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149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启闭电动开窗(门)器的电动开窗器遥控 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许多电动开窗(门)器是利用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来提供一个动力给与窗(门)相 连接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窗(门)的开启或关闭。为了更方便地控制窗(门)的启闭,现 有技术许多电动开窗(门)器配置了相应的自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窗(门)的智能化控制, 但是,目前许多操纵电动开窗(门)器的控制开关都是单独分离使用的,即每扇窗(门)除 了必须配置一个接收器外它还需要一个与接收器配套使用的具有发射器功能的控制开关,这 样控制开关的数量就会随着电动开窗(门)器的增多而增多,这样不但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而且因控制开关不能互相通用,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电动窗与窗帘遥控组合开关的实用新型专 利,它由上壳体、多个按钮、印刷线路板、电源、下壳体组成;所述多个按钮装于上壳体面 板上,下壳体内有印刷线路板和电源,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所述多个按钮的位置分别 与印刷线路板上的各开关相对应;所述印刷线路板与电源连接,各开关通过信号转换器与红 外发光二极管相连接;所述多个按钮包括纱窗关闭按钮、窗帘关闭按钮、总电源关闭按钮、 左窗门开启按钮、右窗门开启按钮、窗门关闭按钮、纱窗开启按钮、窗帘开启按钮、总电源 开闭按钮。所述按钮动作后,经过信号转换器的处理后转换成相应的编码信号,然后由红外 发光二极管将此编码信号发射给电动开窗器上的接收器,再经过控制电路使电动开窗器上的 电动机正转或反转。上述实用新型专利虽然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 是,上述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个不足之处信号转换器在出厂前已经根据开关 上的各按键设置好与接收器一一对应的编码,使用者不能根据需要通过按键重新设置编码, 换句话说,开关上每个按钮按动后,经过信号转换器处理后转换成的相应的编码信号只能是事先设置好的编码信号,而这个编码信号也只能是事先规定好的接收器才能接收处理,如果 使用者想按动左窗门开启按钮去打开右窗门,而按动右窗门开启按钮去打开左窗门的话,那 么只能将安装在左、右电动开窗器上的接收器进行互换才能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留电动窗与窗帘遥控组合开关这个实用 新型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按键编码功能,能够根据需要对按键重新进行 编码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它包括由上盖、PCB印刷线路板I 、电池和下盖组成的发射器以及由壳体和PCB印刷线路板n组成 的接收器;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上设置有按键模块、电源模块I 、发射芯片以及与发射芯 片连接的载波振荡模块和发射模块;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I包括接收芯片、接收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接口驱动模块、重设置模块以及提供电压给各模块的电源模块n;所述接收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一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的另一端与接收芯片连接;所述接口驱动模块和重 设置模块分别与接收芯片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PCB 印刷线路板I上设置有发射芯片以及与发射芯片电连接的按键模块、电源模块I、载波振荡 模块和发射模块,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按键模块上的按键并结合发射芯片上的其他模块, 从而实现对发射器上的各组按键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发射模块将编码发送给接收器进行储存, 以便日后识别发射器发送过的编码,进行相应的电平输出;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收芯 片上还电连接有一个重设置模块,因此通过对接收芯片内储存器的清零来实现重新接收新编 码并进行储存的功能。采用上述结构,也使本实用新型保留了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上述按键模块上设有十个与上盖上的按键A、 B、 C、 D、 E、 F、 G、 H、 I、 J ---一对应的按 键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和五个电阻R4、 R5、 R6、 R7、 R8;所述按键 Ul、 U2为一对,所述按键U3、 U4为一对,所述按键U5、 LJ6为一对,所述按键U7、 U8为一 对,所述按键U9、 U10为一对;所述按键U1、 U5、 U7、 U9、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 连接在电源模块I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U1、 U5、 U7、 U9通过二极管接电源模块I的一端还连接在发射芯片的D3脚上;所述U9的一端还通过另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的D2 脚上;所述按键U2、 U4、 U6、 U8、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的D2脚上, 其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U1、 U3、 U7、 U8还通过一个二极管电连接在发射芯片的A5脚;所 述按键U5、 U6、 U8还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的A4脚;所述电阻R4、 R5、 R6、 R7、 R8—端分别与发射芯片的A5脚、A4脚、A3脚、A2脚、Al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在发射模块上。采用上述设置的按键可以实现对四个窗门上的电动开窗器的控制,即有四对按键m和U2、 U3和U4、 U5和U6以及U7和U8是单独控制一个电动开窗器的,而第五对即按键U9和 U10能够控制全部四个电动开窗器。上述发射模块包括三极管以及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红外线发射头;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上连接有电阻、可调电容和普通电容,所述电阻、电解电容和普通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连接在发射 芯片的D0UT脚上;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发射指示LED灯和电阻连接在发射芯片的D2 脚上;所述发射指示LED灯的阳极和发射芯片D3脚之间连接有电阻。 