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67196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且成本低廉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至少两个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每一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包括中空框架,中空框架两侧壁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沿人员通行方向间隔设置,中空框架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中空框架上还设置有微处理器,各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微处理器均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双重检测,红外传感器位置布局合理并设置两组红外传感器组件进行自纠错,有效防止误触发,准确率高,成本低。
【专利说明】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于需要民警经常性进行人数清点的场合,以防发生被监管人员的脱逃等,例如监狱、看守所和戒毒所等,经常性、定时或不定时的、繁重的人工点名清点方式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民警工作量,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且成本低廉的人员清点系统及清点方法成为这些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目前有人提出通过在被监管人群里每人身上设置一只射频标签(有源RFID)的方式进行清点,由于环境干扰较大,系统成本较高,实施有一定因难,难以普遍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点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处,提供一种快捷、精准且成本低廉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至少两个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每一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包括中空框架,中空框架左右两侧壁设有用于预接收通过信息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用于确认通过信息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沿人员通行方向间隔设置,中空框架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中空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及压力传感器触发信息的微处理器,各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微处理器均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一个框架为一个计数单元,实现一人一次计数;实用中,根据需统计人数多少,选择若干计数单元,灵活组合即可。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均包括至少两对一一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上下间隔设置。红外收发器利用红外线阻断原理进行计数,并根据前后两组红外收发器采集信息的时差进行方向性识别。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之间前后间隔15?20cm;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内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在中空框架内壁纵向长度上等距间隔布满形成双列红外传感光束阵列,上下相邻红外线发射器之间间隔15?20cm。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框架上还设有用于远程监控清点现场的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与远程终端通讯连接。视频采集作为图像信息保存,以防人员出现违规动作,并可辅助计数。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内壁还设有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金属探测仪检测范围覆盖中空框架内壁所围区域。金属探测主要识别金属物品。[0009]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还设有用于提示引导操作及异常报警的语音提示器,语音提示器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底部设有滚轮机构以及在输送到位后将中空框架整体顶起使滚轮机构脱离地面的液压顶升机构,液压顶升机构的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顶升机构包括相对中空框架底部固定的液压缸和套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顶杆,液压顶杆下端具有定位板,液压管路位于中空框架底板内,底板设有可拆式连接的扣合板,中空框架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液压顶升机构的操作开关。
[0012]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处理器初始化,定义从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A,定义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B,计数清零;(2 )开启计数开始开关,人员逐一通过计数通道,计数开始;(3 )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1,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依次交替被遮挡则数组A逐一递增;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I再减I ;(4)压力传感器有效触发一次数组B计数加I,逐一递增;(5)数组A和数组B各变化一次后进行实时比较,数组A与数组B相等计数继续直至步骤(7),数组A与数组B不相等则计数暂停进入步骤(6); (6)检查数组A和数组B不等原因,向控制终端报告,控制终端向微处理器发送校正指令,微处理器校正后继续计数直至步骤(7)关闭计数开关,计数结束,得到最终计数值存储并发送至后台控制终端;其中步骤(3)、步骤(4)、步骤(5)同步进行。
[0013]进一步地,其中步骤(6)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进行数组不等原因检查。
[0014]上述计数算法:当人员前进时加1,后退时减I ;根据主动红外与压力传感识别技术的逻辑与关系,保证采集人数的有效性,并由系统汇总人数。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双重检测,红外传感器位置布局合理并设置两组红外传感器组件进行自纠错,有效防止误触发,准确率高,成本低;移动及定位操作方便,机动性好(适用于室内外安装);设置视频监控、语音提示,后台监控中心根据人员计数结果,以便管理者进行考勤,并LED条屏显示:应到数、实到数、以及具体请假人数和事项,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和准确性;装置开发并设置金属探测仪,防止出现群体事件,确保监管场所的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的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包括控制终端2和至少两个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1,每一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I包括中空框架,中空框架两侧壁设有用于预接收通过信息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11和用于确认通过信息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12,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1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12沿人员通行方向间隔设置,中空框架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中空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
11、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12及压力传感器13触发信息的微处理器14,各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微处理器14均与控制终端2通讯连接。为了直观地显示当前计数结果,本系统还设置有计数显示单元3,本实施例的计数显示单元为LED条屏。
