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

文档序号:954736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疲劳强度领域,特指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热机疲劳强度设计是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机等高温部件强度设计的重要内容。 实际服役中的发动机在启动,稳态飞行以及停机时,其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不仅仅承受恒温 载荷同时也承受热机载荷的影响。这种加载条件大大缩短了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寿命同时降 低了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
[0003] 目前热机械疲劳的寿命预测主要是使用在高温条件下的等温疲劳进行评估,而这 种情况下却忽视了温度变化对发动机的损伤,所以这种传统的用高温疲劳来预测热机械疲 劳方法的可靠性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变对热机疲劳的影响,研究 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低周热机械疲劳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 疲劳寿命的方法。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其步骤为:
[0006] 步骤1):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中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恒温疲 劳数据和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
[0007] 步骤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SE)在考虑热应变情况下 转化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
[0008] 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
[0011] 其中,σ_和。_为最大,最小应力,Δ ε p为塑性应变范围,Δ。为应力范围,Wq 为疲劳极限,m和C为材料常数;
[0012] 步骤3):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代入,计算出等效能量,并将结 果与热机械试验得到的数据计算的3SE模型能量进行对照,改进的3SE模型为公式如下:
[0014] 其中,Δ ε &为热应变范围;
[0015] 通过对照图显示出,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数据得到的能量几乎相当;
[0016] 步骤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0017] (1)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得到的等效能量与循环失效数在对数坐标系下对比,发 现能量与循环失效数呈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对于寿命预测是可行的;
[0018] (2)将等效能量代入步骤2)的W-N曲线,得到寿命预测结果;
[0019] 步骤5):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 命的能力;其分散带与标准差分别如下式:
[0022] 其中Npra和N ^分别为预测寿命和试验寿命;
[0023] 步骤⑴中有限元分析时所用的控制应变为热机械试验中的机械应变,结构分析 时所用的材料常数为在对应的热机械疲劳最高温度下高温疲劳所对应的常数。
[0024] 步骤(5)中拉伸滞后能预测寿命所用的数据是由热机械疲劳试验所得到的,而计 算等效能量所用的数据为高温疲劳数据和热疲劳数据。
[0025] 所述步骤1)有限元分析时所用的控制应变为热机械试验中的机械应变,结构分 析时所用的材料常数为在对应的热机械疲劳最高温度下高温疲劳所对应的常数。
[0026] 所述步骤5)中拉伸滞后能预测寿命所用的数据是由热机械疲劳试验所得到的, 而计算等效能量所用的数据为高温疲劳数据和热疲劳数据。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提出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该方法将热机疲劳中热应力 循环和机械应力循环分别考虑,然后通过能量方法来预测热机疲劳寿命,该方法不需要进 行复杂的热机疲劳试验,只需要进行相应载荷控制下的高温疲劳试验,以及计算出热机疲 劳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变。该方法所需的材料常数可以根据相应高温试验数据拟合,节约 试验成本。通过验证,采用该方法进行热机械疲劳寿命估算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单轴载荷条件下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流程图。
[0030] 图2为热机械试验的循环载荷类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通过热机疲劳试验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说明,试验的加载波形为三角波 形,应力比为-1,不同的控制应变下进行的。
[0033] -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4] 步骤1):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疲劳数据和 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在用有限元进行求解高温疲劳数据时,所用的控制应变转 换位移公式为:
[0037] Δ I = I-I0= I 0 (e E-I)
[0038] 其中,1。为试件的原始长度,ε为控制应变。
[0039] 步骤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SE)在考虑热应变情况下 转化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
[0040] 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
[0043] 其中,σ_和。_为最大,最小应力,Δ ε ρ为塑性应变范围,Δ。为应力范围,Wq 为疲劳极限,m和C为材料常数;
[0044] 步骤3):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包括结构分析得到相关高温疲 劳参数以及在零载荷条件热分析得到热参数代入,计算出等效能量,并将结果与热机械试 验得到的数据计算的3SE模型能量进行对照,改进的3SE模型为公式如下:
[0046] 其中,Δ ε &为热应变范围;
[0047] 通过对照图显示出,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数据得到的能量几乎相当;
[0048] 步骤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0049] (1)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得到的等效能量与循环失效数在对数坐标系下对比,发 现能量与循环失效数呈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对于寿命预测是可行的;
[0050] (2)将等效能量代入步骤2)的W-N曲线,得到寿命预测结果;
[0051] 步骤5):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 命的能力;其分散带与标准差分别如下式:
[0054] 其中Npra和N &分别为预测寿命和试验寿命;
[0055] 拉伸滞后能模型:
[0057] 其中,C和β为材料常数,根据高温恒温疲劳得到。
[0058]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出等效方法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效果,将本方法所得到的预 测寿命结果与热机械疲劳试验得到的寿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在恒温高温疲劳下对 应热机疲劳热应变参数的等效预测寿命的方法对疲劳材料寿命预测结果误差分散在2倍 因子之内。为了进一步表明等效方法预测能力,用分散带和标准差两个统计量来表示,将拉 伸滞后能模型利用热机械疲劳所得数据得到的分散带与标准差与等效方法得到分散带和 标准差进行比较,其结果相当。因此,提出的预测热机疲劳寿命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单轴 载荷条件下的热机械疲劳寿命。
【主权项】
1. 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中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恒温疲劳数 据和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 步骤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SE)在考虑热应变情况下转化 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 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Nf(Aff-ff0)m= C 其中,。_和σ _为最大,最小应力,ΔεP为塑性应变范围,Δσ为应力范围,W。为 疲劳极限,m和C为材料常数; 步骤3):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代入,计算出等效能量,并将结果与 热机械试验得到的数据计算的3SE模型能量进行对照,改进的3SE模型为公式如下:其中,Αεth为热应变范围; 通过对照图显示出,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数据得到的能量几乎相当; 步骤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1) 利用改进的3SE模型得到的等效能量与循环失效数在对数坐标系下对比,发现能 量与循环失效数呈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对于寿命预测是可行的; (2) 将等效能量代入步骤2)的W-N曲线,得到寿命预测结果; 步骤5):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命的 能力;其分散带与标准差分别如下式: 分散带=maxd/Npre,Npre/Nob)其中和别为预测寿命和试验寿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1)有限元分析时所用的控制应变为热机械试验中的机械应变,结构分析时所用的材 料常数为在对应的热机械疲劳最高温度下高温疲劳所对应的常数。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5)中拉伸滞后能预测寿命所用的数据是由热机械疲劳试验所得到的,而计算等效能 量所用的数据为高温疲劳数据和热疲劳数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效的预测热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涉及疲劳强度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1)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出热机械疲劳在最高温度处的高温疲劳数据和相应温度范围下的热应变数据;(2)将原有的在恒温下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考虑热应变转化成含有热应变项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3)将有限元计算的数据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法求得的等效能量与热机械试验的到数据计算的能量进行对照;(4)利用改进的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对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5)在工程上,将等效能量法与拉伸滞后能模型使用分散带和标准差来衡量模型预测寿命的能力。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能较好的计算热机械疲劳寿命。
【IPC分类】G06F17/50
【公开号】CN105302987
【申请号】CN201510781870
【发明人】尚德广, 宋明亮, 赵相锋, 张嘉梁, 王晓玮, 陶志强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