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2159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牌识别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车牌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一种应用。车牌识别技术要求能够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并识别出来,通过车牌提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车牌字符识别等技术,识别车辆牌号,目前的技术水平为字母和数字的识别率可达到96%,汉字的识别率可达到95%。车牌识别在高速公路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收费系统中,也是结合dsrc技术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在停车场管理中,车牌识别技术也是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车牌识别技术结合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识别车辆,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在车场管理中,为提高出入口车辆通行效率,车牌识别针对无需收停车费的车辆,如月卡车、内部免费通行车辆,建设无人值守的快速通道,免取卡、不停车的出入体验,正改变出入停车场的管理模式。

将车牌识别设备安装于出入口,记录车辆的牌照号码、出入时间,并与自动门、栏杆机的控制设备结合,实现车辆的自动管理。应用于停车场可以实现自动计时收费,也可以自动计算可用车位数量并给出提示,实现停车收费自动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应用于智能小区可以自动判别驶入车辆是否属于本小区,对非内部车辆实现自动计时收费。在一些单位这种应用还可以同车辆调度系统相结合,自动地、客观地记录本单位车辆的出车情况,车牌识别管理系统采用了车牌识别技术,达到不停车、免取卡,有效提高车辆出入通行效率。

车牌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硬件模块包括主机、显示屏、摄像头和将摄像头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传统的支撑组件中,通常采用螺栓将摄像头的底座固定在立柱上,而螺栓连接不仅使安装硬件模块时工时长,且螺栓由于体积小,很容易在配装的时候少装或者漏装,延长了车牌识别系统的安装周期;同时,由于车牌识别系统的摄像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随着环境污染,雨水的ph值偏酸性,因此固定摄像头的螺栓上的螺纹总是最先被腐蚀的部位,这不仅导致后期拆卸螺栓麻烦,还降低了摄像头的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需定期更换被腐蚀的螺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解决传统的支撑组件中,通常采用螺栓将摄像头的底座固定在立柱上,而螺栓连接不仅使安装硬件模块时工时长,且螺栓容易在配装的时候少装或者漏装;同时,螺栓上的螺纹总是最先被雨水腐蚀的部位,从而导致需定期更换被腐蚀的螺栓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包括识别系统本体,所述识别系统本体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将图像采集模块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连接板和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套设在立柱上并与立柱共轴线,在安装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立柱共轴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一端与采集模块连接,在连接板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共轴线的安装筒,所述立柱上靠近环形槽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筒和通孔,且安装筒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插入环形槽中。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

通过环形槽与安装筒的配合,实现图像采集模块的固定,无需使用螺栓,不仅节约了拧紧螺栓的时间和相关工具,提高了安装效率,还避免了螺栓被雨水腐蚀而需更换螺栓的情况出现,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轴线与环形槽重合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为环形,其内径与环形槽的内径一致,其外径与环形槽的外径一致;

在安装筒上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筒共轴线的铁环,安装筒与环形槽配合时,电磁铁将铁环吸附住。

通过电磁铁吸附铁环来将图像采集模块等装置固定住,避免非正常情况下降采集模块从立柱上拆卸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上表面上靠近通孔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立柱的外壁接触。

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的直径与立柱的外径一致,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其内凹面的半径与立柱的外径一致,且限位板的内凹面与立柱的外壁接触。

由于连接板的一端套设在立柱上,另一端承受图像采集模块的重量,因此连接板上与安装它接触的部位上靠近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收到向下的应力,另一端向上翘,为了降低其收到的向下应力,因此设置限位板,以使连接板上远离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通过限位板进行限位,以降低其应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台的侧壁上靠近采集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安装台的侧壁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接触。

支撑臂的设置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板上与安装它接触的部位上靠近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收到向下的应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臂上与连接板的下表面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弹簧和承接板,所述弹簧上远离承接板的一端与支撑臂连接,所述承接板上远离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接触,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安装台与立柱彼此焊接固定。弹簧和承接板的设置,避免由于制造误差导致支撑臂上远离安装台的一端不能与连接板的下表面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通过环形槽与安装筒的配合,实现图像采集模块的固定,无需使用螺栓,不仅节约了拧紧螺栓的时间和相关工具,提高了安装效率,还避免了螺栓被雨水腐蚀而需更换螺栓的情况出现,降低了维护成本;

2、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通过电磁铁吸附铁环来将图像采集模块等装置固定住,避免非正常情况下降采集模块从立柱上拆卸下;

3、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由于连接板的一端套设在立柱上,另一端承受图像采集模块的重量,因此连接板上与安装它接触的部位上靠近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收到向下的应力,另一端向上翘,为了降低其收到的向下应力,因此设置限位板,以使连接板上远离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通过限位板进行限位,以降低其应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安装台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立柱,2-连接板,3-安装台,4-环形槽,5-通孔,6-安装筒,7-电磁铁,8-铁环,9-限位板,10-支撑臂,11-弹簧,12-承接板,13-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包括识别系统本体,所述识别系统本体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将图像采集模块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1、连接板2和安装台3,所述安装台3套设在立柱1上并与立柱1共轴线,在安装台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与立柱1共轴线,所述连接板2上表面的一端与采集模块连接,在连接板2上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板2,在连接板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5共轴线的安装筒6,所述立柱1上靠近环形槽4的一端依次穿过安装筒6和通孔5,且安装筒6上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插入环形槽4中。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

通过环形槽4与安装筒6的配合,实现图像采集模块的固定,无需使用螺栓,不仅节约了拧紧螺栓的时间和相关工具,提高了安装效率,还避免了螺栓被雨水腐蚀而需更换螺栓的情况出现,降低了维护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在所述环形槽4的槽底设置有轴线与环形槽4重合的电磁铁7,所述电磁铁7为环形,其内径与环形槽4的内径一致,其外径与环形槽4的外径一致;

在安装筒6上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筒6共轴线的铁环8,安装筒6与环形槽4配合时,电磁铁7将铁环8吸附住。

通过电磁铁7吸附铁环8来将图像采集模块等装置固定住,避免非正常情况下降采集模块从立柱上拆卸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板2上表面上靠近通孔5一端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与立柱1的外壁接触。

所述立柱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5的直径与立柱1的外径一致,所述限位板9为弧形板,其内凹面的半径与立柱1的外径一致,且限位板9的内凹面与立柱1的外壁接触。

由于连接板2的一端套设在立柱上,另一端承受图像采集模块的重量,因此连接板2上与安装它接触的部位上靠近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收到向下的应力,另一端向上翘,为了降低其收到的向下应力,因此设置限位板9,以使连接板2上远离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通过限位板9进行限位,以降低其应力。

实施例3

本发明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硬件车牌识别系统,在所述安装台3的侧壁上靠近采集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臂10,所述支撑臂10的一端与安装台3的侧壁连接,支撑臂10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接触。

支撑臂10的设置进一步地降低了连接板2上与安装它接触的部位上靠近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收到向下的应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臂10上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弹簧11和承接板12,所述弹簧11上远离承接板12的一端与支撑臂10连接,所述承接板12上远离弹簧11的一端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接触,且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安装台3与立柱1彼此焊接固定。弹簧11和承接板12的设置,避免由于制造误差导致支撑臂10上远离安装台3的一端不能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接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