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749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呈条状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第一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与第一集成电路连接,第二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与第一集成电路连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1,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2,则?20%≤(R1?R2)/R2≤20%。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和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相等或大致相等,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专利说明】
触te.显不面板和触te.显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及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技术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在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相对于电阻式触控显示面板,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成为触控显示技术的热点。
[0003]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原理为: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内形成横纵交叉分布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并在交叉处形成电容矩阵,然后驱动芯片分别向各触控驱动电极施加触控检测信号,并依次检测与各触控驱动电极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输出的触控感应信号,从而检测出电容矩阵中的电容变化,判断触控位置。
[0004]通常,因触控感应电极在面板中分布的位置不同,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也会不同,进而造成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不同,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和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也不同。当上述触控感应电极通过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输出触控感应信号时,上述电阻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触控感应信号线输出触控感应信号时会出现不同时间的延迟情况,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灵敏度均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相交;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每一触控感应电极与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并连接至上述第一集成电路;上述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连接,第二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连接;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l,上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1?2,则_20% 彡(Rl-R2)/R2 彡 20%。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相交叉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和多条触控驱动电极,以及第一集成电路,触控感应电极通过触控感应信号线与第一集成电路连接,上述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且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的距离大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的距离,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与之连接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与之连接的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电阻Rl和电阻1?2满足-20 % < (Rl-R2) /R2< 20 %,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中各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和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相等或大致相等,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0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0]图1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1B示出了图1A中实施例的一实现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B示出了图3A中实施例的一实现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A-图5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架构图;
[0018]图5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2]请参考图1A,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11、触控感应电极103、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以及第一集成电路105。
[002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多条上述触控驱动电极101,并且各触控驱动电极101可以沿第一方向Dl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l可以与第二方向D2相交,如图1A所示。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多条上述触控感应电极103,如图1A中所示的触控感应电极RXl、触控感应电极RX2等,并且上述触控感应电极103可以沿上述第二方向D2延伸,沿上述第一方向Dl排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这里没有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集成电路105可以为驱动芯片,上述每个触控感应电极103可以通过一条触控感应信号线104连接至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05。上述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可以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对应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可以包括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其中,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可以通过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05连接,上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可以通过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与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0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到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到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例如,在图1A中,触控感应电极RXl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大于触控感应电极RX2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此时可以认为触控感应电极RXl为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而触控感应电极RX2为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同时触控感应电极RX2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又大于触控感应电极RX3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此时则可以认为触控感应电极RX2为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而触控感应电极RX3为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由此可见,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不能具体的指代某个或某些触控感应电极,而是相对的概念。例如,在两个触控感应电极103中,可以根据它们到第一集成电路105的距离的不同,可以确认其中一个为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另一个为第二触控感应电极。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触控感应电极103和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均具有一定的电阻。假设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可以为Rl,上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2,在电阻Rl和电阻R2满足-20%<(R1-R2)/R2<20%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输出检测到的触控感应信号时信号延迟时间大致相同。因此,当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103的电阻和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中的电阻之和相等或大致相等时,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002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可以等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此时,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103的电阻和与之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中的电阻之和均相同,即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100中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相同。
[0027]这里,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改变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各触控感应电极103的电阻和/或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的电阻的大小,使得上述电阻Rl和电阻R2可以满足-20% <(Rl-R2)/R2<20%。即可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100中与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向第一集成电路105发送触控感应信号时信号延迟时间大致相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如图1A所示,在触控显示面板100中,在各触控感应电极103的电阻相同的情况下,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可以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的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线宽和长度相等或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上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相等或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因此,在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相等的情况下,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与第二触控感应线号线的电阻相等或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可以使得上述电阻Rl和电阻R2可以满足-20%< (Rl-R2)/R2 彡 20%。
