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050526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人脸识别及其云技术,为门禁赋予了视频实时监控报警功能,实现了门禁与视频人脸识别的一体化,完善了门禁安防管理。本发明用户使用门槛低,操作简单,只需验证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后便能使用该系统及方法,采用人脸识别进行门禁识别,可以使门禁系统简捷、快速、全面地记载人员进出信息;对于无法识别的人脸可以禁止进出或报警;对于访客也可迅速生成和记载其进出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并减少保安人员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
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的设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门禁管理是小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门禁方法包括乱序键盘方法、卡片识别方法和生物识别方法等等。乱序键盘方法的键盘固定在门上,用户容易在输入密码时泄露密码;卡片识别方法的安全性也很差,只认卡片不认人,用户丢失卡片后,外来人员容易通过拾到的卡片随意进出小区,对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卡内没个人身份信息,访客进出大门没有系统的跟踪,需要保安人工把关和记录信息,工作复杂且安全性低;生物识别方法的安全系数高,大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然而传统的生物识别门禁是信息孤岛,没有互联互通,不方便集团化管理,特别是访客还需依赖对讲系统对讲进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禁系统及方法工作复杂且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包括管理云平台、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管理云平台分别与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通讯连接,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分别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通讯连接。
[0005]优选地,管理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交互枢纽,用于完成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和各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保存,数据交互工作。
[0006]优选地,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为用户及其访客提供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功能。
[0007]优选地,保安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用于当黑名单人员接近时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以及为用户的访客提供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功能。
[0008]优选地,物业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用于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
[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用户个人信息与门禁云管理系统进行绑定;
[0011 ]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12]S11、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0013]S12、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录入用户照片及其个人信息,并发送到管理云平台;
[0014]S13、管理云平台根据用户照片提取用户面部特征,并生成用户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
[0015]S14、管理云平台将用户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将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0016]S2、用户进出门禁管理;
[0017]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18]S21、用户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用户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0019]S22、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23,否则进入步骤S25;
[0020]S2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用户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用户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24,否则禁止通行;
[0021]S2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0022]S25、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用户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用户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26,否则禁止通行;
[0023]S26、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0024]S3、访客进出门禁管理;
[0025]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26]S31、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将访客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由管理云平台生成访客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0027]S32、访客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访客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0028]S3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34,否则进入步骤S36;
[0029]S3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访客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访客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35,否则禁止通行;
[0030]S35、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0031]S36、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访客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访客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访客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7,否则禁止通行;
[0032]S37、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0033]S4、黑名单人员预警管理;
[0034]该步骤具体如下:
[0035]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通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生成其面部特征,并将其传送到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一旦有黑名单人员接近,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比对通过后,立即上传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立即推送给管理人员的APP或微信,以及保安智能终端设备,以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0036]进一步地,步骤S31中访客资料包括访客照片、个人信息、访问时间、进入入口以及访客面部特征。
[0037]进一步地,步骤S31中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0038](I)访客先把照片和个人信息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然后用户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APP或微信公众号将访客照片和个人信息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39](2)访客自己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将个人照片和个人信息发送给管理云平台并向用户发出申请,用户确认申请通过后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40](3)访客在门卫室通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个人信息录入和人脸信息注册,并发送至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4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2](I)本发明对用户无限制,只要是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并与系统进行网络绑定的用户,进入后即可使用人脸识别功能。
[0043](2)本发明即使管理云平台与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的网络通讯中断,只要用户或访客的个人信息发送到了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使用本发明功能时将不再依赖实时的网络通讯。
[0044](3)本发明中,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申请上传个人信息及照片,实现安全管理,而智能手机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物品,因此本发明没有增加用户的设备,取消了传统的读卡方式,管理方法可行性高。
[0045](4)本发明对于用户的访客也可迅速生成和记载其进出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并减少保安人员的工作量。
[0046](5)本发明实现了黑名单人员的预警管理,实现了门禁与视频人脸识别的一体化,完善了安防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框图。
[004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流程图。
[0049]图3为本发明步骤SI的分步骤流程图。
[0050]图4为本发明步骤S2的分步骤流程图。
[0051 ]图5为本发明步骤S3的分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5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管理云平台、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管理云平台分别与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通讯连接,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分别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通讯连接。
[0054]其中,管理云平台连接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和各个智能终端设备,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交互枢纽,主要用于完成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和各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保存,数据交互等工作,社区的所有用户信息都会上传到云平台。
[0055]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用于当其与管理云平台通讯中断时对需要进出的用户或访客通过其内部保存的面部特征码或二维码扫码获取特征码的方式进行面部识别。
[0056]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面向用户或社区管理者,为用户及其访客提供便捷的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等功能。
[0057]保安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用于当黑名单人员接近时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以及为用户的访客提供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等功會K。
[0058]物业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等智能设备,用于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
[005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60]S1、用户个人信息与门禁云管理系统进行绑定。
[0061]如图3所示,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62]S11、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APP软件可以在苹果官网、安智(安卓)市场等下载安装,或从管理云平台下载安装。
