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141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分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自动分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企业、学校等场所饭堂的分餐方式都是人工操作,供菜全部暴露在外,从而出现如下几个问题:一、卫生情况无法保证;二、分菜的数量容易受分餐工作人员情绪变化而出现菜量不一致;三、分餐人员与就餐人员因菜桌、窗台和窗户的阻挡,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使双方的信息无法准确传递而浪费时间;四、盛菜盆与盛菜盆间存在一定间距,分餐工作人员无法光顾太多的菜盆,需要多名分餐人员,从而增加了人工开支;五、每餐的费用多是定额模式,吃不完就倒掉,浪费现象严重;六、员工或学生等待分餐时间过长,供菜容易冷却,后面吃饭的员工或学生吃不到热的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卫生和分餐效率高的自动分餐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分餐设备,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储菜桶,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将菜分入餐具中的分菜机构和驱动储菜桶内的菜输入分菜机构内的上菜机构,分菜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在基座上还设有与主控电路连接的点菜装置。上述方案的优化方案如下:上述上菜机构包括一控制箱和设于控制箱内的加菜电机、与加菜电机连接的转动器、与转动器连接的转动杆、连接于转动杆末端的托盘,储菜桶活动安装于托盘上;还包括设于控制箱内驱动储菜桶旋转的上菜电机和设于储菜桶内的导菜叶片。上述分菜机构包括一输送管、连接于输送管顶部的上菜口、设于输送管内的输送螺杆、驱动输送螺杆旋转的螺杆电机和连接于输送管底部的菜漏斗,在基座上设有一支架,分菜机构安装于支架上。上述菜漏斗上部设有调节菜漏斗方向的调向电机。上述菜漏斗底部设有防漏盖和驱动防漏盖打开、关闭的防漏盖电机。上述输送管内还设有振动器。上述上菜口上设有上菜感应器和清洗进水口。上述点菜装置包括分餐前柜、开于分餐前柜上的取餐口、设于取餐口上的升降门、点菜按键、投币口、刷卡器以及选菜信息打印器。还包括输送餐具的运餐装置,该运餐装置包括餐具分拣器、餐具托架、安装餐具托架的运餐块和设有齿牙的滑筷,运餐块内安装有运餐电机和顺序传感器,运餐电机工作时驱动运餐块带动餐具托架在滑筷上前后运行。还包括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包括设于基座上的水池槽、加热器和保温盖,储菜桶位于水池槽的上方,加热器为水池槽内的水加热,保温盖盖于储菜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实用新型自动分餐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储菜桶、分菜机构、上菜机构和点菜装置,实现自动分餐,克服了人工分餐不均匀、不卫生、不方便、耗人力和耗时间等敝端;该自动分餐设备一个窗口就解决所有分餐流程,方便、快捷、卫生和时尚,可广泛应用于厂企、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和外卖快餐店等人员集中的场所;该自动分餐设备是一种结构新颖、功能齐全、安全卫生、方便使用的分餐先进用具。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点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菜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菜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点菜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餐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菜桶和分菜机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 6所示,一种自动分餐设备,包括基座1,在基座I上还设有储菜桶2、分菜机构3、上菜机构4、点菜装置5、运餐装置6和保温装置7,分菜机构3、上菜机构4、点菜装置5、运餐装置6和保温装置7均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储菜桶2开口倾斜朝上设置。本实施例中,上菜机构4包括一控制箱41和设于控制箱41内的加菜电机42、与加菜电机42连接的转动器43、与转动器43连接的转动杆44、连接于转动杆44末端的托盘45,控制箱41安装于基座I上,储菜桶2活动安装于托盘45上;上菜机构4还包括设于控制箱41内的上菜电机46和设于储菜桶2内的导菜叶片47,上菜电机46工作时驱动储菜桶2内的菜在导菜叶片47的导引下往上输送。