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658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化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员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公平和效率,企业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行动,使员工获得公平的感觉,同时,使企业管理实现最大化效率。目前的绩效考核通常采用的都是打卡的方式记录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即每个员工都有一张考勤卡,上下班时间将它插入或靠近考勤机中,考勤机便会在卡片上直接打印上下班时间,再根据卡片上的时间人工计算出勤率和具体工作时间。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以考勤卡插入或靠近考勤机的方式考勤,无法准确得知是否为员工本人的操作,可以让他人代替打卡,通过卡片上的时间人工计算出勤率和具体工作时间可能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无法客观公正的判断员工的绩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使其能够客观公正的完成对园区内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园区边界范围;感测是否有人员进入园区;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人员绩效考核系统,包括:第一感测装置、第一获取装置以及第一判断装置;第一感测装置用于感测人员是否进入园区;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定园区边界范围,感测是否有人员进入园区,当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从而确定进入园区的人员身份以及该人员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判断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从而得知该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入园区,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由于每个人的身份信息是不同的,只有当本人通过园区时才会获取与之对应的身份信息,从而杜绝了代替他人签到这一行为,同时根据系统精确判断员工的到达时间从而计算绩效,避免了人工计算时出现纰漏或弄虚作假等行为,从而能够客观公正的完成对园区内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另外,在设定园区边界范围之后,还包括:在园区内划定工作区域;在所述感测到有人员进入所述园区之后,还包括:感测是否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通过此种方式,避免了出现当某些人员虽然按时进入园区而没有按时进入工作区域这一行为时没有扣除该人员绩效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园区内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客观与公正。

另外,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之后,还包括: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通过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使每个人员的工作量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估,从而极大的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另外,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活动量;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具体包括:判断活动量是否达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若达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则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工作要求;若达不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则工作状态不满足预设工作要求。

另外,在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之后,还包括:获取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规定工作时长;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得知员工在工作区域的工作时间是否达到规定工作时长,避免人员早退这一现象。

另外,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具体包括:在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检测所有员工的当前地理位置;将距离园区边界最近的员工认定为当前进入园区的员工;获取距离园区边界最近的员工的身份信息以作为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获取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的时间作为进入园区的时间。

另外,在设定园区边界范围之后,还包括:在园区内划定多个工作区域;在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之后,还包括:感测是否有人员进入各工作区域;感测到有人员进入任一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判断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当前工作区域。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人员绩效考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s101:设定园区边界范围。

具体的说,在步骤s101中,可以通过设置围墙、高压电网、电子围栏等方式设定园区边界范围。下面以独立式电子围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将前端围栏直接架设在地面上,其高度约为两米左右,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他高度的前端围栏,在前端围栏上安装10-12根线缆。同时为了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在独立式电子围栏的两侧还安装有不低于1.2米的防护墙或围墙,其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1米,从而使独立式电子围栏正常工作部位处于一个公众通常难以接近的封闭区域内。通过电子围栏设定园区边界范围,可靠性高,不会出现误报的情况,克服了传统的红外、感应、振动电缆等报警系统受到多方面干扰的技术缺陷,报警基本不受气候、地形、树木、小动物等的影响。同时由于电子围栏的前端围栏是有形的围栏,可以随着地形高低起伏任意加上,使得园区边界无盲区、无死角、无漏洞。

s102:感测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具体的说,在步骤s102中,同样以电子围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通过电子围栏限定人员只能从固定区域进入园区,在该固定区域设置有感应装置,如红外热感应源,当人员通过固定区域进入园区时,红外热感应源会感应到有人经过并发送信号至考勤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感测有人员进入园区的同时也能够获取该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园区所有人员均会携带智能卡片、智能手环等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电子元件,下面以人员携带智能手环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员工佩戴智能手环,智能手环上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作为主控制器的单片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人员人体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发射射频考勤信号到采集器。在考勤服务器内设置约定协议,采集器采集员工身份数据并发送到考勤服务器,考勤服务器按照约定协议接收和解析采集器收集到的员工身份数据,并进行保存备份。当员工进入园区时,采集器采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红外信号,考勤服务器接收到信号,以此来获取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员携带的电子元件如智能手环还具有定位系统,当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会检测所有员工的当前地理位置,并将距离园区边界最近的员工认定为当前进入园区的员工,确定到底是哪一个员工进入园区,进一步提高了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s103: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具体的说,在步骤s103中,第一预设范围为上班时间内的时间范围,如9点上班,则在9点之前进入园区均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

通过设定园区边界范围,感测是否有人员进入园区,当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从而确定进入园区的人员身份以及该人员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判断进入园区的具体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从而得知该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入园区,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由于每个人的身份信息是不同的,只有当本人通过园区时才会获取与之对应的身份信息,从而杜绝了代替他人签到这一行为,同时根据系统精确判断员工的到达时间从而计算绩效,避免了人工计算时出现纰漏或弄虚作假等行为,从而能够客观公正的完成对园区内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园区内划定工作区域,当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并通过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判断是否扣除该人员绩效。通过进一步划分工作区域并感测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可以得出进入园区的工作时间与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的差值,从而根据差值得知人员在进入园区后是否按照规定的行为轨迹直接进入工作区域,避免出现当某些人员虽然按时进入园区而没有按时进入工作区域这一行为时没有扣除该人员绩效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园区内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客观与公正。本实施方式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1:设定园区边界范围。

