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143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电力客户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抄表及监测方式己经远远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窃电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依靠以往的抄表管理模式己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如何更好地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对窃电、计量故障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异常都能及时做出反应,为处理窃电和计量故障提供有力证据,己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它有利于电量数据统计的一致性,提高了电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包括电表,所述电表通过通讯线连接有采集器,所述采集器连接有与通讯服务运营商无线通讯连接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设置有天线,所述通讯服务运营商通过VPN专线通讯连接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有手持抄表器,所述通讯线上包覆有屏蔽层。上述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连接有报警装置和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系统使用后,避免了以往人工抄表时间上的不一致,消除了以往人工抄表电能量前置与后置的问题;充分体现电能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准确性、同时性、唯一性、安全性和不可修改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2.本系统可查到故障出现的准确时间、故障持续时间,波动幅度,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会得到客观结论,从而达到电量追退的准确性。3.通过对电能表24小时的功率数据采集及分析,可监测用户的负荷情况,能够实时统计分析线损,对降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此系统的应用,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对窃电、计量故障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异常都能及时做出反应,为处理窃电和计量故障提供有力证据,减少公司电量损失。6.降低了管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线损指标明显降低,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包括电表,电表通过通讯线连接有采集器,采集器连接有与通讯服务运营商无线通讯连接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设置有天线,增加天线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通讯服务运营商通过VPN专线通讯连接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有手持抄表器,通讯线上包覆有屏蔽层,避免各个电表采集通信信号之间的干扰,保证信号传送质量。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连接有报警装置和显示屏。采集器安装在变电站控制室电能表屏中,读取电表的数据,完成对变电站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并传送给终端无线通讯模块,终端无线通讯模块通过通讯服务运营商的VPN专线将电量数据传送给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人员就可以通过显示屏看到相关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采集辖区内所有变电站,开关站及客户专用变、农村综合变、公变、居民小区的表码及各种运行数据,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母线不平衡率实时计算、线损自动统计、故障自动报警的功能。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中发生的异常和故障,以便能及时安排处理异常和故障,避免电量(电费)的损失;为线损管理提供先进的工具及技术手段,促进线损管理工作;实现对不同站点计量电能表的同时抄表,准确的统计、掌握线损情况,为领导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系统实现了居民集中抄表的准确率、实时率,改变了不能实现真实台区线损的状况,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同时零电量统计的功能为检查窃电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包括电表,所述电表通过通讯线连接有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连接有与通讯服务运营商无线通讯连接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设置有天线,所述通讯服务运营商通过VPN专线通讯连接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有手持抄表器,所述通讯线上包覆有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连接有报警装置和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能远程计量管理系统,包括电表,所述电表通过通讯线连接有采集器,所述采集器连接有与通讯服务运营商无线通讯连接的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设置有天线,所述通讯服务运营商通过VPN专线通讯连接电力监控中心服务器,所述终端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有手持抄表器,所述通讯线上包覆有屏蔽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以往人工抄表时间上的不一致,消除了以往人工抄表电能量前置与后置的问题;充分体现电能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准确性、同时性、唯一性、安全性和不可修改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文档编号G08C17/02GK202855064SQ20122061174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海文, 高传华, 吴彬, 詹吉勇 申请人:禹城市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