需往储菜桶2内加菜时,加菜电机42正向旋转工作驱动转动器43和转动杆44正向转动,转动杆44带动储菜桶2向外摆动至适当位置,加菜电机42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将做好的菜倒进编好编号的储菜桶2里;接着,加菜电机42反向旋转工作驱动转动器43和转动杆44反向转动,转动杆44带动储菜桶2向内复位摆动至适当位置,加菜电机42停止工作。分菜机构3包括一输送管31、连接于输送管31顶部的上菜口 32、设于输送管31内的输送螺杆33、驱动输送螺杆33旋转的螺杆电机34和连接于输送管31底部的菜漏斗35,在基座I上设有一支架36,分菜机构3安装于支架36上;在菜漏斗35上部设有调节菜漏斗35方向的调向电机37,以实用不同餐具的不同餐格设置;在菜漏斗35底部设有防漏盖38和驱动防漏盖38打开、关闭的防漏盖电机39 ;在输送管31内还设有振动器311 ;在上菜口 32上设有上菜感应器321和清洗进水口 322,上菜感应器321感应储菜桶2内是否有菜往上菜口 32输送。储菜桶2在上菜机构4的驱动下,储菜桶2桶口刚好与上菜口 32衔接,储菜桶2内的菜在上菜电机46的驱动下随导菜叶片47的导引下往上输送,通过上菜口 32进入输送管31内;当上菜感应器321感应到储菜桶2内无菜往上菜口 32输送时,上菜电机46驱动储菜桶2内的菜随导菜叶片47的导引下往上菜口 32输送;分餐结束后,打开清洗进水口 322开关,水从清洗进水口 322先进入储菜桶2里,然后经菜漏斗35流出,再流到设于基座上的排水槽8排出机外,排水槽8也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自动开闭。点菜装置5包括分餐前柜51、开于分餐前柜51上的取餐口 52、设于取餐口 52上的升降门53、点菜按键54、投币口 55、刷卡器56以及选菜信息打印器57。就餐人员就餐时,看清菜单菜式、价格和编号等信息并记住编号,然后在分餐前柜51上的点菜按键54上按自己喜欢的菜式编号号码,然后按确认键接着刷卡或投币交费,交费信息会传到与主控电路连接的控制系统里,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分菜机构3、上菜机构4、运餐装置6或保温装置7。自动分餐设备还包括输送餐具的运餐装置6,该运餐装置6包括餐具分拣器61、餐具托架62、安装餐具托架62的运餐块63和设有齿牙的滑筷64,运餐块63内安装有运餐电机65和顺序传感器66。当就餐人员在点菜装置5输入点菜信息后,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给运餐装置6,餐具分拣器61将一餐具放置于餐具托架62上,餐具分拣器61可分拣多种餐具及快餐盒,运餐电机65工作则驱动运餐块63带动餐具托架62在滑筷64上前后运行,当顺序传感器66感应餐具到达菜漏斗35下方时,调向电机37根据餐具形状对菜漏斗35的方向进行调节,防漏盖电机39驱动防漏盖38打开;然后,螺杆电机34按编辑好的时间转动出适量的菜经菜漏斗35导落在餐具上,防漏盖电机39再驱动防漏盖38关闭;振动器311振动方便输送管31内的菜向前输送。本实施例中,储菜桶2的排列方式为队列式,也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环形排列形式;既可设计成单个储菜桶2分餐使用,也可设计多个储菜桶2分餐使用。自动分餐设备还包括保温装置7,该保温装置7包括设于基座I上的水池槽71、力口热器73和保温盖72,储菜桶2位于水池槽71的上方,加热器73为水池槽内的水加热,保温盖72盖于储菜桶2上,从而保证全部就餐人员可以吃到热的菜,保证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单片机或微机进行程序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转过程叙述于后。首先,为本设备通上电,并通过上菜机构4往储菜桶2内预放入菜;就餐人员就餐时,先看清告示栏上的供菜信息,然后在分餐前柜51上的点菜按键54上按自己喜欢的菜式编号号码,然后按确认键接着刷卡或投币交费;接着,运餐装置6的餐具分拣器61将餐具放置于餐具托架62上,运餐电机65工作则驱动运餐块63带动餐具托架62在滑筷64上向前运行,当顺序传感器66感应餐具到达菜漏斗35下方时,运餐电机65停止工作,运餐块63停下;同时,上菜电机46驱动储菜桶2内的菜在导菜叶片47的导引下往分菜机构3的上菜口 32输送,菜通过上菜口 32进入输送管31内,防漏盖电机39驱动防漏盖38打开,螺杆电机34按编辑好的时间转动出适量的菜经菜漏斗35导落在餐具上,分餐完成后,防漏盖电机39再驱动防漏盖38关闭,运餐电机继续工作,运餐块63继续带动餐具移动至下一菜漏斗35下方停下,直至餐具由后往前输送至分餐前柜51的取餐口 52处,升降门53自动升起,就餐人员取出餐具,一次取餐流程完成,用时大约10秒。为了保证全部就餐人员可以吃到热的菜,保证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温装置7的加热器73为水池槽内的水加热,热水蒸气始终让储菜桶2内的菜保持恒温,由于保温盖72盖于储菜桶2上,防止了热量的散发。如此循环往复即实现自动分餐,从而克服了人工分餐不均匀、不卫生、不方便、耗人力和耗时间等敝端;该自动分餐设备一个窗口就解决所有分餐流程,方便、快捷、卫生和时尚,可广泛应用于厂企、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和外卖快餐店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就餐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多少量的饭和多少份的菜,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就餐人员的就餐人数、餐量和金额等信息也会集中收集记录在控制系统里便于结算;该自动分餐设备是一种结构新颖、功能齐全、安全卫生、方便使用的分餐先进用具。本实施例自动分餐设备不但适用于自动分菜,同样也适用于自动分饭和自动分粥
