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

文档序号:1065569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空间数据库;(2)确立风险评估层次及尺度要求;(3)确立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建议要求;(4)泥石流风险评估:包括泥石流发生概率估算、危害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评估四个步骤。本发明规定了地震扰动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及风险评估技术操作,旨在为强震影响区的近期地震及历史地震诱发的泥石流,进行多种空间尺度的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地震扰动区的1:10万?1:1000比例尺等多尺度的泥石流及泥石流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技术操作。
【专利说明】
-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泥石流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 险评估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泥石流灾害越来越频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中国西部地区山 地众多,暴雨集中,地质条件复杂,已成为泥石流灾害的重灾区之一。特别是"议川大地震" 之后,至今,已经连续5年在甘肃晚南与四川重灾区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由于缺乏强 震扰动后完善的泥石流基础数据和有效的风险评价技术,很难对潜在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进 行风险评价和监测预警,如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尽管在震前进行过风险评价与治理,但在 震后两年还是发生了巧.8"特大泥石流灾害,使灾区人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由于缺 乏不同尺度不同规模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多尺度泥石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面 也是薄弱环节,评价精度不规范。因此,针对不同尺度的泥石流沟,提前预知泥石流灾害的 风险,运对于灾害防治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0003] 虽然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不能阻止灾情的发生,但有效的应用评估结果却可W减 小巨大的损失,而且,客观的不同尺度灾害风险评价图可W给人们提供可能发生灾害的区 域范围及灾害预防信息,并为居民提供简单易懂的防灾知识,从而达到W预防为主,避免被 动地等到灾后才采取紧急行动的目的。因此可W说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价是对潜在泥石流 灾害进行预防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W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可 实现对幼沟、次沟、小沟到小流域与区域尺度的综合风险评估。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 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建立空间数据库:捜集地震扰动区内近期地震及历史地震、地震诱发泥石流资 料,结合遥感影像解译,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及其成灾背景调查,厘清区域泥石流发生 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贡献率,建立历史地震及其诱发泥石流空间数据库;
[0007] (2)确立风险评估层次及尺度要求:按照评估尺度、评估层次、评估数据、评估方法 及成果发布相适应的原则,开展从区域^小流域^小沟^次沟^幼沟不同空间尺度的泥石 流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估;
[000引(3)确立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建议要求:从工程防治技术及社会化管理两种角度, 遵循软硬兼施的原则,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泥石流隐患,应分别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及管理 措施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提升针对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的防 灾减灾能力;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建设场地 适宜性初步评估;协助当地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
[0009] (4)泥石流风险评估:包括泥石流发生概率估算、危害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评估 四个步骤。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发生概率估算的方法为:从泥石流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 分析,通过对泥石流编录数据库中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分析,确定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或时间 概率;或者通过历史和现今泥石流发生活动历史记载,分析是否存在区域周期性泥石流群 发或多期次活动特征,W确定泥石流复活重现期。