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式点定位分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761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式点定位分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币器,尤其涉及一种摆式点定位分币器。
(2)背景技术分币器是自动售、检票系统中一个重要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分辨硬币真假和其量值,然后将其送入不同通道,一个指令一般情况下只容许一个硬币通过。
目前国内设计的或从国外进口的分币器,主要结构可分为抽板式、推式和旋转式。
抽板式结构简单,但二个以上硬币进入进币口后,落币、分币比较困难。因其落币主要靠硬币的自重下落,若电磁铁反应与指令、落币三者间一旦出现不同步,就会产生夹币现象。
推式硬币很容易进入落币区,但落币时翻滚会搁在推币口,落币区小了,由于惯性作用硬币会同推杆作往复同步运动。
旋转式在售币机上使用比较可靠,因为其出币速度比较慢,有待命时间。但它在闸机上使用时,需要满足各种条件,结构相当复杂,故障率会明显增高。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实用可靠的摆式点定位分币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摆式点定位分币器,其特点是它包括一后支承块,所述后支承块上固设有两个并排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定位柱;一弧形摆块,设置在所述两定位柱前方,所述弧形摆块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段分隔护翼;一定位摆杆,设于所述两定位柱的正下方,并固设于弧形摆块上。
一前支承块,固设于所述弧形摆块前。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落币时借两定位柱和定位摆杆的错位滑动,利用摆动定位摆杆以及弧形摆块使硬币落入指定的通道,在定位摆杆复位时,也顺着将硬币推入通道,因此不会产生各种夹币与停滞现象。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摆式点定位分币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摆式点定位分币器沿图1中的A-A线取得的视图。
图3、4、5是本实用新型摆式点定位分币器的工作状态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的摆式点定位分币器,它包括一后支承块10,在后支承块10上固设有两个并排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定位柱2、4。
一弧形摆块6设置在两定位柱2、4的前方并紧贴于定位柱2、4,弧形摆块6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段分隔护翼1、5。
一定位摆杆8设于两定位柱2、4的正下方,并通过转轴7固设于弧形摆块6上。
前支承块9紧贴设置在弧形摆块6前,在顶部它与后支承块10之间留出一条狭缝作为入币口3。
下面将通过图3至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图祥述其工作原理投入第一枚硬币11,通过两定位柱2、4和定位摆杆8顶端的三点支撑,使第一枚硬币11暂存当前位置上,供安装在入币口3处的硬币检测装置(因硬币检测装置并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造内容,故在图中就不予表示)检测其真伪。
检测完毕后,若为真币,则通过一指令将使定位摆杆8通过转轴7带动弧形摆块6一同往左边转动(如图4所示),这样第一枚硬币11将顺着定位摆杆8的右侧边落下而进入指定的通道(如图中所示即为右边的通道)。在此转动动作的同时,弧形摆块6顶端的分隔护翼5也将向左侧转动直至入币口3处,以制止第二枚硬币12的下落。
同理,若检测为假币或废币时,指令将使定位摆杆8通过转轴7带动弧形摆块6一同往相反的方向转动(如图5所示为向右转动),第一枚硬币11将顺着定位摆杆8的左侧边落下而进入指定的废币通道(如图中所示即为左边的通道为废币通道口)。同样,在此转动动作的同时,弧形摆块6顶端的分隔护翼1也将向右侧转动直至入币口3处,以制止第二枚硬币12的下落。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摆式点定位分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后支承块,所述后支承块上固设有两个并排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定位柱;一弧形摆块,设置在所述两定位柱前方,所述弧形摆块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段分隔护翼;一定位摆杆,设于所述两定位柱的正下方,并固设于弧形摆块上。一前支承块,固设于所述弧形摆块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摆式点定位分币器,它包括一后支承块,在后支承块上固设有两个并排的、具有一定间隔的定位柱;一弧形摆块设置在两定位柱的前方并紧贴于定位柱,弧形摆块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段分隔护翼;一定位摆杆设于两定位柱的正下方,并通过转轴固设于弧形摆块上;前支承块紧贴设置在弧形摆块前,在顶部它与后支承块之间留出一条狭缝作为入币口。工作时,通过摆动定位摆杆以及弧形摆块适应币落入指定的通道,并且能自动分离第二枚硬币。本实用新型构思独特,结构简单紧凑,通币可靠流畅,分道布局合理。
文档编号G07F1/00GK2519350SQ02215170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6日
发明者李学健, 马志鑫 申请人:李学健, 马志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