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

文档序号:937641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将电网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安全稳定相结合,提高电网公司生产经营效益,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来评估电网资产的效益,合理决策资本资源配置,创造电网公司在新形势下的增长源,才能实现电网企业的新常态发展。
[0003]电网作为典型的网络状经济,整个输配供过程是典型的连续型生产和整体化运作,对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网络中单个节点或局部单元的收益(售电量、收入等)无法直观衡量,因为除了专变、专线用户和少量直供用户,收入均在电网最末端的台区形成。比如要对一个新建的I1kV变电站的经济效益进行衡量,只能获得其“过路”电量,而这部分电量并不是直接的销售电量;进一步的,也无法明确该变电站对其所在服务区域内的销售电量的贡献程度,因为其是和上端的220kV及以上设备,下端的1kV及以下设备一起以网络状形式发挥作用的。但传统的电网经济效益评价就是以项目为单位的,无法将底层销售侧实现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也无法准确衡量其对销售电量的贡献度,因此陷入困境,多年来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0004]毋庸置疑,对标管理是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国际上将其视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0005]资产组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在2006年发布)引入的概念,原准则要求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在实务中,有时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以资产组为基础如何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是以资产组为评价单元应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未见报导。
[0006]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以同业对标为抓手来为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实行过程管控。具体来看,国家电网公司通过95个同业对标指标对省级电网公司进行评价,省级电网公司又将同业对标114个指标细分到市级供电公司、40个指标细分到县级供电公司。从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来看,这种指标的细分尚未涉及对管理最末端的评价,因此建立一种以管理末梢作为评价基础,以末级资产组单元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方法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科学的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
[0008]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其特征是:
对于目前电网供电网络类型中:从220kV经IlOkV直降至1kV三级变配电输送到终端客户,即从主干网中220kV变电站输出多条I 1kV线路,每条IlOkV线路支撑多个I 1kV变电站?’再从110KV变电站输出多条1kV线路,每条1kV线路支撑多个1kV变电站台区,依次可以构成一至五级资产组,具体包括:一级:220kV变电站资产组,二级:I1kV线路资产组,三级:110kV变电站资产组,四级:10kV线路资产组,五级:10kV台区资产组;
每个1kV变电站台区构成了最基本的资产组神经元。220kV变电站资产组则构成了系统内最尚级别的资广组;
各资产组存在如下关系:每个一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二级资产组,每个二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三级资产组,每个三级资产组包括多个四级资产组,每个四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五级资产组;
根据分类方法,并为了便于今后统计分析,采用标题级别代码,依次将资产组编码成五级代码,并赋予名称。
[0009]—级资产组指多个220kV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XXX
2XXX
3XXX
二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 XXX1.2 XXX1.3 XXX
三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变电站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 XXX1.1.2 XXX1.1.3 XXX
四级资产组指多个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1 XXX 1.1.1.2 XXX 1.1.1.3 XXX
五级资产组指多个1kV台区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1.1 XXX1.1.1.1.2 XXX
1.1.1.1.3 XXX
O
[0010]本发明方便、科学,根据电网目前运行现状及将来发展趋势,给出五级资产组的定义和科学分类方法。为更加科学有效划分电网资产和管理电网资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种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对于目前电网供电网络类型中:从220kV经IlOkV直降至1kV三级变配电输送到终端客户,即从主干网中220kV变电站输出多条IlOkV线路,每条IlOkV线路支撑多个IlOkV变电站?’再从110KV变电站输出多条1kV线路,每条1kV线路支撑多个1kV变电站台区,依次可以构成一至五级资产组,具体包括:一级:220kV变电站资产组,二级:110kV线路资产组,三级:110kV变电站资产组,四级:1kV线路资产组,五级:10kV台区资产组;
每个1kV变电站台区构成了最基本的资产组神经元。220kV变电站资产组则构成了系统内最尚级别的资广组;
各资产组存在如下关系:每个一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二级资产组,每个二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三级资产组,每个三级资产组包括多个四级资产组,每个四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五级资产组;
根据分类方法,并为了便于今后统计分析,采用标题级别代码,依次将资产组编码成五级代码,并赋予名称。
[0013]—级资产组指多个220kV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XXX
2XXX
3XXX
二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 XXX1.2 XXX1.3 XXX
三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变电站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 XXX1.1.2 XXX1.1.3 XXX
四级资产组指多个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1 XXX 1.1.1.2 XXX 1.1.1.3 XXX
五级资产组指多个1kV台区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1.1.1.1.1 XXX1.1.1.1.2 XXX1.1.1.1.3 XXX
O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其特征是: 对于目前电网供电网络类型中:从220kV经IlOkV直降至1kV三级变配电输送到终端客户,即从主干网中220kV变电站输出多条I 1kV线路,每条IlOkV线路支撑多个I 1kV变电站?’再从110KV变电站输出多条1kV线路,每条1kV线路支撑多个1kV变电站台区,依次可以构成一至五级资产组,具体包括:一级:220kV变电站资产组,二级:110kV线路资产组,三级:110kV变电站资产组,四级:10kV线路资产组,五级:10kV台区资产组; 每个1kV变电站台区构成了最基本的资产组神经元; 220kV变电站资产组则构成了系统内最高级别的资产组; 各资产组存在如下关系:每个一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二级资产组,每个二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三级资产组,每个三级资产组包括多个四级资产组,每个四级资产组包括多个五级资产组; 根据分类方法,并为了便于今后统计分析,采用标题级别代码,依次将资产组编码成五级代码,并赋予名称; 一级资产组指多个220kV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XXX 2XXX 3XXX 二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1.1 XXX1.2 XXX1.3 XXX 三级资产组指多个I1kV变电站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1.1.1 XXX1.1.2 XXX1.1.3 XXX 四级资产组指多个1kV线路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1 XXX 1.1.1.2 XXX 1.1.1.3 XXX 五级资产组指多个1kV台区资产组,编码与名称定义为: 1.1.1.1.1 XXX 1.1.1.1.2 XXX 1.1.1.1.3 XXXO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销售关联设备神经元的五级电网资产组的分类方法,对于目前电网供电网络类型中:从220kV经110kV直降至10kV三级变配电输送到终端客户,即从主干网中220kV变电站输出多条110kV线路,每条110kV线路支撑多个110kV变电站;再从110KV变电站输出多条10kV线路,每条10kV线路支撑多个10kV变电站台区,依次可以构成一至五级资产组,具体包括:一级:220kV变电站资产组,二级:110kV线路资产组,三级:110kV变电站资产组,四级:10kV线路资产组,五级:10kV台区资产组。本发明方便、科学,为更加科学有效划分电网资产和管理电网资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IPC分类】G06Q50/06, G06Q10/06
【公开号】CN105096035
【申请号】CN201510402634
【发明人】宋海燕, 陈启忠, 张春, 曹伟新, 王宏巍, 印凤华, 陆晓冬, 张璐, 彭玮, 成清华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