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7799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信息化和智能化交通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铁路体制改革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快速变化、不断提高铁路旅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铁路经济效益。这要求铁路员工不断去了解市场和深入理解客户的迫切需求,同时要求铁路职工需要不断的出差和出行,则大大增加使用公免票的次数和频率。由于铁路员工数量很大,则铁路职工公免票的签票、购票、验票是一件较为繁杂的事情。目前,在签票、购票、验票的环节均停留在人工登记阶段,登记的信息不完整,且购票车票时间和检查票时间较长,尤其在大型高铁车站购买公免票时间较长。
[0003]随着信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维码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铁路公免票申请、购票、验票的业务场景,可将二维码打印到铁路公免票中,可减小铁路职工购买车票时间和列车长验票的时间,可大大提高售票员和列车长的效率。
[000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5]目前,铁路公免票的管理方式还是传统的人工登记方式,即铁路员工购买车票的时候需要人工登记,上车后列车检票人员也需要人工登记,不仅使铁路职工购票时间较长,窗口公免票售票效率不高,而且给列车检票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公免票购票时间较长,售票效率不高,而且列车检票人员对公免票进行检票的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包括: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二维码打印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铁路内网与二维码打印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以及第二二维码阅读器进行通信连接;
[0008]所述二维码打印机,用于在铁路公免票申请时,对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生成的公免票上打印携带个人信息的二维码;
[0009]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用于在购买火车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
[0010]所述第二二维码阅读器,用于在火车票检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
[0011]其中,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手持式二维码阅读器。
[0012]其中,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无线二维码阅读器。
[00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将铁路公免票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通过在铁路公免票签票上打印一个携带有个人信息的二维码,不仅能够智能的、准确的读取铁路职工的个人信息,可避免人工录入信息,降低售票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售票员的工作效率;对于高铁和普通列车的检票员,也可避免人工录入铁路职工的签票信息,降低列车检票员的工作强度,还能实现公免票的准确登记,也可以实现铁路职工出差轨迹跟踪。
【附图说明】
[0014]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铁路公免票智能二维码技术,可提高售票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列车检票员的工作强度,还能实现公免票的准确登记,实现铁路职工出差轨迹跟踪。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二维码打印机10、第一二维码阅读器20、第二二维码阅读器30和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40,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40通过铁路内网与二维码打印机10、第一二维码阅读器20以及第二二维码阅读器30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二维码打印机10,用于在铁路公免票申请时,对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生成的公免票上打印携带个人信息的二维码;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20,用于在购买火车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所述第二二维码阅读器30,用于在列车上检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铁路公免票申请环节,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到铁路公免票上;在车站购买票环节,通过第一二维码阅读器读取二维码信息,将铁路人员个人信息读出,并在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中核对公免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将个人信息和火车票信息作为日志自动记录下来;在列车上检票环节,通过第二二维码阅读器读取公免票二维码信息,并在平台中核对公免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最后将公免票信息和火车票信息也自动记录下来。本实用新型能准确的读取铁路员工签票信息,降低售票员和检票员的工作强度,还能提高铁路售票员的效率和检票员检票的效率。
[0020]其中,二维码携带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公免票ID、工作证号、性别、年龄、职务、所属单位、乘车区间、使用期间等信息。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手持式二维码阅读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采用手持式二维码阅读器作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便于在铁路内部系统大幅度推广。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无线二维码阅读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采用无线二维码阅读器作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在铁路内部系统大幅度推广。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根据铁路职工出差证明、乘车证申请书、局管乘车证审批表等申请材料,向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提出申请;当证件审核通过后,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打印机,打印出携带二维码的公免票;根据铁路工作证和铁路公免票,进行购买火车票。在购票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智能的、准确的阅读铁路职工的个人信息。该购票过程中,可避免人工录入个人信息,降低售票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在高速列车上,列车检票员通过无线的二维码阅读器,读取公免票个人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核对,以验证铁路职工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该检票过程,可避免人工录入铁路职工的签票信息,从而降低检票员的工作强度。
[002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还可以包括条码打印机,所述条码打印机与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连接,用于在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生成的公免票上打印携带信息的条码。相应的,该系统还包括两个条码阅读器,当公免票上打印的条码时,采用条码阅读器进行铁路职工个人信息的读取,可避免人工录入铁路职工的个人信息,从而降低检票员的工作强度。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将铁路公免票与二维码或条码技术相结合,通过在铁路公免票上增加一个携带有个人信息的二维码或条码,不仅能够智能的、准确的读取铁路职工的签票信息,可避免人工录入信息,降低售票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售票员的工作效率;对于高铁列车的检票员,也可避免人工录入铁路职工的签票信息,降低列车检票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公免票的准确登记,实现铁路职工出差轨迹跟踪。
[0027]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包括: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二维码打印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铁路内网与二维码打印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以及第二二维码阅读器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二维码打印机,用于在铁路公免票申请时,对所述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生成的公免票上打印携带个人信息的二维码; 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用于在购买火车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 所述第二二维码阅读器,用于在检票时,扫描公免票上的二维码,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至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手持式二维码阅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均为无线二维码阅读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公免票智能识别系统,包括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二维码打印机、第一二维码阅读器和第二二维码阅读器,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铁路内网与二维码打印机、二维码阅读器进行互联;在铁路公免票申请时,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打印机将携带个人信息的二维码打印到公免票上;在购票时,通过第一二维码阅读器读取二维码信息,在铁路公免票信息管理平台中核对公免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记录公免票和个人信息;在检票时,通过第二二维码阅读器读取公免票二维码信息,在平台中核对公免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记录公免票和个人信息。本实用新型使售票员和检票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提高售票员和检票员的工作效率。
【IPC分类】G06K7-10
【公开号】CN204557504
【申请号】CN201520105022
【发明人】刘军, 李平, 史天运, 马小宁, 邹丹, 潘佩芬, 刘颜军, 王虎, 杨连报, 冯玉梅
【申请人】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