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0626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高效数据操控及新型计算机设备的设计生产日益增加,用于计算机成套高效结构处理的装置设计也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申请号为201110410799.8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行多处理器计算机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如下:将计算机系统的多个处理器和1资源进行物理层上的划分,从而将一台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多处理器系统,同样这些被划分的计算机系统也能耦合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充分根据业务负载和业务类型,对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1资源进行划分和配置,从而达到系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提供一套分区控制逻辑和相应的硬件电路支持,实现NUMA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分割或耦合,如同完全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但是,上述实用新型部件并没用在实体处理外部成套设备计算机处理应用,在现代化应有的条件下满足理论说法具有不确定性,在多处理数据业务的传输与调控分析上存在设计操控的不合理性与不可实际运用性,在计算机的盒概念设计与成套设备的结构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适合于各种办公操作以及无优越条件环境下的数据计算图纸绘画操控,而且结合了现代化新型磁通数据计算性能的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包括磁通计算机外壳、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成套装置调动支架,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设置在装置的外侧端面;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磁数据转换效应器;所述磁数据转换效应器的下端面内部设置有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右侧端面安装有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后端面配合设置有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下方设置有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与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之间设置有散热降温结构;所述散热降温结构的前端面安装有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与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外端面相互配合固定。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内部中心与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中心相通;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内部与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相互连接调控;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与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相互啮合传动配合;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的前端面与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相接通;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的内部中心分布安装有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所述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与所述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内部相互连接配合。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适合于各种办公操作以及无优越条件环境下的数据计算图纸绘画操控,结合了现代化新型磁通数据计算性能的优点,高效多功能的提升当前计算机行业性能的整体设计,并且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及性能使用能源,提升设备操控的精确度及高效性,在计算机新型设备性能提升及成套设备综合利用高效度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后端轴侧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侧视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正视图。
[0013]图中:1、磁通计算机外壳;2、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3、成套装置调动支架;4、磁数据转换效应器;5、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6、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7、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8、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9、散热降温结构;10、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11、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包括磁通计算机外壳1、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2、成套装置调动支架3,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I设置在装置的外侧端面;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I的上方安装有磁数据转换效应器4起到主要的磁通数据接收转换且作出内部操控信号的直接效应;所述磁数据转换效应器4的下端面内部设置有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2完成计算机成套组件结构的磁通多功能配合操控性;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2的右侧端面安装有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5间接调试机身内部开关信号及数据调试结构的输出转换;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2的后端面配合设置有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6在顶盒完成一系列的数字化运用处理并达到结果信号输出的目的;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6的下方设置有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7通过滑动结构的高效可缓冲性提升机体设备的信号处理及延长机身性能的寿命;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7与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5之间设置有散热降温结构9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同样延长设备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并提升设备价值;所述散热降温结构9的前端面安装有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10完成内部磁通信号转换的保护且防止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得设备处理的无序性及错误性;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10与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I外端面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2的内部中心与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6的中心相通;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6的内部与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7相互连接调控共同完成机身机体的信号处理磁通转换并达到设备的结构保护作用;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7与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3相互啮合传动配合;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5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8可人工输出数据信号及直接调控处理信号提升设备的人性化与功能性;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3的前端面与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10相接通;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10的内部中心分布安装有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11通过接收内部磁通孔信号自动化反馈处理完成主要的操控作用调试任务;所述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11与所述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8内部相互连接配合;通过上述新型磁通计算机盒概念设计及成套设备内部各结构高效精密的配合精确完成整个计算机内部数据转换传输操控的任务并提升了设备的现代化性能领越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适合于各种办公操作以及无优越条件环境下的数据计算图纸绘画操控,结合了现代化新型磁通数据计算性能的优点,高效多功能的提升当前计算机行业性能的整体设计,并且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及性能使用能源,提升设备操控的精确度及高效性,在计算机新型设备性能提升及成套设备综合利用高效度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通计算机外壳、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成套装置调动支架,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设置在装置的外侧端面;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磁数据转换效应器;所述磁数据转换效应器的下端面内部设置有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右侧端面安装有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后端面配合设置有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下方设置有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与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之间设置有散热降温结构;所述散热降温结构的前端面安装有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与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外端面相互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内部中心与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中心相通;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内部与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相互连接调控;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与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相互啮合传动配合;所述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装置调动支架的前端面与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相接通;所述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的内部中心分布安装有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所述磁通孔数据信号接收自动化反馈作用板与所述人工操控调试输入面板内部相互连接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磁通计算机盒的概念设计及成套装置,包括磁通计算机外壳、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成套装置调动支架,所述磁通计算机外壳的上方安装有磁数据转换效应器;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右侧端面安装有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所述磁通多性能结构骨架的后端面配合设置有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所述计算机顶盒作用输出器的下方设置有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所述机体滑动处理保护系统与开关数据调试结构组件之间设置有散热降温结构;所述散热降温结构的前端面安装有磁通机箱成套密封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合于各种办公操作数据计算图纸绘画操控,在计算机新型设备性能提升及成套设备综合利用高效度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G06F1-16
【公开号】CN204515618
【申请号】CN201520199513
【发明人】李菊泉
【申请人】李菊泉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