[0063]S12、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录入用户照片及其个人信息,并发送到管理云平台。管理人员与用户电话、短信等手段核对信息正确后,确认登记成功,在管理云平台中加密存储。
[0064]S13、管理云平台根据用户照片提取用户面部特征,作为用户出入时的核对凭证,并生成用户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然后对客户进行相应的人脸识别门禁授权。
[0065]S14、管理云平台将用户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将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0066]S2、用户进出门禁管理。
[0067]如图4所示,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68]S21、用户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用户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0069]S22、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23,否则进入步骤S25。
[0070]S2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用户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用户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24,否则禁止通行。
[0071]S2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0072]S25、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用户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用户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26,否则禁止通行。
[0073]S26、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0074]S3、访客进出门禁管理。
[0075]如图5所示,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0076]S31、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包括访客照片、个人信息、访问时间、进入入口以及访客面部特征),将访客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由管理云平台生成访客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0077]这里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0078](I)访客先把照片和个人信息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然后用户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APP或微信公众号将访客照片和个人信息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79](2)访客自己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将个人照片和个人信息发送给管理云平台并向用户发出申请,用户确认申请通过后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80](3)访客在门卫室通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个人信息录入和人脸信息注册,并发送至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0081]S32、访客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访客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0082]S3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34,否则进入步骤S36。
[0083]S3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访客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访客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35,否则禁止通行。
[0084]S35、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0085]S36、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访客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访客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访客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7,否则禁止通行。
[0086]S37、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0087]S4、黑名单人员预警管理。
[0088]该步骤具体如下:
[0089]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通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生成其面部特征,并将其传送到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一旦有黑名单人员接近,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比对通过后,立即上传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立即推送给管理人员的APP或微信,以及保安智能终端设备,以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009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云平台、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所述管理云平台分别与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分别与人脸识别摄像机以及门禁锁具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交互枢纽,用于完成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和各个智能终端设备的数据保存,数据交互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为用户及其访客提供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安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用于当黑名单人员接近时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以及为用户的访客提供个人信息录入,授权申请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业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用于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6.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用户个人信息与门禁云管理系统进行绑定; 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I 1、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512、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录入用户照片及其个人信息,并发送到管理云平台; 513、管理云平台根据用户照片提取用户面部特征,并生成用户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 514、管理云平台将用户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将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52、用户进出门禁管理; 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521、用户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用户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522、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23,否则进入步骤S25; 52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用户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用户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24,否则禁止通行; 52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525、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用户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用户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用户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26,否则禁止通行; 526、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用户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53、访客进出门禁管理; 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531、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将访客个人信息及面部特征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并由管理云平台生成访客面部特征与个人信息结合的二维码,发送至用户智能终端设备; 532、访客进出时,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访客人脸特征并将其发送至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 533、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判断与管理云平台的通讯是否畅通,若是则进入步骤S34,否则进入步骤S36; 534、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访客人脸特征发送至管理云平台进行比对,若与管理云平台中存储的访客面部特征一致则进入步骤S35,否则禁止通行; 535、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并同步到管理云平台,允许通行; 536、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刷二维码,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将其保存的访客面部特征或二维码中的访客面部特征与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的访客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进入步骤S37,否则禁止通行; 537、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存储访客进出信息,允许通行; 54、黑名单人员预警管理; 该步骤具体如下: 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将黑名单人员的照片通过物业智能终端设备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生成其面部特征,并将其传送到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一旦有黑名单人员接近,人脸识别前端管理设备比对通过后,立即上传给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立即推送给管理人员的APP或微信,以及保安智能终端设备,以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访客资料包括访客照片、个人信息、访问时间、进入入口以及访客面部特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门禁云管理系统录入访客资料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访客先把照片和个人信息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然后用户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APP或微信公众号将访客照片和个人信息提交给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2)访客自己通过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下载安装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将个人照片和个人信息发送给管理云平台并向用户发出申请,用户确认申请通过后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3)访客在门卫室通过保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个人信息录入和人脸信息注册,并发送至管理云平台,由管理云平台为访客生成访客资料。
【文档编号】G07C9/00GK105869248SQ20161028043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朱辉
【申请人】成都千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