上述发射芯片的型号可为IC2262。上述接收模块包括三极管以及通过普通电容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红外线接收头;所 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信号放大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感和电阻接地;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和普通电容;所述普通电容两端连接有电感;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电感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所述普通电容的一端通过一个二极管和电阻接地。上述接口驱动模块包括两个三极管、两个继电器以及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三极管的基 极分别通过电阻连接在接收芯片的D2脚和D3脚上;所述两个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 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二极管连接在电源模块II的电源端上;所述两个继电器分别电 连接在两个二极管的两端;所述两个继电器的触点一端分别可与地连接或与电源模块II的电 源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驱动插口连接。上述重设置模块与接收芯片电连接指,触点开关的一端电连接在接收芯片的VDD脚且通 过电阻电连接在电源模块II的电源端上,其另一端电连接在接收芯片的VT脚上且同时接地。上述接收芯片的型号为IC2272。上述接收芯片上还连接有一个掉电记忆芯片;所述掉电记忆芯片的AO脚、Al脚、A2脚、 GND脚、以及TEST脚同时接地;所述掉电记忆芯片的SCL脚和SDA脚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的 D4脚和D5脚;所述掉电记忆芯片的VCC脚连接在电源模块II的电源端上;所述掉电记忆芯 片的VCC脚分别与接收芯片的D4脚和D5脚之间连接有电阻。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电路连接关 系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在掉电的情形下其PCB线路板上的接收芯片仍然能够保存原 有编码形式,无需重新设置发射器和接收器上的编码。上述接收芯片上连接有一个手动开关模块;所述手动开关模块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 三个电阻;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c点连接在电源端,其a点和b点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的DO 脚和D1脚上;所述其中两个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的D0脚和D1脚上,其另一端共 同接地;所述第三个电阻的一端接在电源模块II的电源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接收芯片的VSS 脚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射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器中心垂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器左视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器右视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射器工作电路连接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器未连接接口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II的工作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口驱动模块的工作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模块II的工作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包括发射器5和接收器8;所述发射器5包括上盖1、若干按键、PCB印刷线路板I2、电池3和下盖4;所述 上盖1上设有一个LED发射指示灯12和两个装配孔18;所述若干按键均匀排列在上盖1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为A、 B、 C、 D、 E、 F、 G、 H、 I、 J共十个按键,这十个按键分别与图6上的 十个按键Ul、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对应;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 2 和电池3均设置在发射器5的上盖1和下盖4之间,所述电池3提供12V工作电源给PCB印 刷线路板I 2。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收器包括壳体6和固定在壳体6底部的PCB印刷线路板II7, 所述壳体6的顶部设有一个通过导线与PCB线路板I17连接的单刀双掷开关17;所述PCB印 刷线路板II7的底部涂有一层聚脂胶19,聚脂胶19可以防止PCB线路板II7漏电,当然本实 用新型也可采用在壳体6底部增加一个底盖的方式来隔绝PCB线路板Il 7与外界物体的接触; 所述壳体6的左侧上设有与PCB线路板I17连接的触点开关15和LED接收指示灯20;所述壳 体6的右侧上设有与PCB线路板II7电连接的电源插口 22和驱动插口 21 。