量Vx、Vy分别为:
[0013] Vx= V fos Θ A (-V0) cos Θ Q= V fos Θ fVgeos Θ 〇
[0014] Vy= V !sin Θ 丄+ (-V0) sin θ 〇= V pin Θ「Vgsin Θ 〇;
[0015] SI. 2,对沉管平移的阻力进行数学描述:
[0016] Rt= I. 15(Rf+RB);
[0017] Rf= I. BTA1IvIl83XIO-3;
[0018] Rb= 0. 62 δ A 2V2,其中RT、Rf、Rb分别为拖航总阻力、沉管的摩擦阻力、沉管的剩余 阻力,A 1为沉管的水下湿表面积,δ为被拖物艏部形状系数,A2为浸水部分的沉管横剖面 积;
[0019] IfxI = RTx、IfyI = RTy,其中,RTx,RTy为 1^在叉轴、7轴方向的阻力;
[0020] SI. 3,对沉管平移的拖轮拉力进行数学描述:令第i条拖轮Gi与沉管的系固点为 Ai (i = 1,2,…,N),坐标为(X i,yi),Gi的拖力为Fi, X轴正方向逆时针到夹角为 Cii,将Cii称为Fi的角度,且
【主权项】
1. 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l,分别从速度、阻力、拖轮拉力、拖力合力及拖力合力矩对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进 行数学描述; 52, 通过对拖轮合力、拖轮合力矩的分析建立沉管平移控制模型; 53, 基于PSO算法对沉管平移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得出各拖轮拖力大小、拖力角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l 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SI. 1,对沉管平移的速度进行数学描述:令水流速度为Vtl,沉管平移速度为V1,沉管相 对于水的平移速度为V,VpVpV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分别为Θ p θρ Θ,V在X轴、y轴 方向的分量Vx、Vy分别为: Vx= V fos Θ A (-V0) cos Θ Q= V fos Θ fVgCos Θ 〇 Vy= V !sin Θ ^(-V0) sin θ 〇= V lSin Θ「Vosin θ 〇; SI. 2,对沉管平移的阻力进行数学描述: Rt= 1. 15 (R f+RB); Rf= LeTA1IvI1-83XlO-3; Rb= 0. 62 δ A 2V2,其中RT、Rf、RB分别为拖航总阻力、沉管的摩擦阻力、沉管的剩余阻力, A1为沉管的水下湿表面积,δ为被拖物艏部形状系数,A2S浸水部分的沉管横剖面积; f x I = RTx、I fy I = RTy,其中,RTx,RTy为R T在X轴、y轴方向的阻力; SI. 3,对沉管平移的拖轮拉力进行数学描述:令第i条拖轮Gi与沉管的系固点为AiQ =1,2,…,N),坐标为(X i,yi),Gi的拖力为Fi, X轴正方向逆时针到夹角为a i, 将a i称为Fi的角度,且
式(3-8)、(3-9)中,i = 1,2,···,Ν; 51. 4,对沉管平移的拖力合力及合力矩进行数学描述:阻力f与拖力合力F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即:F = -f ; 且,所述的拖力合力矩T = 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骤S2包含: 52. 1,对拖力合力分析,建立拖力合力的控制模型,具体为:
N为拖轮的数量; S2. 2,对拖轮合力矩分析,建立拖轮合力矩的控制模型,具体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 平移控制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Fi表示第i条拖轮的拖力,N为拖轮的数量,为第i条拖轮最大拖力。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 管平移控制模型的约束式为: 6maX-= 其中,FiscX)是拖轮i的最小拖力裕量。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步骤S3中作为PSO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为:
式(5-7)中 A1, λ2, λ3>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PSO算法中决策变量取V1, F1,…,FN_3, a i,…,α Ν,并求出FN_2, Fn+ Fn,具体有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骤S3包含: S3. I,初始化种群的初始位置和速度; S3. 2,决策变量取 V1, F1,…,Fn_3, a i,…,α N,并求出 Fn_2, Fim, Fn; S3. 3,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粒子的值,该粒子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中的每个个 体并得出最优解,该最优解为每个拖轮拖力的大小、拖力角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分别从速度、阻力、拖轮拉力、拖力合力及拖力合力矩对水流作用下的沉管平移进行数学描述;S2,通过对拖轮合力、拖轮合力矩的分析建立沉管平移控制模型;S3,基于PSO算法对沉管平移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得出各拖轮拖力大小、拖力角度。本发明建立沉管平移控制模型,并通过PSO算法对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拖轮拖力大小、拖力角度。
【IPC分类】G06F17-50, E02D29-063, G06Q10-04
【公开号】CN104766145
【申请号】CN201510198767
【发明人】许波桅, 李军军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