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

文档序号:105535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通过服务平台和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对研究生生源的基础情商、专业智商和综合灵商进行综合测评,挖掘出研究生自身能力倾向,并给出最优所归属的教授工作站,保证了研究生能力的高效培养。通过将研究生能力培养机理机制与信息化平台的结合提升了研究生能力培养效率,通过教授工作站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与链接共享,从而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使得教授工作站运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模式化,解决了研究生能力培养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的问题,同时使得研究生可以根据自由了解其他教授工作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研究生人才。
【专利说明】
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服务平台,特别涉及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研究生各项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与社会实践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0003]教授工作站是集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研究生人才培养职能三位一体的有机单元,最有希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手、截面、纽带、桥梁和窗口。教授工作站链接联通产、学、研多方主题,被赋予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功能。但目前教授工作站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以经验为主,教授工作站在运作上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模式化都有所欠缺,使得教授工作站对研究生的培养不能根据研究生自身特点制定出与之适应的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培养效率低、培养方向偏差等问题。
[0004]“互联网+”时代对研究生的能力培养效果提出了时代要求,我们需要打造的是既有国际化眼光与头脑,又能扎根本土、具有草根性的人才;“能顶天、能立地”具备多项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当前单一孤立的教授工作站难以胜任如此高难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需要教授工作站之间互联互通消除孤岛现象,建立跨界、跨域、跨链的能够实现全域、全链、全息交互交流的多主体协同共享、共生、共赢的组织机制平台。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及方法。
[0006]—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客户端I与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平台系统主机2中装有身份注册系统5、分享空间7和能力测评系统8,且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数据库服务器3、网络服务器4、网管工作站6、文本生成装置9、教授工作站门户10和研究生管理系统11;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同步备份装置12,身份注册系统5连接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3,教授工作站门户10连接
[0007]I教授工作站资源共享系统14,用于教授工作站之间互联互通,从而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0008]II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5,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视频图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传递显示;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4连接
[0009]i视频监控装置16,用于呈现出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实时图像;
[0010]ii环境因子采集装置17,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各个教授工作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展现;
[0011]教授工作站门户10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0012]研究生管理系统11连接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
[0013]采用上述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的服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I)参与对象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在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的客户端I中,选择教授、行业专家、研究生、工作站管理人员,进行注册,并提供相关证明,由服务平台管理员结合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2对参与对象身份进行真实性查询审核;
[0015](2)研究生在客户端I登陆服务平台,参照能力测评系统8的能力测评标准库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内容包含基础情商、专业智商和综合灵商:
[0016]基础情商包括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察觉与控制能力、负责任行为与决策能力;
[0017]专业智商包括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获取知识与研究能力、学术创新与交流能力;
[0018]综合灵商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整体性感悟力、诗外功夫;诗外功夫指的是研究生的阅历和实践能力;
[0019](3)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根据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输出所测评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并给出研究生能力倾向所应当归属的教授工作站的预判;所述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包括行业专家组、教育顾问组、平台组织组和产业基地组;所述目标人才类型包括就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创业型人才;所述教授工作站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0020]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负责专业领域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其活动功能侧重认识实践和科学实验,兼具专业环节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就业型人才;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负责在专业领域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之间的链接关系,其活动功能侧重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兼具环节链接关系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负责链接服务专业领域产业链全链条,其活动功能全面覆盖认识实践、科学实验、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和信息联通,适合培养创业型人才;
[0021](4)服务平台所预判研究生适合的教授工作站结合研究生自身意愿,确定研究生最终所归属的教授工作站;
[0022](5)依据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在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和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进行一定权重的培养并记录,其权重依据侧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才类型决定;同时研究生进入分析空间7和/或教授工作站门户1进行交互学习和资源共享;管理部门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11对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0023]课程体系平台18用于研究生选课及授课老师对研究生的成绩录入,通过课程教授,提升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素质;实习培训平台19用于研究生在社会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由企业管理人员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实习内容、实习成果信息的录入;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以及培训学习,由导师进行统一信息管理,通过数据录入、存储获取学生各类学习内容、培训内容、实验过程、科研实践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0024]不同平台对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程度不同,课程体系平台18:专业能力>基础能力>综合能力,课程体系平台18对于学术型人才的研究生比就业型人才的研究生和创业型人才的研究生设置更多的学分阈值;实习培训平台19: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专业能力 > 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
