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门禁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26142919发布日期:2021-08-03 14:2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测温门禁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温门禁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测温技术的发展,测温枪作为其中一个极为典型的技术延伸,通过红外测温装置对人体温度进行测量,具有简便且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测温仪器。而且,在众多的智慧社区、写字楼、学校、酒店、景区、交通枢纽中心和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使用的门禁处,均设置有这样的自动测温装置,传统的测温门禁在测量体温时是自动监测,即测温门禁在前方有障碍物出现时,就会自动开启测温器,便于对进出人员的体温进行快速监测。

然而,对于外来且非本区域内的人员,在未获得授权进入之前,会长时间停留于测温门禁前,导致传统的测温门禁会出现频繁启动测温程序的操作,同时导致测温器也会频繁启动,使得测温门禁的工作运行时间过长,从而使得测温门禁的功耗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对体温的测量频率的测温门禁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测温门禁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

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包括: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当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匹配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以开启对应的通行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包括:对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温差操作,得到体温差分值;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位于预设温差区间内;所述当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匹配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位于预设温差区间内,包括: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所述当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人证身份参数,包括: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所述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包括: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包括: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扫描图像;所述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包括: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扫描图像上对应位置的进行第一对比操作,得到第一人证近似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包括: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射频信号;根据所述证件射频信号获取证件识别图像;所述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包括: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识别图像进行第二对比操作,得到第二人证近似度。

一种测温门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比对模块,用于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

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

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只有在认证测温许可值达到预设测温许可值后,才对人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即开启测温,减少了对身份认证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测温的情况,降低了开启测温的频率,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测温器的开启频率,进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测温门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包括获取人证身份参数;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只有在认证测温许可值达到预设测温许可值后,才对人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即开启测温,减少了对身份认证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测温的情况,降低了开启测温的频率,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测温器的开启频率,进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功耗。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测温门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100: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用于体现门禁系统对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的采集,便于后续先对被测人体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对通过通行通道的被测人体的身份识别,从而便于后续对被测人体的身份进行筛选以及甄别,即对于身份正确的人员进行测温,而对于身份异常的人员则不进行测温,以减少对非本区域内的人员的不必要的测温,从而减少了门禁系统的测温装置的不必要开启。

s200: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的比对认证操作,就是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的匹配性进行认证,以便于确定所述人证身份参数对应的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比对认证操作最终将对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的认证准确度进行输出,即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使得后续在进行测温时,通过对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大小,直接确定后续是否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

s300: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为监测系统内置的许可值,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作为对各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判断标准,将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进行比较,便于确定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是否正确,从而便于后续对被测人体的测温,以及对应放行或者禁止。

s400: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作为对各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判断标准,以便于区分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即将身份信息具体数值化。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表明了当前的认证测温许可值达到了标准值,即表明了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认证信息为准确的,也即表明了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属于正常身份。这样,在确认了被测人体的身份正确后,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即得到所述体温值,之后便于根据所述体温值对应开启或者关闭通行通道,减少了对身份不正确的被测人体的测温,降低了门禁系统开启测温的频率,只对身份认证通过的人员进行测温,有效地降低了门禁系统的测温装置的开启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门禁系统的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并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包括: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当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匹配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以开启对应的通行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被测人体的身份确认通过之后,门禁系统将开启测温装置,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以便于获取到所述体温值。为了便于体温正常的人员通过,即阻挡体温异常的人员通过,需要对所述体温值进行比对。所述预设温度值为被测人体的正常体温值,所述预设温度值作为对各体温值的判断依据,通过将测得的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匹配,便于对被测人体的体温进行甄别,从而便于对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区分,进而便于后续阻挡体温异常人员通过,以及确保体温正常人员顺利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包括:对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温差操作,得到体温差分值;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位于预设温差区间内;所述当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匹配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体温差分值为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所述体温差分值用于体现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温差,即所述体温差分值用于体现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数值差距,便于确定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小于或者大于标准体温的程度,从而便于确定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低于或者超出标准体温的度量值。其中,所述预设温差区间是基于所述预设温度值设置的,所述预设温差区间作为一个温度偏差范围,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用于体现体温差分值的允许变动的温差范围,即以所述预设温度值为中心点的一个温差的误差允许区间,使得所述体温差分值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可变动,即允许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在一个相对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被认定为体温正常。这样,在确定了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后,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差值位于一个正常且允许浮动的温差范围内,即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为正常体温,此时当前被测人体的身份认证通过,体温也为正常,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已开启通行通道,以允许被测人体通过门禁,确保了体温正常且属于本区域的人员通行,有效地阻挡了体温异常或者不属于本区域的人员的通行。