[0019]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1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总成12均包括至少两对一一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上下间隔设置。
[0020]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之间前后间隔15?20cm ;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内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在中空框架内壁纵向长度上等距间隔布满形成双列红外传感光束阵列,上下相邻红外线发射器之间间隔15?20cm。该优选间隔范围可有效防止弯腰、倒退等违规动作通过或高度跨越导致漏计数且兼顾经济性。
[0021]每一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可以配置一名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可人工检查是否漏计数或重复计数,中空框架上还设有用于远程监控清点现场的视频监控装置15,视频监控装置15与远程终端I通讯连接。本实施例中视频监控装置采用吸顶式半球摄像机。
[0022]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I的中空框架内壁还设有金属探测仪16,金属探测仪16与微处理器14输入端相连,金属探测仪16检测范围覆盖中空框架内壁所围区域。
[0023]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I的中空框架还设有用于提示引导操作及异常报警的语音提示器17,语音提示器17与微处理器14输出端相连。另外还可以设置声光报警器。
[0024]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I的中空框架底部设有滚轮机构18以及在输送到位后将中空框架整体顶起使滚轮机构脱离地面的液压顶升机构19,液压顶升机构19的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
[0025]液压顶升机构19包括相对中空框架底部固定的液压缸19A和套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顶杆19B,液压顶杆19B下端具有定位板19C,液压管路位于中空框架底板内,底板设有可拆式连接的扣合板,中空框架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液压顶升机构的操作开关。为保证通过的通畅性并兼顾加工成本,中空框架内壁所围区域优选高度2?2.5m,宽度50?100cm,深度30?80cm,单人即可推行到位并定位,操作简单方便,机动性好。
[0026]本发明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处理器初始化,定义从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A,定义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B,计数清零;(2)开启计数开始开关,人员逐一通过计数通道,计数开始;(3)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1,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依次交替被遮挡则数组A逐一递增;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I再减I ; (4)压力传感器有效触发一次数组B计数加I,逐一递增;(5)数组A和数组B各变化一次后进行实时比较,数组A与数组B相等计数继续直至步骤(7),数组A与数组B不相等则计数暂停进入步骤(6) ; (6)检查数组A和数组B不等原因,向控制终端报告,控制终端向微处理器发送校正指令,微处理器校正后继续计数直至步骤(7)关闭计数开关,计数结束,得到最终计数值存储并发送至后台控制终端;其中步骤(3)、步骤(4)、步骤(5)同步进行。[0027]本实施例中,其中步骤(6)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进行数组不等原因检查。上述计数算法:当人员前进时加1,后退时减I ;根据主动红外与压力传感识别技术的逻辑与关系,保证采集人数的有效性,并由系统汇总人数。
[0028]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和至少两个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每一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包括中空框架,中空框架左右两侧壁设有用于预接收通过信息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用于确认通过信息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沿人员通行方向间隔设置,中空框架底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中空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集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及压力传感器触发信息的微处理器,各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微处理器均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均包括至少两对一一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上下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之间前后间隔10~15cm ;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内各对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在中空框架内壁纵向长度上等距间隔布满形成双列红外传感光束阵列,上下相邻红外线发射器之间间隔15~20c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架上还设有用于远程监控清点现场的视频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与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内壁还设有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金属探测仪检测范围覆盖中空框架内壁所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还设有用于提示引导操作及异常报警的语音提示器,语音提不器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中空框架底部设有滚轮机构以及在输送到位后将中空框架整体顶起使滚轮机构脱离地面的液压顶升机构,液压顶升机构的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机构包括相对中空框架底部固定的液压缸和套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顶杆,液压顶杆下端具有定位板,液压管路位于中空框架底板内,底板设有可拆式连接的扣合板,中空框架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开启关闭液压顶升机构的操作开关。
9.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微处理器初始化,定义从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A,定义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归集数据为数组B,计数清零;(2)开启计数开始开关,人员逐一通过计数通道,计数开始;(3)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1,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依次交替被遮挡则数组A逐一递增;若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二红外传感器组件、红外传感器组件、第一红外传感器组件顺序被遮挡一次,数组A计数加I再减I ; (4)压力传感器有效触发一次数组B计数加1,逐一递增;(5)数组A和数组B各变化一次后进行实时比较,数组A与数组B相等计数继续直至步骤(7),数组A与数组B不相等则计数暂停进入步骤(6); (6)检查数组A和数组B不等原因,向控制终端报告,控制终端向微处理器发送校正指令,微处理器校正后继续计数直至步骤(7)关闭计数开关,计数结束,得到最终计数值存储并发送至控制终端;其中步骤(3)、步骤(4)、步骤(5)同步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格栅式智能识别单元的人数清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6)通过视频监控装置进`行数组不等原因检查。
【文档编号】G07C9/00GK103530920SQ20131047398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都伊林 申请人:都伊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