[0025]本方法的原理为:
[0026]类变量分析法,包括特征变量、环境变量、行为变量和关键变量,还包括一定的随机变量。特征变量是基础情商、专业智商和综合灵商三大能力测度指标;环境变量是以教授工作站为载体,包含任务完成型、问题导向型、全面综合型三大类型的教授工作站,由所有的环境变量总结构搭建环境系统,实现环境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行为变量中教授团队是主导因素,其次是企业主体、学生主体、学习主体和政府主体;关键变量包括培养环节变量、组织变量和机制变量,培养环节变量是前提,包括实践培养环节、创新培养环节、创业培养环节,组织变量是关键,包括教授工作站、产业技术体系和服务平台,机制变量是表现,包括调优机制、共生机制和共享机制。管理部门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对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并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保证研究生按照其适应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研究生人才。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发明针对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教授工作站实践载体、组织机制和信息平台联通问题,利用已有培养资源和基础,实现以教授工作站为载体、以组织机制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研究生能力培养新模式,实现了教授工作站之间互联互通并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同时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制定出与之适应的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培养效率,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了路径。
[0029]1)、通过平台和顾问组对研究生生源的能力测评,挖掘出研究生自身能力倾向,并给出最优所归属的教授工作站,保证了研究生能力的高效培养。
[0030]2)、通过教授工作站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与链接共享,从而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使得研究生可以根据自由了解其他教授工作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研究生人才。
[0031]3)、通过将研究生能力培养机理机制与信息化平台的结合提升了研究生能力培养效率,使得教授工作站运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模式化,解决了研究生能力培养从经验上升到科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系统图;
[0033]图2为本发明研究生能力培养方法流程图;
[0034]图3为本发明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类变量分析框架图;
[0035]图4为不同平台对研究生培养的侧重关系。
[0036]标号说明:1_客户端,2-平台系统主机,3-数据库服务器,4-网络服务器,5-身份注册系统,6-网管工作站,7-分享空间,8-能力测评系统,9-文本生成装置,10-教授工作站门户,11-研究生管理系统,12-同步备份装置,13-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4-教授工作站资源共享系统,15-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6-视频监控装置,17-环境因子采集装置,18-课程体系平台,19-实习培训平台,20-导师团队训练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0038]如图1所示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客户端I与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客户端包括PC端与移动客户端;平台系统主机2中装有身份注册系统5、分享空间7和能力测评系统8,且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数据库服务器3、网络服务器4、网管工作站6、文本生成装置9、教授工作站门户10和研究生管理系统11;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同步备份装置12,身份注册系统5连接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3,教授工作站门户10连接
[0039]I教授工作站资源共享系统14,用于教授工作站之间互联互通,从而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0040]II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5,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视频图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传递显示;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4连接
[0041]i视频监控装置16,用于呈现出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实时图像;
[0042]ii环境因子采集装置17,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各个教授工作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展现;
[0043]教授工作站门户10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0044]研究生管理系统11连接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
[0045]如图2-图4所示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I)参与对象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在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的客户端I中,选择教授、行业专家、研究生、工作站管理人员,进行注册,并提供相关证明,由服务平台管理员结合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2对参与对象身份进行真实性查询审核;
[0047](2)研究生在客户端I登陆服务平台,参照能力测评装置8的能力测评标准库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内容包含基础情商、专业智商和综合灵商:
[0048]基础情商包括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察觉与控制能力、负责任行为与决策能力;
[0049]专业智商包括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获取知识与研究能力、学术创新与交流能力;
[0050]综合灵商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整体性感悟力、诗外功夫;诗外功夫即“功夫在诗夕卜”,指的是研究生的阅历和实践能力;
[0051](3)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根据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输出所测评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并给出研究生能力倾向所应当归属的教授工作站的预判;所述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包括行业专家组、教育顾问组、平台组织组和产业基地组;所述目标人才类型包括就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创业型人才;所述教授工作站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0052]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负责专业领域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其活动功能侧重认识实践和科学实验,兼具专业环节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就业型人才;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负责在专业领域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之间的链接关系,其活动功能侧重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兼具环节链接关系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负责链接服务专业领域产业链全链条,其活动功能全面覆盖认识实践、科学实验、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和信息联通,适合培养创业型人才;
[0053](4)服务平台所预判研究生适合的教授工作站结合研究生自身意愿,确定研究生最终所归属的教授工作站;
