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122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门禁系统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为直杆式门禁系统,通过电动机带动挡杆升降来实现车辆的放行和拦截,需要铺设专门的供电线路和消耗大量电能,浪费能源、成本高、维护困难;另一种为液压地理式门禁系统,使用时需将该门禁系统安装在深达半米的坑中,安装和维修不便,且工作介质属于污染物质,一旦泄露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也需要依赖电网,消耗大量电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能够实现车辆自动拉截和放行、节省电能、简单实用的自动门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读卡器、控制器、电机、坡板、路障板、横板、后压板、固定板1、固定板I1、复位弹簧、传动轴1、传动轴II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1、单向离合器、齿轮
I1、齿轮II1、齿轮IV、齿轮V、齿轮VI和半齿轮;所述固定板I和固定板II之间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坡板、路障板、横板和后压板;所述路障板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的水平轴孔;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读卡器、控制器和电机;所述读卡器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传动轴I ;所述传动轴I上设有齿轮I ;所述后压板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I的水平轴孔;所述传动轴II上设有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连接齿轮II ;所述齿轮II与齿轮V相互啮合;所述齿轮V与所述齿轮IV同轴连接;所述齿轮IV与齿轮III相互啮合;所述齿轮III与外圆周面上一半具有齿牙、另一半为光面的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半齿轮与齿轮VI相互啮合;所述齿轮VI与齿轮I相互啮合;所述后压板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横板;进一步地,所述路障板前端设有多个间隔一致的条形板;进一步地,所述路障板、后压板与固定板1、固定板II活动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门禁系统,在没有车辆通过时设置为开启状态,即路障板翘起;当通过出入口通道的车辆用户利用读卡器进行刷卡,信息匹配后读卡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I转动,使得路障板转动至其前端接触坡板变为关闭状态;这时车辆可以通行,车辆前轮首先经过后压板,受到前轮对后压板不同位置的压力作用,后压板转动,利用传动轴II通过单向离合器带动齿轮II单向转动,齿轮II与齿轮V啮合,带动齿轮V转动,齿轮V与所述齿轮IV同轴连接,带动齿轮IV转动,齿轮IV与齿轮III相互啮合,带动齿轮III转动,齿轮III与外圆周面上一半具有齿牙、另一半为光面的半齿轮同轴连接,从而带动半齿轮走完空齿行程;这时车辆的后轮经过后压板,经过与前轮一致的传动过程后,带动半齿轮走完齿牙行程,半齿轮与齿轮VI相互啮合,带动齿轮VI转动,齿轮VI与齿轮I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轴I转动使路障板翘起,后轮经过后,后压板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回复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车辆的车轮压力带动路障板恢复开启状态,解决了现有的门禁系统需要电能驱动实现消耗电能、依赖电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辆自动拉截和放行、方便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门禁系统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门禁系统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读卡器、控制器、电机和蓄电池的结构框图。图中:1、固定板I,2、齿轮111,3、传动轴11,4、齿轮VL5、后压板,6、横板,7、路障板,8、固定板II,9、复位弹簧,10、坡板,11、读卡器,12、控制器,13、蓄电池,14、电机,15、传动轴I,16、齿轮I,17、半齿轮,18、齿轮11,19、单向离合器,20、齿轮IV,21、齿轮V。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包括:蓄电池13、读卡器11、控制器12、电机14、坡板10、路障板7、横板6、后压板5、固定板I 1、固定板II 8、复位弹簧
