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13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汽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制造车间安装报警系统,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应用在线检测技术,可长年不间断地检测用电线路的过电流、漏电电流等参数,能随时掌握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电气火灾危险参数的变化情况、故障和异常状态,及时发现电气线路的火灾隐患,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系统,以便针对电气设备引发火灾进行预警,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防备,避免更大损失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系统,包括分支电路控制系统和主路电路控制系统,分支电路控制系统和主路电路控制系统连接在电路数据线上,其中,分支电路控制系统输入端设有数据转换系统,输出端设有电路控制系统;主路电路控制系统上输入端设有输入接口模块,输出端设有报警器、发光系统、储存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数据转换系统采用多路线路设有光电隔离系统,光电隔离系统采用多路线路设有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采用多路线路分别设有IA电流互感器、IB电流互感器、IC电流互感器和In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地,CAN总线控制器与CAN总线相互连接,CAN总线与火灾控制系统相连接进行通信。

该发明中,主路电路控制系统通过输入接口模块输入,对分支电路控制系统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时将各支路状态发送给与火灾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处理,同时在LCD实时显示被监控线路的各种运行状态及参数,并准确地记录下被监控线路运行状态的变化、故障特征、故障地址、时间等历史数据。支路控制器负责A/D转换,并进行数字滤波,比较分析线路的过电流、漏电流等状态特征,做出相应预警、报警、脱扣动作,并与主路电路控制系统采用电路数据线完成双向通信。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为解决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既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方便生产加工针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生产制造车间火灾报警系统,包括分支电路控制系统和主路电路控制系统,分支电路控制系统和主路电路控制系统连接在电路数据线上,其中,分支电路控制系统输入端设有数据转换系统,输出端设有电路控制系统;主路电路控制系统上输入端设有输入接口模块,输出端设有报警器、发光系统、储存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数据转换系统采用多路线路设有光电隔离系统,光电隔离系统采用多路线路设有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转换模块采用多路线路分别设有IA电流互感器、IB电流互感器、IC电流互感器和In电流互感器。CAN总线控制器与CAN总线相互连接,CAN总线与火灾控制系统相连接进行通信。

该发明中,主路电路控制系统通过输入接口模块输入,对分支电路控制系统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时将各支路状态发送给与火灾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处理,同时在LCD实时显示被监控线路的各种运行状态及参数,并准确地记录下被监控线路运行状态的变化、故障特征、故障地址、时间等历史数据。支路控制器负责A/D转换,并进行数字滤波,比较分析线路的过电流、漏电流等状态特征,做出相应预警、报警、脱扣动作,并与主路电路控制系统采用电路数据线完成双向通信。信号采集及调理部分采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漏电电流互感器对电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信号调理,电压跟随,光电隔离,将0-5v的标准信号送入AD 转换器。在支路控制器系统中,采用精密电阻对IA、IB、IC、In四路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取样并放大,然后采用精密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经分支电路控制系统处理后将信号通过电路数据线传输至主路电路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光电隔离系统对信号进行隔离,以便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路电路控制系统采集各支路控制器传输的IA、IB、IC、In等参数数据、故障特征数据,并在LCD上实时显示,并通过CAN总线传输给火灾集中处理控制器。主路电路控制系统上还将各支路控制器运行状态信号用相应发光系统显示;当有通道出现报警信号时,主控制器驱动报警器,并将实时故障特征数据保存至储存器中。当系统启动工作后,经过初始化,主路电路控制系统开始对支路进行参数安装,安装电流互感器变比,报警,预警延时时间,然后每隔50ms接收各个支路板实时数据。当IA、IB、IC、In通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值,分支电路控制系统驱使电路控制系统,并将通道状态传送给主路电路控制系统,以便于采取行动避免持续大电流,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时间。本系统精度高,安全可靠,误报率低,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于我国大型建筑的防火的需求。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