如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PCB印刷线路板I2包括发射芯 片9以及与发射芯片9连接的按键模块31、电源模块I 32、载波振荡模块33和发射模块34; 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17包括接收芯片10、接收模块41、信号放大模块42、接口驱动模块 43、重设置模块44以及提供电压给各模块的电源模块II45;所述接收模块41与信号放大模 块42 —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42的另一端与接收芯片10连接;所述接口驱动模块43、重 设置模块44与接收芯片10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按键模块31共有十个按键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和五个电阻R4、 R5、 R6、 R7、 R8;所述按键U1、 U2为一对,所述按键U3、 U4为一对, 所述按键U5、 U6为一对,所述按键U7、 U8为一对,所述按键U9、 U10为一对;所述按键U1、 U5、 U7、 U9、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电源模块I32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 按键U1、 U5、 U7、 U9通过二极管接电源模块I32的一端还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3脚上;所 述U9的一端还通过另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2脚上;所述按键U2、 U4、 U6、 U8、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2脚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U1、 U3、 U7、 U8还通过一个二极管电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A5脚;所述按键U5、 U6、 U8还通过一 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A4脚;所述电阻R4、 R5、 R6、 R7、 R8—端分别与发射芯片9的A5脚、A4脚、A3脚、A2脚、Al脚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在发射模块34上。本实用新型中发射器电源模块I32包括一个三极管Q3和两个电阻R19、 R20,所述三极 管Q3的发射极接在电池3的12V电源上,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VDD 脚上,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9和一个二极管与按键模块31连接,所述电阻R20 连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射模块34包括三极管Q1以及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的红外线发射 头ll;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上连接有电阻R1、可调电容C6和普通电容C1,所述电阻R1、 电解电容C6和普通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普通 电容C2;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OUT脚上;所述三极Ql的 集电极还通过发射指示LED灯12和电阻RIO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2脚上;所述发射指示LED 灯12的阳极和发射芯片D3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9。本实用新型的载波振荡模块33指发射芯 片9的0SC1脚和0SC2脚之间连接有一个电阻。本实用新型中发射芯片9的型号可采用为 IC2262。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给接收器相关模块提供电压的电源模块IH5包括电压转换芯 片23,所述电压转换芯片23的VIN脚电连接在电源插口 22的正极SUPPLY,所述电压转换芯 片23的GND脚接在电源插口 22的负极,由外界电路通过变压器输入到电源插口 22处的电压 为30V;所述电压转换芯片23的V0UT脚连接在其5V电源输出端0UT上;所述电压转换芯片 23的VIN脚与GND脚之间并联连接有普通电容C9和电解电容C10;所述电压转换芯片23的 VOUT脚与GND脚之间并联连接有普通电容Cll和电解电容C12。以下所提到的电源模块II43 的30V电源端指电源插口 22的正极SUPPLY,电源模块I143的5V电源端指其电源输出端OUT。本实用新型中接收模块41包括三极管Q2以及通过普通电容C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 电连接的红外线接收头23;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信号放大模块42连接;所 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感L2和电阻Rll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 接有普通电容C4;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C5和普通电容C7;所 述普通电容C7的两端连接有电感Ll;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感L2的一端之间连接有 普通电容C8;所述普通电容C8的一端通过一个二极管的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中信号放大模块42与现有技术相同,即采用LM358放大器,所述LM358放大 器内部包括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本实用新型信号放大模块 42的作用就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到接收芯片10上。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接口驱动模块43包括两个三极管Q4、 Q5、两个继电器131、 132以及两个二极管141、 142;所述三极管Q4、 Q5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13、 R14连接在接 收芯片10的D2脚和D3脚上,即图8上所示的B1IN和B2IN分别与图7上所示的D10UT (D2) 和D20UT (D3)连接;所述三极管Q4、 Q5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3、 Q4的集电极分 别通过二极管141、 142连接在电源模块II45的30V电源端上;所述继电器13i、 132分别电 连接在二极管141、 142的两端;所述继电器131、 132的触点一端分别可与地连接或与电源 模块II45的30V电源端连接,其另一端L0AD1和L0AD2分别与驱动插口21连接,在使用时, 使用者可以通过一根导线将驱动插口 21上的L0AD1和L0AD2与电动机上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重设置模块44,重设置模块44中的触点开关15的一端连接在接收 芯片10的VDD脚且通过电阻R12连接在电源模块IH5的5V电源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接收 芯片10的VT脚且同时接地。本实用新型接收芯片10的Al脚与电源模块I145的5V电源端 之间还连接有一个接收指示LED灯20和一个电阻。