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危害估算的方法为:危害估算重点考虑人员、财产的时 空分布特征及其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价的方法为:基于研究区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 果,并引入区域风险系数,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到风险评价结果;同时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 风险准则或价值判断相比较,其中,定量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估算的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 是可忽略风险、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定性或定性-半定量的风险分析 结果,是根据风险判据或价值判断将风险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过程。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估的方法为:开展定量风险估算,分为人口损失 和财产损失,人员损失包括因灾害死亡损失和因灾害伤害损失,前者是指因泥石流造成人 员死亡而带来的损失,后者主要是指灾害造成的除死亡W外的受伤、疾病、医疗损失,可表 示为:
[0014] Sh=Sd+Si (1)
[001引式中:Sh人员损失访元);S過灾死亡损失(万元)间因灾伤害损失(万元);
[0016] 基于泥石流损毁能力,高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70%,中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 坏率50%,低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30%。不同危险区受灾体期望损失值核算采用分类 调查统计方法,评估模型如下:
[0017]
(2)
[0018] 式中:D(S)为泥石流灾害财产损失,E(d)为i类受灾体受灾前平均单价,Fij为i类 受灾体发生j级损毁的数量,Gij为i类受灾体发生j级损毁时,平均价值损失率,i为受灾体 类型,j为受灾体损毁等级;
[0019] 结合人员损失评估模型和财产损失评估模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如下:
[0020] E = S(h)+D(s) (3)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2] 针对地震扰动区缺乏完善的泥石流基础数据库,且缺乏不同尺度不同范围泥石流 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规范与评价模型,本发明规定了地震扰动区的多尺度泥石流危险性评 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及风险评估技术操作,旨在为强震影响区的近期地震及历史地 震诱发的泥石流,进行多种空间尺度的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地 震扰动区的1:10万-1: 1000比例尺等多尺度的泥石流及泥石流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技术 操作。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易懂,W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W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建立空间数据库:捜集地震扰动区内近期地震及历史地震、地震诱发泥石流资 料,结合遥感影像解译,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及其成灾背景调查,厘清区域泥石流发生 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贡献率,建立历史地震及其诱发泥石流空间数据库;
[0028] (2)确立风险评估层次及尺度要求:按照评估尺度、评估层次、评估数据、评估方法 及成果发布相适应的原则,开展从区域^小流域^小沟^次沟^幼沟不同空间尺度的泥石 流危险性或风险评估;
[0029] (3)确立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建议要求:从工程防治技术及社会化管理两种角度, 遵循软硬兼施的原则,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泥石流隐患,应分别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及管理 措施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提升针对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的防 灾减灾能力;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建设场地 适宜性初步评估;协助当地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
[0030] (4)泥石流风险评估:包括泥石流发生概率估算、危害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评估 四个步骤。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发生概率估算的方法为:从泥石流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 分析,通过对泥石流编录数据库中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分析,确定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或时间 概率;或者通过历史和现今泥石流发生活动历史记载,分析是否存在区域周期性泥石流群 发或多期次活动特征,W确定泥石流复活重现期。
[003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危害估算的方法为:危害估算重点考虑人员、财产的时 空分布特征及其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003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价的方法为:基于研究区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 果,并引入区域风险系数,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到风险评价结果;同时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 风险准则或价值判断相比较,其中,定量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估算的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 是可忽略风险、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定性或定性-半定量的风险分析 结果,是根据风险判据或价值判断将风险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过程。
