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水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1217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Cpu水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的散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PU水冷头。
【背景技术】
[0002]计算机元件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不但会导致计算机工作的不稳定,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可能会使某些元件损坏,所以,通常计算机内会设置散热器以将这些热量吸收。其中CPU (Centra I Pro cessing Un i t的简称,即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元件,通常会配置独立的散热器,而散热器的种类很多,目前,CPU散热器主要采用风冷、水冷等形式,另外,还有在水冷式散热器中安装散热风扇来辅助散热,这样能使散热效果得到提升。
[0003]对于现有的水冷式CI3U散热器,最主要的是与CPU直接接触的CI3U水冷头,传统的CPU水冷头,其一般包括两层,一层是用于引入水的引水层,另一层是用于散热的散热层,但由于CPU水冷头的密封性要求高,因此引水层中一般仅设置狭窄的水道,使得用于散热的水流很难流遍CPU的表面,而且保证质量,散热层往往需要设置缓冲层,以防止水流从引水层直接进入时压力太大而损坏,因此使得散热层的水流空间有限,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流流动范围大,散热槽设置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CPU水冷头。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CPU水冷头,包括外盖、内壳和底板,其中外盖、内壳和底板依次连接,外盖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内壳设有水流道,进水道与出水道均与水流道相连通,底板设有散热槽,水流道与散热槽相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设计,利用外盖来进行水流的引入和流出,内壳设置水流道,方便水流在其中进行流动,而底板用于和CPU接触,并设有散热槽,方便水流流入散热槽并带走CPU的热量。由于设置了独立的水流道供水流流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获得更大更宽的水流道,使得水流能更好地流过CPU表面,也使得底板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来设置散热槽,因此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提高其工作效率。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槽包括中心散热槽和四周散热槽,中心散热槽呈长方形,四周散热槽呈“二”型。长方形的中心散热槽和“二”型的四周散热槽的散热范围大且加工方便,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并降低加工成本。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壳顶部设有孔,进水道通过孔与水流道相连通。孔的设置能保证水流能顺利进入水流道。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孔为多个,多个孔均为长条状。多个长条状的孔的设置能防止水流的流量过大而使水流冲击到底板,造成底板的损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道包括上水口和下水口,其中上水口呈圆形,下水口呈长条状,下水口与孔相连通。圆形的上水口能方便其与各种水冷栗连接,而长条状的下水口能防止水流流量太大,使得压力太强而损坏其他部件,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设置能方便底板与其他部件的安装,保证其连接可靠性。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的材料是金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底板选用金属材料能更好地对CHJ进行散热。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脚,其中连接脚与底板相连接。连接脚的设置能方便本实用新型与(PU的连接,并保证其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CPU水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CPU水冷头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CPU水冷头的外盖的俯视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CPU水冷头的内壳的俯视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的CPU水冷头的底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参考图丨一图5,本实用新型的CPU水冷头,包括外盖1、内壳2和底板3,外盖1、内壳2和底板3依次通过螺栓连接。外盖I设有进水道11和出水道12,进水道11包括上水口 111和下水口 112,上水口 111和下水口 112分别位于进水道11的两端,且上水口 111呈圆形,下水口112呈长条状,出水道12包括出水口,出水口也呈圆形。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脚4,连接脚4安装在底板3底部,与底板3相连接。
[0021]内壳2内设有水流道21,且内壳2的顶部设有孔22,孔22为多个,且多个孔22均为长条状,且呈密集排布。进水道11的下水口 112通过孔22与水流道21相连通,且水流道21还与出水道12相连通。
[0022]底板3可以选择铁、铜等金属制成,底板3的一面设有散热槽31,散热槽31还与水流道21相连通。散热槽31包括中心散热槽311和四周散热槽312,其中中心散热槽311位于底板3的中心,其形状呈长方形,四周散热槽312位于底板3的四周,其形状呈“二”型。另外,底板3还设有多个安装孔32,用户可以从底板3的另一面用螺栓通过安装孔32将底板3与其他部件进行安装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底板3放置在CPU上,并与CPU相接触,同时利用连接脚4使其位置固定,然后将进水道11的上水口 111与水冷栗连接,出水道12的出水口与水箱连接。当水冷栗工作时,水流从上水口 111流入到进水道11中,再从内壳2的孔22中流入到水流道21中,水流会流遍整个水流道21,且一部分水流会流入底板3的散热槽31中,并填满中心散热槽311和四周散热槽312,最后水流会从出水道12流回到水箱中,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不断带走(PU所产生的热量,以此对CPU进行散热。
[0024]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水流道21和散热槽31的设置范围大,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工作可靠。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CP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I)、内壳(2)和底板(3),所述外盖(I)、内壳(2)和底板(3)依次连接,所述外盖(I)设有进水道(11)和出水道(12),所述内壳(2)设有水流道(21),所述进水道(11)与出水道(12)均与水流道(21)相连通,所述底板(3)设有散热槽(31),所述水流道(21)与散热槽(3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 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31)包括中心散热槽(311)和四周散热槽(312),所述中心散热槽(311)呈长方形,所述四周散热槽(312)呈“η”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顶部设有孔(22),所述进水道(11)通过孔(22)与水流道(2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P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孔(22)为多个,所述多个孔(22)均为长条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P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道(II)包括上水口(I 11)和下水口(112),所述上水口(111)呈圆形,所述下水口(112)呈长条状,所述下水口(112)与孔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J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设有安装孔(3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J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材料是金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水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脚(4),所述连接脚(4)与底板(3)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U水冷头,包括外盖、内壳和底板,其中外盖、内壳和底板依次连接,外盖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内壳设有水流道,进水道与出水道均与水流道相连通,底板设有散热槽,水流道与散热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设计,利用外盖来进行水流的引入和流出,内壳设置水流道,方便水流在其中进行流动,而底板用于和CPU接触,并设有散热槽,方便水流流入散热槽并带走CPU的热量。由于设置了独立的水流道供水流流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获得更大更宽的水流道,使得水流能更好地流过CPU表面,也使得底板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来设置散热槽,因此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提高其工作效率。
【IPC分类】G06F1/20
【公开号】CN205353918
【申请号】CN201620026041
【发明人】唐春兴
【申请人】东莞市佳梓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