坐寸ο为了保证卫生,该自动分餐设备零部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如运餐装置6换成输送带输送,输送管31内的输菜方式换成翻卷式输送等。该结构同样能达到本设计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分餐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储菜桶(2)、将菜分入餐具中的分菜机构(3)和驱动储菜桶内的菜输入分菜机构内的上菜机构(4),分菜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在基座上还设有与主控电路连接的点菜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菜机构包括一控制箱(41)和设于控制箱内的加菜电机(42)、与加菜电机连接的转动器(43)、与转动器连接的转动杆(44)、连接于转动杆末端的托盘(45),储菜桶活动安装于托盘上;还包括设于控制箱内驱动储菜桶旋转的上菜电机(46)和设于储菜桶内的导菜叶片(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菜机构包括一输送管(31)、连接于输送管顶部的上菜口(32)、设于输送管内的输送螺杆(33)、驱动输送螺杆旋转的螺杆电机(34)和连接于输送管底部的菜漏斗(35),在基座上设有一支架(36),分菜机构安装于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菜漏斗上部设有调节菜漏斗方向的调向电机(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菜漏斗底部设有防漏盖(38)和驱动防漏盖打开、关闭的防漏盖电机(3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内还设有振动器(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菜口上设有上菜感应器(321)和清洗进水口(3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菜装置包括分餐前柜(51)、开于分餐前柜上的取餐口(52)、设于取餐口上的升降门(53)、点菜按键(54)、投币口(55)、刷卡器(56)以及选菜信息打印器(57)。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餐具的运餐装置(6),该运餐装置包括餐具分拣器(61)、餐具托架(62)、安装餐具托架的运餐块(63)和设有齿牙的滑筷(64),运餐块内安装有运餐电机(65)和顺序传感器(66),运餐电机工作时驱动运餐块带动餐具托架在滑筷上前后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装置(7),该保温装置包括设于基座上的水池槽(71)、加热器(73)和保温盖(72),储菜桶位于水池槽上的上方,加热器为水池槽内的水加热,保温盖盖于储菜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餐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储菜桶、将菜分入餐具中的分菜机构和驱动储菜桶内的菜输入分菜机构内的上菜机构,分菜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与主控电路连接并由其控制;在基座上还设有与主控电路连接的点菜装置。本实用新型自动分餐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储菜桶、分菜机构、上菜机构和点菜装置,实现自动分餐,克服了人工分餐不均匀、不卫生、不方便、耗人力和耗时间等敝端;该自动分餐设备一个窗口就解决所有分餐流程,方便、快捷、卫生和时尚,可广泛应用于厂企、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和外卖快餐店等人员集中的场所;该自动分餐设备是一种结构新颖、功能齐全、安全卫生、方便使用的分餐先进用具。
文档编号G07F17/00GK203025854SQ20132005693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曾伟章 申请人:曾伟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