[003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估的方法为:开展定量风险估算,分为人口损失 和财产损失,人员损失包括因灾害死亡损失和因灾害伤害损失,前者是指因泥石流造成人 员死亡而带来的损失,后者主要是指灾害造成的除死亡W外的受伤、疾病、医疗损失,可表 示为:
[0035] Sh=Sd+Si (1)
[0036] 式中:Sh人员损失访元);Sd因灾死亡损失(万元)间因灾伤害损失(万元);
[0037] 基于泥石流损毁能力,高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70%,中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 坏率50%,低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30%。不同危险区受灾体期望损失值核算采用分类 调查统计方法,评估模型如下:
[00測
巧)
[0039] 式中:D(S)为泥石流灾害财产损失,E(d)为i类受灾体受灾前平均单价,Fij为i类 受灾体发生j级损毁的数量,Gij为i类受灾体发生j级损毁时,平均价值损失率,i为受灾体 类型,j为受灾体损毁等级;
[0040] 结合人员损失评估模型和财产损失评估模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如下:
[0041] E = S(h)+D(s) (3)
[0042] 实施例2:不同尺度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0043]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0044] (1)区域泥石流评估指标体系
[0045] 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一般包括5大类: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条件、 人类工程活动。具体又可分为:高程、坡度、滑坡点密度、降水综合指数、地层岩性、构造缓冲 区、地震、±地利用、植被指数九个指标参数。利用信息量法和AHP层次分析法及GIS技术获 得指标权值。
[0046] (2)小流域不同尺度泥石流评估指标体系
[0047] 小流域中又可W分小沟、次沟、幼沟=个尺度泥石流沟,并针对不同尺度泥石流沟 危险性评估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小沟危险性提取主沟长度、流域面积、相对高差、泥 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流域切割密度、构造线密度、人口密度、最大可能冲出量、日最大降雨量 9个评价指标;次沟选取主沟纵坡降、流域平均坡度、沟床平均宽度、岩石风化程度、相对高 差、时最大降水量、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W及松散物储量8个评价指标;幼沟选取沖渺变幅、 堵塞程度、松散物厚度、岩性破碎程度、沟道横断面形状、10分钟最大降雨量6个评价指标。
[0048] (3)单沟泥石流评估指标体系
[0049] 危险性指数(或危险度)可采用多元一次多项式表示,各自变量即为评估指标,各 指标组合起来构成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
[0050]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采用7个评价因子,除主要内在因子泥石流 规模M和发生频率F外,其它5个次要环境因素分别为: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 松散物沿程补给比例和年平均日降雨大于等于25mm天数等。
[0化1] 2、评价方法
[0052] 利用GIS与信息量法、赌权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层次分析方法 等获得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等级,也可利用指标体系及赋权值的方式,通过多元一次多项式 加权合成,获得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等级。
[0053] 基于特定发生概率或超越概率的降雨量,借助水文中P-III曲线分布概率和冈贝 尔极值I型分布计算出不同概率下的日降雨量,因此获得量化诱发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
[0054] 通过泥石流runout模拟、FL0-2D模拟,指出泥石流堆积扇分布范围、运动速度、堆 积深度及能量分布等运动学特征参数,并通过野外现场实验进行模拟,对比验证数值模拟 软件的可靠性。
[0055] 实施例3:易损性评价
[0056] 1、评价指标体系
[0057] 针对中小尺度易损性评价,从生命和财产的角度出发,可W将中小尺度承灾体易 损性评价分为人口易损性、经济与生态环境易损性,其中人口易损性表征生命的潜在损失 程度,经济与生态环境易损性表征财产类的损失。经济与生态易损性包括经济易损性和生 态易损性两个方面,经济易损性主要指评价区的固定资产情况W及社会生产情况,具体是: 建筑密度、农业产值密度、林业产值密度、农林牧配套服务产值密度、路网密度、公共设施配 置密度;生态环境易损性表征当地生态环境易受损害的程度,包括:耕地密度、林地密度、草 原密度。
[0058] 针对小流域、单沟或者场地易损性评价分为=个部分:暴露性、敏感性、恢复适应 能力分析。
[0059] 2、评价方法
[0060] 对不同尺度选取不同的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尺度借助生产函数模型对危险 源密度、人口易损性评价模型、经济与生态环境易损性评价模型进行禪合。单体或者场地通 过DEA模型和生产函数对易损性进行对比计算获得。将泥石流沟的易损性计算结果分级,易 损值介于0.5-1之间为高易损的泥石流沟;介于0.3-0.5之间的泥石流沟为中易损;0.1-0.3 之间的泥石流沟为低易损。对于易损值的评价,运是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的评价方法。对于多 条泥石流沟的易损性评价,并结合各沟的危险性评价,通过禪合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易损 性评价就可W得到各沟的风险值,同时利用GIS技术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和分区,最后进行 泥石流风险评估。