再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位于预设温差区间内,包括: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所述当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形成了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即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最大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作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两个端值。在对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进行匹配时,需要分别比较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即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的比较,以及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的比较。在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时,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温度在最低体温之上。而之后还需要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在确定了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后,此时被测人体的体温也是在最高体温之下,表明了被测人体的体温既没有过低也没有过高,即表明了被测人体的体温属于正常体温范围内,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以便于对被测人体进行放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禁止通行信号,以将体温过低的被测人员阻挡。此外,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禁止通行信号,以将体温过高的被测人员阻挡。而且,在门禁系统接收到所述禁止通行信号后,除了保持通行通道关闭以外,还启动报警装置,例如,启动声光报警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人证身份参数,包括: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所述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包括: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为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采集,即将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进行数字化,实现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的数字转换。而所述证件识别参数是对门禁系统获取的证件信息进行数字转换,对应转换出与所述人脸识别参数相对应的参数,即所述证件识别参数的属性与所述人脸识别参数的属性是相互对应的,便于后续根据这两个参数之间的比对结果,确定被测人体的人脸信息与证件信息是否一致。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即为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与证件上的相同属性特征进行比对,而得到的识别匹配值即可作为对上述两个参数之间的匹配程度的数值结果,便于后续对被测人体的脸部以及证件之间的一致性的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包括: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扫描图像;所述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包括: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扫描图像上对应位置的进行第一对比操作,得到第一人证近似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参数对应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即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为门禁系统采集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上的摄像头对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进行拍照,以便得到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所述证件识别参数对应于被测人员的证件照,在被测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时,将个人身份证件放置于证件读卡器上,并对个人身份证件上附有的照片进行扫描,从而获取个人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信息,进而获取到被测人员的身份证件上的脸部图像。在进行所述第一对比操作时,可以先将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以及所述证件扫描图像先进行相似度比较,之后再将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以及所述证件扫描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与门禁系统内置或者通过云服务器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进行比对,门禁系统内置或者通过云服务器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为被提前录入的人脸图像,即属于本区域内身份正确的人员的脸部图像。这样,在确定了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证件上的脸部图像一致后,再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脸部图像进行比对,得到的所述第一人证近似度即为最终的比对结果,使得需要同时通过门禁系统通过摄像头以及证件读卡器上的图像的比对,提高了对人证身份参数的判定等级,从而提高了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对被测人员的访问认证安全等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证近似度在大于或等于0.936时,才能确定当前被测人员的身份是正确的。

又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包括: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射频信号;根据所述证件射频信号获取证件识别图像;所述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包括: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识别图像进行第二对比操作,得到第二人证近似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参数对应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即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为门禁系统采集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上的摄像头对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进行拍照,以便得到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所述证件识别参数为证件射频信号,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将个人身份证件放置于读卡器上,例如,将身份证放置于身份证读卡器上,身份证内的射频芯片向身份证读卡器发送证件射频信号,通过证件射频信号调取提前预置的证件识别图像,无需对身份证再进行扫描,即可直接获取证件上的图像,其中,每一个身份证内的射频芯片内置的身份识别编码均布相同,例如,身份识别编码与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对应。这样,通过所述证件射频信号调取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再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进行比对,实现了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标准人脸图像的比对,即所述第二对比操作,得到所述第二人证近似度即为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证件对应过的标准脸部图像的相似程度,便于后续根据上述两个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认证被测人员的身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人证近似度在大于或等于0.947时,才能确定当前被测人员的身份是正确的。

可以理解的,门禁系统上有摄像头来对被测人员的脸部进行拍照,从而获取到被测人员的脸部特征图像,以便于对被测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而在被测人员的身份信息认证通过之后,需要对被测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测。通过门禁系统上的红外测温装置,收集被测人员的人体红外辐射,从而实现对被测人员的体温的采集,便于后续对被测人员的体温情况的判断。

然而,在现场实际使用过程中,红外测温装置虽然是通过收集人体红外光线的方式来确定体温的,如果被测人员的身上或者紧挨着温度较高的物体,即被测人员的周围环境温度过高,那么门禁系统的红外测温装置收集的红外光线的强度上升,从而导致对被测人员的体温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将体温正常却抱着暖手带的被测人员误判为体温过高人员,导致体温检测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对部分正常体温且身份认证通过的人员禁止通行。此外,由于门禁系统经常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外部环境中的水蒸气容易侵入红外测温装置的内部电路中,导致部分电路出现故障,同样也会造成体温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下降。

为了降低环境温度对门禁系统调整门禁通止信号的影响,所述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环境总温以及温感电压;