9、传动轴I 15、传动轴II 3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I 16、单向离合器19、齿轮II 18、齿轮III 2、齿轮IV 20、齿轮V 21、齿轮VI 4和半齿轮17 ;所述固定板I I和固定板II 8之间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坡板10、路障板7、横板6和后压板5 ;所述路障板7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 15的水平轴孔;所述蓄电池13分别连接读卡器11、控制器12和电机14 ;所述读卡器11通过控制器12连接电机14 ;所述电机14的转轴连接传动轴I 15 ;所述传动轴I 15上设有齿轮I 16 ;所述后压板5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I 3的水平轴孔;所述传动轴II 3上设有单向离合器19,该单向离合器19连接齿轮II 18;所述齿轮II 18与齿轮V 21相互啮合;所述齿轮V 21与所述齿轮IV 20同轴连接;所述齿轮IV 20与齿轮III 2相互啮合;所述齿轮III2与外圆周面上一半具有齿牙、另一半为光面的半齿轮17同轴连接;所述半齿轮17与齿轮VI 4相互啮合;所述齿轮VI 4与齿轮I 16相互啮合;所述后压板5通过复位弹簧9连接横板6 ;进一步地,所述路障板7前端设有多个间隔一致的条形板;所述路障板7、后压板5与固定板I 1、固定板II 8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门禁系统,如图2所示在没有车辆通过时设置为开启状态,即路障板翘起;当通过出入口通道的车辆用户利用读卡器进行刷卡,信息匹配后读卡器输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I转动,使得路障板转动至其前端接触坡板变为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这时车辆可以通行,车辆前轮首先经过后压板,受到前轮对后压板不同位置的压力作用,后压板转动,利用传动轴II通过单向离合器带动齿轮II单向转动,齿轮II与齿轮V啮合,带动齿轮V转动,齿轮V与所述齿轮IV同轴连接,带动齿轮IV转动,齿轮IV与齿轮III相互啮合,带动齿轮III转动,齿轮III与外圆周面上一半具有齿牙、另一半为光面的半齿轮同轴连接,从而带动半齿轮走完空齿行程;这时车辆的后轮经过后压板,经过与前轮一致的传动过程后,带动半齿轮走完齿牙行程,半齿轮与齿轮VI相互啮合,带动齿轮VI转动,齿轮VI与齿轮I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轴I转动使路障板翘起,后轮经过后,后压板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回复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车辆的车轮压力带动路障板恢复开启状态,解决了现有的门禁系统需要电能驱动实现消耗电能、依赖电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辆自动拉截和放行、方便实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池(13)、读卡器(11)、控制器(12)、电机(14)、坡板(10)、路障板(7)、横板(6)、后压板(5)、固定板I (I)、固定板II (8)、复位弹簧(9)、传动轴I (15)、传动轴II (3)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I (16)、单向离合器(19)、齿轮II (18)、齿轮111(2)、齿轮IV(20)、齿轮V (21)、齿轮VI(4)和半齿轮(17); 所述固定板I (I)和固定板II (8 )之间由前至后依次连接坡板(10 )、路障板(7 )、横板(6)和后压板(5);所述路障板(7)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 (15)的水平轴孔;所述蓄电池(13)分别连接读卡器(11)、控制器(12)和电机(14);所述读卡器(11)通过控制器(12)连接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转轴连接传动轴I (15);所述传动轴I (15)上设有齿轮I(16);所述后压板(5)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II (3)的水平轴孔;所述传动轴II (3)上设有单向离合器(19),该单向离合器(19)连接齿轮II (18);所述齿轮II (18)与齿轮V (21)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乂(21)与所述 齿轮1¥(20)同轴连接;所述齿轮IV(20)与齿轮III(2)相互啮合;所述齿轮111(2)与外圆周面上一半具有齿牙、另一半为光面的半齿轮(17)同轴连接;所述半齿轮(17)与齿轮VI(4)相互啮合;所述齿轮VI(4)与齿轮I (16)相互啮合;所述后压板(5 )通过复位弹簧(9 )连接横板(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板(7)前端设有多个间隔一致的条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板(7)、后压板(5)与固定板I (I)、固定板II (8)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门禁系统,包括蓄电池、读卡器、控制器、电机、坡板、路障板、横板、后压板、固定板Ⅰ、固定板Ⅱ、复位弹簧、传动轴Ⅰ、传动轴Ⅱ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Ⅰ、单向离合器、齿轮Ⅱ、齿轮Ⅲ、齿轮Ⅳ、齿轮Ⅴ、齿轮Ⅵ和半齿轮;路障板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Ⅰ的水平轴孔;传动轴Ⅰ上设有齿轮Ⅰ;后压板中心设有连接传动轴Ⅱ的水平轴孔;传动轴Ⅱ上设有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连接齿轮Ⅱ;齿轮Ⅱ与齿轮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Ⅴ与所述齿轮Ⅳ同轴连接;所述齿轮Ⅳ与齿轮Ⅲ相互啮合;所述齿轮Ⅲ与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半齿轮与齿轮Ⅵ相互啮合;所述齿轮Ⅵ与齿轮Ⅰ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节省电能、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G07C9/00GK203025816SQ2013200099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程远涛, 王万雷 申请人:大连民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