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384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门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基于汽车安全保护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PKE(Passive Keyless Entry,无钥匙门禁系统)技术应运而生。PKE技术是由传统的RKE (Remote Keyless Entry,遥控门禁系统)技术演变发展而来的,采用了RFID (Rad1Frequency Identificat1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车辆身份编码识别系统。PKE系统,驾驶人员无须进行任何操作,仅需随身携带一个应答器就可以轻松地开、锁车门。目前,无钥匙门禁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智能感应钥匙在车辆有效检测范围内,触发车辆发出信号搜寻以车辆为中心的合法智能感应钥匙。当车主身上携带着合法的智能感应钥匙被搜寻到,车辆和智能感应钥匙间就会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实现车辆对智能感应钥匙的匹配,当匹配为合法后车门解锁。离开车辆的时候用同样方法让车门上锁。进入车辆后通过按下车辆点火的开关,车辆也对位于车辆内部的合法智能感应钥匙进行搜寻,当有合法智能感应钥匙在车内,则允许车辆启动发动机,否则禁止。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智能感应钥匙与其它电子设置放在一起,容易受到干扰暂时失灵而无法启动发动机,或受到撞击导致智能感应钥匙内部线路损坏失灵而无法启动发动机。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性能稳定的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感应钥匙和车载基站,所述智能感应钥匙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一感应天线;
[0006]所述第一感应天线分别与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0007]所述车载基站包括微控制单元、认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感应天线、电源管理模块及按键接口模块;
[0008]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认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及按键接口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认证模块用于向智能感应钥匙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智能感应钥匙发送回来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
[0010]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
[0011]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
[0012]所述第二感应天线分别与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0013]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为所述微控制单元提供电源;
[0014]所述按键接口模块用于启动发动机;
[0015]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智能感应钥匙发出的信号判断智能感应钥匙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智能感应钥匙的反馈信号允许打开车门或启动发动机。
[0016]进一步,所述车载基站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车门开关受力状态。
[0017]进一步,所述车载基站还包括触摸接口模块,所述触摸接口模块与微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身份识别。
[0018]进一步,所述触摸接口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电连接有一滤波器。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认证模块检测智能感应钥匙是否在车内,进而控制是否允许启动发动机,由于智能感应钥匙靠近认证模块时,认证模块便能检测到第一感应天线的信号,则允许启动发动机,避免智能感应钥匙由于信号干扰失灵而不能启动发动机。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发明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0023]图中:1.智能感应钥匙;2.第一接收模块;3.第一发送模块;4.第一感应天线;5.车载基站;6.微控制单元;7.认证模块;8.第二接收模块;9.第二发送模块;10.第二感应天线;11.电源管理模块;12.按键接口模块;13.传感器;14.触摸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感应钥匙I和车载基站5,智能感应钥匙I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第一发送模块3及第一感应天线4 ;车载基站5包括微控制单元6、认证模块7、第二接收模块8、第二发送模块9、第二感应天线10、电源管理模块11、按键接口模块12、传感器13及触摸接口模块14。具体连接关系和结构原理如下:
[0026]第一感应天线4分别与第一接收模块2和第一发送模块3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实现与车载基站5进行通讯。
[0027]微控制单元6分别与认证模块7、第二接收模块8、第二发送模块9、电源管理模块
11、按键接口模块12、传感器13及触摸接口模块14电连接。
[0028]认证模块7用于向智能感应钥匙I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智能感应钥匙I发送回来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6,微控制单元6根据接收到反馈信号判断是否允许启动发动机。
[0029]第二接收模块8用于接收第一发送模块3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6。第二接收模块8还电连接有一滤波器,把无用干扰信号排除在外,提高灵敏度。
[0030]第二发送模块9用于向第一接收模块2发送检测信号。
[0031]第二感应天线10分别与第二接收模块8和第二发送模块9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0032]电源管理模块11为微控制单元6提供电源。
[0033]按键接口模块U用于启动发动机,按下按键即可启动发动机。
[0034]传感器13用于检测车门开关受力状态,该传感器13安装于车门上,当车门受力,传感器13将信息反馈至微控制单元6,如果智能感应钥匙I在检测范围内,侧允许开门,否则禁止开门。
[0035]触摸接口模块14用于身份识别,该触摸接口模块14包括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安装于车门上。当使用者触摸到车门,如果指纹匹配则允许打开车门,否则向微控制单元6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触摸接口模块14能先判断使用者的身份并打开车门,不用唤醒微控制单元6,因而可以提高汽车电源的使用寿命。
[0036]微控制单元6通过检测智能感应钥匙I发出的信号判断智能感应钥匙I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智能感应钥匙I的反馈信号允许打开车门或启动发动机。由于智能感应钥匙I可贴近认证模块7,通过第二感应天线10接收或发送信号并将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6来确定智能钥匙I是否在车内,避免智能感应钥匙I失灵而无法启动发动机。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感应钥匙和车载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感应钥匙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一感应天线; 所述第一感应天线分别与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所述车载基站包括微控制单元、认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感应天线、电源管理模块及按键接口模块; 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认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及按键接口模块电连接;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向智能感应钥匙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智能感应钥匙发送回来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发送模块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反馈至微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接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 所述第二感应天线分别与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为所述微控制单元提供电源; 所述按键接口模块用于启动发动机; 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智能感应钥匙发出的信号判断智能感应钥匙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智能感应钥匙的反馈信号允许打开车门或启动发动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基站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车门开关受力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基站还包括触摸接口模块,所述触摸接口模块与微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身份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接口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电连接有一滤波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钥匙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感应钥匙和车载基站,所述智能感应钥匙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一感应天线;所述车载基站包括微控制单元、认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第二感应天线、电源管理模块及按键接口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智能感应钥匙发出的信号判断智能感应钥匙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智能感应钥匙的反馈信号允许打开车门或启动发动机。本发明感应距离短,准确度高,工作性能稳定,防止智能感应钥匙失灵而无法启动发动机。
【IPC分类】G07C9/00
【公开号】CN105205893
【申请号】CN201510658091
【发明人】陈世礼, 曾凡江, 余伟明, 彭乐朝, 廖慧笑, 曾凡华
【申请人】中山市领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