对所述环境总温进行第一环温补偿操作,得到红外补偿环温;

对所述红外补偿环温以及所述温感电压进行第二环温补偿操作,得到人体红外补偿温度;

检测所述人体红外补偿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红外补偿温度即为所述体温值。所述环境总温为门禁系统的红外测温装置对被测人体所处的环境温度的采集,所述温感电压为门禁系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上光电转换的电压。对所述环境总温进行第一环温补偿操作,即为对所述环境总温进行第一次环境温度补偿,实现对所述环境总温的第一次转换补偿,具体的补偿公式如下所示:

t1=k×5×10-10×(1+2.3×10-3×ti)+(ti+273.15)4公式1

其中,k为校准系数,根据红外测温装置的训练模型优先出的系数,以便于达到最佳的温度检测结果,ti为所述环境总温,t1为所述红外补偿环温。

通过对所述环境总温的第一次温度补偿,实现对所述环境总温的初步矫正,其中,所述环境总温包括被测人体的体温以及周围环境物体的温度。这样,在经过所述第一次转换补偿后,所述环境总温中的其他高于或者接近被测人体的体温的背景温度削减,以减小被测人体的背景温度对被测人体的体温值的影响。

除了外部环境中的背景温度的影响,还需要对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光电传感的传导精度进行修正,以减少硬件设备对体温值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所述温感电压为将红外测温装置的传感器采集的温度转换的电信号。对所述温感电压进行第二环温补偿操作,即为对所述温感电压进行第二次环境温度补偿,实现对所述温感电压的第二次转换补偿,具体的补偿公式如下所示:

t0=(1.41×u/t1)1/4-273.15公式2

其中,u为温感电压,t1为公式1中的红外补偿环温,t0为人体红外补偿温度。通过所述第二环温补偿操作,实现对人体红外补偿温度的第二次温度补偿,以减小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温度与电压转换的精度上对被测人体的体温值的影响,便于红外测温装置最终采集到的体温值更加接近实际温度,从而提高对所述体温值的采集准确度,使得将所述人体红外补偿温度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比对后获取的结果的精准度提高,降低了环境温度对门禁系统调整门禁通止信号的影响。

进一步地,由于门禁系统的红外测温装置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影响,严重的导致内部电路短路,为了减少环境中的水蒸气对体温值获取的影响,所述获取环境总温以及温感电压,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环境湿度以及第二环境湿度;

将所述第一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第二环境湿度进行湿差处理,得到湿差反馈值;

检测所述湿差反馈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湿差;

当所述湿差反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湿差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除湿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境湿度为红外测温装置的内部湿度,所述第二环境湿度为红外测温装置的外部湿度。虽然外部环境中的水蒸气会侵入至内部,但是红外测温装置自身的密封性一般会比较强,水蒸气的侵入过程还是会比较长的,即红外测温装置的内外湿度达到相同的时间会比较长。借助于红外测温装置内外湿度的缓慢变化的情况,当门禁系统放置于潮湿的环境中,红外测温装置的内部环境是相对干燥的,即红外测温装置的内部湿度要小于外部环境的湿度。通过对所述第一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第二环境湿度的湿差处理,实现对红外测温装置的内外湿度进行一个比较,得到的湿差反馈值作为所述第一环境湿度以及所述第二环境湿度的湿度差值,便于确定红外测温装置内外湿度的情况。这样,所述湿差反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湿差,表明了红外测温装置的内外湿度之间的差值过大,即表明了红外测温装置的外部湿度已超过正常湿度,也即表明了红外测温装置所处的环境为可对体温值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过度潮湿环境,此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除湿信号,便于启动门禁系统中的除湿器,以对红外测温装置的内外同时进行除湿操作,降低红外测温装置内外的湿度,从而使得红外测温装置的内外湿度差逐渐减小,并同时将红外测温装置的外部湿度降低至安全的湿度,减少了环境中的水蒸气对体温值获取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体温值的测量准确度。

再进一步地,在门禁系统自动进行测温时,如果被测人员是初次进行检测时,可能存在不知道红外测温装置的探头的准确方向,容易导致被测人员的人脸无法正对红外测温探头,从而导致被测人员的额头无法对准,进而导致体温检测结果有误,一般会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使得体温值的检测精度下降,例如,将体温过高的人员错误放行。为了减少上述情况,所述对所述环境总温进行第一环温补偿操作,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人脸扫描图像获取第一脸部特征坐标、第二脸部特征坐标以及第三脸部特征坐标;

获取所述第一脸部特征坐标与所述第三脸部特征坐标之间的第一坐标差,以及获取所述第二脸部特征坐标与所述第三脸部特征坐标之间的第二坐标差;