[0054](5)依据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在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和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进行一定权重的培养并记录,其权重依据侧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才类型决定;
[0055]其中,课程体系平台18用于研究生选课、授课及授课老师对研究生的成绩录入,通过课程教授,提升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素质;实习培训平台19用于研究生在社会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该企业往往和教授工作站有合作,由企业管理人员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实习内容、实习成果信息的录入;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以及培训学习,由导师进行统一信息管理,通过数据录入、存储获取学生各类学习内容、培训内容、实验过程、科研实践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如图4所示,不同平台对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程度不同,课程体系平台18:专业能力>基础能力>综合能力,课程体系平台18对于学术型人才的研究生比就业型人才的研究生和创业型人才的研究生设置更多的学分阈值;实习培训平台19: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专业能力> 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
[0056]同时,研究生进入分析空间7和/或教授工作站门户10进行交互学习和资源共享,包括:
[0057]研究生在各平台培养的过程中,比如在每次上课、实习锻炼、科研实验后,
[0058]①在分享空间7中进行交互学习,该分享空间7综合考虑相关学科专业人员交流以及跨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之间的互动,各类版块以及主题的信息包括案例、政策、研究进展、软件、文档、图像和视频;以及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以此进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交换信息与资源;
[0059]②进入教授工作站门户10,通过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7,查看其他教授工作站的试验内容数据及视频图像。
[0060]研究生管理系统11为管理部门对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的实时监督提供了信息支撑,保证了研究生按照其适应的方向发展。
【主权项】
1.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客户端(I)与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平台系统主机(2)中装有身份注册系统(5)、分享空间(7)和能力测评系统(8),且平台系统主机(2)连接数据库服务器(3)、网络服务器(4)、网管工作站(6)、文本生成装置(9)、教授工作站门户(10)和研究生管理系统(11);数据库服务器(3)连接同步备份装置(12),身份注册系统(5)连接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3),教授工作站门户(10)连接 I教授工作站资源共享系统(14),用于教授工作站之间互联互通,从而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II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5),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视频图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传递显示;教授工作站远程链接系统(14)连接 i视频监控装置(16),用于呈现出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实时图像; ii环境因子采集装置(17),用于将教授工作站门户(10)中的各个教授工作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展现; 教授工作站门户(10)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研究生管理系统(11)连接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的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参与对象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在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平台的客户端(I)中,选择教授、行业专家、研究生、工作站管理人员,进行注册,并提供相关证明,由服务平台管理员结合高校身份核查系统(12)对参与对象身份进行真实性查询审核; (2)研究生在客户端(I)登陆服务平台,参照能力测评系统(8)的能力测评标准库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内容包含基础情商、专业智商和综合灵商: 基础情商包括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察觉与控制能力、负责任行为与决策能力; 专业智商包括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获取知识与研究能力、学术创新与交流能力; 综合灵商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整体性感悟力、诗外功夫;诗外功夫指的是研究生的阅历和实践能力; (3)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根据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输出所测评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并给出研究生能力倾向所应当归属的教授工作站的预判;所述研究生服务平台顾问组包括行业专家组、教育顾问组、平台组织组和产业基地组;所述目标人才类型包括就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创业型人才;所述教授工作站包括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和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 任务完成型教授工作站负责专业领域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其活动功能侧重认识实践和科学实验,兼具专业环节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就业型人才;问题导向型教授工作站负责在专业领域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之间的链接关系,其活动功能侧重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兼具环节链接关系活动产生的信息联通功能,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全面综合型教授工作站负责链接服务专业领域产业链全链条,其活动功能全面覆盖认识实践、科学实验、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和信息联通,适合培养创业型人才; (4)服务平台所预判研究生适合的教授工作站结合研究生自身意愿,确定研究生最终所归属的教授工作站; (5)依据研究生所属目标人才类型在课程体系平台(18)、实习培训平台(19)和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进行一定权重的培养并记录,其权重依据侧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才类型决定;同时研究生进入分析空间(7)和/或教授工作站门户(10)进行交互学习和资源共享;管理部门通过研究生管理系统(11)对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课程体系平台(18)用于研究生选课及授课老师对研究生的成绩录入,通过课程教授,提升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素质;实习培训平台(19)用于研究生在社会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由企业管理人员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实习内容、实习成果信息的录入;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以及培训学习,由导师进行统一信息管理,通过数据录入、存储获取学生各类学习内容、培训内容、实验过程、科研实践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研究生能力培养机制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平台对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程度不同,课程体系平台(18):专业能力>基础能力>综合能力,课程体系平台(18)对于学术型人才的研究生比就业型人才的研究生和创业型人才的研究生设置更多的学分阈值;实习培训平台(19):综合能力>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导师团队训练平台(20):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基础能力。
【文档编号】G06Q50/20GK105913351SQ20161020187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杜松怀, 陈昕, 刘天麒, 卢韬, 王晓红, 徐朝辉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