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3575发布日期:2018-09-18 18:4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脸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门禁系统领域也逐渐和高科技结合,取代了传统的“钥匙-锁”形式,出现了如人脸识别锁这类的生物识别门锁,使得人们的房屋安全性有很大提高。

但是,现有的人脸锁耗电量大,长期处于开启状态,并且不能精确地检测开门迹象,智能型低,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及系统,其耗电量低,能够做到精确识别开门迹象以及自动开门,智能性高,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红外感应器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唤醒人脸锁中的人脸识别模块;

步骤B: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

步骤C:若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则人脸锁中的倒计时模块22进行倒计时;

若访客没有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人脸锁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D:若在步骤C中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所述倒计时模块在倒计时至预设的时间后,所述红外感应器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解锁,门打开。

进一步,

还包括自动识别报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时,所述人脸锁会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

步骤B2: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实时获取并更新公安部报警服务器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并与所述人脸锁在步骤B1中上传的人脸照片进行在线比对;

步骤B3: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的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或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发送抓拍的人脸拍照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

在步骤B3中,还包括步骤B31: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照片给保安和主人的同时,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的人脸拍照片。

进一步,

在步骤B3中,还包括步骤B32: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则发送抓拍的人脸照片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

主人通过接收终端与人脸锁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进行开锁操作。

进一步,

所述接收终端与人脸锁进行通信连接时,所用的通信网络是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其中一种。

使用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的系统,包括红外感应器和人脸锁;

所述人脸锁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倒计时模块;

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唤醒人脸锁中的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

所述倒计时模块用于倒计时,并且,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所述倒计时模块在倒计时至预设的时间后,所述红外感应器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解锁,门打开。

进一步,

还包括人脸识别服务器和公安部报警服务器;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时,所述人脸锁还用于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

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用于实时获取并更新公安部报警服务器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并与所述人脸锁在步骤B1中上传的人脸照片进行在线比对;

用于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

公安部报警服务器:用于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

进一步,

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还用于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人脸拍照片。

进一步,

还包括接收终端,其用于与人脸锁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进行开锁操作。

进一步,

所述接收终端与人脸锁进行通信连接时,所用的通信网络是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网络其中一种。

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及系统,其耗电量低,能够做到精确识别开门迹象以及自动开门,智能性高,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通过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再唤醒人脸锁中的人脸识别模块,这样的话,会更加省电,避免人脸识别模块长期处于开启状态而耗费更多的电量,起到节能的作用。

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识别后,再配合人脸锁中的倒计时模块进行倒计时,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计时模块预设的倒计时是时间为秒,假设所述倒计时模块倒计了秒后,访客依然在门前,则证明有开门迹象,此时,所述红外感应器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才会解锁,门才会打开,这样的话,能够做到精确识别开门迹象以及自动开门,提升人脸锁的智能性,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识别报警的过程的流程图。

其中:红外感应器1、人脸锁2、人脸识别模块21、倒计时模块22、人脸识别服务器3、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接收终端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红外感应器1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唤醒人脸锁2中的人脸识别模块21;

步骤B: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

步骤C:若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则人脸锁2中的倒计时模块22进行倒计时;

若访客没有通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人脸锁2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D:若在步骤C中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所述倒计时模块22在倒计时至预设的时间后,所述红外感应器1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2解锁,门打开。

所述红外感应器1安装在门前,首先,通过所述红外感应器1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再唤醒人脸锁2中的人脸识别模块21,这样的话,会更加省电,避免人脸识别模块21长期处于开启状态而耗费更多的电量,起到节能的作用。

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后,再配合人脸锁2中的倒计时模块22进行倒计时,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计时模块22预设的倒计时是时间为2秒,假设所述倒计时模块22倒计了2秒后,访客依然在门前,则证明有开门迹象,此时,所述红外感应器1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2才会解锁,门才会打开,这样的话,能够做到精确识别开门迹象以及自动开门,提升人脸锁2的智能性,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

还包括自动识别报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时,所述人脸锁2会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

步骤B2: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实时获取并更新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并与所述人脸锁2在步骤B1中上传的人脸照片进行在线比对;

步骤B3: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的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或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发送抓拍的人脸拍照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

当不明身份的人试图开锁或敲门时,由于其人脸照片并没有事先储存在人脸锁2中,此时,人脸锁2验证失败,门不会打开,并且,所述人脸锁2会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通过比对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上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的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或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提高保安和主人的警觉性,保安接到危险提醒信息时,可立即赶往现场,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提高人脸锁2的可靠性,更全面地保护家庭用户的人身安全。