对所述第一坐标差以及所述第二坐标差进行二阶求差操作,得到脸部偏转值;

根据所述脸部偏转值向门禁系统发送调角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脸部特征坐标以及所述第二脸部特征坐标分别对应于人脸扫描图像上的左右两眼的瞳孔的坐标,所述第三脸部特征坐标对应于人脸扫描图像上的鼻梁的坐标,所述第一坐标差即为人脸扫描图像的其中一个瞳孔与鼻梁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坐标差即为人脸扫描图像的另一个瞳孔与鼻梁之间的间距。在对所述第一坐标差以及所述第二坐标差进行二阶求差操作后,实现对所述第一坐标差与所述第二坐标差之间的长短比较,即确定两个瞳孔与鼻梁之间的间距是否一致,比较的结果即为所述脸部偏转值。这样,根据所述脸部偏转值的大小,即可确定人脸扫描图像的偏转方向,向门禁系统发送调角信号用于确定被测人员的头部转动角度,便于将被测人员的脸部正对红外测温探头,即便于将被测人员的额头对准红外测温探头,进一步提高了体温值的检测准确度。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测温门禁监测装置,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实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温门禁监测装置具有用于实现所述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各步骤对应的功能模块。所述测温门禁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比对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其中: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证身份参数;

比对模块,用于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进行比对认证操作,得到认证测温许可值;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测温许可值;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获取体温值根据所述体温值调整门禁通止信号,以使门禁系统启闭对应的通行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检测模块检测到认证测温许可值达到预设测温许可值后,检测模块才对人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即检测模块中的测温器开启测温,减少了对身份认证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测温的情况,降低了开启测温的频率,从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测温器的开启频率,进而降低了门禁系统的功耗。

而且,采集模块获取的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用于体现门禁系统对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的采集,便于后续比对模块先对被测人体的身份进行验证,以确保对通过通行通道的被测人体的身份识别,从而便于后续检测模块对被测人体的身份进行筛选以及甄别,即对于身份正确的人员进行测温,而对于身份异常的人员则不进行测温,以减少对非本区域内的人员的不必要的测温,从而减少了门禁系统的测温装置的不必要开启。

通过比对模块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的比对认证操作,就是对所述人证身份参数的匹配性进行认证,以便于比对模块确定所述人证身份参数对应的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比对认证操作最终将对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的认证准确度进行输出,即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使得后续在进行测温时,通过对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大小,直接确定后续是否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

检查模块将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设置为监测系统内置的许可值,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作为对各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判断标准,检查模块将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进行比较,便于检查模块确定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是否正确,从而便于后续对被测人体的测温,以及对应放行或者禁止。由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作为对各认证测温许可值的判断标准,以便于检测模块区分被测人体的身份信息,即检测模块将身份信息具体数值化。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表明了当前的认证测温许可值达到了标准值,即表明了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认证信息为准确的,也即表明了当前的被测人体的身份属于正常身份。这样,在确认了被测人体的身份正确后,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即得到所述体温值,之后便于根据所述体温值对应开启或者关闭通行通道,减少了对身份不正确的被测人体的测温,降低了门禁系统开启测温的频率,只对身份认证通过的人员进行测温,有效地降低了门禁系统的测温装置的开启次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门禁系统的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认证测温许可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测温许可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值是否与预设温度值匹配;当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匹配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以开启对应的通行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在对被测人体的身份确认通过之后,门禁系统将开启测温装置,对被测人体进行测温操作,以便于获取到所述体温值。为了便于体温正常的人员通过,即阻挡体温异常的人员通过,需要对所述体温值进行比对。所述预设温度值为被测人体的正常体温值,所述预设温度值作为对各体温值的判断依据,检测模块通过将测得的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匹配,便于对被测人体的体温进行甄别,从而便于对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区分,进而便于后续阻挡体温异常人员通过,以及确保体温正常人员顺利通过。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进行温差操作,得到体温差分值;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位于预设温差区间内;当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体温差分值为所述体温值与所述预设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所述体温差分值用于体现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温差,即所述体温差分值用于体现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数值差距,便于检测模块确定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小于或者大于标准体温的程度,从而便于检测模块确定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低于或者超出标准体温的度量值。其中,所述预设温差区间是基于所述预设温度值设置的,所述预设温差区间作为一个温度偏差范围,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用于体现体温差分值的允许变动的温差范围,即以所述预设温度值为中心点的一个温差的误差允许区间,使得所述体温差分值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可变动,即允许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在一个相对的温度范围内时,可以被认定为体温正常。这样,在检测模块确定了所述体温差分值位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内后,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与标准体温之间的差值位于一个正常且允许浮动的温差范围内,即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体温为正常体温,此时当前被测人体的身份认证通过,体温也为正常,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已开启通行通道,以允许被测人体通过门禁,确保了体温正常且属于本区域的人员通行,有效地阻挡了体温异常或者不属于本区域的人员的通行。