[0061] 实施例4:风险评估
[0062] 1、危害估算
[0063] 评估特定风险危害的重要步骤是识别灾害体可能的运移路径。危害的潜在规模或 强烈程度可考虑最大可能损失及年损失等,其通常取决于专业实践或操作,业主及周围环 境等的易损性。有些生态系统或许具有从已有损失中恢复的能力,但是其他承灾体或许不 行。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的承灾体,拥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公司或者承灾体在抵御经济损失方 面,其经济易损性一般较低。
[0064] 2、风险评价
[0065] 根据可接受或者可容忍风险标准对估算得到的风险量值进行评价,而可容许风险 标准的确定需考虑经验值、成本与收益比、业主的需求与关注等方面。风险的可接受水平一 般包括3类,即可接受的风险、在补偿收益的条件下可接受的风险,但是应当考虑实施风险 管理措施、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接受或者容忍的风险。
[0066] 3、效益与风险
[0067] 在评价风险时,必须对比项目活动带来的机遇和效益与特定的易损性和特定的风 险。风险识别及其不确定性对全局规划至关重要,该项工作必须在决定推进项目活动之前 事先开展。
[0068] 风险评估时应当评价有形和无形的机遇和危害,项目效益也应与资本或运营投入 同时考虑。软风险,例如消极情绪也应考虑在内,因为可能会造成显著的不良后果。
[0069] 4、风险评估
[0070] 基于危险性评估结果,根据评估尺度分别选择相应的承灾体,进行不同精细程度 的易损性评估,进而获得风险评估结果。
[0071] 区域中等比例尺评估中的承灾体可用密度形式表示,场地或单体评估中的承灾体 可W用实际人员、建筑物及设施等分布特征表示,大比例尺评估中的承灾体分析,可根据实 际数据获取情况,确定采用密度或实际个体形式描述承灾体。
[0072] -.小流域泥石流综合风险评估
[0073] 小流域综合风险评估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首先进行泥石流风险评估;然后将 评估风险叠加,获得累积综合风险。
[0074] 二.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
[0075] 选取地震扰动区典型泥石流沟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典型泥石流沟在不同概率下受 灾面价和损失的经济价值。
[0076] 5、评估可靠性检验
[0077] 对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模型方法和评估结果进行适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检验。
[0078] 模型质量检验主要从W下几个方面分析:a.模型方法的假设是否满足评估区域的 条件,是否能够预测可能的泥石流现象?无论是定性的图层叠加、统计还是物理力学模型, 都具有各自的假设条件,是否满足区域泥石流灾害发育与分布的规律,模型的简化是否影 响到区域泥石流形成机制一致,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化.模型方法是否与所采用的数据 信息相协调,如具有大量样本的地区采用统计模型方法,具有详细DEM地区的泥石流易发性 建模可W采用地貌分析方法,也即所采用的方法;C.需求的结果的定量化程度是否与模型 方法一致,经验方法只能给出定性的分级结果,统计分析模型只能给出半定量的参考结果; d.数据与模型方法要求的精度是否一致,建模的精度与模型的简化是否能够反映区域泥石 流的主要控制因素等。
[OOW]评估结果有效性验证常用ROCXReceiver Operating 化aracteristic Curve)曲 线对其进行定量检验,曲线是根据模型评价结果绘制的坐标点(〇,〇)和(1,1)坐标之间的连 线,计算线下面积AUC值,作为有效性验证的标准,线下面积越大表明其评价结果越好。此 夕h还可W利用成功率曲线、累计概率曲线等方法对评估结果进行有效性检验。
[0080]对于评估预测的可信度或不确定性问题,一般采用误差矩阵方法进行检验。
[0081 ] 术语和定义
[0082] 地震扰动区:指受到近场或远场强地震影响的地区。其中,地震包括对特定地区有 重大影响的历史地震或近期发生的地震。
[0083] 泥石流:在暴雨或持续降雨诱发作用下,松散的岩±体及水组成的流体沿坡体向 下快速流动的现象,仅含有大量的细粒物质的泥石流体经常称为"泥流"。在降雨作用下,旋 转或平移式泥石流经常在活动过程中获取速度,当滑体破碎或粘聚力丧失条件下,伴随含 水量的增加,会演化成为泥石流。干碎屑流经常发生在无粘聚力的碎石或砂±中。由于泥石 流的流速极快且具有突发性,经常造成灾难性的危害。
[0084] 易发性:指某一地区过去和未来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倾向性或敏感性,即对某一 地区现存或潜在地质灾害的类型、体积(或面积)和空间分布的定量或定性评价,也即某一 地区由易发条件决定的"已有泥石流复活或潜在泥石流发生的潜势或可能性"。易发性主要 与区域性不良地质因素(如易滑地层)的控制效应有关。
[0085] 危害:定性或定量的由于地质灾害发生所导致的后果或潜在后果,一般用财产损 失、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及社会影响等指标来表征。
[0086] 危险性:指可能导致潜在不良后果的状况。主要指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概率、破坏 力(强度)、速度、位移及其扩展影响范围。
[0087] 承灾体:特定地区内受泥石流灾害潜在影响的人口、建筑物、工程设施、经济活动, 公共事业设备、基础设施和环境等。也有人称为受灾体(或者易损体),建议统一称为承灾 体。
[0088] 易损性:泥石流影响区内单个或者一系列承灾体的受损程度。对于财产,是损坏的 价值与财产总值的比率;对于人员,是在泥石流影响范围内作为承灾体的人的死亡概率。
[0089] 风险:是对人类生命、健康、财产或生存环境产生危害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的度量。 风险通常表达为时空发生概率及其危害的乘积。对于人员损失,考虑到泥石流危险性,受险 的时空概率和人员易损性情况下的,处于最大风险的人员死亡的年概率;对于财产损失,考 虑承灾体时空概率和易损性情况下的危害年概率或年损失。
[0090] 风险估算:确定所分析的灾害对生命、健康,财产或环境风险级别度量的过程。具 体包括:灾害发生频率分析、危害分析及其二者的合成计算。
[0091] 风险分析:利用可用的信息去定性估计灾害对个人、群体、财产或环境造成的风险 大小。具体过程包括:确定分析范围和灾害影响范围、危险识别和评估、风险估算。
[0092] 风险评价:通过考虑已估算风险的重要性和随之伴生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应,将 价值和可容许风险评判标注纳入决策,判定潜在的风险是否可W容许、W及目前的风险控 制措施是否完备。如果得出否定结果,评价可替代的风险控制方案是否合理或是否将要实 施。