若在步骤B2中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发送抓拍的人脸拍照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主人清楚有访客到,并可以安心地开门,放心地接待访客。

进一步,

在步骤B3中,还包括步骤B31: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照片给保安和主人的同时,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的人脸拍照片。

在逃人员属于极度危险的人员,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若在步骤B2中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照片给保安和主人,先提醒主人和保安,让其提高警惕;同时,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的人脸拍照片,使得公安人员能够快速地将在逃人员抓获的同时,不仅保护了用户的家庭人员安全,而且还为公安部执法人员抓捕罪犯提供很及时很准确的协助,一举两得。

进一步,

在步骤B3中,还包括步骤B32:

若在步骤B2中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3则发送抓拍的人脸照片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

主人通过接收终端5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

所述接收终端5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假如访客是户主很熟悉的朋友,而户主暂时又不在家中,此时户主便可以通过接收终端5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让访客先进屋里休息,避免访客长时间在门外等待。

又例如户主正在家里忙活,不太方便到门处开门,此时户主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一键开锁,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

所述接收终端5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时,所用的通信网络是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其中一种。

能够提供更多种的通信连接方式,以适合不同的情况,例如户主在屋外,便可以通过2G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中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例如户主在家中,便可以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通信网络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

使用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感应器与人脸锁的自动开门方法的系统,包括红外感应器1和人脸锁2;

所述人脸锁2包括人脸识别模块21和倒计时模块22;

所述红外感应器1用于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唤醒人脸锁2中的人脸识别模块21;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用于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

所述倒计时模块22用于倒计时,并且,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所述倒计时模块22在倒计时至预设的时间后,所述红外感应器1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2解锁,门打开。

所述红外感应器1安装在门前,首先,通过所述红外感应器1感应到门前有访客时,再唤醒人脸锁2中的人脸识别模块21,这样的话,会更加省电,避免人脸识别模块21长期处于开启状态而耗费更多的电量,起到节能的作用。

访客通过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的识别后,再配合人脸锁2中的倒计时模块22进行倒计时,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计时模块22预设的倒计时是时间为2秒,假设所述倒计时模块22倒计了2秒后,访客依然在门前,则证明有开门迹象,此时,所述红外感应器1依然感应到门前有访客,则所述人脸锁2才会解锁,门才会打开,这样的话,能够做到精确识别开门迹象以及自动开门,提升人脸锁2的智能性,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

还包括人脸识别服务器3和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21对访客的脸部进行识别时,所述人脸锁2还用于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

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用于实时获取并更新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并与所述人脸锁2在步骤B1中上传的人脸照片进行在线比对;

用于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

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用于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

当不明身份的人试图开锁或敲门时,由于其人脸照片并没有事先储存在人脸锁2中,此时,人脸锁2验证失败,门不会打开,并且,所述人脸锁2会抓拍该人员的人脸拍照片并上传到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通过比对公安部报警服务器4上提供的在逃人员和有案底前科的人员人脸数据,

在线比对的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或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拍照给保安和主人,提高保安和主人的警觉性,保安接到危险提醒信息时,可立即赶往现场,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提高人脸锁2的可靠性,更全面地保护家庭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既不是在逃人员又不是有案底前科的人员,则人脸识别服务器3发送抓拍的人脸拍照给主人,及时告知主人访客的身份信息,主人清楚有访客到,并可以安心地开门,放心地接待访客。

进一步,

所述人脸识别服务器3还用于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人脸拍照片。

在逃人员属于极度危险的人员,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若在线比对结果查出该人员是在逃人员,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发送危险提醒消息和抓拍人脸照片给保安和主人,先提醒主人和保安,让其提高警惕;同时,人脸识别服务器3立即向公安部报警并提交该在逃人员的人脸拍照片,使得公安人员能够快速地将在逃人员抓获的同时,不仅保护了用户的家庭人员安全,而且还为公安部执法人员抓捕罪犯提供很及时很准确的协助,一举两得。

进一步,

还包括接收终端5,其用于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

所述接收终端5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假如访客是户主很熟悉的朋友,而户主暂时又不在家中,此时户主便可以通过接收终端5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并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让访客先进屋里休息,避免访客长时间在门外等待。

又例如户主正在家里忙活,不太方便到门处开门,此时户主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一键开锁,发送开锁指令至人脸锁2,进行开锁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

所述接收终端5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时,所用的通信网络是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网络其中一种。

能够提供更多种的通信连接方式,以适合不同的情况,例如户主在屋外,便可以通过2G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中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例如户主在家中,便可以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通信网络与人脸锁2进行通信连接。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