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976591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涉及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计算机通信领域,由于连接外部的串行总线传输带宽的提高,要求通信处理机能接收多个业务数据块,这些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不同,在业务数据块存储于共享双端口存储器方式下,因为主计算机与通信处理机之间均需要对这些共享业务数据块的访问,如何高效率保证高速的主机与慢速的通信处理机之间访问数据的完整性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方案,能够令通信处理机正确标识正在写入的数据缓存,保证主机能够正确定位通信处理机正在访问的“繁忙”接收缓存,解决了接收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0004]本发明是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接收数据缓冲区,该接收数据缓冲区分成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分别存放通信处理机接收的业务数据;
[0007]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用来存储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由主机写入首地址指针的初值,在工作中主机和通信处理机均能够读取首地址指针的值;
[0008]缓存标识锁存器,用于锁存通信处理机正在访问的业务数据块缓存相对应的逻辑标识,各个逻辑标识与各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一一对应,逻辑标识作为主机读取相应业务数据块缓存的使能条件。
[0009]上述缓存标识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数据总线,锁存信号LE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地址译码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的数据总线,使能信号OE端连接主机的地址译码信号。
[0010]基于以上系统实现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环节:
[0011]a)主机对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写入首地址指针的初值;
[0012]b)通信处理机将缓存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O”,即标识没有访问任何缓存数据;
[0013]c)当通信处理机接收到数据时,将业务数据块缓存对应的逻辑标识写入缓存标识锁存器;
[0014]d)通信处理机依据业务数据块缓存对应的逻辑标识,从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相应单元读出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地址,将接收的数据逐一写入业务数据块缓存;
[0015]e)通信处理机把所有接收数据均写入业务数据块缓存后,将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 “O”;
[0016]f)主机读取某一业务数据块缓存时,首先读缓存标识锁存器,分析逻辑标识的值是否与主机要读的业务数据块缓存是否相对应:
[0017]如果否,则读取该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内容;
[0018]如果是,则周期查询标识锁存器,直到读出逻辑标识的值与主机要读的业务数据块缓存不再对应,即表明通信处理机对该业务数据块缓存访问完成,则主机读取该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内容。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a支持主机、通信处理机能并行接收多个业务数据块;
[0021]b)采用标识锁存器,不仅解决了数据块的完整性问题,且实时性好;
[0022]c)定位准确,使用灵活,易于实现,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主机的工作流程图;
[0025]图3是本发明技术方案通信处理机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本发明设置了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正在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标识锁存器和接收数据缓冲区。其中,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用来存储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由主机写入指针初值,在工作中主机和通信处理机均可读取地址指针值;正在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标识锁存器用于锁存通信处理机正在接收数据块相对应的逻辑标识,该标识锁存器输入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数据总线,锁存信号LE连接通信处理机的地址译码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的数据总线,使能信号OE连接主机的地址译码信号。接收数据缓冲区用于存放通信处理机接收的业务数据,通信处理机写入从外部总线上接收的数据内容,主机读取内容。
[0028]具体如图1所示,在共享双端口存储器下,主机对多个接收业务数据块的接收采用查询方式,当接收到一个新的数据块时,由通信处理机置该数据块的新数据标志,主机读取该数据块后,清除该数据块的新数据标志。
[0029]I)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
[0030]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用来存储多个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根据接收数据的逻辑编号值,每个偏移地址单元存放该接收数据的缓存首地址指针,由主机写入各个指针初值,在接收中,通信处理机根据接收数据的逻辑编号值,读取接收缓存的地址值,存放接收的数据块;
