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时纪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784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气工时纪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机具的工作电流、电压纪录器,特别涉及一种主 要用以监督操作人员工作态度认真与否、改善产品加工品质,以及工程成本评 估依据的电气工时纪录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产业当中,许多产品的加工步骤,是必须以作业人员操作加工机具 的方式执行,类似经由作业人员操作加工机具完成的加工步骤因为需要一些技 术性,不若于一般生产线的组装动作,因此大多是以整批货物的完成件数,或 是单位工作天所完成的件数来计算生产效率。
上述以单位工时或单位工作天完成件数的生产效率计算方式,也相当于所 谓的责任制,换言之,只要作业人员在一个粗估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要求的产品
数量即可符合厂方所设定的生产进度;其用意或许希望作业人员能够有较为充 裕的时间仔细针对每一个产品执行必要的加工程序,以维持应有的加工品质。
然而,纵使某些加工机具的操作人员可以在单位工时或单位工作天内达到 厂方所设定的生产目标,但这些操作人员极有可能是在接近交件时间将届时, 才草率地操作设备机具,以极短的时间将产品交出;如此一来,将无法有效监 督作业人员平常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谨慎;尤其,所谓已加工完成的产品, 更可能会因为未依照标准作业流程仔细完成每一道必要的加工程序,不但良率 欠佳,也可能存在无法由肉眼察觉的缺失,将降低产品出厂后使用的妥善率及 可靠度,进而影响公司的商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用以监督操作人员工作态 度认真与否,以及做为改善产品加工品质依据的电气工时纪录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气工时纪录器,主要是在一机体的外侧设有一感测装置、在机体内部设有一记忆装置与一电源供应器,以及在机体的机壳 侧设有一输出接口 。
其中,所述感测装置是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可供设备机具所属的电源线 电流回路穿入并通过之后,利用比流器原理将所述设备机具的工作电压和工作 电流输出至机体内部的记忆装置储存纪录,所述记忆装置所纪录的数据则是可 再通过所述输出接口传送至 一显示器,由所述显示器即时呈现所述设备机具的 执行状态。
或是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将所述记忆装置所纪录的数据传送至一相对设在远 端的主机,由所述主机进一步进行分析、整合,供做为管理操作人员工作态度 认真与否,以及改善产品加工品质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电气工时纪录器能够有效用以监 督操作人员工作态度认真与否,以及做为改善产品加工品质依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感测装置的通孔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使用配置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弊机构部位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藏于设备机具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机体;11-机壳;12-前盖;20-感测装置;21-通孔;211-半圆环体;212-半圆环体;22-轴梢;23-旋钮;241-穿孔;242-挂锁;24 3-凸 4反;244-凹部;245-锁孔;30-纪录装置;40-传输接口; 50-电源供应器;60-设备才几具;61-电源线;7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案所揭示的电气工时纪录器是至少包括有 一机体 10、 一感测装置20、 一记忆装置30、 一传输接口 40,以及一电源供应器50;其中
所述机体IO具有一机壳11,以及一前盖12,除提供容置上述装置的空间, 以及做为装配上述装置的机械结构主体之外,更为整体电气工时纪录器方便固 定于相关设备机具上(如图5所示)的结构体。
所述感测装置20设于所述才几体10外侧,其具有一通孔21,所述通孔21可 供一作为设备机具所属的电源线其中一条电流回路穿入并通过之用,以感测设 备机具的电压、电流变化;又,所述通孔21可以由两个半圓环体211、 212相 拼扣合而组成,所述两个半圓环体211、 212的一端是由一轴梢22常态枢接, 另端则设有具穿孔241的凸耳;所述两个半圓环体211、 212的另端得以相对张 开、闭合,所述两个半圆环体211、 212可供张开的一端在盖合之后,可再配合 由一旋钮23贯穿所述穿孔241加以锁紧,以达紧密盖合使电磁磁路发挥正常作 用。
所述记忆装置30设于所述机体10内部,与所述感测装置20连接,用以纪 录所述设备冲几具的电压、电流变化;所述传输接口 4 0是设于所述机体10的机 壳ll侧,供与显示器或与一相对设于远端的主机连接(如图4所示);至于,所 述电源供应器5 0是提供整体电气工时纪录器所有装置运作所需的电源。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在使用时,可就近将机体10固 定在设备机具60上,并将所述设备机具60电源线61穿入并通过感测装置20 的通孔21,配合图3及图5所示,由所述感测装置20将流经所述电源线61的 电流一见为比流器原理的一次电流,再由感测装置20利用比流器原理产生二次电 流呈现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送至机体10内部的记忆装置30,由所述记忆装 置30纪录所述设备机具60的电压、电流变化。