再进一步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值;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时,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形成了所述预设温差区间,即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最大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作为所述预设温差区间的两个端值。在检测模块对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预设温差区间进行匹配时,需要分别比较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即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的比较,以及所述体温差分值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的比较。在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值时,表明了当前被测人体的温度在最低体温之上。而之后还需要检测所述体温差分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值,在检测模块确定了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后,此时被测人体的体温也是在最高体温之下,表明了被测人体的体温既没有过低也没有过高,即表明了被测人体的体温属于正常体温范围内,向门禁系统发送通行信号,以便于对被测人体进行放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禁止通行信号,以将体温过低的被测人员阻挡。此外,检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体温差分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值时,向门禁系统发送禁止通行信号,以将体温过高的被测人员阻挡。而且,在门禁系统接收到所述禁止通行信号后,除了保持通行通道关闭以外,还启动报警装置,例如,启动声光报警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人脸识别参数以及证件识别参数;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得到识别匹配值。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将所述人脸识别参数设为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采集,即将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进行数字化,实现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的数字转换。而所述证件识别参数是对门禁系统获取的证件信息进行数字转换,对应转换出与所述人脸识别参数相对应的参数,即所述证件识别参数的属性与所述人脸识别参数的属性是相互对应的,便于后续根据这两个参数之间的比对结果,确定被测人体的人脸信息与证件信息是否一致。对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与所述证件识别参数进行参数匹配,即为对被测人体的脸部特征与证件上的相同属性特征进行比对,而得到的识别匹配值即可作为对上述两个参数之间的匹配程度的数值结果,便于后续对被测人体的脸部以及证件之间的一致性的确定。。

进一步地,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扫描图像;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扫描图像上对应位置的进行第一对比操作,得到第一人证近似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参数对应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即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为门禁系统采集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上的摄像头对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进行拍照,以便得到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采集模块获取的所述证件识别参数对应于被测人员的证件照,在被测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时,将个人身份证件放置于证件读卡器上,并对个人身份证件上附有的照片进行扫描,从而获取个人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信息,进而获取到被测人员的身份证件上的脸部图像。在进行所述第一对比操作时,可以先将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以及所述证件扫描图像先进行相似度比较,之后再将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以及所述证件扫描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与门禁系统内置或者通过云服务器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进行比对,门禁系统内置或者通过云服务器存储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为被提前录入的人脸图像,即属于本区域内身份正确的人员的脸部图像。这样,在确定了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证件上的脸部图像一致后,再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脸部图像进行比对,得到的所述第一人证近似度即为最终的比对结果,使得需要同时通过门禁系统通过摄像头以及证件读卡器上的图像的比对,提高了对人证身份参数的判定等级,从而提高了测温门禁监测方法对被测人员的访问认证安全等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证近似度在大于或等于0.936时,才能确定当前被测人员的身份是正确的。

又进一步地,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人脸扫描图像以及证件射频信号;根据所述证件射频信号获取证件识别图像;对所述人脸扫描图像与所述证件识别图像进行第二对比操作,得到第二人证近似度。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获取的所述人脸识别参数对应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即所述人脸识别参数为门禁系统采集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门禁系统上的摄像头对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进行拍照,以便得到被测人体的脸部图像。所述证件识别参数为证件射频信号,在被测人员靠近门禁系统时,将个人身份证件放置于读卡器上,例如,将身份证放置于身份证读卡器上,身份证内的射频芯片向身份证读卡器发送证件射频信号,通过证件射频信号调取提前预置的证件识别图像,无需对身份证再进行扫描,即可直接获取证件上的图像,其中,每一个身份证内的射频芯片内置的身份识别编码均布相同,例如,身份识别编码与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对应。这样,通过所述证件射频信号调取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图像,再与所述人脸扫描图像进行比对,实现了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标准人脸图像的比对,即所述第二对比操作,得到所述第二人证近似度即为当前被测人员的脸部图像与证件对应过的标准脸部图像的相似程度,便于后续根据上述两个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认证被测人员的身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人证近似度在大于或等于0.947时,才能确定当前被测人员的身份是正确的。

关于x测温门禁监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测温门禁监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测温门禁监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人脸扫描图像、证件扫描图像以及证件识别图像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测温门禁监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