[0028]在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中,触控感应电极103与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之间可以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上可以设有多个通孔,如图1A中的黑点所示。每个通孔可以与一个触控感应电极103对应,使得触控感应电极103可以通过通孔与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电连接。在触控显不面板100中,在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大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通孔的位置使得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小于第二触控感应线号线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以使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尽可能的相等,提高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例如,当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分别为图1A中的触控感应电极RXI和触控感应电极RX2时,与触控感应电极RXI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部分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其长度分别为L2和LI,与触控感应电极RX2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中的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部分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分别为L4和L3,并且L2大于L4,因此这里可以通过设置通孔的位置使得LI小于L3,以使L1、L2、L3和L4尽可能的满足L1+L2 = L3+L4,使得图1A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尽可能的均一。
[0029]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在上述触控感应电极103上的投影可以为直线,如图1A所示。上述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在上述触控感应电极103上的投影还可以为折线或曲线等。例如,当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沿第二方向D2的部分设置为直线而不能满足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与第一触控感应走线的长度相等时,即可以将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中的一部分设为折线或曲线,以增加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使其与第一触控感应走线的长度相等。如图1B所示,其为本实施例的一实现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可以分别为触控感应电极RXI和触控感应电极RX8,而当与触控感应电极RX8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中沿第二方向D2的部分为直线时,无法通过设置通孔使得其与触控感应电极RXl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的长度相等,此时可以设置与触控感应电极RX8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在触控感应电极RX8上的投影为一折线,如图1B所示,该折线可以使得与触控感应电极RXl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的长度等于或大致等于与触控感应电极RX8电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的长度。
[0030]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并且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10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105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相等,可以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相等或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保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各触控感应电极103和与之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104的电阻尽可能的相等,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灵敏度的均一性。
[0031]请继续参考图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201、触控感应电极203、触控感应信号线204以及第一集成电路205。
[003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电极203可以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203的面积相等或在第一方向Dl的长度相等,可以使得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等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在此条件下,若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可以等于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则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203的电阻和与之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阻之和可以相等。即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可以等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提高了上述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003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线的长度,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线宽可以大于第二感应信号线的线宽,并且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线宽的比值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线宽的比值相等。因此,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可以等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可知,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阻的大小可以与其的电导率、长度以及横截面积相关,而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触控感应信号线通常是在同一金属层刻蚀得到的,由此可见,在同一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导率和金属层厚度可以相同,因此,上述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阻可以由其的长度与线宽的比值决定。因此,当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线宽的比值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线宽的比值相等时,即可以实现电阻Rl等于电阻R2,此时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可以相同。例如,在图2中,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可以分别为触控感应电极RXl和触控感应电极RX2,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和第二感应信号线可以分别是与上述触控感应电极RXl和触控感应电极RX2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如图所示,与触控感应电极RXI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大于与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而与触控感应电极RXI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线宽大于与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线宽,而当与触控感应电极RXI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与线宽的比值等于与触控感应电极RX2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与线宽的比值时,与触控感应电极RXl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阻可以等于与触控感应电极RX2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电阻,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相同。
[0034]如图2所示,在第一方向Dl上,随着各触控感应电极203到第一集成电路205的距离之间减小,与各触控感应电极203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逐渐减小,与各触控感应电极203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线宽也逐渐减小,并且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和线宽的比值相等,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中的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可以相同。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触控显示面板200通过改变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或线宽,而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满足-20%<(R1-R2)/R2<20%时,可以明显缩小各触控感应电极203发送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延迟时间的差距,提高触控显示面板20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因此,当上述阻值RI和阻值R2满足-20 % < (R1-R2) /R2< 20 %,可以认为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36]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线宽不同,可以使得各触控感应信号线204的电阻相同,即可以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可以满足-20%彡(Rl-R2)/R2彡20%。
[0037]接下来请参考图3A,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显示面板300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301、触控感应电极303、触控感应信号线304以及第一集成电路305。
[0038]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感应电极303可以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其中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30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集成电路305之间的距离。如图3A所示,上述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303在如图所示的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交叉形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不同。具体地,在第一方向Dl上,随着触控感应电极303到第一集成电路305之间的距离之间的逐渐减小,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面积逐渐减小或者各触控感应电极303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逐渐减小,如图3A所示,以使沿第一方向Dl排列的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电阻逐渐增大。因此,在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可以小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而在第一方向Dl上,随着触控感应电极303到第一集成电路305之间的距离之间的逐渐减小,与各触控感应电极303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304的长度逐渐减小,如图3A所示,若各触控感应信号线304的线宽相同,则沿第一方向Dl排列的各触控感应信号线304的电阻可以逐渐减小。因此,在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可以大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由此可见,当上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之差等于上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之差时,上述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可以等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上述显示面板300中的各触控检测点的触控感应灵敏度较均一。
[0039]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触控显示面板300通过改变触控感应电极的面积或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而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满足-20%<(R1-R2)/R2<20%时,可以明显缩小各触控感应电极303发送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延迟时间的差距,提高触控显示面板300的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因此,当上述电阻Rl和电阻R2满足-20%<(R1-R2)/R2<20%,可以认为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40]如图3B所示,在触控显示面板300中可以包括η个触控感应电极303,如触控感应电极RX1、触控感应电极RXa、触控感应电极RXb等,其中a、b、η均为正整数,图3Β为本实施例的一实现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300可以根据各触控感应电极303到第一集成电路305的距离由远及近的关系,将各触控感应电极303分为若干组,并且每一组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面积和电阻相同,例如,触控感应电极RXI到触控感应电极RXa可以为一组,触控感应电极RXa+1到触控感应电极RXb可以为一组,触控感应电极RXb+I到触控感应电极RXn可以为一组,并且随着每一组触控感应电极到上述第一集成电路305的距离逐渐增大,该组触控感应电极中的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面积和电阻逐渐减小,如图3Β所示,以使各触控感应电极303和与之连接的触控感应信号线303的电阻的之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因此,上述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可以满足-20%彡(Rl-R2)/R2 彡 20%。
