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182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专利说明】
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触摸屏逐渐朝向大屏化、曲面屏和无边框屏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用户在单手持机时,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的问题,致使用户对终端操作困难。例如用户单手持机时,用户很难触摸到位于终端屏幕界面底部的back键和home键等虚拟按键;或者是位于终端底部的例如back键和home键等实体按键,致使终端屏幕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等,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户单手持机导致的终端屏幕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0004]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包括:
[0005]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0006]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0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0008]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0009]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10]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并根据获取的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用户在触摸屏幕上形成的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控制显示界面的翻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1]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2]图2表示根据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时,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在触摸屏幕上的示意图;
[0013]图3表示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以及触摸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示意图;
[0014]图4表示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以及触摸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示意图;
[0015]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一;
[0016]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二;
[0017]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
[0018]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0]第一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0022]步骤101,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0023]在本步骤中,具体的,用户在单手持机时,用户的手指和用户手掌的大鱼际处很容易触摸到终端的屏幕,这样,用户手掌的大鱼际处在终端触摸屏幕上的接触区域可以形成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用户手指在终端触摸屏幕上的滑动轨迹可以形成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此时,可以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具体来说,该预设区域可以为终端屏幕下方角落的扇形区域。此外,可选地,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
[0024]步骤102,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25]在本步骤中,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具体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或者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举例来说,第一显示界面可以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可以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
[0026]这样,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并根据获取的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使得用户在单手持机时,只需要控制在终端屏幕上的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就可以控制终端显示界面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尚了用户体验。
[0027]具体的,在步骤102中,在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时,有多种方式可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下面具体介绍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的多种方式:
[0028]第一种方式:根据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
[0029]在该种方式中,具体的,滑动轨迹向远离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向靠近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具体的,第一显示界面可以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可以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
[0030]这样,在用户单手持机时,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根据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时,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在触摸屏幕上的示意图。假设第一显示界面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则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终端屏幕时形成的滑动轨迹向远离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back键,即此时可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上一显示界面;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终端屏幕时形成的滑动轨迹向靠近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home键,即此时可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当然,只有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时,才能够根据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这样可以防止用户单手持机时,用户手指误触发显示界面的切换的现象发生。
[0031]第二种方式:根据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
[0032]在该种方式中,具体的,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具体的,第一显示界面可以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可以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
[0033]这样,在用户单手持机时,具体的,如图3所示,为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以及触摸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示意图。假设第一显示界面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则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终端屏幕时形成的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back键,即此时可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上一显示界面;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终端屏幕时形成的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home键,即此时可以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当然,只有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时,才能够根据连线的长度的变化和触摸区域的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这样可以防止用户单手持机时,用户手指误触发显示界面的切换的现象发生。
[0034]第三种方式:根据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
[0035]在该种方式中,具体的,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三预设阈值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具体的,第一显示界面可以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可以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
[0036]这样,在用户单手持机时,用户的手指在触摸终端屏幕时形成的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形成一连线,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以及触摸区域在终端屏幕上的示意图。假设第一显示界面为当前显示界面的上一显示界面,第二显示界面为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则当该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w增大,且夹角w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back键,即此时可以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上一显示界面;当该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w减小,且夹角w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可以认为此时触发终端上现有的home键,即此时可以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终端的桌面显示界面。当然,只有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时,才能够根据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和触摸区域的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这样可以防止用户单手持机时,用户手指误触发显示界面的切换的现象发生。
[0037]这样,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实现根据触摸区域和滑动轨迹,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极大的方便了单手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0038]第二实施例:
[0039]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一。终端包括:
[0040]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0041 ]控制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42]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并通过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3]可选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
[0044]可选的,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二。终端的控制模块502包括:第一控制单元5021,用于根据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第二控制单元5022,用于根据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第三控制单元5023,用于根据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显示界面的切换。
[0045]可选的,第一控制单元5021用于:滑动轨迹向远离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向靠近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
[0046]可选的,第二控制单元5022用于: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0047]可选的,第三控制单元5023用于: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滑动轨迹的终点与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第三预设阈值大于第四预设阈值。
[0048]这样,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或第三控制单元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或者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9]第三实施例:
[0050]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图7所示的终端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 704、用户接口 703。终端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0051]其中,用户接口 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0052]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I 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0M,EPR0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3七&〖化!^1,31^10、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0711&1^^^1,01^10、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 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00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具体的,存储器702中存储有设置模块及配置文件。
[0054]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005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其中,处理器701用于: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56]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1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 ,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此外,存储器702内存储有上述方法中用到的对应关系等。
[0057]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1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0058]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0059]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处理器701还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
[0060]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向远离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向靠近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
[0061]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所述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所述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0062]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所述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所述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
[0063]终端7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0064]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通过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并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0065]第四实施例:
[0066]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地,图8中的终端8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 ,PDA)、或车载电脑等。
[0067]图8中的终端800包括射频(Rad1Frequency,RF)电路810、存储器820、输入单元830、显示单元840、处理器860、音频电路87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880、电源890。
[0068]其中,输入单元8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8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831。触控面板8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8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8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860,并能接收处理器8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831。除了触控面板831,输入单元8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832,其他输入设备8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9]其中,显示单元8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8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840可包括显示面板841,可选的,可以采用IX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1de,0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 841。
[0070]应注意,触控面板8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8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8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8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0071]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0072]其中,处理器860是终端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8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8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007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8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822内的数据,其中,第一存储器821中包括有设置模块及配置文件。处理器860用于: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
[0074]可选地,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
[0075]可选地,处理器860还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走向和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
[0076]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860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向远离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向靠近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
[0077]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860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所述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所述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0078]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860还用于: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所述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所述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
[0079]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通过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并根据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持机时,由于用户很难触摸到屏幕底部的功能键导致的显示界面翻页困难的问题,为用户切换终端的显示界面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用户体验。
[0080]终端8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008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082]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83]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84]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85]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086]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8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界面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走向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 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 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走向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滑动轨迹向远离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向靠近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所述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不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所述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不界面;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的步骤包括: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所述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所述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屏幕上预设区域内的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以及预设区域外的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和第二触点的滑动轨迹,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切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的触摸区域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走向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或者,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的大小的变化和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的切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 所述滑动轨迹向远离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向靠近所述触摸区域的方向滑动,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增大且所述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不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的长度减小且所述长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不界面;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增大且所述夹角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增大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一显示界面; 所述滑动轨迹的终点与所述触摸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与终端的侧长边的夹角减小且所述夹角小于第四预设阈值,且所述触摸区域的面积减小时,控制所述显示界面由当前显示界面切换至第二显示界面;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
【文档编号】G06F3/0488GK105867829SQ20161042306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段阳琦
【申请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