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6840发布日期:2021-11-25 21:2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出入境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桌面式智慧受理器。


背景技术:

2.现如今,诸多海关、出入境口岸、政务大厅,设置有出入境事务系统,用于出入境人员的身份验证、证件核实、证件办理。
3.然而,现有的诸多出入境政务服务系统,体积庞大、占地面积较大,搬运不便,且用户在使用时只能单一用户使用,其他人员不能同时办理相关业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面式智慧受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一种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数据处理单元、外设接口、无线通信模块、触摸屏、存储控制单元、存储器;所述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摄像头、智能补光单元、指纹模组、条码扫描单元、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nfc模块。
6.外设接口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外设接口留有各类接口,以安装功能部件;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触摸屏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用户可通过触摸屏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存储控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存储控制单元控制存储器的工作。
7.进一步,触摸屏正面朝上设置于底座顶部,占据底座顶部主要位置;触摸屏上部设置有成像凸台,成像凸台朝向用户面安装有摄像头和智能补光单元,摄像头采集用户人脸图像和视频,智能补光单元提供光源提升摄像头的成像质量;触摸屏旁侧设置有身份介质凸台,身份介质凸台顶部设置有条码扫描单元、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
8.进一步,摄像头、智能补光单元、指纹模组、条码扫描单元、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外设接口电连接;指纹模组设置于触摸屏下方,为屏下指纹模组;条码扫描单元用于扫描包括户口本、护照、驾照等的身份介质的条形码、二维码;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身份证所载信息。
9.进一步,智能补光单元的光照强度随摄像头采集到的用户人脸图像进行调节,当用户人脸靠近摄像头时智能补光单元光照减弱,当用户人脸远离摄像头时智能补光单元光照增强。
10.进一步,其特征在于,nfc模块安装于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可通过用户移动终端的nfc功能进行数据交互。
11.进一步,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登陆所述智慧受理器的系统,与所述智慧受理器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
12.本申请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理念设计,集照相、身份核验、指纹采集、智能补光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提升了受理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体积小巧、搬运便捷;改变传统的受理形式,采用一站式受理模式,可实现一对多智慧服务。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4.图1为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立体图。
15.图2为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17.如说明书附图1

2所示: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数据处理单元1、外设接口2、无线通信模块3、触摸屏4、存储控制单元5、存储器6、摄像头7、智能补光单元8、指纹模组9、条码扫描单元10、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nfc模块12。
18.数据处理单元1配置为完成整个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的数据处理和程序控制;外设接口2与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外设接口2留有各类接口,以安装功能部件;无线通信模块3与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数据处理单元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与用户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触摸屏4与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用户可通过触摸屏4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存储控制单元5与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存储控制单元5控制存储器6的工作。
19.摄像头7、智能补光单元8、指纹模组9、条码扫描单元10、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分别与外设接口2电连接;指纹模组9设置于触摸屏4下方,为屏下指纹模组;条码扫描单元10用于扫描包括户口本、护照、驾照等的身份介质的条形码、二维码;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用于获取身份证所载信息。
20.触摸屏4正面朝上设置于底座13顶部,占据底座13顶部主要位置;触摸屏4上部设置有成像凸台14,成像凸台14朝向用户面安装有摄像头7和智能补光单元8,摄像头7采集用户人脸图像和视频,智能补光单元8提供光源提升摄像头7的成像质量;触摸屏4旁侧设置有身份介质凸台15,身份介质凸台15顶部设置有条码扫描单元10、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
21.根据摄像头7采集到的用户人脸图像调节智能补光单元8的光照强度,当用户人脸靠近摄像头7时智能补光单元8光照减弱,当用户人脸远离摄像头7时智能补光单元8光照增强,以提高摄像头7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的成像质量。
22.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安装有nfc模块12,可通过用户移动终端的nfc功能进行数据交互。
23.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登陆桌面式智慧受理器的系统,与桌面式智慧受理器
的无线通信模块3进行通信,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
24.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办理业务的步骤之一为:s1、用户通过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刷身份证;s2、指纹模组9采集用户指纹信息;s3、摄像头7和智能补光单元8协同工作,拍摄用户正脸照片;s4、用户填写出入境信息,缴纳相应费用;s5、数据处理单元1或后台对用户信息和费用信息进行审核;s6、生成用户电子档案并存储。
2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数据处理单元(1)、外设接口(2)、无线通信模块(3)、触摸屏(4)、存储控制单元(5)、存储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摄像头(7)、智能补光单元(8)、指纹模组(9)、条码扫描单元(10)、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nfc模块(12);所述外设接口(2)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所述外设接口(2)留有各类接口,以安装功能部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与用户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触摸屏(4)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所述触摸屏(4)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所述存储控制单元(5)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电连接,所述存储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存储器(6)的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4)正面朝上设置于底座(13)顶部,占据所述底座(13)顶部主要位置;所述触摸屏(4)上部设置有成像凸台(14),所述成像凸台(14)朝向用户面安装有所述摄像头(7)和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所述摄像头(7)采集用户人脸图像和视频,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提供光源提升所述摄像头(7)的成像质量;所述触摸屏(4)旁侧设置有身份介质凸台(15),所述身份介质凸台(15)顶部设置有所述条码扫描单元(10)、所述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7)、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所述指纹模组(9)、所述条码扫描单元(10)、所述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分别与所述外设接口(2)电连接;所述指纹模组(9)设置于所述触摸屏(4)下方,为屏下指纹模组;所述条码扫描单元(10)用于扫描身份介质的条形码、二维码;所述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用于获取身份证所载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的光照强度随所述摄像头(7)采集到的用户人脸图像进行调节,当用户人脸靠近所述摄像头(7)时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光照减弱,当用户人脸远离所述摄像头(7)时所述智能补光单元(8)光照增强。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12)安装于所述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11),可通过用户移动终端的nfc功能进行数据交互。6.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登陆所述智慧受理器的系统,与所述智慧受理器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进行通信,选择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填写相应信息、书写电子签名、以及进行其他数据交互行为。7.如权利要求3

4任一项所述的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介质包括:户口本、护照、驾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桌面式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数据处理单元、外设接口、无线通信模块、触摸屏、存储控制单元、存储器;所述智慧受理器安装有摄像头、智能补光单元、指纹模组、条码扫描单元、身份证信息采集单元、NFC模块。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理念设计,集照相、身份核验、指纹采集、智能补光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提升了受理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体积小巧、搬运便捷;改变传统的受理形式,采用一站式受理模式,可实现一对多智慧服务。对多智慧服务。对多智慧服务。


技术研发人员:舒展羽 何晖洋 徐晋军 何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天健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