[0041]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300,在各触控感应信号线304的电阻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面积或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以使各触控感应电极303的电阻相同,即可以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与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可以满足-20% <(R1-R2)/R2 彡 20%。
[0042]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可以通过控制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或线宽,使得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和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相同,最终使得上述电阻Rl和电阻R2可以满足-20%彡(Rl-R2)/R2彡20%,如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或者还可以通过控制触控感应电极的面积或沿第一方向DI的长度,使得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电阻不同,最终使得电阻Rl和电阻R2可以满足-20 %^(R1-R2)/R2^20%,如上述第三实施例;或者还可以通过控制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和/或线宽,以及触控感应电极的面积或沿第一方向Dl的长度,使得上述电阻Rl和电阻R2可以满足-20%<(R1-R2)/R2<20%。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均可以提高触控感应灵敏度的均一性。
[0043]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触控感应电极可以为如图1A、图1B、图2、图3A所示的形状,相邻的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缝隙为直线。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触控感应电极的形状还可以如图4A或图4B所示,其中,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的结构示意图,相邻的触控感应电极403之间的缝隙为折线或曲线。这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触控感应电极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0044]图5A-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架构图。如图所示,触控显示面板500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501、触控驱动信号线502、触控感应电极503、触控感应信号线504、第一集成电路505、阵列基板506和彩膜基板507。
[0045]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和触控驱动信号线502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506上,上述触控感应电极503和触控感应信号线504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507上。需要说明的是,该彩膜基板507可以包括与阵列基板506相邻的面和与阵列基板506背离的面,上述触控感应电极503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507中与阵列基板506背离的面中。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接收上述触控感应电极503收集到的触控感应信号,该触控感应信号可以用于确定发生触控的具体位置。
[004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还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与各触控驱动电极501连接。并且上述各触控驱动电极501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在显示阶段,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为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该公共电压信号可以与触控显示面板500中的像素电压信号相配合,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500可以进行显示。在触控阶段,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为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该触控驱动信号可以使得上述触控感应电极503和触控驱动电极501形成多个触控检测点,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500可以进行触控。
[0047]另外的,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500还可以包括第二集成电路508,如图5B所示,上述各触控驱动电极501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与上述第二集成电路508电连接。上述各触控驱动电极501可以复用为公共电极。在显示阶段,上述第二集成电路508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为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提供公共电压信号,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500可以进行显示。在触控阶段,上述第二集成电路508可以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502为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提供触控驱动信号,使得该触控显示面板500可以进行触控。
[004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B所示,当触控显示面板500同时包括第一集成电路505和第二集成电路508时,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设置在与彩膜基板507相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509上,以使该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509与第二集成电路508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集成电路505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柔性电路板510上,而第二柔性电路板510可以分别与第一柔性电路板509和上述触控感应信号线504连接,从而使得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与第二集成电路508连接。上述第一集成电路505可以为触控显示面板500中的触控芯片,而第二集成电路508可以为触控显示面板500中的驱动芯片。
[0049]如图5C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阵列基板仅示出了其中的触控驱动电极501与数据线519和扫描线520的位置关系,并且其中的数据线519、扫描线520的数量仅为示例性的。如图所示,在上述阵列基板506中,数据线519可以沿第一方向Dl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扫描线520可以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沿第一方向Dl排列,并且上述触控驱动电极501可以平行于上述数据线519。
[0050]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些公知的结构,诸如设置于阵列基板506和彩膜基板507之间的液晶层、用于支撑液晶层的间隔柱等结构。其中,液晶层在像素电极和上述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实现画面的显示。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600,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这里,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600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手机,并且该触控显示装置600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可以为具有触控功能的电脑、电视、穿戴式智能设备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0051]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 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集成电路; 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至少一触控感应信号线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所述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包括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和第二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通过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l,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为R2,则-20%<(R1-R2)/R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l等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电阻之和R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信号线之间; 所述绝缘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部分的长度;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部分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和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向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直线、曲线或折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信号线的线宽。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一平面;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向所述平面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向所述平面的正投影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缝隙的形状为直线、折线或者曲线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所述多条触控驱动电极,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所述多条触控感应电极,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数据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扫描线,所述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平行于所述数据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接收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收集的触控感应信号。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电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在显示阶段,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为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在触控阶段,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集成电路,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触控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电连接,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在显示阶段复用为公共电极; 在显示阶段,所述第二集成电路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在触控阶段,所述第二集成电路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17.—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6066740SQ201610622797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8月2日
【发明人】吴登山, 郑志伟, 杨康鹏, 许育民, 苏凌志, 王志杰, 潘朝煌, 吴树茂, 邹龙生
【申请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