[0093] 风险评估:指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过程的总称。
[0094] 基于上述,针对地震扰动区缺乏完善的泥石流基础数据库,且缺乏不同尺度不同 范围泥石流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规范与评价模型,本发明规定了地震扰动区的泥石流危险 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风险评价及风险评估技术操作,旨在为强震影响区的近期地震及历 史地震诱发的泥石流,进行多种空间尺度的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适用 于地震扰动区的1:10万-1:1000比例尺等多尺度的泥石流及泥石流风险评估、控制及管理 技术操作。
[0095] W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W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建立空间数据库:搜集地震扰动区内近期地震及历史地震、地震诱发泥石流资料, 结合遥感影像解译,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及其成灾背景调查,厘清泥石流发生的主要 控制因素及其贡献率,建立历史地震及其诱发泥石流空间数据库; (2) 确立风险评估层次及尺度要求:按照评估尺度、评估层次、评估数据、评估方法及成 果发布相适应的原则,开展从从区域-小流域-小沟-次沟-幼沟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精度 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估; (3) 确立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建议要求:从工程防治技术及社会化管理两种角度,遵循 软硬兼施的原则,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泥石流隐患,应分别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及管理措施 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提升针对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的防灾减 灾能力;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迀避让新址,并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建设场地适宜 性初步评估;协助当地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 (4) 泥石流风险评估:包括泥石流发生概率估算、危害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评估四个 步骤。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发生概率估算的方法为:从泥石流发生频率的统计规律分析,通过对泥石流 编录数据库中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分析,确定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或时间概率;或者通过历史 和现今泥石流发生活动历史记载,分析是否存在区域周期性泥石流群发或多期次活动特 征,以确定泥石流复活重现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危害估算的方法为:危害估算重点考虑人员、财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承灾 体易损性分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价的方法为:基于研究区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并引入区域风险 系数,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得到风险评价结果;同时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准则或价值判 断相比较,其中,定量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估算的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是可忽略风险、可接 受风险、可容忍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定性或定性-半定量的风险分析结果,是根据风险判 据或价值判断将风险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过程。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扰动区多尺度泥石流风险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风险评估的方法为:开展定量风险估算,分为人口损失和财产损失,人员损 失包括因灾害死亡损失和因灾害伤害损失,前者是指因泥石流造成人员死亡而带来的损 失,后者主要是指灾害造成的除死亡以外的受伤、疾病、医疗损失,可表示为: Sh = Sd+Si (1) 式中:Sh人员损失(万元);SD因灾死亡损失(万元)因灾伤害损失(万元); 基于泥石流损毁能力,高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70%,中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 50%,低危险区泥石流可能破坏率30%。不同危险区受灾体期望损失值核算采用分类调查 统计方法,评估模型如下: (2) 式中:D(s)为泥石流灾害财产损失,E(d)为i类受灾体受灾前平均单价,Fij为i类受灾 体发生j级损毁的数量,Gij为i类受灾体发生j级损毁时,平均价值损失率,i为受灾体类型, j为受灾体损毁等级; 结合人员损失评估模型和财产损失评估模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如下: E = S(h)+D(s) (3)。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6021875SQ20161030861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1日
【发明人】顾春杰, 舒和平, 马金珠, 齐识, 张鹏
【申请人】兰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