步骤s202:在园区内划定工作区域。

步骤s203:感测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步骤s204: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201、步骤s203、步骤s204与步骤s101至步骤s103类似,旨在设定园区边界范围后判断何人何时进入园区,以考核此人绩效,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5: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

步骤s206: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具体的说,在步骤s206中,第二预设范围为从园区到工作区域所需要的具体时间范围。比如从园区到工作区域需要10至15分钟,在感测到人员8点30进入园区之后,工作区域在8点45还没有感测到该人员进入,则表明该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行为轨迹进入工作区域,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工作区域在8点45之前感测到该人员进入,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进一步划分工作区域并感测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可以得出进入园区的工作时间与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的差值,从而根据差值得知人员在进入园区后是否按照规定的行为轨迹直接进入工作区域,避免出现当某些人员虽然按时进入园区而没有按时进入工作区域这一行为时没有扣除该人员绩效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园区内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客观与公正。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并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通过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使每个人员的工作量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估,从而极大的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本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1:设定园区边界范围。

步骤s302:在园区内划定工作区域。

步骤s303:感测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步骤s304: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305: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

步骤s306: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301至步骤s306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类似,旨在判断人员是否按时进入园区以及是否按时进入工作区域,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7: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说,在步骤s307中,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可以为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活动量,并可通过人员携带的电子元件测得,以人员佩戴智能手环为例,智能手环上设置有运动传感器,通过积分加速度检测手环在空间中的位移,以此来计算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活动量。

步骤s308: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具体的说,在步骤s308中,判断活动量是否达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若达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则工作状态满足预设工作要求;若达不到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则工作状态不满足预设工作要求。可以理解的是,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工作区域的正常工作所需活动量也可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对人员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人员的工作状态,使每个人员的工作量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估,从而极大的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之处在于:获取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得到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得知员工在工作区域的工作时间是否达到规定工作时长,避免人员早退这一现象。本实施方式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设定园区边界范围。

步骤s402:在园区内划定工作区域。

步骤s403:感测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步骤s404: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405: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

步骤s406: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407:检测人员在工作区域内的工作状态。

步骤s408: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401至步骤s408与步骤s301至步骤s308类似,旨在判断人员是否按时进入园区以及是否按时进入工作区域,并且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后是否按照要求工作,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9:获取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

步骤s410:判断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达到规定工作时长;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关于步骤s401至步骤s410,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人员考勤及绩效规则,例如:设置总分为100分,当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不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即人员迟到,扣2分,当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不扣分。当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差值不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即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行为轨迹到达工作地点,扣2分,否则不扣分。当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没有达到规定工作时长时,即人员早退,扣2分,否则不扣分。当工作状态不满足预设要求,即人员到达工作区域后没有按照要求工作,扣2分,否则不扣分。

值得一提的是,以园区为农作物园区进行举例说明:还可以设置园区农作物的产量标准值,通过判断最终产量与产量标准值的大小关系进一步考核人员的绩效,例如低于标准值5%的扣2分,高于标准值5%的加2分,再高于或低于15%,加减10分,超过标准20%以上则预警至生产人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人员考勤及绩效规则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以使人员绩效能够通过分数直观的表现出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获取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得到人员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与人员离开工作区域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得知员工在工作区域的工作时间是否达到规定工作时长,避免人员早退这一现象。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方法。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之处在于:在园区内划定多个工作区域,以此来判断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该工作区域,通过划定多个工作区域,可以对不同的组织和部门设定不同的行为轨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避免出现人员在园区内随意走动,管理混乱这一现象,使得生产更加有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1:设定园区边界范围。

步骤s502:在园区内划定多个工作区域。

步骤s503:感测到有人员进入园区时,获取进入园区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

步骤s504: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步骤s501、步骤s503、步骤s504与步骤s101至步骤s103类似,旨在设定园区边界范围后判断何人何时进入园区,以考核此人绩效,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5:感测到有人员进入任一工作区域时获取进入工作区域的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工作区域的时间。

步骤s506:判断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当前工作区域;若是,则不扣除该人员绩效;若否,则扣除该人员绩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划定多个工作区域并判断人员是否有权限进入该工作区域,可以对不同的组织和部门设定不同的行为轨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避免出现人员在园区内随意走动,管理混乱这一现象,使得生产更加有序。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人员绩效考核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感测装置1、第一获取装置2以及第一判断装置3。

第一感测装置1用于感测人员是否进入园区,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红外热感应源等具有感应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此不一一举例。

第一获取装置2用于获取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进入园区的时间,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考勤服务器。

第一判断装置3用于判断人员进入园区的时间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范围内。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