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收芯片10的型号可 采用为IC227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所述接收芯片10上还连接有一个掉电记忆芯片16;所述 掉电记忆芯片16的AO脚、Al脚、A2脚、GND脚以及TEST脚同时接地;所述掉电记忆芯片 16的SCL脚和SDA脚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D4脚和D5脚;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VCC 脚接在电源模块IH5的5V电源端上;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VCC脚分别与接收芯片10的 D4脚和D5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14、 R15。所述接收芯片10上还连接有一个手动开关模块46; 所述手动开关模块46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17和三个电阻R16、 R17、 R18;所述单刀双掷 开关17的c点连接在接在电源模块I145的5V电源端上,其a点和b点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 10的DO脚和Dl脚上;所述电阻R17、 R1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DO脚和Dl脚上, 其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接在电源模块II45的30V电源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接收芯片IO的VSS脚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若干个接收器分别连接在每个电动开窗器上,即从驱 动插口 21中引出一条导线,然后将这条导线连接在每个电动开窗器的电动机驱动电源接口端上,本实用新型根据发射器上的按键数量可以连接四个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中接收器内电源模块n的3ov电源端由外界变压器提供。当使用者对着第一个连接在电动开窗器上的接收器按动按键A时,发射器中发射芯片9就形成第一个固定的编码,这个固定的编码形式通过发 射模块发送给接收器,经过接收器的接收模块接收后,将相应的编码存储在接收芯片10内, 并且根据发射器上的按键连接关系,按键B自动与按键A配置为一对开启和关闭的按键,换 句话说,只有按动按键A时或B时,才能启动或关闭与第一个接收器连接的电动开窗器。当 使用者需要设置与第二个电动开窗器连接的第二个接收器时,只需对着第二个接收器按动剩 下的任何一对按键中的按键C、 E、 G或I,就可以完成第二个接收器的设置。接口驱动模块 的工作原理是,当接收器接收到一个开启信号的编码后,接收芯片IO经过与内部存储的固定 编码进行比较确认后,会驱使它的D0脚产生一个高电平,Dl脚产生一个低电平,从而驱使 接口驱动模块上的一个继电器的触点与地连接,另一个继电器的触点与电源模块II的30V电 源端连,从而使电动开窗器上的电动机正转或反转,最终完成开启或闭合动作。当我们需要 对已设置好的接收器进行重新设置时,只要按动一下接收器上的触点开关15后,就可以对这 个接收器进行重新编码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按动手动开关模块上的单刀双掷开关17来 手动实现对电动开窗器的启闭,即当单刀双掷开关17上的c点与a点连接时,接收芯片10 的DO脚产生一个高电平,Dl脚产生一个低电平,从而驱使接口驱动模块上的一个继电器的 触点与地连接,另一个继电器的触点与电源模块II的30V电源端连,从而使电动开窗器上的 电动机正转或反转;当单刀双掷开关17上的c点与b点连接时,接收芯片10的DO脚产生-个低电平,Dl脚产生一个高电平,从而驱使接口驱动模块上的一个继电器的触点与电源模块 1I的30V电源端连接,另一个继电器的触点与地连接,从而使电动开窗器上的电动机反正或 正转。本实用新型第五对按键U9、 U10是用来控制其他全部四个电动开窗器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设置五对按键,根据发射芯片和接收芯片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也 可设置多达十二对的按键,只要其功能及各元器件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相同,则均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包括由上盖(1)、PCB印刷线路板I(2)、电池(3)、下盖(4)、设置在PCB印刷线路板I(2)上的按键模块(31)和电源模块I(32)组成的发射器(5)以及由壳体(6)和PCB印刷线路板II(7)组成的接收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2)上还包括发射芯片(9)以及与发射芯片(9)连接的载波振荡模块(33)和发射模块(34);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I(7)包括接收芯片(10)、接收模块(41)、信号放大模块(42)、接口驱动模块(43)、重设置模块(44)以及提供电压给各模块的电源模块II(45);所述接收模块(41)与信号放大模块(42)一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42)的另一端与接收芯片(10)连接;所述接口驱动模块(43)和重设置模块(44)分别与接收芯片(10)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31)上设 有十个与上盖(1)上的按键A、 B、 C、 D、 E、 F、 G、 H、 I、 J——对应的按键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和五个电阻R4、 R5、 R6、 R7、 R8;所述按键U1、 U2为一对, 所述按键U3、 U4为一对,所述按键U5、 U6为一对,所述按键U7、 U8为一对,所述按键U9、 U10为一对;所述按键U1、 U5、 U7、 U9、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电源模块I(32)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U1、 U5、 U7、 U9通过二极管接电源模块I (32)的一端 还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3脚上;所述U9的一端还通过另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 的D2脚上;所述按键U2、 U4、 U6、 U8、 U10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 的D2脚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按键U1、 U3、 U7、 U8还通过一个二极管电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A5脚;所述按键U5、 U6、 U8还通过一个二极管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A4脚;所述 电阻R4、 R5、 R6、 R7、 R8—端分别与发射芯片(9)的A5脚、A4脚、A3脚、A2脚、Al脚连 接,其另一端连接在发射模块(34)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34) 包括三极管(Ql)以及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的红外线发射头(11);所述三极管(Ql) 的发射极上连接有电阻(Rl)、可调电容(C6)和普通电容(Cl),所述电阻(Rl)、电解电容(C6)和普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C2);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在发射芯片(9)的D0UT脚上; 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还通过发射指示LED灯(12)和电阻(R10)连接在发射芯片(9) 的D2脚上;所述发射指示LED灯(12)的阳极和发射芯片D3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9)。