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27844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致密油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 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致密油资源潜力巨大,目前且尚处于勘探初期,是未来石油产量的重要增长点。目 前致密油可采储量评价体系仍以常规油气评价为主。目前涉及致密油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 技术有:容积法、概率统计法、类比法、井距外推法、产量递减法等。其中:
[0003] ①容积法,基于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刻画出待评价区地下致密油的空间分布情况, 计算出致密油层的体积,通过油层的孔隙度估算出致密油的储量。
[0004] ②概率统计法,利用生产井最终估算可采储量(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EUR),建立生产井EUR概率分布图,确定待评价区的钻井数N以后,从生产井EUR概率分布图 上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对应得到单井EUR,选取N次,得到N个单井EUR值,求得平均值然后 输入。重复该过程5000到10000次,得到5000-10000个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做出新的EUR概 率统计分布图,根据不同概率处获得未钻探可采储量。
[0005] ③类比法,利用在产致密油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井特征,建立刻度区,通过待评价 区地质条件,类比已有刻度区,确定待评价区开发井特征,进而推算出待开发区的储量。
[0006] ④外推井距法,利用已投产生产井的生产曲线,计算出单井的EUR,即为1P级储量。 对井周围按照一个井距进行外推,外推区域的单井EUR与已钻井EUR相当,即生产井一个井 距以内区域的预测产量为2P储量。继续向外推第二个井距的产量,仍认为与已投产井的产 量相当,即生产井2个井距以内区域的预测产量,为3P储量。
[0007] ⑤递减曲线法,利用具有半年以上生产历史的生产井,通过产量递减模型,计算出 来的单井最终估算可采储量。
[0008] 然而,容积法基于常规油气地下聚集模式来评价致密油储量,对于均质厚层致密 油层有一定适用性,但对于大多数致密油层而言,均具有强非均质性,横向纵向变化都很 大,其地质特征参数几乎无法取准,因而最终评价结果精度极低,该方法仅适用于评价致密 油资源量。
[0009] 概率统计法是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计算致密油储量,其中未考虑地质因素的影 响。但是,地质因素的差异对于任何地区油气藏储量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可以反映 生油能力的烃源条件和反映储集能力的储集条件。另外,概率统计法也未考虑工程因素的 影响,例如水平井段长度以及压裂后的泄流半径,这些因素也会直接造成单井产量大幅变 化。因而,概率统计法忽视了地质因素,无法获得较为精确的致密油储量。
[0010]类比法需要大量的与被评价区域类似的对比数据,即刻度区数据。在类比过程中, 需要通过给评价区各个地质要素进行打分,来给出类比相似系数,以确定被评价区与刻度 区的相似度。但这个确定类比相似系数的过程受到评价人主观影响较大,结果也因此差异 明显。另外,若刻度区与被评价区不属于同一致密岩层,其类比预测精度本身也会比较低。
[0011] 外推井距法,同样缺乏对地质因素差异性的考虑,其默认致密油生产井周边2个井 距内的地质条件几乎一致,未来新钻生产井的产能也会基本相同;但事实上,因为地质因素 总会发生变化的,在已投产生产井的一侧地质因素可能更好,另一侧可能更差。最重要的 是,在致密油井较少地区,外推井距法会极大的低估了致密油的实际可采储量。对于目前大 部分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的致密油开采区,该方法评价出的储量误差极大。因此,外推井距 法,并不能很好的评价致密油储量。
[0012] 递减曲线法,受控于生产井的生产历史数据且仅能对单井的可采储量进行预测。 但在致密油新区块的勘探过程中,是不具备开发井及生产历史资料的,所以该方法仅能应 用于对已开发的致密油区进行评价,无法对勘探阶段的致密油区块进行预测。
[0013] 综上所述,由于致密油资源与常规油气资源在地质条件、开发手段等方面具有显 著的差异,现有的技术方案均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致密油储量。

【发明内容】

[0014]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及装 置
[0015]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 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将致密油区域中已有生产井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块;
[0017]确定每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参数;
[0018] 依据每个区块内各生产井的历史生产数据对应确定该区块的各生产井的单井可 采储量,并据此确定每个区块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
[0019] 利用相关性分析法从每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参数选出与其单井平均可采储量正相 关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
[0020] 根据各个区块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与其地质特征影响参数建立多元线性模型;
[0021] 将各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代入所述多元线性模型,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以确定所述多元线性模型的模型系数,从而获得所述致密油区域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 预测模型;
[0022] 根据所述单井平均可采储量预测模型预测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可采 储量。
[0023]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每个区块内的各个生产 井处于同一构造带且每个区块具有至少两口达到设定生产历史年限的生产井。
[0024]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在所述利用相关性分析 法从每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参数选出与其单井平均可采储量正相关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中:
[0025] 当区块的地质特征参数对该区块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关系时, 根据公式
·将该地质特征参数对该区块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的影响变换成 正相关关系,其中,X为变换后的地质特征参数,X〇为原地质特征参数,Xm为地质特征参数的 最优经验值。
[0026]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所述多元线性模型为:
[0027] +名2 +... + <,其中,EUR为致密油区域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e为 自然数,仏为第i个地质特征影响参数,xi为模型系数。
[0028]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在所述将各个区块的地 质特征影响参数代入所述多元线性模型,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之前,还包括:
[0029] 根据公式4=^1将所述将各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进行去量纲的标准化处 Am 理,其中Ai为标准化后的第i个地质特征影响参数,Ai〇为第i个地质特征影响参数,Aim为第i 个地质特征影响参数的最优经验值;
[0030] 将所述多元线性模型进行两边取对数处理;
[0031 ]对应的,所述将各个区块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代入所述多元线性模型,具体为: [0032]将各个区块的经去量纲的标准化处理后的地质特征影响参数代入经两边取对数 处理后的多元线性模型。
[0033]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所述确定每个区块的地 质特征参数,包括:
[0034]利用钻井资料确定各区块内致密油层系的产层厚度;
[0035]利用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确定各区块内致密油层系的平均孔隙度、产层泥地 比以及供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以及,
[0036]利用地层测试资料确定各区块内地层压力系数或压力梯度、气油比、油水比和原 油重度。
[0037]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单井平均 可采储量预测模型预测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可采储量,具体包括:
[0038] 获取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
[0039] 将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地质特征参数代入所述单井平均可采储量预 测模型,获得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
[0040] 获取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面积,以及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已有生产井区 域内生产井平均井控面积;
[0041] 根据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单井平均可采储量、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 价区域的面积、以及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已有生产井区域内生产井平均井控面积预测所述致 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可采储量。
[0042]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测致密油待评价区域可采储量的方法,在所述根据所述单井平 均可采储量预测模型预测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待评价区域的可采储量之前,还包括:
[0043] 根据所述单井平均可采储量预测模型及所述致密油区域中各个区块的地质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