再者,所述记忆装置30所纪录的数据即可通过设于机壳11侧的传输接口 40传送至一显示器70,由所述显示器70即时呈现所述设备机具60的执行状态; 或是,如图4所示,通过传输接口 40传送至一相对设在远端的主机,由所述主 机对多部设备机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
因此,管理人员可通过浏览各设备机具的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在长时间下 的走势,而得知设备机具何时开机、待机时间多长、启动时间多长、何时关才几, 或是工作中是否有电压、电流异常升高等信息,有利管理人员从中了解各设备 机具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形,以及各设备机具的运作状态,除了能够以此做为管 理、考核操作人员工作态度的依据之外,更有利于检讨、改善产品加工品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工时纪录器的要做为管理、考核操作人员工作态 度认真与否之用,因此可以,进一步在感测装置20的通孔21处装设一防弊机
构,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防弊^/L构主要是在通孔21两个半圆环体211、 212 供(蝶形螺丝)旋钮23的两个凸耳处另外分别设有二个相对合的穿孔241及锁 孔245。
所述防弊机构即可通过一挂锁242穿过锁孔245,并将两个半圆环体211、 212的开口端锁掣,使得以达到防止通孔21遭任意开启的防弊功能,当然也可 达到防窃的功效;再者,所述两个半圆环体211、 212供螺设旋钮23的两个凸 耳的贴合面也可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凸板243及凹部244,以增加通孔21两个 半圆环体211、 212开口端的结构强度,以及达到使两个半圆环体211、 212开 口端盖合时能够快速准确定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将图2 、图5所示的机体10的机壳11去除,并将机体10内 部的感测装置20、记忆装置30及电源供应器50等直接整合设于设备机具60(本 图是以焊接机为例)内部,由于整合于该设备机具60后即无固定的形状,如图 7所示,仅将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接口 4Q露出于设备机具6 0的一端表面,以方 便与监控的显示器70相连结,更不占用空间,并且使用方便。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 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是包括有一机体,具有一机壳及一前盖;一感测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外侧,并感测设备机具的电压、电流变化;一记忆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内部,与所述感测装置连接,用以纪录所述设备机具的电压、电流变化;一传输接口;一电源供应器,设于所述机体内部,提供整体电气工时纪录器所有装置运作所需的电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接口是 与一显示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接口是 与一相对设于远端的主机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具 有 一供设备机具所属电源线的回路穿入并通过的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是由两 个半圆环体相拼扣合构成,所述两个半圆环体的一端是由一轴梢常态枢接,另 端则形成有凸耳,并由一旋钮贯穿并加以锁紧。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的 通孔处装设有一防弊机构,用以防止所述通孔遭任意开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弊机构是 以 一 挂锁将所述感测装置的通孔活动端锁掣。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两个 半圓环体端部的凸耳相对设有相对合的凸板及凹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工时纪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所述 感测装置、所述记忆装置及所述电源供应器被整合设于所述设备机具内部,而 仅以所述传输接口设于所述设备机具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气工时纪录器,是由一感测装置、一记忆装置、一输出接口,以及一电源供应器所组成;所述感测装置是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可供设备机具所属的电源线电流回路穿入并通过之后,利用比流器原理将所述设备机具每一单位时间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输出至记忆装置储存纪录,或通过输出接口将所述数据输出,主要纪录设备机具待机与启动时的电压、电流变化,做为管理操作人员工作认真与否,以及改善产品加工品质的依据。
文档编号G07C1/00GK201387627SQ20092000947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高敏雄 申请人:飞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