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78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存取款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金自动存取款机通常具有以下单元: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授受的吞吐单元、对投入的纸币的币种及真伪进行鉴别的验钞单元、暂时保留所投入的纸币的暂存单元、以及按币种保存纸币的钞箱。现金自动存取款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根据与顾客的交易内容,例如让顾客存入纸币、硬币等现金,或者向顾客支付现金。
[0003]作为暂存单元,例如提出了具有旋转的圆筒状的鼓以及两条长带,并且将各带的一端在鼓的圆周表面重叠地固定的结构。现有的暂存单元具有:圆筒状的卷钞鼓、外侧带、内侧带以及分别卷绕这些带的上卷轴和下卷轴等。外侧带和内侧带的终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卷轴和下卷轴,始端部均在卷钞鼓的圆周表面相互重叠地固定。因此,在暂存单元中,作为卷绕处理,以将纸币夹在外侧带以及内侧带之间的状态使卷钞鼓朝卷绕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纸币与外侧带以及内侧带一起卷绕于卷钞鼓的圆周表面。另外,在暂存单元中,作为反绕处理,一边将外侧带和内侧带分别卷绕于外卷轴和内卷轴,一边使卷钞鼓朝反绕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依次排出纸币。
[0004]其中,在外侧带和内侧带的始端部(鼓侧)以及终端部(卷轴侧)分别形成有遮挡光的遮光区域。暂存单元利用照射检测光并且接收检测光的光检测部和生成与透明部分对应的“亮”等级或者与遮光区域对应的“暗”等级的感光信号。然后,暂存单元在卷绕处理中从光检测部取得的感光信号如果是“暗”等级,则判断为已将各带从各卷轴拉出到终端部分,并结束卷绕处理。另外,暂存单元在反绕处理中从光检测部取得的感光信号如果是“暗”等级,则判断为将各带在各卷轴上卷绕到了始端部分,并结束反绕处理。
[0005]但因为工艺问题,目前无法在一条卷钞带上形成两种颜色,目前的通常做法是将黑色遮光带贴在透光卷钞带上,从而在红色透光卷钞带的两端形成遮光带。但是在红色透光卷钞带的两端贴上遮光带时,目前通常做法是将黑色遮光带贴在透光卷钞带上的与纸币接触的面上,从而在这样会使黑色遮光带的前端与透光卷钞带形成一个凸起的接口,容易与纸币引起摩擦,甚至产生卡钞。而长期的摩擦可能会引起黑色遮光带的磨损,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卡钞,提高暂存卷取的效率,以及不会磨损黑色遮光带,确保黑色遮光带的检测效率的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包括圆筒状的卷钞鼓、上卷钞带、下卷钞带以及分别用于卷绕所述上卷钞带、所述下卷钞带的上卷轴和下卷轴,所述上卷钞带和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卷轴和所述下卷轴,所述上卷钞带和所述下卷钞带的始端部相互重叠地固定于所述卷钞鼓的表面,所述上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
[0008]优选地,所述黑色遮光带粘接于所述上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以及粘接于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
[0009]优选地,所述上卷钞带、所述下卷钞带均为透明树脂卷钞带。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将黑色遮光带设置在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不直接与钞票接触、摩擦的外侧面,这样可以确保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与钞票接触的内侧面保持平滑,避免黑色遮光带与钞票直接接触摩擦,引起卡钞,提高暂存卷取钞票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黑色遮光带在长期与钞票接触摩擦下受损,失去遮光的作用,进而可以确保黑色遮光带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包括:
[0014]10—卷钞鼓 20—上卷钞带 30—下卷钞带
[0015]40—上卷轴 50—下卷轴 60—黑色遮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包括圆筒状的卷钞鼓10、上卷钞带20、下卷钞带30以及分别用于卷绕上卷钞带20、下卷钞带30的上卷轴40和下卷轴50,上卷耖带20和下卷耖带30的终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卷轴40和下卷轴50,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的始端部相互重叠地固定于卷钞鼓10的表面,上卷钞带2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60,下卷钞带3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60。具体的,在上卷钞带20、下卷耖带30的始端部(靠近卷耖鼓10的一侧)以及终端部(靠近上卷轴40和下卷轴50的一侧)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60的位置分别形成遮挡光的遮光区域。自动存取款机利用照射检测光并且接收检测光的光检测部和生成与透明部分对应的“亮”等级或者与遮光区域对应的“暗”等级的感光信号。然后,自动存取款机在卷绕处理中从光检测部取得的感光信号如果是“暗”等级,则判断为已将上卷钞带20、下卷钞带30从各卷轴拉出到终端部,并结束卷绕处理。自动存取款机在反绕处理中从光检测部取得的感光信号如果是“暗”等级,则判断为将上卷钞带20、下卷钞带30在各卷轴上卷绕到了始端部,并结束反绕处理。
[0019]如图1箭头所示为钞票的卷入口和卷出口,其中,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在卷绕的过程中相互夹持住钞票的侧面即为内侧面。
[0020]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将黑色遮光带60设置在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不直接与钞票接触、摩擦的外侧面,这样可以确保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与钞票接触的内侧面保持平滑,避免黑色遮光带60与钞票直接接触摩擦,引起卡钞,提高暂存卷取钞票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黑色遮光带60在长期与钞票接触摩擦下受损,失去遮光的作用,进而可以确保黑色遮光带60的检测效率。
[0021]本实施例中,黑色遮光带60粘接于上卷钞带2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以及粘接于下卷钞带3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具体的,通过粘接方式将黑色遮光带60设置于上卷钞带2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以及下卷钞带30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一方面方便操作,另一方面也确保黑色遮光带60与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连接的稳定性。
[0022]优选地,上卷钞带20、下卷钞带30均为透明树脂卷钞带。具体的,透明树脂材质制成的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表面光滑,透明性好,透明树脂作为上卷钞带20和下卷钞带30的制作材料使用,效果极佳。
[0023]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0024]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包括圆筒状的卷钞鼓、上卷钞带、下卷钞带以及分别用于卷绕所述上卷钞带、所述下卷钞带的上卷轴和下卷轴,所述上卷钞带和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卷轴和所述下卷轴,所述上卷钞带和所述下卷钞带的始端部相互重叠地固定于所述卷钞鼓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遮光带粘接于所述上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以及粘接于所述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卷钞带、所述下卷钞带均为透明树脂卷钞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存取款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存取款机的卷钞结构,包括圆筒状的卷钞鼓、上卷钞带、下卷钞带、上卷轴和下卷轴,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卷轴和下卷轴,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的始端部相互重叠地固定于卷钞鼓的表面,上卷钞带、下卷钞带的终端部和始端部未直接接触钞票的外侧面设置有黑色遮光带。本实用新型将黑色遮光带设置在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不直接与钞票接触、摩擦的外侧面,可以确保上卷钞带和下卷钞带与钞票接触的内侧面保持平滑,避免黑色遮光带与钞票直接接触摩擦,引起卡钞,提高暂存卷取钞票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黑色遮光带在长期与钞票接触摩擦下受损,失去遮光的作用。
【IPC分类】G07D11/00
【公开号】CN204740660
【申请号】CN201520401716
【发明人】彭安怡, 徐箭
【申请人】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怡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怡化金融智能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