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芯片(9)的型号为 IC2262。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41)包括 三极管(Q2)以及通过普通电容(C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的红外线接收头(23);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信号放大模块(4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 发射极通过电感(L2)和电阻(R11)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连接有 普通电容(C4);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普通电容(C5)和普通电容(C7); 所述普通电容(C7)两端连接有电感(Ll);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感(L2)的一端之 间连接有普通电容(C8);所述普通电容(C8)的一端通过一个二极管和电阻接地。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驱动模块(43) 包括两个三极管(Q4、 Q5)、两个继电器(131、 132)以及两个二极管(141、 142);所述三 极管(Q4、 Q5)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13、 R14)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D2脚和D3脚上; 所述三极管(Q4、 Q5)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4、 Q5)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二极管(141、 142)连接在电源模块II (45)的电源端上;所述继电器(131、 132)分别连接在二极管U4i、 142)的两端;所述继电器(131、 132)的触点一端分别可与地连接或与电源模块II (45)的 电源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驱动插口 (21)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置模块(44)与 接收芯片(10)连接指,触点开关(15)的一端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VDD脚且通过电阻(R12)连接在电源模块II (45)的电源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VT脚上且 同时接地。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芯片(.10) 的型号为IC227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芯片(10)上还 连接有一个掉电记忆芯片(16);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A0脚、Al脚、A2脚、GND脚、 以及TEST脚同时接地;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SCL脚和SDA脚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10) 的D4脚和D5脚;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VCC脚连接在电源模块II (45)的电源端上; 所述掉电记忆芯片(16)的VCC脚分别与接收芯片(10)的D4脚和D5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14、 R15)。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芯片(10)上 连接有一个手动开关模块(46);所述手动开关模块(46)包括一个单刀双掷开关(17)和三 个电阻(R16、 R17、 R18);所述单刀双掷开关(17)的c点连接在电源模块II (45)的电源 端上,其a点和b点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D0脚和D1脚上;所述电阻(R17、 R18) 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D0脚和D1脚上,其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电阻(R16) 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模块n (45)的电源端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接收芯片(10)的VSS脚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开窗器遥控装置,它包括由上盖、PCB印刷线路板I、电池和下盖组成的发射器以及由壳体和PCB印刷线路板II组成的接收器;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上设置有按键模块、电源模块I、发射芯片以及与发射芯片连接的载波振荡模块和发射模块;所述PCB印刷线路板II包括接收芯片、接收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接口驱动模块、重设置模块以及提供电压给各模块的电源模块II;所述接收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一端连接,信号放大模块的另一端与接收芯片连接;所述接口驱动模块和重设置模块分别与接收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保留现有技术一些电动开窗器控制开关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按键编码功能,能够根据需要对按键重新进行编码。
文档编号G08C23/00GK201084268SQ2007201115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日
发明者林杭春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东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