[0031]2)接收数据缓冲区
[0032]接收数据缓冲区用于存放通信处理机接收的数据,当通信处理机接收到外部总线的数据时,依据逻辑编号值对应的接收数据缓存的地址值,逐一向缓存写入接收到的数据块;主机根据要求读出接收数据的逻辑编号值,判断在通信处理机没有写入时,读取相应接收缓存的数据内容。
[0033]3)正在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标识锁存器
[0034]正在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标识锁存器用于锁存通信处理机正在接收数据块相对应的逻辑标识,该标识锁存器输入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数据总线,锁存信号LE连接通信处理机的地址译码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的数据总线,使能信号OE连接主机的地址译码信号。通信处理机在起始状态和访问完成一个数据块结束时,加载标识锁存器“O”值,标识通信处理机没有访问任何接收缓存数据,当接收逻辑编号为i的数据块时,加载标识锁存器“i”值,标识通信处理机正在向i逻辑编号对应的接收缓存写入接收数据,主机不能读。主机要读取逻辑编号为i的数据块时,首先读标识锁存器的值,若不等于i,则可以读i逻辑编号对应的接收缓存,若等于i,则需等待标识锁存器的值不等于i时,才可读取。
[0035]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图2、3所示:
[0036]a)主机对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简称指针区)写入地址指针初值;
[0037]b)通信处理机将正在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标识锁存器(简称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O”,即标识没有访问任何接收缓存数据;
[0038]c)当通信处理机接收到数据时,将接收数据块对应的逻辑编号写入标识锁存器,即可通知主机其正在访问的接收业务数据块缓存;
[0039]d)通信处理机,依据接收数据块对应的逻辑编号,从指针区相应单元读出接收数据块缓存地址,将接收的数据逐一写入接收数据缓存;
[0040]e)通信处理机把所有接收数据均写入接收数据缓存后,将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O”,即标识转为没有访问任何接收缓存数据的状态;
[0041 ] f)主机,要读取某一外部接收数据块时,首先读标识锁存器,分析读出的内容一一通信处理机正在接收数据块对应的逻辑编号是否与主机要读的接收数据块是否是同一块(地址相同),若相同,则查询标识锁存器,直到读出的值不等于要读的数据块逻辑编号,即通信处理机写数据块已完成,则可读取要读的接收数据块;若不同,则可读取要读的接收数据块。
【主权项】
1.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缓冲区,该接收数据缓冲区分成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分别存放通信处理机接收的业务数据; 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用来存储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由主机写入首地址指针的初值,在工作中主机和通信处理机均能够读取首地址指针的值; 缓存标识锁存器,用于锁存通信处理机正在访问的业务数据块缓存相对应的逻辑标识,各个逻辑标识与各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一一对应,逻辑标识作为主机读取相应业务数据块缓存的使能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存标识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数据总线,锁存信号LE端连接通信处理机的地址译码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机的数据总线,使能信号OE端连接主机的地址译码信号。3.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实现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环-K-T: a)主机对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写入首地址指针的初值; b)通信处理机将缓存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O”,即标识没有访问任何缓存数据; c)当通信处理机接收到数据时,将业务数据块缓存对应的逻辑标识写入缓存标识锁存器; d)通信处理机依据业务数据块缓存对应的逻辑标识,从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相应单元读出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地址,将接收的数据逐一写入业务数据块缓存; e)通信处理机把所有接收数据均写入业务数据块缓存后,将标识锁存器的内容写为“O” ; f)主机读取某一业务数据块缓存时,首先读缓存标识锁存器,分析逻辑标识的值是否与主机要读的业务数据块缓存是否相对应: 如果否,则读取该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内容; 如果是,则周期查询标识锁存器,直到读出逻辑标识的值与主机要读的业务数据块缓存不再对应,即表明通信处理机对该业务数据块缓存访问完成,则主机读取该业务数据块缓存的内容。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证通信处理机与主机间接收数据完整性的系统及其方法,将接收数据缓冲区分成多个业务数据块缓存,分别存放通信处理机接收的业务数据;建立接收数据缓存指针区和缓存标识锁存器,其中缓存标识锁存器锁存通信处理机正在访问的业务数据块缓存相对应的逻辑标识,各个逻辑标识与各个业务数据块缓存的首地址指针一一对应,逻辑标识作为主机读取相应业务数据块缓存的使能条件,从而保证主机能够正确定位通信处理机正在访问的“繁忙”接收缓存,解决了接收数据的完整性问题。本发明具有实时性好,使用灵活,易于实现的特点。
【IPC分类】G06F13/16
【公开号】CN105528312
【申请号】CN201510926801
【发明人】王世奎, 李卫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